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的位置 > 首页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凌小萍 朱美旭: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个基本问题辨析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由“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何以可能”这一核心问题引申出的关于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推进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的多维探讨,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误判之处。对相关成果予以反思和澄清,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理论诉求和现实任务。辨析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实现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能够使我们对于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均衡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如何理解?
  把握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本质内涵是理解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价值和探寻其实践路径的关键,这是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诸问题展开的“元问题”,目前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总体来看,对如何理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学者从多个维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他们立足于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语境和新时代现实语境,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本内涵进行理论和现实维度的把握,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存在形态进行多样性理解和多维度的阐释,对进一步研究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旨和实践路径指明了多元化理解思维路向。
  (一)唯物史观视角的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石,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方法。马克思指出人的意识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反映,唯物史观从人类实践角度指出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的产生及其发展样态,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人在满足了一定的衣食住行基本生存资料的基础上才生发的发展性需求。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最终是促进人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基于唯物史观,有学者认为“精神生活以物质生活为基础”,实践决定人的存在和生活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二者缺一不可,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并且社会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完全依附于物质生活。人的精神生活就是在物质条件充裕的情况下,通过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引实现在精神境界中的提升。有的学者认为,人的需要产生于社会历史之中,人在满足了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之后,会随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精神层面的需要。人在满足了自身精神需要的基础之上,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由此构成生产力的发展促生新的精神需要。这样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良性互动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还有学者认为,人的需要会从侧重物质需要向侧重精神需要转变,物质生活的资源会消耗殆尽,但人的精神生活资源则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无限扩张。所以,未来人的发展将会更加依赖于精神生活的充实,与此同时,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有助于和谐的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构建,从而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另有部分学者根据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学说”将人的精神生活发展分为三种样态。有的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发展可以划分为“精神生活的依附阶段、精神生活的独立阶段和精神生活的自由个性阶段。”有的从终极信仰的建立指出,首先,人在心理层面生活总体上过的是“种生活”和“群生活”;其次,人在满足基本生存资料的基础上开始有了文化生活;最后,人才会建立具有超越性的信仰生活,人会过上有意义有价值的信仰生活。这一类观点认为精神具有超越性,认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发展就是要试图超越自然世界对于人在肉体生理层面的限制,将自我对于世界的认识与人生的解答进行超越式升华,以希望通过这种升华为自身现实生活注入希望、动力,实现对现实拘束的解脱,从而得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内在超越和思想境界的提升的结论。
  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放到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来看,可以充分认识清楚人的物质生活需求与精神生活需求的产生及其辩证关系,也进一步诠释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辩证发展所应具有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但是对于二者的差异尤其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探析上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科学社会主义视域的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要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科学社会主义为其提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中构想的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含三层逻辑:首先,要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其次,实行有计划的生产和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后,致力于人的解放,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界大致从这三层逻辑展开讨论。
  有学者认为,人要从生产力私有制中解放出来,使人与外部世界达到和谐关系。人的解放是一种“革命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人自由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人的精神生活也同样受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实现人的解放就是要把生产力从私有制条件下解放出来,让物质资源的创造符合人的活动的内在规律性。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人的劳动不再是为生产必需品的活动,而是成为幸福的活动和生活的乐趣。当人不再需要通过劳动来谋生,而是将其转化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时,那么人的自由的个性得以实现,人就可以实现其自身的发展,人的精神生活也会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提升。
  有学者认为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公正。在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是以共同富裕为目的,以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物质对精神具有先在性,所以只有在生产力增长起来之后,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的原则,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有学者通过对现代社会现状的剖析,指出实现人的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前提所在。其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在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中通过实践从根本上扬弃这种“内生物化逻辑的资本主义制度”。
  事实上,“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促进共同富裕是既要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视域的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道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阐明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发点与归宿旨在人、人的生成、人的进步与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充分体现。
