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的位置 > 首页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柴尚金:西亚北非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西亚北非地区20多个国家均信奉伊斯兰教,通用阿拉伯语,因此该地区又称阿拉伯地区。近年来,在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治伊斯兰力量式微的背景下,左翼政党走强,土耳其、伊拉克、埃及等国的共产党开始活跃起来,渐露头角,影响不断扩大。阿拉伯国家社会主义思潮保持活力,“向东看”已成潮流。
一 阿拉伯社会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特征
  阿拉伯社会主义是西亚北非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为实现阿拉伯国家统一目标而提出的理论主张。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创始人米·阿弗拉克(Michel Aflaq),他在1944年和萨·比塔尔(Sa Bitar)合写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对共产主义的态度》一书中,第一次阐述了阿拉伯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称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认为伊斯兰教义包含社会主义,主张通过阶级合作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伊拉克复兴社会党理论家艾勒亚斯·法勒赫(Elias Falleh)对阿拉伯社会主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他认为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想来源复杂,主要有伊斯兰主义、阿拉伯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它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矛盾的复杂性,导致社会主义运动在民族解放斗争的总体范围内进行。阿拉伯民族主义包括民族解放、民族统一和社会主义内容;阿拉伯社会主义则把相互否定、冲突、竞争的传统宗教思想、守旧的民族主义和现代的社会主义思想融于一体,既继承阿拉伯民族历史传统,又具有科学社会主义关于阶级革命方面的内容,避免生搬硬套和绝对主义,拒绝盲从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由民族主义政党掌握政权的阿拉伯国家宣称要走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先后有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阿尔及利亚、苏丹、利比亚、突尼斯等阿拉伯国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些国家通过国有化、土地改革、合作化等措施,实行以国营、合作经济为主体,个体、私营经济同时存在并对私营经济进行一定限制的所有制形式,以防止危害社会主义体制和国家利益,并注意改善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代表人物有埃及的加·纳赛尔(Gamal Nasser)、阿尔及利亚的本·贝拉(Ben Bella)和胡·布迈丁(Houari Boumediene)、叙利亚的哈·阿萨德(Hafiz Assad)、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利比亚的穆·卡扎菲(Muammar Gaddafi)、突尼斯的哈·布尔吉巴(Habib Bourguiba)等。
  由于阿拉伯国家在被殖民时期受到宗国主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在二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高潮的形势下,阿拉伯国家民族主义政党普遍接受社会主义,如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巴勒斯坦革命组织、阿尔及利亚民主阵线、也门社会党、黎巴嫩社会进步党和社会主义行动党等。一些靠政变上台的军人和武装组织也打着社会主义旗号,一些资产阶级政党也借用社会主义名义,如1969年卡扎菲通过政变上台后,立即宣称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利比亚”,实行“以伊斯兰和阿拉伯为基础”的“标准社会主义”。所以,阿拉伯社会主义各式各样,是个大杂烩。一些政党组织和政治人物声称信奉社会主义,但其旨意并不一样,其社会主义标签与现实差别很大,多以社会主义之名掩饰其内在的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实质。
  虽然阿拉伯社会主义流派名目繁多,主张多样多元,但也有相似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
  首先,阿拉伯社会主义是以实现阿拉伯民族解放和统一为重要目标。
  西亚北非国家历史上曾是英法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这些国家走上民族解放和独立道路之后,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十分痛恨,对社会主义青睐有加。苏伊士战争结束后,埃及总统纳赛尔坚定认为,帝国主义国家推行殖民政策,残酷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国家的人民,给阿拉伯国家带来贫穷和灾难。依靠资本主义体系,不可能实现经济和工业发展,“社会主义”是阿拉伯世界的必然;为了避免再次落入被殖民的痛苦深渊,阿拉伯世界必须团结一心,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摒弃资本主义,走阿拉伯社会主义道路。基于这样的信念,纳赛尔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斗争,主张通过社会主义来实现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统一。同时,政治上搞一党制,规定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为唯一合法政党,实现阿拉伯世界的统一是其主要政治目标。纳赛尔的社会主义主张先后在埃及、苏丹、利比亚付诸实践,对叙利亚、伊拉克等国推行复兴社会主义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20世纪中期以来,中东和平问题成为阿拉伯社会主义的试金石,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各类社会主义追求者都是严峻考验。因为,阿拉伯社会主义的宗旨或目标是实现阿拉伯民族统一和阿拉伯民族复兴,如果不反对犹太复国主义,不能让巴勒斯坦人回归家园,那就谈不上是阿拉伯社会主义。由于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包括复兴社会党在内的阿拉伯国家民族主义政党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实现阿拉伯世界统一的目标。1979年3月埃及与以色列正式签订和平条约,导致阿拉伯民族主义受到质疑,旨在追求阿拉伯团结统一的阿拉伯社会主义也开始走下坡路,在有的国家销声匿迹。
