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共党史与党建

王怀超: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3-03-15
字体: 打印
分享:
  本质,是一个哲学概念,本质与现象,是一对哲学范畴。所谓本质,就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即事物内在的规定性,也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根本标志。所谓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规定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根本标志。社会主义本质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也没有集中论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但是,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预测未来新社会的过程中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他们把未来新社会设想为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 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理想社会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还包含一层含义: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就是说,创立了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社会后,由于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每个人都成为社会的主人,每个人的才能、智慧,都将得到自由充分发展。个人利益不再与社会利益相对立,个人利益及其发展目标与社会根 本利益及其发展目标相一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仅不妨碍别人的发展,还会相互促进相互鼓励。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讲到无产阶级的运动与过去一切运动的区别时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是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特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是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全面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观点。在十月革命后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发生了根本转变,其原因在于俄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的起点不同。面对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列宁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要“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对于俄国来说,社会主义已经从书本和纲领变成了实际工作,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说的’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句话,显得尤其正确了。”综合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只要条件许可,应当始终把经济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最终获得胜利 的最重要条件;三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列宁之后,斯大林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即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和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等。简言之,在斯大林看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个认识,被后人称之为传统社会主义观。这一社会主义观,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 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不深入,中国共产党人基本上接受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念,把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按照计划组织生产看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安排上,也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中国共产党开始意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也开始意识到斯大林的某些社会主义观念不符合中国实际。毛泽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这一精辟见解,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涉及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入认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加深的。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为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鲜明地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他首先批驳有关社会主义的一些错误观点。他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的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 社会主义”“没有精神文明,怎样能建设社会主义”,等等。他以“否定”的方式,从多方面表述了社会主义应有的风貌。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中,邓小平开始探讨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1980年5月,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如果搞得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5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改革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1990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概括,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首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明确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新认识,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如此明确地论述社会主义本质,这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原创性贡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崭新概括,真可谓振聋发暖,石破天惊,澄清了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种种迷雾,批驳了对社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来把握的。特别突出地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纠正了长期以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脱离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变革,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本来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从而阻碍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历史教训,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发达的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富裕视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就抓住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也集中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
  第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是从创建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和实现其目的的途径的统一中来认识的。社会主义思潮是作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设计和追求而出现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包含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目的是共同富裕,即让全体人民过上富足美好的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途径。因此,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从社会生产的目的上指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一切剥削制度的本质区别。
  第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是解决效率问题;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生活更美好,则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界定,突破了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认识上的传统观念,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为马克思主义者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列宁将科学社会主义称之为“行动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就其内容而言,就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和总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经验的结晶。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总结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经验的结晶。从总结实践经验中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规律,就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展开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继续深化。
  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002年 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强调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就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从而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这就把公平正义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首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和坚持党的领导等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已经接近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了。这是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 以来六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角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继续深化和拓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先后提出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共享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等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判断。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014年6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6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2014年9月,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 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同年9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 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 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2016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中进一步强调:“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并把“共享”这一发展理念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共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可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从概括社会主义本质到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认识,再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以实践为基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生动地体现在认识的辩证过程中。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毛泽东认为:“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个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所谓“生动的直观”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感性知识,而“抽象的思维”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认识的形成过程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不断深化。
  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也是人们的认识不断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运动过程。毛泽东说过:“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在这里,由特殊到一般也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由实践到认识;由一般到特殊则是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因此,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反复循环,也就是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循环。经过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这样的循环往复,人们的认识逐步得到深化,就比较接近事物的本质了。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如此。起初,人们对社会主义先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如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社会公正、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随着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概括,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步深化,将这些蕴含着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就深化 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般认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就经历了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四、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根据我们现在的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可以做如下概括: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这一新型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人民为主体,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不断实现社会公正,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新概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把社会主义从本质上界定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治理方式和社会风貌。二是不抽象地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着眼于概括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即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基本特征,即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显著标志,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以人民为主体的人民民主制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三是这个概括着眼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功能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无产阶级政党带领人民创建新型的社会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多数人生活得更美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四是这个概括把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界定为六个要点:即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社会公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这个概括,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凝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实践没有止境,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也将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作者简介:王怀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国家开放大学特聘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1 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