孟凡东: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进路论析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处理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革命救国、共同复兴强国,这一伟大历程表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代性转型的历史逻辑,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从新民主主义共同体到社会主义共同体演进的历史主线、从“自觉之在”走向“自为之在”的发展逻辑。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揭示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起点、逻辑主题、逻辑主线和逻辑本质,有助于从历史、实践和理论的多重维度把握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逻辑,有益于推动建设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起点
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历程始终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推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发展为“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逐步走向“真正的共同体”。这是实现现代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也是复兴强国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充分彰显。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主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以救国强国为初心使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革命共同实现着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道路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之路,实现了“救国”与“强国”、“自觉”与“自为”、“自主自立”与“自强自信”的多重逻辑统一。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克服和超越马克思所说的“虚幻的共同体”和“虚假的共同体”的存在之弊,最终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社会主义共同体和“人的自由联合体”。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民族是从自在发展走向自觉发展再走向自为发展,从“自在共同体”走向共同救国、共同革命的“命运共同体”,再走向共同强国、共同复兴的“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进而走向“真正的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日,在浴血奋战中结成同仇敌忾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近代真正自觉,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了现代意义的政治大一统,在此基础上持续建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立了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站起来”的现代“自主自立”,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之在”转向“高度自觉”的“自为之在”历史进程的第一步;这一自为共同体转向后的“共同改革”和“共同小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富起来”的现代“自立自强”,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高度自觉”的“初步自觉发展阶段”。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迎来了“强国时代”的伟大飞跃,并日渐实现“强起来”的当代“自信自强”,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高度自觉”的“真正自为发展阶段”。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推动其从“自觉之在”转向“高度自觉”的“自为之在”,创新走出了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之路,实现了“救国”与“强国”的统一。
(二)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
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凝聚全国各族力量,不断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力量。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走向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一步凝练中华文明的合理内核,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大理论成果,为全党全国和中华民族全面强国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石。其次,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文化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坚定新时代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实现中国式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走出中国式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之路。
二、社会主义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主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将实现民族复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初心使命。“理念基石是共同体主义而非个人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与民族建设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在扬弃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苏联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始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沿着复兴和全面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并实现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和自为。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主题在于建设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实践中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一)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旨在建设社会主义共同体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共同体建设的现代转型,实现了从历史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与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底蕴的中华文明共同体到社会主义的文明有机体的“现代性”转变,建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有机体,呈现出从自觉的新民主主义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到“自主自立”的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从“自立自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的发展路向与现代转型的“自信自强”逻辑。这一历史进程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现代转型,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转型,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觉之在”走向“自为之在”的历史性飞跃,即从近代“自觉逻辑”到“自主自立自强自信逻辑”的“高度自觉逻辑”之维的“社会主义共同体”建设的现代“自为逻辑”,体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共同体”到“社会主义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性历程的本质内容。
中华民族共同体经历了从原始萌芽发展、古代自在发展、近代自觉发展到现代自为发展的历史进程,彰显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原始之在”“自在之在”“自觉之在”到“自为之在”的连续性存在状态,内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变逻辑。这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交融汇聚互动整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结果,从“自觉发展”走向“自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创造凝聚力历史的结果,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其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近代自觉存在,表现为晚清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发展转向自觉发展、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共同体初步自觉发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真正自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而现代自为存在来自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自主自立自强自信”,集中表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觉发展转向自为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初步自为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真正自为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现为现代“自主自立之在”“自立自强之在”和“自强自信之在”的阶段特征。
(二)社会主义共同体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的内在逻辑
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即从救国自觉的“新民主主义共同体”到“兴国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从“兴国时代”“自主自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到“富国时代”“自立自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体”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再到“强国时代”“自强自信”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体”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即中华民族现代共同体的历史性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以革命自觉的救国意识谋求中华民族独立和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如何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谋求独立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思想。中华民族觉醒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以革命自觉的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共同体,奠定了近代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真正自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的政治大一统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熔铸为新的中华民族文明有机体,中国共产党现代共同体建设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了从自觉发展到自为发展的历史性转型和现代性转向——建设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和社会主义共同体。
