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运用大历史观,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精辟阐释了“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回答了关于“第二个结合”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的光辉文献,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是新时代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纲领。
一、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古”与“今”、“传统”与“现代”,一直是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化传承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诸多重要元素,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这些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的原因,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客观、科学、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只有全面地继承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了解中华古代文明,古为今用,才能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在“两个结合”中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强调“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这个重大判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创新理论的“根”的观点的进一步发展。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文明显现出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在交流互鉴、博采众长中不断发展丰富自身、馈赠他者,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因此被尊称为“礼义之邦”、“文明国度”。但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发生,现代化进程也先从西方国家发轫,形塑了世界格局,发展了西方文明。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中华民族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文化遭到蔑视和否定,汉代以来所形成的东学西渐的文明传播和文化影响被强劲的欧风美雨所遮蔽和掩盖。中华古代文明必须实现现代转型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必然。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基础问题,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内涵和实践途径,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时代价值,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结合”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从赋予“实事求是”以新内涵,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到用“小康社会”描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目标;再到新时代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无不凸显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的文化创新形态。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将改革进行到底,从“民为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从“万物并育”“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从“天下情怀”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昭示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一方面,让诞生于欧洲、体现西方文明思维与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彰显中国精气神,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在中国牢牢扎根;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使之实现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历史必然。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创造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反映了中华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特征,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善于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升华,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印记,经济社会发展根本上决定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样态。人们在文化上的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自身的力量,更来自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现实感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文化自信所强烈传递出来的,一方面是对中国在近代以来历经西方列强百年侵略、压迫所残存的民族自卑、文化自卑情结的“解扣”,强化民族精神独立性,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底气;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在价值信念的坚定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自觉意识。文化自信反映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进程中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精神上的独立与自主是任何民族与国家走向强盛与繁荣的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
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熔铸古今、汇通中西,不断培养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放包容既表达了中国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开放胸怀,也传递了中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时的积极姿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沧桑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一大原因就在于其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始终以广阔胸怀接纳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将之融入自身,不断进行消化、融合与创新。今天,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要以世界眼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人类文明中的一切有益成果,创造出凝聚中华文化精髓、映照中国人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与世界进步潮流相融合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面对西方“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的滥调和热衷于以文化价值观划线站队,我们要不断拓宽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交流互鉴的多元渠道,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加深相互理解和彼此认同,让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互信互敬,在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历程中奏响世界文明更加绚烂的华美乐章。
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守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思路、话语、机制、形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文化坐标、精神旗帜,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生成,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塑造的中华民族精神风貌、道德伦理与思想价值的综合呈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文化价值和文明理念上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树立的是社会主义文化旗帜,弘扬的是社会主义文明,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网络编辑:张福军
来源:《红旗文稿》202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