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国外马克思主义

王中汝:列宁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经济与政治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3-09-28
字体: 打印
分享: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相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着丰富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列宁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在与资本主义本质的对比中,在艰难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得出了既具较高理论价值又富有现实意义的结论,为后人深入认识并践行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宝贵理论资源。
一、对人的发展问题的关注
  马克思恩格斯用大量的笔墨来论述人的解放与发展问题,列宁在这方面的直接论述则不多。最早的论述,是在1902年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草案》中:“工人阶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进行资本主义全部发展所准备起来的社会革命,即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把它们变为公有财产,组织由整个社会承担的社会主义的产品生产代替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上述思想,经过文字上的略微调整,被写入1903年、1917年和1919年党章。1919年颁行的《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纲领》的完整表述是:“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以生产资料和流通手段的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过程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将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从而解放全体被压迫的人类,因为它将消灭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一切形式的剥削。”1919年党纲,是列宁去世前的最后一个党纲。
  1902年,俄国革命尚处在幼年时期。1919年,十月革命已经胜利两年。尽管各方面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但1919年党纲与1902年党纲草案的核心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只是文字表述上略有差异:1902年党纲草案的“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在1919年党纲中是“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后者删除了“充分”与“自由的”两个修饰词。由此可见,“生产资料和流通手段的公有制”是手段,“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才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在党纲之外,列宁没有过多谈论过人的解放和发展问题。但他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就是给阶级下了明确定义。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社会中,人首先是以阶级成员的身份存在的。抽象地谈论人及其价值,而无视有着不同职业、不同经济社会地位的社会个体与群体,是解决不了任何关于人的问题的。阶级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不管作为阶级成员的个体是否意识到。人的解放和发展,必须通过阶级的解放来实现。所以,除少数展望未来社会人的存在状态的论述,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论及的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更多地使用阶级这个概念来阐明他们的学说。甚至人民这个概念,马克思恩格斯也只是在必要情况下才使用——他们认为,人民是分阶级的,构成人民的各个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含混地谈论人民,只能模糊阶级界限,从而给无产阶级解放造成困扰。尽管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却没有给阶级下过明确定义。这个工作,是列宁完成的。“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消灭阶级”,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消灭阶级”的内涵,与“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高度一致,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与表达。
  很多学者都曾注意到,列宁没有过多地论述人的解放和发展问题。有学者认为,“诸如人、人的本质一类的哲学规定,似乎是列宁哲学理论构境中的逻辑缺环”。究其原因,“这恐怕是第二国际以来,那些经济决定论式的理论家们假手实证主义进行洗脑而造成的闭合性理论回路的后果”,“或许”“也是以后全部以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构架忽视人的问题的历史原因之一”。这种见解有一定道理,但决不是事实的全部。列宁曾经严厉批判过“工人群众不断遭受剥削而不能发展人的各种才能”的“资本主义时代”,也曾经寄希望于广大劳动群众,能够在革命胜利后“克服私有制所造成的自私、分散、劣根性和软弱性”,发挥自己的“全部主动性和活力”,“从自己的实际经验中真正地学习建设社会主义”,“建立自由工作者的自由联盟”。更重要的是,理论来源于实践。从革命实践的角度看,列宁没有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过多地论述人的问题,尤其是在他们理论活动的早期,与他所处的环境与时代问题关系更大、更直接。理论上的人的解放和发展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已经得到圆满解决。关键在于,在不同条件下如何落实、实现。尤其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帝国主义国家挑起瓜分世界的世界大战之际,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运动陷入低潮、工人阶级在相当程度上资产阶级化、工人阶级政党改良主义化之时,俄国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解放,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成为列宁关注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列宁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准确把握革命新阶段资本主义特别是帝国主义的本质,充分利用革命与战争的新形势,教育、组织、领导无产阶级取得成功;在革命取得胜利后,是根据具体发展程度和现实条件,创造性地实践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不同领域展现社会主义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要从事物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研究事物。列宁也强调,马克思“一般是不下定义”的,要从“经验”而非既有的“法律的定义”认识“事情的本质”。列宁在谈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时指出,要“从同资本主义以前的历史上其他生产方式的对比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这个论断,无疑也适用于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了解列宁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就很难理解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二、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