  (三)新时代语境的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当前,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是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背景之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把握现阶段我国发展新变化、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基础上提出的新命题、新概念。因此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阐发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的重要视角。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也就意味着,要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国家必须要虚心学习和借鉴漫长人类发展史中创造出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不能忘本,在继承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现代化道路。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跨越欧美国家通过对外扩张和掠夺实现现代化的模式。站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角度理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要超越资本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异化困境,扬弃资本文明,在精神文化领域坚持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方法论,走属于自己的中国式道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物质层面实现富足的同时精神世界呈现富有的状态。其中包含了中国社会发展对于文化需要的历史性规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导向。所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对于文化发展需求和现实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精神生活所应逐渐呈现的样态。从概念生成与功能属性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包含精神生产、精神供给、精神交往、精神消费的四个环节,需要达到人民在心理生活稳定、文化生活奋斗、信仰生活坚定的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次要求,以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发展,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自觉,是人民精神追求的新的精神图景。
  同时,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是“一种基于国民个体文化权利之上的文化获得、文化参与、文化享受与文化发展机会上的丰裕和平等”。简言之,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一种虚幻的追求,而是需要在现有社会历史条件下,需要在物质生活基本保障下,人民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断挖掘、发现、发展、共享社会精神资源,以这种精神创造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层面的富足状态。从新时代语境中理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动力源泉、特性等,为理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层次结构、要素关系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中不足在于缺乏从整体宏观过程把握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特征与必然性结果。
  要正确诠释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科学理解“富裕”。在《现代汉语字词典》中,所谓富,指“财产多(跟‘贫’‘穷’相对);资源、财产;丰富、多。”裕,即“丰富、宽绰、充裕;使富足、富国强民。”富裕“形容(财物)充裕;生活富裕”。在《现代汉语辞海》中,富裕“形容富有,强调财物充足,(反义)贫穷、穷困、潦倒”。可见,“富裕”是与“贫乏”相对的概念,更多运用在物质生活领域,突出强调物质因素的丰富、多元和多样。延伸到精神生活领域,沿用单一的理论模型或视角进行阐释均不能全面理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为此,揭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需要由单一视角走向综合阐发。
  其一,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国家全体公民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有高水平的科学文化、民主法治、思想道德和生态文明素养,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拥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精神家园。这意味着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民对积极精神成果的占有和内化程度均比较高。其既要求当前的社会文化资源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求,同时也需要保证人民内在精神生活充实,对高质量的人民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向往与追求。其二,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资本主义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隔离的积极扬弃,是通向人的自由个性彰显与文明形态发展的必由之路。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在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既拥有内心的充实安宁,又充满希望期待;社会成员之间团结友爱,社会总体上处于和谐稳定状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在物质生活不断富足的基础上,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三,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类富于理性与经验的表达,具体表现为“丰富且良好的欲望;真挚且高尚的情感;持续且向上的激情;全面且深刻的认知;积极且完美的德性;崇高且深邃的审美情趣;正向且健康的价值观;神圣且自觉的信仰;主动且有效的心态调适。”这三个维度的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了人民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就性质而言,它体现人的积极向上;就价值特性而言,它是无形的;就发展特性而言,它是应然性的;就建设性而言,它是参与性的;就系统性而言,它是复杂的。总之,理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系统观念的指导。
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真价值所指为何?
  围绕其本真价值“所指为何?”这一问题展开的讨论,本质上就是探讨如何弥合人民精神世界在传统与现代层面的断裂、如何实现人民精神世界之于民族性和世界性间的合理融合。时下追求的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蕴尤为深刻,即要让老百姓在物质生活层面富起来后在精神文化上也能“富裕”起来,实现由过去的“富口袋”向现在的要“富脑袋”转变,是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同时实现一种新的价值观的崛起。目前学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讨论,大体上基于时代语境和历史语境,分为个体维度、群体维度和类维度,其中群体维度内含社会、国家以及民族。
  (一)基于微观个体、中观社会与宏观国家
  相统一的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
  第一种观点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进行探讨。有学者认为人类的精神生活首先源于人类对精神的需要,精神需要是人类对精神生活的自觉反映和能动的追求,也内在地包含个体对有意义的人生的执着渴求,“人的精神生活归根到底就是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是个体精神需要的满足甚至超越,并以精神境界为尺向的一种对意义世界的价值体认”。有学者认为人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人在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达到自足之后的一种超越性需求。此外,精神生活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社会同样有精神生活。人作为活动于社会的个体,其精神生活内含于社会精神生活当中。因而,精神生活的发展高层次表现在物质与精神双方都得到协调并进、所处现实社会中全体人民精神生活质量极佳。这体现着人民在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中的满足,这种个人表现也进一步指明社会精神生活向更为多样丰富的、多元立体的、繁复庞杂的方向稳步前行。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尺度是人的发展,真正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在现实社会中个体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延伸和舒展,可以真正体悟作为人类的自由与满足,共同享受当下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这类观点突出了个人的进步对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但无法探寻其对于全人类发展的作用。
  第二种观点从个人、民族、人类三维视角进行探讨。有学者认为,就个人而言人的需要的变化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人民精神生活需要已经发生转变;就民族而言,“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在新时代体现为“为民族谋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逐“梦”过程,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提高的过程,也是体现精神生活价值的过程;就人类而言,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即“人类正义得到弘扬,人类解放得以实现”,其要求国家与国家之间权益的平等,并建立一套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由此体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谋得世界大同的本质要求。
