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共党史与党建

王淑芹,李静: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认同建设的基本经验

发布时间:2023-02-22
字体: 打印
分享:
  政治认同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社会成员对所属政治系统的心理归属、情感依附和行为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政治认同建构历程息息相关,党在政治认同建构实践中遵循了利益认同是基础、制度认同是保障、情感认同是关键、价值认同是归属的“四重维度”,通过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制度运行的优化、政治情感的培养、意识形态的引领,形成了政治认同建设的统合力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践行初心和使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要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为政治认同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当前,全面梳理和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认同建设的宝贵经验,既是把握政治认同规律的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一、以利益认同为基础,通过维护人民利益增强党的政治认同
  人是现实的、历史的类存在物,人的需要驱使人追求利益,也推动人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82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生产生活本身,人只有在自身物质利益得到满足后,才会推动其他社会历史活动。在政治生活中,政治有效性体现在政治系统对社会个体或团体的利益满足、满足程度以及维护状况。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认同主体的基本利益没有得到保障,生活没有基本支撑,执政党的合法性就会失去根基,政治系统就会面临认同困境甚至危机。因此,人们的利益满足是衡量执政党的首要标准,利益认同是执政党建构政治认同的基础,是初级层次的认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11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言人,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基本立场,从“现实的人”出发,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提高、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之日起,紧紧围绕“两大历史任务”,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选择,以利益认同为基础,关心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竭诚为人民谋福利,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艰苦奋斗。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翻身得解放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最高体现
  为挽救民族危亡,推翻“三座大山”,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投入革命斗争。毛泽东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3]1031中国共产党广泛开展工农群众运动,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政治影响力。中国共产党通过解决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土地问题,消灭地主阶级,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让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保障人民的生存权,最终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并初步形成了对共产党的认同,为新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巩固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最高体现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共产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面对国际各种政治势力错综复杂的局面,以及全国执政的严峻考验,对于共产党能不能站得住脚,相当一部分民众仍然心存疑问,而这就要由实践来作出回答。为了获得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信任和认同,经济上,党团结带领人民通过全面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探索,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恢复了社会正常秩序,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根本提升,新政权得到了拥护和认可,同时激发了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决人民温饱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最高体现
  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现代化发展的渴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国民经济发展呈现新局面。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由此亿万农民改变了命运。面对“市场”与“计划”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邓小平敏锐地提出“三个有利于”,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摆脱了贫困,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全国人民大踏步奔向全面小康。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升人民幸福感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最高体现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发展态势,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精神生活、道德法治、社会保障、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解决新矛盾、实现新使命,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共同富裕道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居民收入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的改善。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面对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注重加强民生保障的普惠性,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言人,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百年来,从人民解放到人民幸福,从满足人民基本需求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先富带动后富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随着利益需求的满足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人民群众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心诚意为人民谋福利的,从而形成了对党的利益认同。人民群众的利益认同是党政治认同建构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力量和不竭动力。
二、以制度认同为保障,通过建构公正制度提升党的政治认同
  利益的多元性、暂时性、易变性特点,决定了利益认同存在不稳定性。“任一个民主国家的稳定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也取决于它的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4]53制度是调节不同利益群体、化解利益冲突、整合利益需求的保障,是人们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也是国家意志的根本体现。在政治认同的建构中,制度认同相对于利益认同,是较高层次的认同,是巩固政治合法性、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执政党获得民众政治认同的有力保障。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5]199一种制度能否得到遵守和延续,主要取决于人们对于该制度内在价值的认同程度,而唯有良好的、合乎正义的制度才能获得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同。因此,要在制度设计中体现公正性,正如罗尔斯所强调的:“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和废除。”[6]3执政党必须在制度设计和建设中体现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各项权益,促进利益分配公平合理,使民众内心产生公平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制度公正带来的权利与义务、付出与索取之间的对等,从而自觉承担制度框架下的责任与义务,逐步形成对制度的信赖和认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通过对不同时代背景和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在制度的创设和存续中始终坚持公平与正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尝试
  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描述为一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没有剥削和压迫及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提出,必须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就把反帝反封建、保障人民根本权益、建设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公平正义的国家为目标。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集中制,体现了党对公平正义的价值遵循,这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政权,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政权等,都是党对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重要尝试,体现了共产党人对民主政治的高度重视,使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权利得到保障,并由此产生了对无产阶级政权的认同感。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深入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共产党着力通过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制度来消除旧社会的丑恶现象,让人民群众摆脱不公平、不正义的命运,确保将人民当家做主落到实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赋予人民各项民主自由权利。195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剥削阶级不复存在,人民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一时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7]121。人民群众在公平正义制度的保障下,切实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和自身地位的提高,从而加深了对党的政治认同。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全面恢复和创新