  在20世纪西亚北非国家政治舞台上,共产党和左翼政党曾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远远大于其所拥有的成员数量。”1956年10月,苏伊士战争爆发,埃及共产党及左派组织没有趁机推翻打压共产主义的纳赛尔政府,而是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英法入侵,保卫国家。由于共产党和独立左派在人民抵抗运动中起了主要的领导作用,纳赛尔政府释放了大部分同情共产主义的政治犯,同共产党的关系渐渐缓和。
  当前,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针对本地区错综复杂的局势,剖析中东问题根源,探寻实现地区和平和自身发展的对策。然而,阿拉伯国家左翼对社会主义探索主要是着眼于阿拉伯世界的团结与合作,共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认为“当务之急是实现解放和统一”,“如果国家统一没有保障,实现社会主义就无从谈起”。
  其次,阿拉伯社会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
  西亚北非地区无论是过去的阿拉伯社会主义还是当今这些国家左翼政党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实际上都是以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民族主义为基础的,民族主义是其不变的灵魂。在20世纪阿拉伯社会主义盛行时期,阿拉伯的民族统一和复兴是首要任务,社会主义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为抵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和统治,共产党和左翼政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发挥领导作用,在当今维护阿拉伯地区人民利益、建设和发展阿拉伯国家的探索实践中也具有重要影响。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霸,推行西式民主改造中东,激化犹太复国主义、宗教激进主义,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阿拉伯之春”不仅导致一些“威权国家”政权更迭,而且导致宗教激进主义盛行和伊斯兰教政党迅速崛起。这些宗教性质的政党往往以伊斯兰和阿拉伯民族的名义,突出伊斯兰教不同派别各自的主张和利益,对与自己不同的派别则视为异端进行排斥打压,以致引发伊斯兰教不同派别之间的激烈冲突。随着西亚北非地区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走强,阿拉伯地区左翼力量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也开始进入新阶段,民族主义特点更加突出。
  最后,阿拉伯社会主义以伊斯兰教为基础,反对剥削,要求建立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平等、公正、幸福的社会。
  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普遍强调要从伊斯兰国家实际出发,尊重伊斯兰教信仰,要从伊斯兰教义出发弘扬公平正义、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阿拉伯国家的左翼政党大都认为伊斯兰教义中包含社会主义,伊斯兰教经文中关于公平正义和惩恶扬善的说教,与社会主义坚持消灭阶级剥削压迫和弘扬人人平等的意识形态有共通之处。但长期以来,奉行阿拉伯社会主义的“世俗政权”大都推崇一党制和“威权政治”,对坚持政教合一的激进伊斯兰运动都实行“高压”政策。阿拉伯国家的左翼政党尽管信仰伊斯兰教,但对宗教激进主义和宗教极端政党持反对态度,阿拉伯社会主义也一直坚持反对宗教激进主义的立场。这一宗教激进主义与世俗主义、政治伊斯兰与阿拉伯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不仅长期存在,有时还呈激化之势。
  由于阿拉伯地区有的国家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外来思想,不符合本国国情,也不合乎阿拉伯人的性格,因而严令禁止共产主义活动,因此一些左翼政党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坚持无神论,不切合阿拉伯实际,只有适应伊斯兰教,才能更好地实行社会主义。在当今阿拉伯国家政治转型动荡时期,左翼政党这一选择有其必然性,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二 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的历史演变
  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左翼政党大致可分共产党、社会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三类,其中共产党和左翼政党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排斥,生存和斗争环境比较恶劣,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一直很曲折、坎坷。阿拉伯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具有悠久历史。20世纪20年代后,在联共(布)的影响和支持下,埃及、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国共产党相继成立,一些国家出现共产主义团体。它们是反帝反殖斗争先锋,在本国民族解放斗争中曾发挥重要作用。阿拉伯地区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虽然比较早,但多年处于非法地位,力量普遍弱小。