  科学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演变、精神实质、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是无产阶级革命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论述,贯穿于列宁从早期到晚期的著作中,尽管不是非常系统,但基本精神却是始终如一的。
  1919年2月,在为党的八大而作的《俄共(布)纲领草案》中,列宁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在俄国已经开始并在各地迅速发展。要了解这个革命,必须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向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的不可避免性。”对于资本主义本质,列宁解释说,“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社会的本质即基本性质”,“我们那个旧的马克思主义的党纲曾用如下的表述作了说明”。列宁所说的“旧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指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接下来,列宁引用了“如下的表述”八段共1200余字。这些关于资本主义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理论表述,在俄共(布)八大上,成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纲领》的正式组成部分,其中第一段是:“这个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最重要的和很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和商品流通手段归一个人数不多的阶级所有,绝大多数的居民却是无产者和半无产者,他们由于自己的经济地位不得不一直出卖或定期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即受雇于资本家,并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的上层阶级创造收入。”1200余字的篇幅,难以合理、简洁地说明资本主义本质。列宁也认识到这个缺陷,提出“这个初稿有许多地方还写得不完善,特别是在文字方面,因此有些地方暂时用了解释性的表述而没有用纲领的表述方式”,但在正式通过的纲领中,并没有补正这个缺陷。尽管如此,上面引用的“解释性的表述”中的第一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段,为我们认识列宁的资本主义本质观,提供了宝贵线索。
  我们首先看到的,列宁把“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当作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在1893年的《论所谓市场问题》中,列宁分别给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下了定义:“所谓商品生产,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这种组织之下,产品是由个别的、单独的生产者生产的,同时每一生产者专门制造某一种产品,因而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在市场上买卖产品(产品因此变成了商品)。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商品生产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不仅人类劳动产品是商品,而且人的劳动力本身也成了商品。”在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商品生产包含着不同历史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是其中之一;二是生产者为满足社会(他人)需要而生产,因而劳动产品经由市场交换而成为商品;三是生产者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独特标志。列宁还以“6个生产者组成的村社经济体系中渐次发生的变化”为例,勾勒了“自然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各个阶段”与历史过程。1894年,在《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一文中,列宁进一步完善了上述观点:“根据马克思的学说看来,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有两个:(1)商品生产是生产的普遍形式。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生产机体中,产品都具有商品形式,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产品的这种形式才是普遍的,而不是特殊的、个别的和偶然的。(2)不仅劳动产品具有商品形式,而且劳动本身即人的劳动力也具有商品形式。”这段论述,除强调劳动力成为商品外,列宁还强调了“商品生产是生产的普遍形式”。列宁无疑是依据截至他那个时代为止的人类历史来认识资本主义的。他把商品生产是生产的普遍形式与劳动力成为商品,当作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纵然从生产目的、经济运行方面突出了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差异,即为自身需要而生产的自然经济与为追逐利润而生产的商品经济,但却排除了未来社会采取商品生产包括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已经暗含在关于“自然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各个阶段”的论述中:商品生产不等于资本主义生产,且早于资本主义生产,为什么不会存在于资本主义之后的经济社会形态中?这里存在着明显的逻辑漏洞。
  把“商品生产”作为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列宁那个时代包括列宁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普遍认识,也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的理论预测。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在于以我们今天的高度来看是有重大局限性的马克思主义常识:占统治地位的商品生产,必然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后者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在大生产条件下,既定社会对产品的需要,至少在量上是有限度的,因而存在按计划、有比例生产的客观要求。正因为如此,列宁强调,“只是在这方面,即在生产的比例性、系统性和计划性方面,马克思才拿小农经济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经济等量齐观。……资本主义同这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区别就在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然而,在“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论述中,“商品生产”是主词,但更重要的内容却是它的限定语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个“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最重要的和很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和商品流通手段归一个人数不多的阶级所有,绝大多数的居民却是无产者和半无产者,他们由于自己的经济地位不得不一直出卖或定期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即受雇于资本家,并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的上层阶级创造收入。”