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完成救国大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最为艰难困苦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是对这一时期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情怀的高度总结。革命者不怕牺牲并勇于牺牲,既是因为他们知道要实现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必须有牺牲精神且这种牺牲拥有最高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坚信革命一定能够成功。因此,革命乐观主义是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支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即使我们极其弱小、挫折不断,即使敌人再强大,但只要我们是真正为人民的,那就一定能打败与人民为敌的反动派。革命乐观主义可理解为革命者以对自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的深刻把握为基础,由此而产生的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积极进取精神。革命乐观主义以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自觉遵循而超越于盲目乐观主义,又以勇于变革现存社会状况而超越于不思进取的资产阶级的庸俗乐观主义以及缺乏反抗精神的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多数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长期面临着敌强我弱的战争形势,特别是在革命处于最艰难的低潮时期,面对强大的似乎难以战胜的反动派势力,革命队伍悲观情绪便难以避免甚至比较普遍,因此,树立革命必胜的信心便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重要精神前提,如何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便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成为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1.推进理论创新的成就和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注重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守正创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的事业每发展一步,党的理论创新就前进一步;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在时代的变革和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以全新的理论视野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原则,中国共产党不断增进理论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中,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社会实践变革发展形成的产物,有着深刻的实践性。在其理论旨归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目标不是仅着眼于言说层面的解释世界,而是致力于实践层面的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要改造世界就要深入实践,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国情出发,而不是照搬照抄,简单套用。中国共产党正是立足于不同时期中国的实际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指导实践,并转化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形成理论创新成果和彰显理论智慧中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其中,内含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溯源性继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次,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在求真务实地解决问题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同时期的现实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为切入点,对新问题、新变化进行回应,立足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新的理论创造。
最后,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反对各种机会主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理论的创造运用是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反对右倾或“左”倾机会主义,反对“马教条、洋教条、古教条”,使党的思想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把握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规律性认识,抓住社会发展、时代变革的实质,在知行统一、理实互动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紧跟时代发展变革,增强理论供给,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和精神动力。
2.推进实践创新的成就和经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在百年历程中百折不挠,创造辉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开拓进取,推进实践创新。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清敌我友的革命首要问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在整个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状况,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科文卫体等事业有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均有较大的提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篇章。党的十二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探索实践不断推进,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改革,从局部开放到全方位开放;加快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并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突出科技自主创新,转变对内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转变。为破解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发展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确立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不仅消除了绝对贫困,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在治党治军、内政外交等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发展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历史和事实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致力于民族复兴的百年奋斗史深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最能攻坚,最能团结人民,最具组织力、动员力、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正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才使中华民族迎来了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性飞跃。只有不断改善党的全面领导和党内外民主,才能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优势,在披荆斩棘、凝心聚力中开创美好未来。二是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研判和处理问题,党的实践创新才能接地气、有根基。保持作为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排忧解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贴近人民群众,植根人民的过程中,赢得人民的支持和认可。只有践行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眼于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尤其是劳动者的应有权益,才能汇集民智民意,激发创造活力,更好地推进实践创新。三是在实践中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创新彰显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深刻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且始终把各条战线的发展作为革命和改革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协调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文明比资本主义文明更具进步性。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着眼全局、立足长远、不断跨越,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推进制度创新的成就和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蕴含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从党史和新中国史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创新历经百年艰辛探索,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等八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制度体系,为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形成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含民族区域和港澳区域)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探索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积极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建设、在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全过程民主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对各方面的制度创新做了新的概括,提出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3]127。并对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公有制是根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做了深刻论述。总的来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的制度创新成效明显,为实践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支撑。
回顾中国共产党推动制度建设的历史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总结制度创新的宝贵经验,对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制度创新彰显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有着深刻现实意义。
首先,制度创新要遵循客观规律,结合社会发展变革的目标要求增强制度的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4]。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务实管用,这就要着眼于现实实践发展中的问题,突出制度的针对性、指导性和稳定性。反对流行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政绩主义,不搞唯意志论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反复折腾。
其次,制度创新要与国家治理有机统一,不断增强各方面制度的适应性以及制度建设前瞻性。制度和治理是须臾不可偏废的,一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才能保证治理效能的提升,另一方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制度的成熟、定型和完善。因此,制度创新要把顶层设计和治理实践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增强预判性和前瞻性,在未雨绸缪中有序推进。
最后,制度创新要落细落实,注重提升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制度本身带有严肃性,是一种刚性、硬性的约束力、规范力和导向力。制度一经建立形成就应当严格遵守,发挥其普遍适用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3]128制度创新要出实效就要避免空壳化和悬浮化,不断延展细化,层层压实,把权力和资本均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使得制度执行令行禁止,运行有效。其中包括反私人资本垄断和无序扩张。
4.推进文化创新的成就和经验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确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改造,肃清封建传统的文化毒瘤,在1956年4月党中央确定了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高度,把握和推进文化建设,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5]。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精神导向、体制改革、具体举措等多个层面部署文化创新发展的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仅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而且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多主体、多形式、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6]。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极推动文化创新,站在不同时代的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机制体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发挥文化的价值与力量,使得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以文化的繁荣兴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推动文化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良好基础和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是文化创新要把握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范畴,文化的建设、创新、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支撑,同时,文化又通过一定的价值观来影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并不断增强和提升文化的创造力和转化力,统筹好文化创新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文化创新要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尤其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一方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创新的根与源,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把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智慧和优良传统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的时代风采。另一方面,要秉承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原则。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创新发展要以开放的精神兼收并蓄,交流互鉴。不仅要“引进来”,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有益文明成果,更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即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学术是文化的精髓,要高度重视中国学术的国际传播和交流合作。
三是文化创新要依靠人民,激发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文化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创新必须依靠人民,只有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增强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文化的创新创造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同时,要处理好文化作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文化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科技性的关系,处理好文化领域的党政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反对“唯收视率”“唯票房榜”“唯发行量”“庸俗低俗媚俗恶俗”等,使文化作品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程恩富,yl23455永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指导委员;孙绍勇,西北工业大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当代经济研究》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