  “文革”十年不仅使我国经济遭受重创,民主法治也遭到严重破坏。为了重拾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心,邓小平提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8]133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在经济领域,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消除了剥削等不合理现象;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障了利益分配上的公平正义。在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深刻汲取苏联背离民主法治的历史教训,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促进了人民民主的真正实现。此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党还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保证了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它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正性和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制度逐步从认知走向自觉认同,这种自觉认同为制度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对公平正义制度的不断丰富定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公正性更加凸显。习近平强调:“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9]119党坚持在各方面制度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经济和民生保障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在政治上,彰显人民民主的本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基本权益,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在深化法治改革上,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强调“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公平正义”内在价值中不断完善,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我国制度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形成了自觉而积极的制度认同,从而使制度自信的底气更足。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7]1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必然是以人民群众高度的制度认同为前提的。制度好不好,人民最有发言权。百年来,我国制度建设始终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至上”为价值遵循,依靠公平正义这个最强的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民生福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公正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认知走向认同,从认同走向自信,这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群众理性选择和广泛认同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伟大成就、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保障,为形成和延续“两大奇迹”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以情感认同为纽带,通过涵养为政之德巩固党的政治认同
  人不仅有感觉、欲望、理性,还有情感。情感是日积月累的心理沉淀和认知结果,是一种较为持久、稳定的心理状态。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地位、角色的不同,对不同的人或物会产生诸如喜爱或憎恶、亲近或疏离的感情倾向。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1]243。在政治生活中,人们的政治情感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能够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影响政治系统的运行状态。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12]12在政治认同中,存在自觉性认同和被动性认同,相较于利益认同的暂时性、易变性,制度认同的固定性、强制性越具有强烈的政治情感,就越容易形成自觉的认同。因此,情感认同起到巩固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的纽带作用。“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政党长期执政的根基和合法性来自于民众的认同,执政党的道德建设是凝聚民心的精神武器,是执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是执政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奋勇向前的道德力量,在获取执政合法性、取得人民信任和认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具有道德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以共产主义道德为立身之本,坚持在自我革命中强化政德建设,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道德形象,增进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情感认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政德建设的初步探索
  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将党的自我革命嵌入机体,将为政以德作为共产党人的本色追求。一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中共二大通过的第一部《中国共产党党章》对党员确定了铁的纪律,在党内树立起强烈的纪律意识。在革命中不断补充完善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党为人民军队制定的统一的革命纪律,塑造了革命军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顽强的工作作风。二是开展整风运动。抗日战争时期,针对党内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作风,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整风运动,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实现了党内学风、党风、文风的修正,这是党通过整风方式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成功范例,塑造了共产党人独特的人格。三是培养选拔干部把“德”放在首位。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13]526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3]660。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一系列政德建设,确立了党的优良作风,提高了党员的道德素质,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境界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力量,是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的根本所在。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政德建设的持续深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角色的转变给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了新的考验。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党要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认同,就必须继续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奋斗、为民奉献、不怕牺牲、谦虚谨慎的道德品质。一是推进整风整党运动。党开展整风整党,加强党风教育,整顿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员条件,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贪污浪费,改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道德修养,改善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重视纪律建设。党先后在中央和地方成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强化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加强了全党服从中央领导、服务人民群众的自觉性。三是严惩贪污腐败。党强调反腐败必须从党员干部抓起,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严肃处理了贪污腐败,给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深刻的政德教育课,有利于培养党员干部清廉朴素的道德品质。共产党通过持续深入地开展政德建设,既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又展现了共产党人良好的道德素养,更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执政的情感认同。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政德建设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党员干部难挡物质利益的诱惑,产生了思想松懈、道德滑坡、腐化变质等不正之风。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14]380只有把自身建设好,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一是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了正确的总结,对党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和纠正,统一了党内思想认识,加强了党内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二是对党员干部的政德提出了新要求。邓小平强调党员干部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江泽民强调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带头“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胡锦涛强调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些论述体现了共产党人锤炼道德品质、发挥道德榜样、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三是为政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均强调道德建设的根本性作用,为党的政德建设提供了社会道德环境,也为培养党和人民群众共同的道德情感创造了条件。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对政德建设的纵深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事业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壮士断腕的政治勇气,鲜明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强化党的自我革命,喊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响亮口号。一是强化思想建党。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仰、端正思想、保持本色。二是明确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德标准。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5]同时强调在选人用人上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共产党人只有修身立德、提升道德境界,才能自觉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三是重拳反腐,严惩失德党员。腐败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行为,也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行为。