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兴华: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需厘清三个问题
来源:《人民论坛》2014年第19期
发布时间:2014-11-19
提要: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就要转变政府职能,不去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要有利于推进而不是妨碍经济体制的改革,要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提供有利条件和起推进作用。
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需要厘清认识上的三个问题:其一,认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事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应如此;其二,误以为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靠市场的决定作用了,感到迷惘;其三,用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解读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泛化市场作用,否定政府调控功能。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多年来所讲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显然,强化和扩大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1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条件已成熟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可以说,由“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回归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和要求,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实行计划经济,就是国家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行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企业生产和销售什么,生产多少、卖到何处,完全遵从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也就是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不再由政府决定。但政府不是从此撒手不管,而是要更好发挥自己应尽的责任。过去一直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现在改提“决定性”作用,有个条件成熟因素。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直到十八大的20年来,一直只提“基础性”作用。现在改提“决定性”作用,表示已具备提出的成熟条件。其一是认识上的条件;其二是实践所提供的条件。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而且从历史事实来看,资本主义国家都一直实行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国家曾一直践行计划经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历了市场取向改革的不同阶段。大体上有: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市场经济)为辅;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更大范围发挥市场作用);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市场经济)相结合;最后统一了认识,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改革过程,也是逐步推进思想解放的过程。在新的条件下,党和政府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因此,从理论认识和实践过程两方面看,提高和扩大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主客观条件都已成熟。主观条件是理论认识条件;客观条件是现实实践条件。据此,可以和有必要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强调提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利用市场经济谋取不正当利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市场运行不规范、市场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某些厂商谋取不正当利益;另一种是一些政府人员为谋取某种利益,不当干预微观经济,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被扭曲。习近平同志指出: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规律,是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并指出这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适用于一切市场经济体制
需要澄清认识上的三个问题:其一,认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事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应如此;其二,误以为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靠市场的决定作用了,感到迷惘;其三,用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解读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泛化市场作用,否定政府调控功能。
首先,需要弄清: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作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无疑贯穿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全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也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回答是肯定的。其实,讲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讲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是一样的道理。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起调节作用,就是通过价格在价值基础上随着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而涨落,自发地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分配于不同的部门。因此,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也就是决定作用。这里,价值规律的决定作用与市场的决定作用是一回事。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涉及三个方面的“决定”事项:一是价格不由政府决定,而是在价值基础上由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决定;二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其生产规模与结构的安排,不再由政府指令性计划决定,而是由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信号决定;三是消费需求的选择,不再是“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下的凭票供应,购买者没有选择权和决定权的状况,而是消费者有权决定自己的需求选择,也就是三中全会《决定》中所说的“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弄清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实际情况,弄清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本意,就不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理论与实践产生质疑。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既包括决定现存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活动,也包括新建企业的投资方向和战略安排。
其次,为了准确解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全面把握其内涵。第一,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不是全部的决定作用。例如,建设和发展国防军事工业,无论投资新工程,还是已有企业的生产规模与结构,都不是由市场来决定,而主要是由党和政府决定。再如,国家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创和发展航天工程事业等,以及搞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等等,也不是都交给市场去决定,而主要是由政府决定。第二,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诸领域的改革要起“牵引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一文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要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如经营性文化领域的演艺、影视等行业要受市场制约。字画、古董、名人信札等,其价格高低完全由市场决定。但公益性文化,如图书馆、博物馆乃至义务教育和一切公办教育事业等,不能由市场决定其建设与发展。当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会影响到其他领域。是“影响”而不是“决定”。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就要转变政府职能,不去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要有利于推进而不是妨碍经济体制的改革,要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提供有利条件和起推进作用。“要使各方面的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应该明确,三中全会《决定》与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六个领域的改革相联系,提出六个“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有各自“紧紧围绕”的内容,与市场的决定作用没有直接关联。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党的建设,要驾驭市场规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但其自身建设不能引进市场规律,更不能由市场决定。
3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强化和扩大了市场的作用。但不是以此弱化和消除政府的作用。不是完全放开“看不见的手”,而捆死“看得见的手”。否定的是政府的不当干预、过多干预,而不否定正当干预、必要干预。应是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的结合,而不是强化市场、弱化政府的结合。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又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求“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不能靠市场的决定作用来实现,而是需要党和政府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引导与推进。
《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一总目标,离开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推进,不可能实现。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市场监管。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越大,范围越广,政府监管市场的职责也越大,越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着力解决“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又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解决后两方面的问题,正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和宏观调控的任务。“过多的干预”是不当干预,不是政府职责所在,也不是宏观调控任务。政府监管职责主要是针对不正当的市场行为,诸如制假售假、生产和销售有毒食品、非法集资和传销、黄赌毒市场、欺行霸市、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环境污染、损害生态平衡,等等。这种干预是必要的。政府还要监管企业生产与经营安全和职工权益保障。
政府还有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职责。要统一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消除市场封锁与割据,打破市场垄断,建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还要运用经济手段,影响和调节市场,引导企业科学发展,并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念与相关政策引导企业缩小收入分配过大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
三中全会《决定》中,是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作为不可分割的一句话讲的。强化和扩大市场作用的同时,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为此,需要加强和完善两个层面的宏观调控。第一个层面的宏观调控,就是前面已阐明的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政府监管市场、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弥补市场失灵、引导企业科学发展。宏观调控的另一层面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宏观经济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所有这些都是需要政府去办而且应办得更好的事情。(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