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提纲》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以往哲学、特别是对费尔巴哈哲学展开了批判,不仅实现了人的本质向人自身的复归,而且还将实践和社会关系的观点引入人的本质领域,全貌展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立场,构筑起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框架。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深刻把握人的本质的基础上,切实将人的本质理论进行现实运用,才能真正做到说服人、感召人、改造人。
一、《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文本呈现
在《提纲》的简短篇幅中,马克思完成了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自身向“后人本主义”的转变,人的本质问题也在《提纲》中得到了澄清。
(一)从宗教束缚到个性解放的蜕变
自中世纪以来,宗教神学的阴霾一直笼罩在欧洲的上空。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为了使人从宗教的奴役之中解放出来,将人的本质拉回人间,费尔巴哈开始了对宗教的批判。然而“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费尔巴哈虽然抨击了宗教的虚伪,并开始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探索人的本质,但是费尔巴哈却没有继续从“世俗基础”的角度展开对宗教的批判。
于是,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方面做出的努力,另一方面又针对费尔巴哈的缺陷进行了批判和弥补。在马克思看来,“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即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产生的根源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宗教通过将人的本质异化为上帝这一“实体”,借以满足人们对生存的需求、对现实的不满、对彼岸的期盼,进而实现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要帮助人们摆脱“精神鸦片”,就必须消解宗教对人的异化,使人成为人的最高本质。
(二)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的发展
为了从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唯心主义桎梏中解脱出来,将哲学带回唯物主义领域,费尔巴哈采用了“感性直观”来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依据。“感觉的对象不只是外在的事物,而且还有内在的事物,不只是肉体,而且还有精神,不只是事物,而且还有‘自我’。”所以“感性直观”是主体通过感性方式形成对客体的直观性认识,其不仅是费尔巴哈认识世界的方法,同时也是费尔巴哈借以阐述人的本质的依托所在。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费尔巴哈在认识人的本质问题时仅仅从“感性直观”出发,却忽略了人的主体方面。因此,费尔巴哈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必然是抽象的、片面的和孤立的。而且当费尔巴哈试图将感性活动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抽离出来时,他就不可避免地忽略了人对自然的主体改造,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沟壑,进而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背离了唯物主义而走向唯心主义。
基于此,马克思在《提纲》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同时,马克思将感性活动引入人与环境的关系之中,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一言以蔽之,通过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的发展,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不仅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而且针对费尔巴哈的片面性理解进行了补充,构筑起了自己关于人的本质的正确观念,即人们通过感性活动(实践),使主体成为感性现实的主体,而客体成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同时通过感性活动(实践),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弥补了过去三者之间的空隙。
(三)从抽象孤立到现实联结的嬗变
“为了在发展过程中脱离动物状态,实现自然界中的最伟大的进步,还需要一种因素: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因此,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既是对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的直接回应,也是对市民社会的有力剖析。首先,由于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因此,在费尔巴哈这里,人是一种需要依靠宗教感情才能连接在一起的存在。同时,由于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实践的意义而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类本质,而这个类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所以人的类本质是脱离了一般性和具体性,从社会关系抽离出来的孤立的、抽象的存在。其次,《提纲》第十条提到的“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从经济基础角度来看,市民社会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在这种经济关系的主导下,每个人以原子的形式单独存在,这就导致以往哲学在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时总是将“人”看做一个抽象的总体存在,反而忽略了人自身的个体独特性。
在马克思人学视域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命题,一方面,建立在广泛的实践基础之上,因为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才能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才在能社会关系中被凸显出来;另一方面,一切处在社会关系之中的个人,不再是被抽象化了的存在,而是被具体化了的存在,他们拥有自己的职业、爱好和生活方式,同时由于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或多或少、或这样或那样地都要与他人发生一定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克服了人的本质的孤立性。值得注意的是,于社会关系之中去考察人的本质问题,使得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不再是传统的“市民社会”,而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四)从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的飞跃
《提纲》作为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的标志,通过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理论进行批判,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伟大飞跃。首先,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内含了自然属性。人既不是什么先验存在,也不是由什么“实体”构成,人的最高本质就是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有对空气、水、食物等一切满足生存的物质的需要,这种生存需要就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在低层次的生存需要被满足之后,人才能谈得上对教育、艺术哲学甚至政治地位、社会角色等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因而,人的自然属性被包含在社会属性之中。从生存需要到社会需要,人的需要层次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反映着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的提高,也外显着人的本质。其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是在对象性活动中被发展的。费尔巴哈虽然通过“类本质”将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但是费尔巴哈却没有将“类本质”引入实践范畴,这直接导致费尔巴哈忽视了社会实践在理解人的本质问题上所发挥的重要价值,造成了费尔巴哈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唯心主义倾向。最后,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关系中得以展现的。从横向来看,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单独存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想全面考量一个人,就要从这个人所处的一切社会关系之中去考察。从纵向来看,人的社会关系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未来性,费尔巴哈正是由于“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才会将“人”看作是自然存在物,并将人的本质囿于“类本质”之中。由此,马克思将人的本质由自然属性升华至社会属性。
二、《提纲》中人的本质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关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本质的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相关论述,特别是《提纲》中涉及的人的本质的理论问题,对于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思想交锋中完成精神革命
马克思在《提纲》中,通过对费尔巴哈和宗教神学展开批判,再次将人的本质拉回此岸并归还于人。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教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是确证人的主体存在。就目前来看,商品、货币、网络等对人的异化并不亚于神学对人的异化,同时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入侵,使得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将人的本质从这些“非人”的存在再次拉回人本身,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各种社会思潮和错误理论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积极参与到同各种非主流文化和错误思潮的精神斗争中,并在思想交锋中帮助人们逐步摆脱“商品拜物教”“以钱为本”“网络至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等错误观点对人的异化,使人们真正把握“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深邃涵义,自觉树立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发挥社会功能中确证个体存在
