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刘须宽:牢牢坚守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4-05-11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就是人民的世界观、方法论,也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的是人民至上原则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资本主义世界观崇尚极端个人主义相对应,人民的世界观强调集体主义,与资本主义方法论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不同,人民的方法论必然以共同富裕为归宿。
坚持人民至上
  《大学》讲“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个“道”是治国之经纬、以政裕民之标杆,“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把“人民至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也是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最根本依据和最有力武器。国因民兴、党以民生,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就在于党自诞生以来,就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坚持人民至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是中国共产党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基础,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就是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就是以利民为本的方法。中国共产党要做出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的历史伟业,就必须守好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状态和根本立场,以身垂范,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坚守党的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不断夯实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群众基础,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坚持自信自立
  鲁迅在《故乡》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特别是超大型的人口规模,不可能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实践表明,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一般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伟大实践结晶,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逻辑的贯彻,也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依靠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守“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的基本哲学立场,永远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前进的道路上,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数典忘祖,可以虚心请教,但不能邯郸学步,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坚持守正创新
  实践出真知,如果说“坚持人民至上”是全部世界观、方法论的灵魂,那么“坚持守正创新”就是与时俱进的实践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是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是党和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世界发展史表明,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继续前进,“既定”就是“守正”,“前进”就要“创新”。在根本方向上、根本制度上、根本道路上,必须“守正”,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牢牢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历史、现实、需要,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就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言,我们需要思维创新、观念创新、思想变革,不能搞教条主义,因循守旧、作茧自缚,要积极借鉴学习,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但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中国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就技术创新而言,需要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挥人民的智慧,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有利氛围,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加快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进入世界前列。
坚持问题导向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马克思指出:“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毛泽东曾在日记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里的“奋斗”本质上就是寻找破解“天、地、人”的问题。人民之事无小事,人民的问题是天大的问题,人民的小事也是国家的大事。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见行动,行动的关键是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善于倾听人民呼声,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体民情、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中国共产党人从干革命到搞建设,从抓改革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来都是自觉遵循人心向背的政治规律,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满足人民要求。我们要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树立并用好“靶向治疗”思维。要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精准发力,直到问题彻底解决。要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平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系统观念
  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广泛的社会变革之中,每一项改革与利益关系的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定要防止因系统掣肘、要素制衡而导致改革的抵消效应、内耗增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心系“国之大者”,处理好“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解决好牵“牛鼻子”与“弹钢琴”的关系,善于综合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做好改革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
  我们必须将系统观念、系统思维融入和运用到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之中,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辩证统筹、综合施策。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面临着诸如此类的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交织的矛盾群、错综复杂的矛盾窝子。全党务必摒弃形而上学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立足全局性视域、变局性格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坚持胸怀天下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一带一路”建设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汇集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中华文明历来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展示的是胸怀,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占据着国际道义制高点,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为基本诉求,积极传播世界人民大团结理念,以怀柔远人、协和万邦的天下观践行睦邻友好,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积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为开创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努力,为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担当作为。中国共产党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虚心倾听世界声音,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呼吁各国联手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积极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向世界承诺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作者系yl23455永利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内蒙古日报》2024年4月16日第5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