俄共(布)八大党纲中这段论述,抓住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人数不多的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占人口主体的无产者和半无产者,却不占有生产资料,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为资产阶级创造剩余价值。从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维度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本质,较之从商品生产即经济运行机制维度认识,更准确、更科学。商品生产,在理论上和历史上都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尽管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取得了普遍形式,不宜作为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或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身后的人类生产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主义社会没有政治,且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胜利。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主要是围绕人的解放和发展,从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维度展开的。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重点同样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对人的解放与发展的割裂、扭曲。在列宁的时代,革命首先在俄国一个国家取得胜利,面临资本主义的包围与扼杀。与此同时,在列宁那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看来,俄国革命仅仅是世界革命的导火索,他们担负着作为世界革命先锋队的神圣使命。没有世界革命的最终胜利,也就没有俄国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从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去理解资本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
  列宁本人就从经济与政治两个面向分析过俄国“自由派的阶级本质”:“从经济上来看”,这种本质表现在“资产阶级的经济特权”即“对资本的占有”及其带来的“利润”;“从政治上来看”,这种本质表现在“资产阶级所珍惜的政治特权”上。在列宁的著作中,多次出现过“经济本质”的概念。在1916年的《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中,列宁认为“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经济本质”。1917年,在《修改党纲的材料》中,他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正是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原则’的结合才是帝国主义的本质”。在政治方面,列宁也使用过“政治本质”概念,但不是用在社会制度问题上,而是用在“小市民”身上。写作于十月革命前不久的《国家与革命》中的下面这段话,可以充分体现列宁关于资本主义政治本质的观点:“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本质是一样的:所有这些国家,不管怎样,归根到底一定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当然,从根本上决定资本主义命运的,还是它的经济本质:“用民主共和的管理形式代替君主制的管理形式,丝毫也不会触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经济本质,相反地,只要把保护神圣不可侵犯的资本主义利润的斗争方式改变一下,在民主共和制下照样可以顺利地保持这种利润,如同在专制君主制下一样。”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相关论述的梳理、提炼、概括,也从经济与政治两个面向展开,或者说从经济与政治两个维度来认识列宁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三、社会主义的经济本质
  作为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在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的过程中,面对迥异的现实条件,列宁在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理论认识与实践要求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使得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在他的著作中,既存在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也存在实践中的社会主义。
  所谓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应然问题。“只要还存在着工人和农民,社会主义就还没有实现。”“只有阶级不存在了,全部生产工具归劳动者所有,社会主义才会到来。”至于这个“应然”是否具有现实合理性与可行性,在列宁所处的环境中是不得而知的。因此,他在论及分配问题时指出,“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无疑,这种“纯社会主义形式”,就是一种理论设定——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欧洲发达资本主义现实而进行的逻辑抽象。这种“纯社会主义”,列宁也曾称其为“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而既然存在着工人和农民,也就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因而也就不能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所谓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则是一个实然问题,即受俄国现实条件限制、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社会主义。对于这个问题,列宁讲得很清楚:“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遥远将来,或者什么抽象图景,或者什么圣像的问题了。说到圣像,我们仍持原来那种否定的看法。我们把社会主义拖进了日常生活,我们应当弄清这一点。”正是根据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主义,列宁才得出以下结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