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在党内开展了“反腐风暴”,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对党员干部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削弱了贪腐的侥幸心理,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对党取得的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表示敬佩和认可。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执政党一旦受到人民的厌恶、憎恨,就会失去执政的根基,人民情感深处的拥护和认同是执政党更珍贵、更持久的资源和力量。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党坚持推进自我革命,高度重视政德建设,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境界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为党赢得民心奠定了道德基础。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政德是一党执政能力、执政形象的体现,如果不注重自身的德行建设,任由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失去民心、丧失政权。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戒,锤炼鲜明的道德品格,带头发挥道德示范引领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聚民心、暖人心,才能使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发自内心地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与党同心同德,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
四、以价值认同为归属,通过筑牢价值信仰夯实党的政治认同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上,还应体现在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满足上。马克思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1]46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建构精神世界。同时,马克思强调:“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理论只有满足治国理政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掌握人民群众。一个执政党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建构起一套符合其利益诉求的意识形态体系,向民众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用理论教育引导民众,促使全社会形成价值共识。民众接受执政党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个体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趋同的过程最终形成价值认同。相较于情感,价值观更具稳定性和理智性,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建构中最稳定、最持久、最高层次的认同力量,为执政党的合法性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6]170纵览人类文明发展史,最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往往不是宏大而暴烈的场面,而往往是人类思想、观念和信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政治认同建构的伟大实践中,始终重视通过意识形态建设铸魂育人、凝聚人心,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共同思想问题作为带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注重通过宣传、启发、引领来培养民众独立的辨别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致力于启发民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后,在与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思想流派的论争中凸显出科学性和真理性。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列宁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7]241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引领中国革命胜利、实现人民解放的理论基础。为了消除腐朽陈旧思想、封建迷信思想等旧社会思想残余,团结一切革命力量,共产党用细致的、讲理的方法,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报刊、广播、标语、口号、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渗透到大众的头脑和心中,起到了启发民智、凝聚共识的效果,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广泛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认同。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改造旧意识,确立了主流意识形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稳定根基,赢得最广大人民对新政权的支持与认同,不断强化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共产党在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及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中,通过舆论宣传、教育改造等多种方式,在党内和群众中开展改造旧社会意识形态的活动,肃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遗毒,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化。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同时推动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的主流意识形态。党通过文化建设带动意识形态建设,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促使大量优秀的、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帮助人民群众自觉去除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从而提高了思想觉悟和精神面貌。随着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广泛宣传和教育,瓦解了旧社会顽固的价值体系,唤醒了人民群众新的国家意识,增强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与认同,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坚持解放思想,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消除“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思想上的混乱,应对国内外新形势下多元文化的冲击,党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随着批判“两个凡是”、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等思想解放运动,党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拨乱反正,广大干部和群众挣脱了过去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党继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创新引领思想建设,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党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两个文明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转变了人民的传统观念,统一了人民的价值共识,使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善,理论认知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意识形态认同不断加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实现了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以及错误思潮对人们思想观念的侵蚀,党继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8]。党不断推动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诞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党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9]42。核心价值观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社会广为弘扬、成为共识,提高了人民群众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坚定了人民群众的信仰。党还通过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凝聚人民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对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更加牢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提升。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9]153百年来,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反马”“非马”等错误思潮,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才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科学性、真理性在实践中得到充分检验和展示。党通过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做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使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认同不断深化。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现实需要,注重发挥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精神纽带的作用,不断丰富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构建起党、国家、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成就,深化了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信念支撑。
五、结语
  回溯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重视政治认同建设,将中国人民凝聚在一起。以利益认同为基础、以制度认同为保障、以情感认同为纽带、以价值认同为归属,这是党政治认同建构的四重维度,存在逻辑递进关系和发展优先次序,只有将“四大认同”有机融合,才能实现稳定的政治认同。在新时代,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的“阅卷人”,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对党执政的认同度更高,凝聚力、行动力更强,与党形成了团结奋斗的同心圆。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汇聚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行动力量,才能保证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才能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开创新局面,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王淑芹,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李静,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求实》2022年第6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