  (一)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一些伊斯兰国家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寻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开始接受社会主义,并效仿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模式成立政党。1919年10月,共产国际在决议中提出伊斯兰国家先进的知识分子应在自己国家建立共产主义组织,以推动这些殖民地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1919年3月,由巴勒斯坦犹太人工人党分裂出来的左翼人士成立以色列共产党(原名为巴勒斯坦社会主义工人党,1921年4月,该党改名为巴勒斯坦共产党,并加入共产国际)[6]。以共自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犹太-阿拉伯两族人的政党。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1920年前后,埃及一些知识分子在探索埃及救亡之路中,成立了一个致力于研究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进步团体,在此基础上于1922年7月成立了埃及共产党。埃及共产党因主张通过民族民主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很快被当局宣布为非法,长期处于地下状态。二战结束后,埃及共产党分裂而成的数个派别分别称埃及共产党、工农共产党、埃及统一共产党,这三党于1957年12月实现合并,名称仍为埃及共产党。因当时埃及和叙利亚都宣称实行阿拉伯社会主义,两国政府均要求信奉社会主义的政党的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当时的执政党——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1975年,埃及共产党重新成立,但处于非法状态。2011年2月11日,埃及“阿拉伯之春”爆发,穆巴拉克政权被各种反政府力量推翻,被视为非法的埃及共产党得以重新公开活动。埃及共产党积极参加全国议会和地方议会选举,但都没有赢得席位。埃及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正式关系,近年来,该党在台海、新疆、香港等问题上积极表态发声,支持中共立场。
  20世纪20~30年代,在阿拉伯地区还有一些国家出现了共产主义政党,如伊朗共产党(1920年6月成立,1931年被国王取缔,1941年9月恢复并改名为伊朗人民党)、塞浦路斯共产党(1926年8月成立,不久改名为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黎巴嫩共产党(1924年10月成立)、叙利亚共产党(1924年10月成立)、伊拉克共产党(1934年3月成立,曾多次遭到镇压,大部分时间处于非法状态,党的领导人长期流亡国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共产党和复兴社会党之间的关系有所升温,萨达姆·侯赛因上台后,共产党人起初对他持积极态度,甚至在国有化运动结束后将他誉为伊拉克的菲德尔·卡斯特罗。伊拉克共产党在1975年加入民族进步阵线,接受了复兴社会党在伊拉克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但复兴社会党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不能容忍库尔德人,两党矛盾激化,导致伊拉克共产党再次被取缔)等。当时这些共产党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支持民族解放斗争,都同联共(布)保持密切关系。
  二战后,亚非拉广大国家掀起声势浩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一大批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受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极对立的影响,赢得独立的国家大多成立了共产党。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搞多党制,信奉社会主义的各种左翼政党开始发展起来,即使在君主制国家也出现共产党或左翼政党。约旦是世袭君主制国家,国王是国家元首、三军统帅,权力高度集中。约旦自1946年独立后一直禁止政党活动,1991年开始宣布解除党禁,实行多党制,目前约有18个政党。约旦共产党成立于1951年5月,长期处于非法状态,1993年1月成为合法政党,对内主张捍卫国家独立、坚持政治多元化,增强经济独立性;对外主张实现阿拉伯统一,加强同各国人民互助。目前,约共有1500名公开党员,主要由知识分子、工人农民、作家和工会人士构成,与中共保持友好交往。
  土耳其工人党成立于1961年,自称工人阶级、农村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政党,信奉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把通过民主革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最终实现社会主义作为党的奋斗目标。1988年10月,土耳其工人党一度与土耳其共产党合并为土耳其联合共产党,1991年7月被土耳其宪法法院以“违反宪法有关条款”为由取缔,转入地下活动。
  巴勒斯坦共产党成立于1982年2月,由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共产主义组织、约旦共产党国外组织中的巴勒斯坦共产党人及其他国家的巴勒斯坦共产党人合并组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亚北非地区的共产党和其他左翼政党力量受到严重冲击,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潮开始消退,它们对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向何处去等感到迷茫。
  (二)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