  第三种观点从国家、人民、个体维度进行讨论。有学者认为,首先,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基础是人民的物质生活必须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追求还要充分结合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其次,促进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不可缺的内生动力是人的精神需要,所以不仅要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同时中国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也为世界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突出价值。再次,善用精神资源为人民选择积极正向的精神生活方式和富足的精神状态提供有利条件,不仅加速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而且对于营造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宁同样起到积极影响。又次,要每个个体实现全面发展必须全体人民获得全面发展,因此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个体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统一。这就使人民精神的生活状态抑或生活方式都将转向更加美好的状态或方式,生活质量亦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最后,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推动国家共同体的高质量发展。只有实现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达到协调均衡并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才会更有可能。这一论述挑明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发挥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世界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四种观点也基于个体、民族、人类三个维度考究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这一观点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对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意味当人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加立体多元,尤其是对精神生活层面的需要愈加渴求。社会共同价值观念、行为道德秩序、理想信念信仰构筑起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个体价值,当这些价值发挥作用时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的坚实向心力和强大战斗力,使人们在面对当前“两个大局”形势下和实现美好生活的奋斗实践中更加坚定信念、不惧苦难、勠力同心,以共同体的姿态投身建筑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除此之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一直发挥着一项深远且长效的作用,那就是焕发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层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精神归属感。人类文明形态更迭还是人类精神生活不断实现超越的过程,一方面,加速了人们对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的多方位占有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人们在精神层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上述观点立足不同层次的主体阐发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向我们展现出合理且可靠的广泛及深远意义,是对精神感召由理论信念转向实践作用的大胆预测。
  (二)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
  第一种观点立足中国实际,主要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当前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等三个关键层面产生的价值进行讨论。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就是达到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关键部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是符合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其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更具优越性,就在于其与西方现代化道路存在根本区别,那就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无。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守的发展逻辑和价值标尺,因此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目标与特色表征。最后,深入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与新问题的回应。该观点从我国的制度、道路和矛盾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所在,对仍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鉴于当今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主要难题是解决物质生存资料的自足,因此,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的基础性、前提性价值无法忽视。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所以,推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在精神文化领域坚持发展中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走属于自己的中国式道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第二种观点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进行探讨。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梦和个人梦的有机统一”,中国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尊重个人精神成长和民族精神自觉,以极佳的形式表现出人类文明进步阶段的标志,也彰显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价值取向。有学者从现代社会的“物化逻辑”出发,认为当代人的精神生活萎靡主要表现为“因社会的世俗化和物化而陷入奢侈享乐的境地,由于科技的发展导致的人际疏离感,由于对生存的无能感、无意义感的困惑和不确定性引起的精神虚无等”,因此健康良好的精神生活为当代社会变革提供价值指引。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中孕育出“公共精神”,建立起共同的价值体系,需要保证每位公民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没有社会各个阶层的整体性公正就不可能有“公共精神”的实现。该观点指出了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当今社会变革人民精神生活的价值所在。
  价值之义,在哲学范畴中意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体现在客体对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现实社会的生产生活或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本真价值准确把握,即是考量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推进过程与最终实现对于人民大众、社会、国家、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所产生的意义。因此,从个体层面看,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于促进人由“单向度的人”向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转变的作用显而易见。从社会层面看,有助于人民素质的整体性提升,进而为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社会风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和谐的社会关系的营造提供了可能。从国家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国家实现现代化追求的目的,同时也是手段,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因此,理解与阐发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真价值,需要立足时代语境,直面世界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代之问,告别单一线性的思维方式走向系统整体的分析才能获得全面的理解。
三、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何以生成?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向往在精神层面的反映。当前的物质生活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人民在精神生活中面临着多重困境,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总结,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被资本逻辑诱导引发的物化,二是被信息技术裹挟造成的异化,三是被世俗文化羁绊带来的俗化等。如何化解人们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困境,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命题。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是由价值追求转化为实践,从思维层面过渡到现实层面的关键环节。学界在廓清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本真内涵和价值旨趣的基础上,力求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展开多层次、宽视角的讨论,其核心观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经济发展实现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如果缺乏生产力的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此,有学者认为,物质生活共同富裕能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必要条件。如果说没有一定基础的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那么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就不具备必要的条件。简言之,物质生活是基础,精神生活如果没有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来支撑,那么精神生活的发展也就将会沦为一个空谈。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发展经济,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客观实在的发展成果呢?有学者认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需要以缩短东中西部差异为重点,大力推进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横向转移,通过实施各项政策措施,为欠发达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有效助力,重点聚焦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协同进步上下功夫,进而逐渐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从而最终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其次需要促进城乡间的均衡。当前,我国人均GDP刚刚越过1万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力求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富裕依旧具有基础性地位。因此,以县域为载体推动城镇化建设,通过发展乡村特色文旅产业,拓展文旅富民的渠道助推乡村振兴等,能够实实在在地增加劳动工资在居民收入中的占比,精神生活的发展也更加坚实稳固。这些观点和举措,充分尊重新时代的人民物质利益诉求,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能够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强调了物质富裕对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作用,这也是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清醒认识。
