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现代化一旦在世界的任何一地发生和展开,其影响将无法避免地渗透至全球各地,各个国家与民族最终都会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既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具象呈现。从历史发展脉络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奋斗步伐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历程是同频共振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党的百年奋斗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拓史、创造史、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21因此,立足唯物史观、坚持正确党史观、运用大历史观,系统阐释我们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逻辑,并从方法论角度深刻总结其中的宝贵经验,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前提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的野蛮方式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封闭大门,中国开始遭受西方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下,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中,中国被动开启了现代化探索之路。此后一段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从寻求器物和技能层面的现代化到寻求制度层面的现代化的艰难摸索。然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各种救国方案相继以失败告终。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现代化是西方范式的现代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走向衰败,西方范式的现代化逐渐褪去光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与弊病进行深刻反思。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现代化开始向寻求思想和文化层面的现代化转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且由俄国开辟的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也为迷茫徘徊的中国带来了曙光、指明了方向。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明确了自己的初心使命,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认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自觉把实现工业化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意识到,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其政治前提和条件就是要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基于此,党的第一个纲领就主张“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3]。这表明,我们党所要走的现代化道路与以往的尝试都不相同,是通过社会革命的手段与方式以“造成统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4]1375,采取的是“先革命后建设”的现代化战略和思路。我们党把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紧密联系起来,同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以及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新政权紧密联系起来。中国现代化以革命为起点的历史逻辑实质上是由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所决定的,这也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现代化表征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生活方式的逐渐渗透与普遍扩散过程,由于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是一穷二白的农业大国,工业化便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必然选择。在抗日战争后期,毛泽东指明“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5]146,强调“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5]146。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6]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系统阐释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确立为我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4]1476提供了重要保障。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顺应时代潮流,抢抓历史机遇,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28年轰轰烈烈、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击败了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反革命势力,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初步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方向问题,一个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屹立于世界东方,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前提、创造了社会条件。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奠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如何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解决中国“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7]329的工业基础薄弱问题,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首要难题。从1949年至1978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对现代化道路进行不懈求索,既结出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又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历时性角度看,这30年我们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至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第二阶段是从1956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在第二阶段,由于历史经验匮乏以及各种复杂原因,我们党在探索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经历了严重曲折,但我们党依靠人民支持和自身力量,化错误为前行的先导,带领人民又重新回到了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康庄之路。
1953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总任务,其目的指向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是为了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创造更为充足的条件,保证中国向社会主义光明前途不断迈进,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结合。在总路线指导下,我们党开启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照搬苏联模式与标准推进工业化建设。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提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7]350的目标要求。仅用三年多的时间,我国就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加快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现实道路和宽阔前景。随着“一五”计划的进行,毛泽东开始重点思考中国如何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并深刻认识到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弊端,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强调要“以苏为鉴”[8],“我们应该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迷信了”[9],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1957年,受赫鲁晓夫提出苏联要在15年内超过美国的激励与影响,毛泽东在出席莫斯科会议时说:“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10]在赶超战略指导下,1958年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他满怀信心通过‘大跃进’创造一个发展奇迹,通过人民公社创造一种社会主义新模式”[11],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客观实际和现实可能性,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主题,导致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事业遭受重创。事实上,赶超是后发展国家社会建设的普遍规律,这次严重失误的原因主要在于对赶超战略的方式方法上的错误。事后,毛泽东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纠正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总结失误教训,恢复了“大跃进”之前的关于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与政策方针,使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逐步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伴随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不断深化,毛泽东逐渐形成了“四个现代化”思想,1963年他又首次提出了“两步走”战略思想,这些思想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与接受。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同时对“两步走”战略作了进一步表述:“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2]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实现了由工业化向现代化的转变,不再追求单一的工业化目标,而是着眼于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的现代化,但这仍不是全面的现代化,说明我们党既认识到我国基础仍然薄弱,又突出了国家发展的重点。
在30年的时间里,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摸索,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国,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真正站稳了脚跟。虽然其间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但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为改革开放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同时也使党深刻认识到符合客观实际的重要性,认识到把握好长期性与阶段性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实事求是精神与求真务实作风,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拓展
