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繁荣与昌盛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反映,也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败。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站稳人民立场,促进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坚决反对虚构历史、否定党、否定优秀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一、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文化的根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历史实践,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立足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繁荣、创新发展的动力所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旗帜鲜明地回答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同富裕服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源泉,而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根本保障。因此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原则,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加强党的领导服务,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服务。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有利于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卷,第314页)文化作品要反映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历史实践,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作品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心声,才能永葆活力;文化事业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繁荣发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发掘和创作更多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反映新时代人民心声和时代要求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文化来源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的反映,主要包括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卷,第601页)这段话十分精辟地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深刻揭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必须会有什么样的文化与之相适应。以蒸汽磨为主要工具进行生产的社会和以手工磨为主要工具进行生产的社会的文化必然是不同的。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物质生产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尽管它也吸收了游牧文化等其他文化的优势,但总体是适应于农业社会的。所以,面对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传统文化自然有很多地方不适应,必须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深邃、影响深远,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历经绵绵几千年而不中断,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勇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迎接新挑战,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崇尚团结互助、看重共融一体,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热爱和平、追求共赢,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的这些突出特性,是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依据所在。在新时代,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将其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中华文化的先进形态,进一步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可以影响经济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建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判断一个文化是否还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准,是其是否能促进当前的经济建设,是否能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否能激发人民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斗志。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保留那些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抛弃那些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落后文化;就是要大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怀社会实际问题的实践精神,彰显其资政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充分发挥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新时代,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高人自身的素质,优化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价值理念,激发精神动力,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文化力向经济力的转化,让文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科学区分“精华”与“糟粕”
中华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岁月积淀,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成就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拥有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造就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公平的民族性格,发挥了凝聚中华儿女力量形成强大合力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也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就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必然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难以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地方。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科学判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对待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而应该批判地继承。毛泽东同志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认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卷,第533页)。他主张要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清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认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7—708页)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国有些人却崇拜旧的过时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不仅不适用而且有害。这样的东西必须抛弃。”(《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卷,第191页)我们必须尊重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8页)。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用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改造,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科学判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是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判断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是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否真正追求真、善、美,是否促进了社会主义发展。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孔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二〇《哀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44页)的思想,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熹《孟子集注》卷一四《尽心章句下》,《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7页)的思想,都强调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真理性。而传统文化中,关于等级制度的思想、关于剥削劳动人民的思想、关于重男轻女的思想等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传统文化中有一些陋习应该大加批判,比如缠足这一古代陋习,不仅严重影响了女性足部的正常发育,让人们形成了畸形的审美心理,还妨碍了女性正常参加社会工作而只能依附于男性。还比如,至今还有一些人热衷于看相、算命、卜卦、抽签、拆字、圆梦、降仙、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企图通过这些改变命运,升官发财。这些封建迷信活动也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都应该统统丢到历史的垃圾堆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才能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能够互相成就,实现有机结合,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四、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13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一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都根植于一定的经济基础,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很多文学作品来源于物质生产活动,反映了人们劳动生活的场景。《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09页)就反映了农夫艰辛劳作的场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善于在历史的联系中把握历史,善于在矛盾分析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在守正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反对任何割裂历史、断章取义、孤立静止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做法。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丢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近年来,在理论界、文化界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潮,对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特别是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我们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股以抹黑党的领袖、歪曲党的历史为主要表现的错误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妄图通过捏造事实、割裂联系、否定规律等手段篡改和丑化党的历史,集中表现为攻击和否定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抹黑进而否定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史,无限夸大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期间经历的曲折、出现的失误。历史虚无主义目的就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党和人民经过千辛万苦奋斗得来的中国道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和泛滥,会严重破坏当代中国团结和谐、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对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进行有力批驳。文化虚无主义是一股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全盘西化为特征的错误文化思潮。文化虚无主义对文化进行虚无,一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性虚无,污蔑历史英雄人物,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抹黑他们的正面形象,从而误导人们的历史观、价值观、文化观;二是对革命文化进行选择性虚无,非议革命领袖,丑化党的领导人,破坏革命英雄光辉形象,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三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选择性虚无,肆意侮辱英雄、模范,公然挑衅和蓄意背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虚无主义通过矮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质疑革命文化、消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企图达到动摇中华文化立场,销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兜售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西方理念的目的。我们要揭露文化虚无主义的本质,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为此,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采取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甄别,摄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在批判中继承,使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宝藏。我们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作者简介:张建刚,yl23455永利)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文学遗产》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