  (二)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强调,社会意识不仅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发展并不平衡。纵观历史,既有物质生活匮乏但是精神力量却强大的现象,亦有物质生活奢靡而精神腐朽等现象。
  为此,学者们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要前提,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需要坚持“引领精神生产‘提质增效’与精神生活‘多维需要’相统一,调节精神生产‘公正分配’与精神生活‘权利享有’相统一,助益精神交往‘深层互动’与精神生活‘共识凝聚’相统一,推动精神消费‘理性自觉’与精神生活‘意义生成’相统一”等基本原则。
  也有学者指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普遍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品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教育不仅具有增智益智作用,而且具有立德树人的作用。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性。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离不开个体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双重加持,不仅来源于人们个体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且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资源密切相关。为此,需要通过发展各项公共文化事业来进一步满足人们方方面面的精神生活需求。如此可见,深入挖掘文化的育人功能尤其是中华民族日积月累形成的优秀思想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对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者,有学者认为需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宣传教育,形成崇德向善的舆论环境。”尤其针对互联网生存的常态化,更是需要强调“抓好网络空间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也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针对农村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洼地,有学者认为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价值引导,摒弃不良习俗”推进人民精神的共同富裕。
  (三)立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同发展
  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坚持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如此可见,也只有充分把握好这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才能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持续稳步向前。“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则,“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始终坚持两手抓,保证这两者的均衡发展才是真正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还有的学者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不能互相替代。”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不同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正确把握二者各自的独特性。这二者往往在较多时候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毕竟在大多时候,物质层面存在的问题还是需要通过强化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存在的问题还是需要通过强化精神力量来解决。如此可见,其二者发展所需要的主体力量是不同的,因此要想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二者的共同富裕,其目标也应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标准。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截然割裂和对立的,而是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从历史来看,人们的精神生活一直伴随着物质生活与物质生产这一过程在不断发展,并没有脱离物质生活与物质生产,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本身是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相结合的过程。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二者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所以,仅仅只是注重物质方面的增长而忽略精神领域,抑或只注重强化精神生活而轻视物质利益的享有,这其实都是对共同富裕的错误理解。
  对此,有的学者指出,要努力推动二者之间的均衡发展。“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的不二路径。”推动共同富裕不能把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割裂成两个部分,而应该是要将二者统筹一体发展,做到同步部署、同步落实,从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这些观点,看到了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人们都必须先要解决“吃、喝、住、穿”等基础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政治、科学、艺术等各行各业的领域。由此可见,要实现共同富裕也需要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在政治权利、文化、艺术等精神层面的需求。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作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能够给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动力作为强大支撑,而人们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更是促进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这也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本真价值的主要体现。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要持续做到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二者相统一,进而在协调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总之,学界对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以上种种探讨,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的标识,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自始至终都存在于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之中,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场域,单一强调物质生产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决定性作用与片面夸大社会意识的独立性原理及精神生活建设的指导作用,均不符合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因此,立足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协同并进、互相促进的角度去探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不仅具有时代感还有实效性。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有关共同富裕话题的探讨更多侧重于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这与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需求高度关联,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也已经迈上了新的征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愈加强烈,与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相呼应反映在理论研究上需要有相应的关切、阐发和解答。因此,探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话题,首先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阐发的指导思想,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置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之上去探析;此外,还需要打开广阔的视野,既回到过去深入挖掘思想理论渊源,又观照当下现实的紧迫之需;还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汲取西方学者关于物质与精神和谐发展的理论智慧。如此,才能在理论上全面、系统和辩证地理解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其化为现实。
  (作者简介:凌小萍,博士,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美旭,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
发布时间:2023-12-07 09:55:0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