  列宁直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时间非常短促。他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受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影响。在经济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大机器工业是社会主义唯一可能的经济基础。”“开发资源、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这种认识,没有问题。不以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认识,大体上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公有制的形式以及在整个所有制结构中所占比例。例如,是否100%的公有制才算社会主义,还是50%或某个具体数量标准。更重要的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第三,国家计划调节生产和分配。“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的制度”是“与以前不同的生产和分配的经济制度”,“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计算、监督、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强纪律”。从国家主导生产和分配角度看,“用大工业(‘社会化’工业)的产品来交换农民的产品,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质,社会主义的基础。”这条标准,与前述的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有关。既然资本主义实行商品生产与交换,且导致了无政府状态,那么作为它的替代物,社会主义就要废除商品生产与交换,而由某种社会机制(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国家扮演制定生产计划、主导产品分配的角色)取而代之,因而“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的实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这个概念,才唯一一次出现在列宁的著作中:“我再说一遍,社会主义已经不再是教条,或许也不再是纲领了。……今天社会主义的原则,就是合理和平均地分配粮食。……战争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灾难,使我们现在在粮食问题上体验到了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在阐述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计划调节生产与分配时,列宁使用了“商品交换”概念,但他说的“商品交换”同市场、贸易、商业等毫无关系。依照列宁的认识,“几百年来,贸易自由、交换自由被千百万人奉为经济学上的金科玉律,成了亿万人根深蒂固的习惯。这种自由同资产阶级宣布并实行的其他‘自由’,如‘劳动自由’(应读作:饿死的自由)等等一样,都是十足的谎言,都是用来掩饰资本主义的欺骗、暴力和剥削的。”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商品交换这个概念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呢?……它设想,在全国范围内,或多或少要按照社会主义方式用工业品换取农产品,并通过这种商品交换来恢复作为社会主义结构唯一基础的大工业。……结果是商品交换失败了。所谓失败,是说它变成了商品买卖。……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这种排斥商业、市场的“商品交换”,是在依靠国家组织的严密计划来完成的。“商品”之所以依然是“商品”,是因为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不是供自己使用的,而是通过交换供其他劳动者使用的。只不过这种情景下的交换,不是通过市场而是通过国家进行的。换言之,列宁所说的“商品”,已经失去了通过市场交换的商品的原初含义。在新的语境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国家主导商品生产与交换或计划的条件。所以列宁强调,“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
  列宁对于组织与组织性的重视,既有鲜活的现实基础,也有坚实的理论支撑。“组织无疑是工人阶级的主要武器。如果受资本家压迫的、一盘散沙似的劳动群众不能产生一个能学习做组织工作并亲自建设这个大工业、城市生活、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和文明的阶级,那么劳动者的先进部队就不能摧毁资本主义,就不能实际着手组织社会主义新社会”。在经济建设上,组织性意味着生产与分配的计划性。列宁认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与国家干预本身,就标志着组织性与计划性的强化:“建立统一的、由各国无产阶级按总计划调整的完整的世界经济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然会继续发展而臻于完善”。俄国经济的现实,是个体农民、小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与战争导致的失序,需要极大的组织性去改变。“让小私有者的无政府状态继续下去就是最大、最严重的危险,它无疑会葬送我们……工人阶级一经学会了怎样保卫国家秩序来反对小私有者的无政府性,一经学会了怎样根据国家资本主义原则来整顿好全国性的大生产组织,……社会主义的巩固就有了保证”。具体在政策层面,这意味着“农业公社、劳动组合以及一切旨在把个体小农经济转变为公共的、共耕的或劳动组合的经济组织,一切旨在逐渐促进这个转变的组织”的重大意义,“因为原来那种贫困不堪的农民经济如果不加改变,就谈不上巩固地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就此而言,“社会主义的前提”是“在劳动者的有组织的先锋队即先进部分施行最严格的计算、监督和监察下进行社会劳动”,以铲除“资本主义社会给我们留下了诸如分散的劳动、对公共经济的不信任、小业主的各种旧习惯这样一些遗迹和习惯”。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大规模组织起来以满足全国需要的无报酬的劳动”,这种劳动“是自愿的劳动,是无定额的劳动,是不指望报酬、不讲报酬条件的劳动,是按照为公共利益劳动的习惯、按照必须为公共利益劳动的自觉要求(这已成为习惯)来进行的劳动,这种劳动是健康的身体的需要。”基于以上认识,列宁认为,即便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社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实行的、后因农民反对而取消的余粮收集制,是“社会主义的方法”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方法”。与“自发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是在无政府状态中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组织力量”相反,“按照国家价格执行我们的收购计划和分配计划”则意味着“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列宁的认知中,社会主义的经济本质,是不通过市场而通过国家(社会)组织劳动,分配劳动成果,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体现在操作层面,包括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社会生产与分配计划调节。
四、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
  “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中的“社会主义”,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而非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的被列宁所接受的政治与国家已经消亡了的社会主义。正是依照后者,列宁才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并非社会主义俄国。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主义。在“日常生活”中,国家还没有消亡,政治还发挥很大作用,因而存在一个从政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政治本质的问题。
  论及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我们先来看看列宁关于资本主义政治本质即资产阶级国家本质的论述。列宁指出,“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与资本主义政治本质相反,“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当然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多样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样的: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现实远比理论复杂。在现实生活中,共产党人经过一系列经济社会改造,结束了过渡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阶级、国家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依照列宁关于资产阶级国家本质的认识,无产阶级专政既是过渡时期国家的本质,也是存在着国家、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本质。