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取得了政治现代化的初步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取得了工业化的初步成就,那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对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则是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与政治的现代化,同时也开启了思想与观念的现代化,拓展了中国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成为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的一次重要转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与人民利益诉求,科学分析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在继承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13]2由此他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界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同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区别和联系,打破了西方在现代化道路问题上的话语垄断,创造性地为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面临的困境找到了出路,为党日后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分步走”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根本保证。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4]的奋斗目标。富强是物的现代化,民主是政治的现代化,文明则是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这一目标把物、制度和人的发展统一于现代化进程之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同时,大会也提出从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既为当时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又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我们党逐步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373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辩证统一,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极大地解放与发展了生产力,夯实了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获得了更为强劲的动力。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作了细化,对21世纪上半叶我国发展作出新“三步走”战略安排,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对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更为明确的界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5]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战略目标和步骤的适时调整,充分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劳动力素质、环境资源、地区差距等问题逐渐凸显。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意识到,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16]。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既明晰了现代化的价值旨趣,又凸显了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不断激发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时,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为我们研究与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更开阔的思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来之不易,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时期我们党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与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在汲取西方文明精华、克服西方现代化弊病基础上走出区别于且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的艰巨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与时代的接力棒,在中国现代化征程上奋力跑出“加速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解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时代课题中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顺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国家发展新趋势、新要求,重新制定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系统与前瞻的眼光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原定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并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50年,前15年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后15年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我们党在客观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研判我国现代化实力与潜能基础上作出的新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因而提前时间、提高标准、拓展内涵是合理、科学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部署安排,同时也进一步细化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由此更加清晰、完整。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17]3。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一次明确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详细阐述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2]25,提出了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新时代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的历史经验,不断丰富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并用以指导实践,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
第一,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2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我国现代化的一种定性判断,而“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表明了我国现代化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与共同特征,也强调了我国现代化具有特殊性、原创性与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没有母版和模板,不是再版和翻版,而是被实践充分证明了的正确、有效的原创版,打破了“现代化即西化”的迷思。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比较的视域,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凸显了我国现代化的独特优势。
第二,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到今天,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了深刻的规律性认识。站在新起点,我们党又进一步指明了前行方向,提出了奋斗目标与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首次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23-24。这九个方面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原则立场、世界担当,同时也明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现代化的实践要求,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第三,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时间空间的内在要求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施后发赶超战略,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现代化要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对战略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政策实施的精准度、灵活性、实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
第四,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17]171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定向作用,避免了西方现代化工具理性凌驾于“人”之上的隐患,维护了人民的基本尊严与切身利益,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在人民至上而非资本至上的轨道上顺利地向前推进。正是在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引导下,人民在共享现代化成果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人民也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现代化建设,积极贡献才智和力量。
第五,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我国地域广大,各个区域的情况不尽相同,且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相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同时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现代化进程不可能齐步走,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支持带动其他地区实现现代化。”[17]47实现现代化需要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在做好顶层设计基础上,把先发展地区与后发展地区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协调联动,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完善的制度保证、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果,不仅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全新选择,更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样本和新典范。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启示
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党领导人民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用200余年走过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我们党以高度的使命自觉,统筹国际和国内、融合传统和现代、贯通历史和现实、创新理论和实践、把握共性和个性,努力探索并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方法论,这些宝贵经验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导与重要遵循。
(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目标是奋斗的方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和真理魅力。目标导向强调以目标为着眼点,明确方向、树立愿景、制定计划,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信心决心。问题导向强调以问题为着力点,主动发现问题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从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成立以来一切奋斗的主题,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涵,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与必经阶段。唯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途径、支撑和实践形态,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旨归、牵引和载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一方面,要在宏观思考、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注重观大势、谋长远,明确现代化的立场、原则、方向和步骤,并以实现现代化目标为逻辑起点进行倒推,厘清到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另一方面,从亟须解决的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地顺推,持续用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性方法与途径,创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做到“埋头拉车”和“抬头看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以伟大目标激发强大动力、以务实精神精准破解难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向前发展。