将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不仅仅意味着人的本质回归于人,更意味着人在现实中重新开始确立自我的价值存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由于过去一个时期曾经广泛存在的对社会价值的片面理解,使得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个体存在性,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预期成效。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教育方向。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合理满足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多元文化的碰撞使得教育对象的需求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主动关注社会环境以及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变化,及时了解并充分肯定教育对象的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解决他们的精神诉求,顺应他们的心理预期,不断提高教育对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灌输的过程,更是一个内在转化的过程,个体的内在激励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不断提高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起教育对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发现自我潜能,实现个体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实践场域中进行真理验证
正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贯穿于《提纲》全文的实践观点揭示着人的本质。同时,在思维的真理性问题上,“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根基在实践,生机在实践,价值在实践,实践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发挥导向作用,就要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凸显实践的重要价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广泛的教育实践中帮助人们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不断提高人们的政治意识和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对真理的内心认同,进而发挥真理说服人、掌握人、改造人的重要作用,并指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除此之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个体需要和价值追求,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回归人的本质,避免人们出现“自我迷失”。
(四)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动静有常中坚守价值信仰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基础上,以社会关系为尺度,将人的本质放置于社会历史领域来考察。社会关系的动态变化使得人的本质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历史性的特征,即人的本质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展现出不同的样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广大社会成员,不论自身的劳动关系或社会角色等形态发生何种变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决不能发生任何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置否的是,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必然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复杂的社会关系又为坚守信仰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宣传手段,任务和使命就是要帮助广大社会成员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景象中保持战略定力,牢守精神阵地;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人类历史终结论”等各种错误思潮面前扛起真理大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要同一切破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作斗争,凝聚起砥砺奋进的磅礴精神伟力。
三、《提纲》中人的本质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真理的光芒永远辉煌。虽然距离《提纲》的写作已经过去了百余年,但是《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运用中,仍旧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
马克思关于人自身的确证,关于人的本质从抽象孤立到现实联结的发展,不仅为新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也为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指明了方向。《提纲》第十条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其中“人类社会”可以意指共产主义社会,而“社会的人类”意指共产主义社会中摆脱了“异化”、实现了人的本质的回归的人类,由此不难看出,马克思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将人的本质从抽象孤立中抽离出来,而是要对旧唯物主义进行彻底地扬弃,是要构建一个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核心任务——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是一个政党砥砺前行的精神旗帜,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实现美好愿景的精神支柱与不竭动力,因此,理想信念教育至关重要。“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其立足点必然是“社会化的人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和谐有序的“人类社会”,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并且充分注意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首先,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理性。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不断树立起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认同,关照现实,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带领教育对象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其次,要不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历史经验、积淀着宝贵思想财富的精神宝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就要深入挖掘党史中所蕴藏的珍贵资源,通过讲好红色故事,引导教育对象深刻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自觉坚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最后,要持续推进世情教育和国情教育。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广泛深入开展世情教育和国情教育,对于激发教育对象的爱国热情,引导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具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征程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广大青少年的信仰信念信心,鼓励他们“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二)双向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关系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不仅突出强调了对人本身的确证,同时还将社会实践以及社会交往的观点引入了人本领域,由此,关于主体性能动性、实践以及社会关系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建构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平等双向的教育关系,来源于马克思关于人主体性的发挥以及社会关系的观点。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构成了一种施教与受教的关系,但是教育对象处于受教地位并不意味着教育对象主体性的缺失,与此相反,教育对象作为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过去受主客二分观点影响,在教育关系中,曾经片面强调教育者的主体主导地位和教育对象的客体从属地位,这使得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较大限制。新时代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就必须辩证考虑二者的关系,在坚持教育者主导地位的同时注重促使教育对象充分实现个体价值。同时,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关法律规定,也在法律层面上保障了二者的地位。其次,导向性与政治性的特殊地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论的讲授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主流价值观的确定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旨归所在,而价值观的确立需要在广泛的教育交往与交流中得以实现。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方面,需要教育者积极进行理论教育,主动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现状,针对教育对象出现的内心困惑进行及时解答,争取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做到关心和爱护教育对象;另一方面,教育对象也要主动同教育者进行思想交流,并通过语言、行为、情绪等形式及时反馈教育效果。只有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引导,构建起一种双向互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无限趋向目标达成。
人的本质的实践性要求在实践视域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脱离实践,孤立地、静止地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主客背离的困境。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架构于实践之上,双向互动的主客体关系才有得以实现的依托,同时,在实践视域下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现象,避免产生对于教育者或教育对象的片面看法,真正做到教育关系中的主客统一,切实推动教育关系良性发展。
(三)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