中华民族站起来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华各民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自主自立”。中国共产党在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等方面推进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建设,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大一统,构建了社会主义大家庭。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开辟中华民族共同体跨越式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大一统的国家有机体。中华民族富起来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实践中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建设,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大繁荣大发展的“自立自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有机体。中华民族强起来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质量建设,强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自强自信”逻辑,实现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
三、共同体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主线
共同体治理现代化呈现了国家共同体、民族共同体、人民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性的统一,全面反映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内核。在百余年现代共同体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形成了民族国家治理新形态、社会治理新形态和文明治理新形态,切实实现了国家性与民族性、社会性与人民性、文明性与世界性的真正统一,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治理现代化逻辑主线,也为世界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和民族国家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参照与经验借鉴。
(一)建设民族国家治理新形态:国家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民族国家最核心和最本质的特性是民族与国家的统一,即民族取得了国家的形式,国家具有了民族的内涵。回顾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是客观事实与基本国情,协同推进国家建设与民族建设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治理目标和治理落点。正是在从封建王朝国家多民族事务治理向现代社会主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现代化治理的转换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国家性与民族性的真正统一,建设形成了中国式民族国家治理新形态,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团结统一、和谐有序,顺利完成了从自然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向自觉自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共同体转型。
数千年来,中华各民族在中华大地这一“创造中华文明史”的场域中共同缔造中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共同在“华夷一体”“天下一体”和“中华一体”的“大一统”文明理念下指导国家建设,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使“团结”“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红线、矢志追求和主流样态。在古代中国,无论是从先秦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雏形的形成,还是秦朝中华民族在国家政体上实现真正统一,不管是两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格局的确立,还是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都是各民族共同推动王朝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的历史结果。而在近现代中国,集中表现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开启了中华民族的自决和多民族建构现代中国一体两面的历史进程,各民族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抵御外侮的过程中,实现了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构建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新形态,并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认识和把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和“家底”、多元一体格局和“家史”,逐步实现对民族事务的整体性、复合性和现代性治理,持续推动国家现代建构和民族现代进步的协同发展、整体发展和全面发展。实现了包容差异性、尊重多元性、集为一体性的高度统一,实现了国家性和民族性的高度统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原始自在共同体相对松散的团结统一到社会主义自为真正共同体高度团结统一,走出了建设民族国家的特色道路,形成了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新形态。
(二)建设社会治理新形态:社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共同性的社会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其内在“包含的国家建设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社会建设是一体两面的”。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治理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与协同推进,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由谁治理、怎样治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国家与社会的双重性”,始终秉承人民性的根本价值立场,在中华现代国家建设中不断强化多民族事务的社会治理,着力推动中华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切实实现了社会性与人民性的真正统一,建设形成了中国式社会治理新形态,确保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安定有序、团结和谐与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为各族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共同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美好家园,因为只有“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了高度统一,中国各民族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并在新的历史阶段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美好社会建设。此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各族人民走向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通过宪制规定保障中华各族人民权利平等的合法性,通过制度落实确保中华各族人民政治参与的民主性,通过政策举措实现中华各族人民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实现了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奋进、共同富裕,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了全方位互嵌的社会发展格局,提升了中华各族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参与感。在多民族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治理主体的人民性、治理方法的人民性和治理成果的人民性,是真正的社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三)建设文明治理新形态:文明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建构国家民族建设理论,其本质是“超越西方民族国家建构的现代性之困,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民族国家建设,特别是后发国家国内民族矛盾的解决和国家建设的推进提供新的方案和新的选择,充分彰显中国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代化治理的文明性和世界性。
纵观西方民族国家现代化治理的整个历程与实践成效,无论是最初实施的同化政策,还是“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调适,或是向主流文化整合的方向倾斜的政策转向,均因未能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共同性与差异性、国家性与民族性、交互性与个体性之间的关系,而难以消除国家—民族、民族—民族间的二元矛盾,甚至引发了一些民族的不满乃至暴动,其最终走向没落、走入一条死胡同也定然会是最终的命运和结局。反观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大历史观,从中国封建王朝国家的民族事务治理中、从马克思民族国家治理思想中、从西方国家民族事务治理实践中批判性继承其治理的合理性内核与文明性元素,并结合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的新情况、新发展、新挑战,实现了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治理理念的人民性、治理政策的科学性、治理结果的有效性、治理胸怀的包容性和治理方位的时代性的真正统一,实现了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文明性和世界性的真正统一,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的文明新形态和治理新范式,全面实现了对以往一切多民族国家建设、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思想、治理模式的超越。
四、真正共同体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本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形成了以“命运共同体”为本质的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流是创造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推动共同走向和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走向“真正共同体”。“两个结合”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全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各民族紧紧凝聚成牢固的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我们在着眼当下、务实建设当代社会共同体的同时,也要对其长远目标满怀信心,以能动性的实践持之以恒地推进现代共同体向着‘真正的共同体’方向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建设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其本质而言,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要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实现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五) 建成一体多元与多元一体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是主流
“大一统”是贯穿中国历史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一条主线,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心理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大一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表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体多元”与“多元一体”的统一,反映了命运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的统一、价值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的统一,也证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文明有机体。根源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并举性”,在于“一”与“多”的辩证统一的智慧:“整体”与“局部”的统一、“本体”与“客体”的统一。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整体利益与命运与共更为显著,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唇亡齿寒、命运与共的国家有机体。只有将“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观察视角辩证结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和认识我国的国情与族情,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我国的政治架构与民族格局,才能从中华民族共同体高度认知中国式的现代共同体。