  二战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建立,由于共产党在二战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西亚北非共产主义出现一波高潮,一些国家出现阿拉伯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族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政党,共产党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摩洛哥进步与社会主义党成立于1943年,原名摩洛哥共产党,1974年改为现名,该党的长期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当前宗旨是建设一个统一、繁荣、民主和法治的摩洛哥。其为阿拉伯国家中具有一定政治影响的共产党,现系摩洛哥执政联盟成员,在众议院、参议院分别位居第八、第十。1956年与中共建立关系,1966年中断,1985年恢复关系,现保持良好交往。
  摩洛哥人民力量社会主义联盟,成立于1975年,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利益,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工人中颇有影响,纲领为“解放、民主和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成员,在2016年10月国会选举中获26席,居左翼政党之首。20世纪80年代初与中共建立交往关系。
  巴勒斯坦人民党前身是1982年2月成立的巴勒斯坦共产党,1991年10月改为现名。曾参加巴民族联合政府,有少量武装力量。2005年与中共恢复关系。该党党纲中自称社会主义政党,致力于建设符合巴勒斯坦实际的社会主义。
  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1967年成立,1971年加入巴解组织,系巴重要的左翼政党,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
  黎巴嫩社会进步党,1949年5月成立,是具有伊斯兰教德鲁兹派背景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1980年该党加入社会党国际,在黎巴嫩政坛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创始人为卡迈勒·琼布拉特(Kamel Joumblatt),现任党主席是其儿子瓦立德·琼布拉特(Walid Joumblatt),1983年4月在社会党国际十六大上当选为社会党国际副主席,在十七大、十八大上又连续当选社会党国际副主席。该党宗旨是“用一切合法手段在真正民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安定、公正、幸福、自由与和平的社会”,社会主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三)民族主义性质的政党
  民族主义政党派别众多,泛指发展中国家除共产党外的所有政党,是以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完整、社会公平正义为追求目标的力量组织。阿拉伯国家民族主义政党在二战后初期迅速崛起,均以进一步摆脱殖民主义影响、建设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主要目标。当时,这些民族主义政党多信奉埃及纳赛尔主义,致力于实现阿拉伯世界的统一与繁荣。
  在西亚北非的民族主义政党中,偏向左翼的政党主要有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1968年从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中分裂出来,是巴解中的第三大政治组织,政治观点偏左偏激进,反对巴以“奥斯陆协议”)等。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成立于1954年8月,1962年7月阿尔及利亚独立后成为执政党。1991年12月,该党在阿首次多党立法选举中落败,失去执政地位。2002年5月,该党在立法选举中获胜,重新执政。政治上主张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认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阿尔及利亚建设和人民团结的思想基础,在语言、文化等各领域强调阿拉伯化;经济上反对土地私有化。
  突尼斯爱国民主人士统一党于1975年成立,前身是突尼斯左翼学生运动。2011年取得合法地位,改称爱国民主人士统一运动,2012年改为现名。信仰马列主义,加入突左翼政党联盟——人民阵线,是阵线内第二大政治力量。
  摩洛哥民主力量阵线于1997年7月成立,主张捍卫摩洛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强调摩洛哥的文化特性和开放性;呼吁承认柏柏尔语的合法地位,国家政治生活中适当采用希伯来语,呼吁政府确保海外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埃及民族进步统一集团党,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民族进步论坛,是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纳赛尔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观点的人士组成的左翼政治集团。1976年11月改用现名。长期处于反对党地位,多次参加议会选举。2015年议会选举时赢得1席。
  阿拉伯民主纳赛尔党,1992年4月成立,为埃及纳赛尔民族主义左翼政党,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独立国家经济体系,强调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
  以上三类政党都提出要服务劳动大众,维护社会公正,实现国家和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但各党在指导思想、政策主张和斗争方式上有所不同,立场在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摇摆,因而“弄僵了与许多民族主义派别的关系”,最终导致自身发展严重受阻。
三 “阿拉伯之春”以来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发展现状
  在2011年发生的“阿拉伯之春”引起的“权力真空”中,西亚北非国家共产党和左翼政党抓住民主浪潮高涨之机,积极声援和支持人民民主斗争,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为参与或谋取政权、建设国家积蓄力量。
  (一)埃及左翼力量在后穆巴拉克时代发挥积极作用