(二)坚持远景目标和阶段性规划相结合
坚持远景目标和阶段性规划相结合是坚持目标导向的应有之义与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深化拓展、逐步接近质的飞跃的动态过程,具有稳中求进、循序渐进的显著特质,与西方现代化出现的“错位”“逆流”“断裂”形成鲜明对比。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三步走”战略,从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到党的二十大再度明确的“两步走”战略,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时代条件、人民意愿、实践需要,将我国现代化目标置于科学的战略安排中,团结带领人民持续奋斗并逐步实现,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行稳致远,彰显了我们党自觉运用辩证思维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卓越智慧。同时,我们党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把长远战略目标阶段性地落实落地,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有利条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远景目标和阶段性规划相结合,既要以系统观念实事求是、合乎规律地擘画现代化宏伟蓝图,形成合理的目标层次,并锚定远景目标,又要自觉把阶段性规划同远景目标主动对接与对标对表,寻求二者的逻辑契合,制定科学、具体、行之有效的落实方案,步步为营、持续发力、进阶发展,使各个阶段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有机融合、战略安排有机衔接,分阶段、不间断地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
(三)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我国要在高度压缩的时间内有效解决西方现代化发展“共时性”显现的现代性问题、走“并联式”发展道路,离不开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不能单兵突进、畸重畸轻,也不能齐头并进、平均用力,要从整体出发,总揽全局,抓住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并以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集中发力加以解决,才能以点带面,“一子落而满盘活”,从而达到整体推进的目的。作为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既涉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叠加发展,又涉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领域广泛且任务繁重。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关联性、耦合性、互动性日益增强,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用好统筹兼顾这一方法,练好“十个指头弹钢琴”的功夫,既要以宽广视野与长远眼光整体推进现代化,又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找准制约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牛鼻子”,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18]44,从而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四)坚持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相结合
解放思想强调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条条框框、打破思维定势、跳出主观偏见,从而使思想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既是我们党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逻辑起点,又是我们党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统一思想并非禁锢观念、排斥个性、束缚手脚,而是为了克服思想观念上的自由主义与分散主义,最大范围凝聚共识,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和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18]38回顾我们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每当处于重要节点或关键时刻,在关乎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上,同时存在着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的需要,且思想解放在先,逐渐清除观念上的障碍与认识上的偏差,而后在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中逐步统一思想,形成新的共识。譬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什么路这一重大问题存在完全不同的看法,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我们党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解放推动实事求是,全党最终形成走一条新路的共识,新的共识激励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与新成就。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相结合,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既在不断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思想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并以之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又在统一思想中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着力推动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难题与矛盾,进而将二者有机统一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五)坚持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相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因而焕发着无限生机,具有蓬勃旺盛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19]从文化基因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基,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灵魂,外来优秀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有益补充,三者相融相通,内嵌并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党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汲取苏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西方现代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有益成分,把辩证继承与丰富发展相统一、理性借鉴与科学创新相统一,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又博采众长的现代化之路,创造了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相结合,既立足新的时代条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同时又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性地统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六)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思想引领与科学指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源泉、检验标准和根本动力。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包括文化实际相结合,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创造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为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基本路径。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及坚持真理、善于总结经验、勇于自我革命的宝贵品质,彰显了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需要,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超越西方现代化理论逻辑、丰富发展世界现代化理论、拓展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路径的理论需要,同时也是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现实需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立足“两个大局”,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直面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在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本质要求等基本问题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推进与拓展的内在机理,推动“经验认知”向“规律认知”不断升华,同时要从实践中深化认识,从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创新突破中寻求经验,形成新的理论建树,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并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从而更有定力、更有活力、更有智慧地大踏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
(七)坚持价值引领和有效激励相结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依靠力量和团结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与拓展正是党和人民同心合力、持之以恒、勇毅奋进的结果。我们党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高度重视人民所发挥的作用、格外珍惜人民所创造的经验、坚定维护人民所拥有的权利,不断激发和汇聚蕴藏在人民之中的无穷智慧与创造伟力,真正确立并巩固了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品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价值引领和有效激励相结合。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现代化观,全面贯彻、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好“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以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情系群众冷暖、聆听群众心声、回应群众企盼,让民生幸福美好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尊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以更广阔的视野、更主动的姿态将人民鲜活实践中的丰富经验提炼出来,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为持续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强劲动能。同时,要扩大现代化成果惠及面,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多措并举拓宽人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渠道和途径,不遗余力地为焕发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创造条件,让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新力量充分涌流,不断激发人民更加自信自觉地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来,广聚英才、汇聚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
(作者简介:侯衍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吕明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贵州省党校学报》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