  无产阶级专政,意味着无产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同资产阶级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相适应的,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这就是对某一阶级有组织地使用暴力的特殊制度),即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强调,“只有懂得一个阶级的专政不仅对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只有懂得这一点的人,才算掌握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这个政权,用“铁的手腕”进行统治:“任何大革命,尤其是社会主义革命,即令不发生外部战争,也决不会不经过内部战争即内战,而内战造成的经济破坏会比外部战争造成的更大,内战中会发生千百万起动摇和倒戈事件,会造成极不明确、极不稳定、极为混乱的状态。……要消除这种现象,需要时间,需要铁的手腕。”正因为如此,列宁警告,“认为不要强制,不要专政,便可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那就是极端的愚蠢和最荒唐的空想主义。……对于这个经过了几次非常急剧的转变而非常迅速地发展的国家,在灾难性的战争造成惨重经济破坏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其他出路。”著名的专政即“铁的政权”的理论概括,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无产阶级专政,意味着无产阶级一个阶级执掌政权。列宁初次在唯一的统治或一个阶级的政权或一个政党的领导和执政意义上使用专政概念,是在1906年。在《卡·考茨基的小册子〈俄国革命的动力和前途〉的俄译本序言》中,列宁指出,“俄国革命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因为它决不能导致无产阶级实行唯一的统治或专政。……在当前革命的客观条件下,究竟哪个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呢?是农民”。既然是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领导其同盟者所取得的胜利,“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专政,而是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工农联合专政,意味着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分享政权,即便是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之下。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所建立的政权,是无产阶级政权。“如果我们把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原出拉丁文的、历史哲学的科学用语译成普通的话,它的意思就是:在推翻资本压迫的斗争中,在推翻这种压迫的过程中,在保持和巩固胜利的斗争中,在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的事业中,在完全消灭阶级的全部斗争中,只有一个阶级,即城市的总之是工厂的产业工人,才能够领导全体被剥削劳动群众。”由此而言,“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阶级的政权,这个阶级要掌握全部新的国家机构,要战胜资产阶级,要中立整个小资产阶级,即农民、小市民阶层和知识分子。”
  无产阶级专政,意味着无产阶级对社会的政治领导。1919年,列宁在《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小册子的几个提纲》中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对劳动群众(和整个社会)的领导。”列宁进一步阐释了“领导”的含义:“专政就是领导,就是联合那些分散的、涣散的劳动群众,把他们团结成一个反对资本家的统一的整体,以便战胜资本家,以便不再重演已经使1000万人丧命和2000万人残废的血腥大厮杀。为了战胜这种以强大军队和现代文明为后盾的力量,就需要全体劳动者的团结,就需要统一的钢铁般的意志。”联合分散的劳动群众的任务,只能依靠说服、典型示范与合理的物质利益保障。在这个意义上,“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对政治的领导”。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政治”主要不再表现为暴力。“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开采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
  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然而,这个政治本质,还要通过具体形式体现出来。列宁曾经指出,“美、英、法、德这些先进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形式更加各不相同,虽然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说,无产阶级专政,有具体的实现形式或“形态”。在各种形式中,列宁曾经考虑,人民直接参与的苏维埃,最能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苏维埃,真正继承了巴黎公社的精神。“公社的真实本质并不在资产者通常寻找的那些地方,而在于它创立了一种特殊的国家类型。这样的国家在俄国已经诞生,这就是工兵代表苏维埃!”鉴于此,列宁认为苏维埃是真正的最高形式的民主。但列宁从来没有把苏维埃当成各国都要加以效仿的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与此同时,列宁也认为,由于人民文化程度不够,还担负不起直接参与管理的任务,而不得不由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或先锋队——共产党——来“为民作主”。这也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结语
  恩格斯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历史的事实,是认识社会主义及其本质的最可靠也是最根本的依据。社会主义在不断变化,社会主义本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实现程度也有质与量的差别。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观认识,永远处在不断深化之中。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解放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列宁立足于俄国革命的实践和经验,在与资本主义本质的对比中,从经济和政治两个维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体现在经济上,或者说社会主义的经济本质,是依照与资本主义不同的方式组织生产与分配。体现在政治上,或者说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先锋队掌握国家政权并对全社会实施政治领导。列宁的探索及成果,为后人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借鉴列宁的探索成果,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程度与质量,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怎么认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则是另一个需要专门论述的课题了。
  (作者简介:王中汝,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2023年第4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