  2011年2月,穆巴拉克(Mohammed Hosni Mubarak)政权被推翻后,埃及共产党得以重新公开活动。2011年2月11日埃及共产党发表声明,提出了成立过渡时期的联合政府、召开制宪议会制定新宪法和惩办镇压人民的凶手等要求。2011年5月9日,埃及社会主义人民联盟成立,主要由埃及共产党、工农民主党、社会主义党和革命社会主义者组织合并而成,是埃及唯一合法注册的共产主义政党。2011~2012年,社会主义人民联盟与埃及人民党、革命青年同盟等政治组织组成竞选联盟参加埃及议会选举,但没有获得席位。2015年参加议会选举,仍未赢得席位。
  2011年成立的埃及社会主义党,信仰社会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和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当代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1931~2018)是该党创始人之一。党的现任总书记艾哈迈德·沙班(Ahmed Shaban)多次参加中共主办的论坛会议,强调加强与中共关系,称中共是世界上最大、历史最长、最有经验且执政能力最强的政党。
  (二)突尼斯左翼政党迎来发展契机
  2010年底,主政突尼斯30余年的本·阿里(Z.A Ban Ali)政权在民众抗议声中倒台,长期执政的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被取缔,突尼斯实行多党民主,进入政治重建时期。过去长期被禁的反对党纷纷取得合法地位,新党大批涌现,突尼斯共产党等长期被禁的左翼政治力量也借势复苏。突尼斯人民阵线全称“实现革命目标人民阵线”,成立于2012年10月,是突左翼政党联盟,包括左翼工人联盟党、爱国民主人士统一党、人民潮流党等9个政党,宗旨是巩固突左翼力量,增强左翼政党在突大选中的整体实力,坚决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改革司法体制,充分保障人权。该联盟系突议会第四大政治力量(15席)、议会最大反对党。突左翼工人联盟党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左翼工人运动组织“共产党人”,系突尼斯马列主义托派政党,2011年2月改为现名。主要成员为工人、民主人士、青年和女性进步人士,主张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威权主义和帝国主义以及它们带来的剥削、压迫和歧视。该党于2012年10月加入人民阵线,在议会中拥有1个席位。人民潮流党系民族主义政党,2013年成立,信奉纳赛尔主义,口号是“自由、社会主义、团结”,该党于2014年加入人民阵线。
  (三)伊拉克左翼政党积极参与战后政治重建
  伊拉克各个派别的左翼政党作为全国性多民族政党,主张团结各民族共同开展社会主义斗争,因而与狭隘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产生矛盾,长期被视为非法政党。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共产党、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工人和劳动人民党等左翼政党开始公开活动,积极参与战后政治重建并得到较快发展。
  伊拉克共产党现有近2万名党员、20多万名支持者,通过参加国民议会选举等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累了参加竞选的丰富经验。该党与其他政党结盟参加伊拉克首届议会选举时曾获得25个席位。在2018年5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伊拉克共产党参与萨德尔运动主导的“行走者”联盟,赢得了2个席位。在伊拉克新政府、库尔德地区政府中,共产党人还出任部长、副部长等职务。
  伊拉克共产党库尔德斯坦地区分支于1993年成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伊拉克政治过渡进程中的各种问题,维护库尔德人利益,争取各种力量平等参与国家治理和建设,主张建立一个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都有充分权利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与伊拉克其他地区共产党保持良好关系,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交往。库尔德斯坦共产党虽在议会只有1个席位,但该党的影响力和对该地区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选举表现。
  伊拉克反恐是全民战争,离不开左翼政党的支持和参与。在伊拉克共产党、库尔德斯坦共产党等左翼力量的联合斗争下,伊拉克现政府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反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在伊拉克未来政治重建中,左翼力量将发挥更大作用。
  (四)叙利亚共产党以建设性反对党名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叙利亚有两个共产主义组织——统一叙利亚共产党和叙共(巴格达什派),其前身都是1924年10月成立的叙利亚共产党。叙共副总书记尤素夫·费萨尔(Yousuf Faisal)等部分领导人在六大选举问题上与总书记巴格达什(Khalid Bagdash)产生分歧而被排挤出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费萨尔等人于1987年1月组建新党,沿用叙共名称,并召开本党六大,费萨尔当选总书记。为区别叙共两派,习惯将费萨尔领导的叙共称叙共(费派),将巴格达什领导的叙共称为叙共(巴格达什派)。2011年3月,叙共(费派)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将党名变更为统一叙利亚共产党。在2012年叙利亚的议会选举中,该党赢得了250个席位中的3个。2012年6月,费萨尔病逝,哈宁·尼姆尔(Hanin Nimr)接任总书记。尼姆尔于2016年3月应邀参加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考察团来华考察,对华友好,曾多次在媒体上发声,支持中国在香港、新疆问题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的立场。
  面对2014年美国等外部势力对叙利亚内战的干涉加剧,叙共(巴格达什派)和统一叙利亚共产党都旗帜鲜明地反对“伊斯兰国”,抗议美国对叙利亚的干涉和侵略行为。在叙利亚共产党及其他政治力量的支持下,叙利亚战争形势朝着有利于和平的方向发展,叙利亚政府军收复阿勒颇及其他重要城市,叙利亚和平进程曙光初现。