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天下理念、大一统理念、家国一体理念与和合理念等观念理念是中华文明的固有价值,也是中华各族人民交融汇聚互动整合的坚实纽带,塑造了古代先秦时期“五方并举”的五方之民交融格局,明确了“蛮夷戎狄”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构成。经历了秦汉、隋唐、元明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确立,这一“家底”伴随中华民族共同奋斗融合整合凝聚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完成了从萌芽发展到自在发展,形成了中国的自然共同体,实现了“家底”与“家史”的内在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格局”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在统一为中国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状态”。中华文明发展的连续性、一体性和多样性形成了命运与共的中华文明有机体。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要建成“一体多元”与“多元一体”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体多元”与“多元一体”的统一,这是认识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的出发点。“一体”存在于“多元”之中,并通过“多元”来体现,只有“多元”得到充分的发展,“一体”才能更好地进行量的积累并实现质的变化。同样,“多元”只有紧密地团结在“一体”的周围,给予“一体”强大的合力,并在“一体”的科学指导之下发展,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前进动力。换言之,“多元”发展是“一体”发展的前提,“一体”发展是“多元”发展的保障,二者的有机结合则是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发展的光明大道,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内在动力,更多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荣辱与共的整体价值与命运与共。
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家底”和“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家史”的统一认同,是“一体多元”和“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为此,必须要注重把握“统”与“分”、“同”与“异”、“多元”与“一体”这些当今世界各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要把握好的基本关系,也是需要解决好的根本命题。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是由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的,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是中华民族的本质内容,决定了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的现代性、统一性和整体性。这一文明有机体要不断实现“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全面现代化”和“自由人的全面发展”,走向“真正共同体”。
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是在长期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是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历史的”。中华民族发展从“满天星斗”格局到“五方并举”格局再到“多元一体格局”,呈现“多元一体”特征。与此同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经历了秦汉到隋唐到元明清的发展历程的“一体多元”特征,元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在存在也呈现“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统一性特征。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要不断建设“一体多元”与“多元一体”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这一文明有机体根源于历史性中华文明有机体,更需要中国共产党持续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性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建设真正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近代以来,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成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共同斗争”“共同解放”成为近代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要求,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保持共同奋进、命运与共的存在状态,体现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利益统一体的本质特征。作为利益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突出表现为全面抗战胜利形成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新民主主义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投入到多民族国家建设之中,共同建设真正的、真实的共同体。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共同强国进程中持续推动着社会主义共同体建设,建设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各民族翘首企盼的美好愿景,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追求。中国共产党为此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集合中华民族整体力量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团结一切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体共同奋斗,推动着中华民族文明有机体走向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也就是“在长期的共同抗敌御侮斗争、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进行改革开放和共同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日益凝结成为更具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从自在共同体发展不断向自觉共同体发展的历程中,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作出巨大贡献,凸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团结抗日,唤醒了中华儿女命运与共的家国意识,共同抗日共同革命共同救国。“团结一致共同对日”的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凝合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空前团结的力量,取得了全民族的抗战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篇章——新民主主义共同体,呈现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自觉之态和新的发展形态。中华民族大联合大团结大统一思想促进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共同斗争”“共同革命”“共同救国”塑造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一历史结果恰恰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近代自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追求民族平等团结思想和中华民族大家庭思想,开启了中华民族的现代性自为发展。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共同体建设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从近代自觉共同体发展转向现代自为共同体发展这一历史变化,而且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现代共同体的历史自信,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自信。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问题和价值追求,积极谋划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积极部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步骤,强有力地推动着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新赶考路上,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和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中华各民族的力量,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巩固和建成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走出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才能建成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体。
五、结语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复兴全面强国,其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就是要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是中华民族多元交融汇聚互动进而共同奋斗共同融合共同凝聚成一体的整体性历史,经历了从“传统历史文化共同体”到“近代民主革命共同体”再到“现代社会主义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性转变,也伴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传统性的王朝国家共同体转向了现代性的社会主义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转型,“也标志着我国在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共同体观念塑造问题上初步探索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共同体观念塑造方案”。因此,可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一体两面,内在贯穿着“现代性”这条主线,也内在贯穿着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进路:从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发展到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自为发展的飞跃发展。只有客观揭示由中华民族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规律,把握好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从“自觉发展”到“自为发展”超越的内在逻辑,阐释清楚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才能真正认识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本质内容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规律,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本质特征,才能真正呈现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决定性历史贡献,才能真正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明有机体,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共同体走向真正共同体。
(作者简介:孟凡东,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党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3-12-19 0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