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就,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自觉性不断提升。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魂,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归根到底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以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人们才能更好地观察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和解释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其中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通向真理之路,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前提是真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开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发表意见,动不动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还有的妄加评判,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要真学,要全面系统深入地学,要学与思相结合。“真懂”不是简单地懂马克思主义文本、语句,而是要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精髓要义、精神实质。“真信”不是简单地信其概念、具体论断,而是要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不是“言必称马恩”,关键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管总的、管根本的,并不是要取代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具体研究范式、分析方法。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运用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向前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做学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立场之所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俯下身子,到人民群众中去,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汇聚人民智慧;站稳人民立场,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把回应人民重大关切、解决人民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把拿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科研成果作为“硬道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必须坚决抵制以资本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是一个国家观念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是社会的主导逻辑,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思想生产诸领域。资产阶级学者总体上代表的是资本的利益,资本主义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受制于资本逻辑。在社会主义中国,以人民为中心是整个社会的最高价值原则,人民立场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立场,人民利益是最高的利益标准,为人民著书立说是最崇高的使命。在“资本”与“人民”、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自觉选择站在绝大多数人一边,避免被“资本”、利益集团等绑架,始终为人民做学问、为人民代言、为人民谋利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必须坚决抵制以“抽象的人”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不少哲学家、理论家立足于“抽象的人”进行理论研究,追求纯粹的“经院哲学”,把构建庞大的理论体系作为孜孜以求的学术目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自觉抵制“抽象的人”研究立场、“经院哲学”的研究旨趣,自觉传承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使命,关心人民疾苦、心系国家命运,将个体之小我融汇到国家民族之大我中,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要充分认识到,脱离实践、远离群众的闭门造车、空想冥想,只能是个人的自娱自乐,绝不是真学问,更不是大学问。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段话被永久地镌刻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在黑格尔那里,哲学是“黄昏到来时才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致力于事后“解释世界”,而马克思认为,哲学是报晓无产阶级解放的“高卢雄鸡”,提供行动指南、“改变世界”才是更重要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解决好怎么用的问题,就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最坚决、最彻底地与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划清界限。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解决好怎么用的问题,就必须坚持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恩格斯鲜明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对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来说,真正用好马克思主义不在于是否引用或引用多少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语录”,也不在于是否遵循或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个别论断,而在于掌握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化理论为方法”,转化为“伟大的认识工具”。正如陈云同志指出的:“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关键就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工作的开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解决好怎么用的问题,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在研究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上下功夫。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现实问题,没有学术性、专业性,学术研究要尽可能远离现实问题特别是政治问题,搞纯而又纯的“象牙塔式”的理论创造。这实际上是一种偏颇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恰恰在于切中社会现实,解决时代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始终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之“的”,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所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既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又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剖析研究中国实践、中国样本。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没有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资格、有能力揭示伟大中国实践、独特中国样本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06-13/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