  (五)黎巴嫩左翼政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黎巴嫩共产党是中东地区创建较早的共产党之一,成立于1924年,历史上曾与叙利亚共产党合并,1964年正式与叙共分成两个独立政党。1972年获得合法地位。作为主流政党,黎巴嫩共产党是黎巴嫩唯一在18个教派中均有党员的政党,目前仍是地区国家中实力较强的共产党,现有党员约3万人并拥有自己的武装。该党曾多次参加黎议会选举,均没有获得席位。黎巴嫩共产党在西亚北非地区有较大的影响,是阿拉伯左翼论坛的发起者,曾在2012年11月主办第14届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为该地区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成立于2004年的黎巴嫩民主左翼运动,与黎巴嫩共产党有密切联系。该党推崇社会民主主义,主张建设多样化、统一和民主的阿拉伯社会和世俗国家,反对教派主义,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该党多次参加黎巴嫩议会选举,在2005年和2009年各获得1个议席。
  黎巴嫩社会进步党现在仍是社会党国际以及进步联盟的重要成员,是黎巴嫩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成员党,是黎巴嫩主要执政党之一,在2018年议会选举中赢得9个议席,在黎巴嫩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党自创建以来积极为世界和平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六)土耳其左翼政党发展势头上升
  土耳其当今有多个左翼政党,有影响的主要有土耳其爱国党(从土耳其共产党演变而来)、土耳其联合共产党(1988年由土耳其共产党与土耳其工人党合并组成,简称土共)。土耳其共产党是世界上成立较早的共产主义政党之一,1920年9月成立后即是共产国际成员,在土耳其国内民族解放和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土耳其政府追随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影响不断扩大的土耳其共产党十分惧怕,宣布其为非法政党,禁止其公开活动。由于遭到镇压,土耳其共产党组织瓦解,党的领导人流亡海外。直到1983年4月土耳其开放党禁后,土耳其共产党才开始恢复活动,但放弃暴力革命道路,主要开展合法斗争,积极参与议会选举。1993年8月,“社会主义力量党”宣布成立,2001年11月召开党的六大决定更名为土耳其共产党,即新土共。新土共决定继承老土共和土耳其革命运动的全部遗产和经验。
  近些年来,新土共借助网络和国际会议平台,不断扩大自身影响。2015年10月,新土共主办了第17届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由于此次会议召开时赶上土耳其国内议会大选,新土共专门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助选活动,该党参加竞选的三名候选人先后发表演讲,希腊共产党和叙利亚共产党代表上台致辞助威。2019年10月,新土共还与希腊共产党联合主办第21届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目前,新土共有5000多名党员,有的地方还出现新土共人士成功竞选市长的现象。
  土耳其爱国党是近年来活跃在土耳其国内及西亚地区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左翼力量,历史上先后四次更名:1919年成立时称土耳其工农社会主义党,1969年称工农革命党,1988年称社会党,1992年称工人党,2015年改为爱国党。土耳其爱国党的理论主张具有科学社会主义、凯末尔主义、土耳其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反帝主义、欧亚主义等多元特征,该党在历史上进行过多次变革和转型,大致可以划分为马列主义政党时期和左翼民族主义政党时期。尽管土耳其爱国党仍然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但在国内刻意淡化自己之前共产党的身份,对外刻意展示其左翼民族主义政党形象。近年来,土耳其爱国党积极活跃在国内及西亚地区政治舞台上,影响不断扩大。2015年土耳其爱国党的党员人数为22647名。土耳其爱国党主席佩林切克(D.Perincek)对华友好,曾13次访华,受到毛泽东接见。近年来,他多次公开发声支持中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1年7月中共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举办期间,佩林切克配合中方需要,号召土耳其爱国党在各地设立了30个集体会场,组织全体党员听会。
四 当今西亚北非地区社会主义运动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目前西亚北非地区有20多个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在一些国家强人政权垮台后,这些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积极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加强联动合作,总体而言力量处于上升阶段。囿于该地区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宗教氛围,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在地区政党格局中尚属弱势党派,政治影响力相对有限。
  (一)当今西亚北非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特点
  1.观照现实,参与本国政治斗争
  “阿拉伯之春”之后阿拉伯地区陷入外部侵略、内部冲突、恐怖主义肆虐的混乱混战局面,该地区的共产党和左翼政党把捍卫国家主权、推动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促进民主自由和社会公正作为头等任务,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推动阿拉伯革命,促进阿拉伯地区的内部变革,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替代。伊拉克共产党、库尔德斯坦共产党等认为,当前迫切和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国家统一与和平稳定。为尽快结束战乱,伊拉克共产党联合土耳其、伊朗、叙利亚、约旦等国共产党和左翼力量,积极开展反宗教极端势力的斗争,甚至直接组织武装力量,勇敢走上抵抗“伊斯兰国”战场,为伊拉克开启和平重建和民主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壮大了左翼力量及其影响。