人的本质并非“感性直观”而是“感性活动”,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一个重要突破。《提纲》最后一条所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表明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旧哲学局限于理论解释的缺陷,提出要把实践作为理论的出发点,要求哲学不仅要帮助人们拨开思想的迷雾,更要用来指导人们的行为活动。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跨越不仅把新唯物主义引向了实践道路,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明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重要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依托所在。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想我们应当首先和特别注意这一点。”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定要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如果不结合,那就不行。这就是说,理论与实践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党的历史也用实际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好,党和国家发展就比较顺畅;什么时候盛行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党和国家的发展就要经受挫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威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就在于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认识成果的深化和总结,是党在发展过程中依据不同的历史条件、现实基础以及人民群众认知水平而选择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动理论发展,进而达到引领人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通过理论宣传是不够的,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实际、研究实际、联系实际。首先,要找准党的创新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实践切入点。党的创新理论是在研究时代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现实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可以触探到当下的现实问题与前沿问题,针对实践之问进行理论回答,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真实做到学用结合。其次,要具象化、具体化这一原则,不能将其“口号化”。一方面,教育者要努力克服主观主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逃避、不无视教育对象提出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教育者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还要恰当选用教学案例、合理选取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推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落地生根。
(四)实践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方法
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第二条、第八条以及第十一条中针对“感性活动”作出的论述,使得“感性活动”成为贯穿《提纲》始终的关键所在。总的来看,马克思关于“感性活动”的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批判了以往旧哲学所带有的缺陷,尝试把认识论构筑在实践观点之上,突出强调了真理问题不应该在理论范围内讨论,而应该在实践中去验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感性活动”的提出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重要原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教育这一必要方法。
实践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谓实践教育法,就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人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只有深入实践,人们才能深刻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形成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么人的认识很可能会因为自身主体思维的局限性而形成关于世界的错误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人们在头脑中形成关于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其次,实践推动着人的认识发展不断向前。社会生活的发展或多或少地都会催生出一些新的事物,这些新事物又给人的认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新的需要,人的认识和思维也正是在不断解决新课题和满足新需要中得到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现实,回归于现实,现实社会每一次变革带来的问题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在认识论范畴内加以回应,因此,实践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必要方法。最后,实践教育法的一个优点就在于人们可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为人们灌输社会主流价值的同时,亦需引导教育对象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实现主流价值观念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面向新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个体需求的改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以往单纯使用理论灌输的方法,尽量采用立足实际、面向生活的实践教育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制度构建来确保实践教育成果的显现,通过优化实践教育方法和路径来提升教育效果。同时,“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
(五)人境统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优化
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人与环境是双向关系,“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在此之前,法国旧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人、教育、环境三者关系之间主张“教育万能论”与“环境决定论”。爱尔维修指出:“教育使我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受爱尔维修的影响,欧文又提出了“人是由他们降生以前和以后那些不受他们控制的环境所塑造的”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只有不断优化环境,进行良好教育,人们才可以摆脱愚昧状态,进而从根本上改造人。这两种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具有进步意义,突破了以往的天赋观念,但是夸大了教育与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对教育与环境的主体改造作用。基于两种观点所显示的缺陷,马克思在《提纲》第三条中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由此可见,只有当人发挥了主体性,客观环境才能发挥联结人的纽带作用。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也就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理想的人境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因素,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可以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带来愉悦的身心体验,而且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规范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理论灌输和行为感化,可以培养能够自觉遵循社会规范、品德良好的人,进而推动社会风气的向好发展。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构建人境统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构建人境统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在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中厚植教育对象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加强生态保护。“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自然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自然风光的直观展现,更是涉及一个国家主权完整和发展进步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带领教育对象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深化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激发起教育对象对祖国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引导教育对象自觉承担维护祖国统一和完整的神圣使命。除此之外,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在激发教育对象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教育对象的生态保护意识,引导教育对象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其次,构建人境统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对于教育对象的正向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人对社会环境的改造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与文化观念的相互碰撞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呈现出复杂样态,要在鱼龙混杂的社会背景下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优化社会环境,挖掘有益资源,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对人的积极引导作用。而人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气、改善社会环境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构建人境统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通过营造清朗良好的网络环境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本属社会环境范畴,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环境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完成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就要着力加强网络生态环境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网络育人作用。同时,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可以有效避免网络对自身的“异化”作用,进而自觉抵制网络不良文化,推动网络生态健康发展。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