  2.重视和加强左翼联合
  西亚北非地区大部分左翼政党人数较少、力量单薄,且处于威权政府、宗教极端势力及民粹思潮的多重夹击中,求生存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因此,阿拉伯地区的共产党和左翼政党迫切希望建立联合阵线,共同应对,联合自强。黎巴嫩共产党领导人对此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仅限于一国,在当前局势下,各国左翼很难独善其身。左翼力量应该在相互支持、团结一致的基础上,形成能够保护各国左翼的有力整体,从而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此外,阿拉伯国家的共产党也积极参加年度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在多边论坛或会议上,该地区左翼政党积极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诉求,以争取更多国际支持。然而,该地区各国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的国际影响力和政治能力有限,无论在一国内部,还是在地区及国际层面上,它们往往不能达成共识,对一些重大问题难以开展有效对话,相互交流合作存在诸多障碍。
  3.重视加强与中共友好关系
  20世纪50年代,伊拉克、黎巴嫩、摩洛哥、苏丹等国共产党建立了联系,并应邀出席中共八大、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中共逐步恢复同该地区共产党的交往,与土耳其、以色列、叙利亚、巴勒斯坦、也门等国共产党、左翼政党恢复关系。“阿拉伯之春”后,中共循序渐进与埃及、突尼斯、伊拉克等国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建立联系,实现同该地区共产党、左翼政党交往全覆盖。阿拉伯国家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均对华友好,坚定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南海、新疆等问题上的立场,宣传中共理念,盛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阿拉伯国家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多次组织研修班和考察团访华,学习借鉴中共经验。2015年起,该地区左翼政党每年组建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干部考察团,举办中共与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理论研讨会。2021年11月23日,第二届中国共产党与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理论研讨会以视频方式举行,来自埃及、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也门、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11个国家的22个左翼政党及阿拉伯左翼论坛的40余位领导人出席。土耳其爱国党主席佩林切克、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总书记马哈茂德(Mahmoodul)等积极为中国发声,在涉疆、人权和病毒溯源等问题上公开发出支持中国的正义声音。
  (二)西亚北非地区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趋势
  1.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本国本党的实际,进一步进行理论和政策调整,积极探索生存和发展新路径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发不同文明和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及俄乌冲突不断加剧,将深刻改变世界发展趋势和西亚北非地缘政治格局。为适应新形势,西亚北非大多数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会进一步对过去的斗争目标和实践模式进行调整,将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生存、发展新途径。
  2.左翼政党的社会主义特色将更加鲜明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特别是尊重每一个生命、保障全体中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价值追求,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以人为中心的本质特性,与欧美国家政府放弃抗疫,视广大民众生命为蝼蚁的极端自私行为形成鲜明对照。西亚北非国家左翼政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代表人类公平正义,是世界未来的希望,而西方国家危机不断,已陷入无法自拔的矛盾困境之中。它们纷纷声援中国抗疫行动,赞赏中国的抗疫举措和成就,表示要学习和借鉴中国扶贫脱贫经验,为本国劳动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3.阿拉伯地区共产党和左翼力量整体崛起尚需一个过程
  与左翼力量相比,政治伊斯兰势力目前仍比较强大,阿拉伯左翼力量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同时,阿拉伯地区民众对现状不满情绪日益累积,民粹主义快速崛起,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对民众的吸引力不如从前,左翼身份认同“碎片化”,阿拉伯左翼力量内部纷争不断,要实现整体崛起尚需一个过程。
  (作者:柴尚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国际共运、 国际政党政治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2021~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216-234页。
发布时间:2023-10-19 10:26:0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