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著名专家学者>姜辉>姜辉-著作与论文

姜辉: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发布时间:2019-05-30
字体: 打印
分享:

时代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能否科学准确把握时代,确定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929日主持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依据。”这段具有深邃历史视野、洞悉历史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的精辟论述,为我们科学认识当今所处历史时代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为了加深对“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一论断所含丰富内容的深刻理解,澄清在时代问题方面的一些模糊认识,我们访问了yl23455永利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研究员。

一、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

▲(采访者简称▲,下同):姜老师您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请您给我们解释一下,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时代呢?

    ●(被采访者简称●,下同):这首先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历史时代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来弄清楚这个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讲的时代,主要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中,都以不同角度和方式使用过“时代”这个概念。比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有“历史时代”“革命时代”“社会时代”“文化时代”“原始时代”“史前时代”“古希腊罗马时代”“中世纪时代”“封建时代”“资产阶级时代”等表述;在列宁的著作中,使用过“宗法制时代”“资产阶级民主议会制时代”“无产阶级专政的时代”“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时代”“帝国主义战争时代”等。总的看,这些“时代”概念的使用,有的是指具有明显标志性的历史时期或阶段,有的是指具有明确生产关系和经济社会形态属性、鲜明阶级本质和统治方式的社会历史时期。

这里所讲的“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主要是指上述中的后者,即具有明确生产关系和经济社会形态属性、鲜明阶级本质和统治方式的社会历史时期。这样的“时代”概念,是一个总体性的、本质性的、体现社会发展规律趋势的“大的历史时代”。

    ▲:如何划分时代在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中是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非常重要,请您具体谈谈。

    ●:划分时代不是简单的时段划分,而是深入探究并判明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大的历史时期的根本社会性质,透过“自然时间”的现实表象找到其“历史时间”的深层本质,从而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确立时代坐标、明确时代本质与特征、把握时代主要矛盾和发展趋势。划分时代依据的标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时代认知。比如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可以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网络时代;从产业发展上来看,可以划分为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或信息时代;从经济形态上来看,可以划分为自然经济时代、商品经济时代、产品经济时代;从政治形态上来看,可以划分为专制时代、民主时代;从文明程度来看,可以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等等。有的划分采用的是单一标准,有的划分采用的是复合标准;有的侧重自然属性,有的侧重社会属性;有的是从某一社会领域划分,有的则是从社会整体发展上划分。

▲: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划分是有标准的,那么,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划分的标准基于唯物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历史的宏观尺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时代本质及其主要矛盾、基本特征,并以此为主要标准划分不同的历史时代。这集中体现在马克思1859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一段经典论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里,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阐明了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和根本标准,并以此划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其内在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运动变化,资本主义形态将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而必然灭亡,这样,“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马克思的论述,包含了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历史发展趋势。

    马克思在论述不同时代的区别时,还提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相统一的标准的观点,特别是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对于区分不同时代的重要性。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就明确论述:“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他在《资本论》第1卷中又明确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可见,马克思的“时代”概念不是单一的经济、科技、文化等的概念,而是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范畴。

    ▲:列宁对时代问题也有精辟的论述,我们研究时代问题不能不提到列宁,请您谈谈。

    ●:列宁根据其所处的帝国主义时代的状况,比较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时代问题。他认为,“时代”是“大的历史时代”,时代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个别情形,而是人类社会的整体状况和总体格局特征。尽管“每个时代都有而且总会有个别的、局部的、有时前进、有时后退的运动,都有而且总会有各种偏离运动的一般型式和一般速度的情形”,但其总的方向、总的特征、总的运动过程是基本确定的,这是时代划分的基本依据。正确判明一个时代及其特征,要从社会历史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整体上来把握。时代本质体现在历史和世界的总体联系及深层规律之中,时代特征就是这种整体联系和总体趋势的必然的集中体现。

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时代观,以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根据对时代问题的深入探索,还提出划分时代的阶级标准,他这样论述:“我们无法知道,一个时代的各个历史运动的发展会有多快,有多少成就。但是我们能够知道,而且确实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因而在一定的时代中,顺应时代发展、推动时代进步的先进阶级是决定该时代发展状况、特征和趋势的重要力量。可见,列宁讲的阶级标准,实际上是马克思所讲的生产方式标准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呈现。

    ▲:列宁对时代问题的研究和阐述是很全面的,除了时代性质和时代划分的标准外,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是的,列宁不仅深刻地阐述了时代性质及时代划分的标准,而且根据当时资本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时代的主要矛盾、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时代前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科学判明时代特征,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中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时代:第一个时代(17891871年),从法国大革命到普法战争,是资产阶级崛起并完全胜利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上升时期;第二个时代(18711914年),从普法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资产阶级取得完全统治而走向衰落的时代,是新的阶级慢慢聚集力量的时代;第三个时代(1914年之后),是帝国主义时代,是由帝国主义引起动荡的时代。他明确指出:“无可争辩,我们是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界点。”这个新的“时代交界点”具有了新的社会内容和阶级内容:“资产阶级从上升的、先进的阶级变成了下降的、没落的、内在死亡的、反动的阶级。现在,上升的阶级——在广阔的历史范围内——已经是全然不同的另一个阶级了。”列宁在随后撰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又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是从全世界金融资本取得最终胜利时开始的过渡历史时期的最强大的动力”。这里提出了“过渡历史时期”的概念。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把十月革命作为分水岭,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两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代,即资产阶级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资本家议会制度时代和无产阶级苏维埃国家制度时代的世界性交替的开始”。这可以说是后来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所讲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的最早表述。

此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时代的界定和特征基本上按照列宁的观点和结论进行阐释。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提出,当今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57年在莫斯科召开的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工人党会议上通过的《莫斯科宣言》中写道:我们时代的主要内容是“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个表述,被当时各国共产党广泛认同,成为关于当今时代的最具共识、也符合历史实际的界定和结论。

    ▲:由此可见,谈时代问题既要有宏大视野,又要有微观视角,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深入了解,是这样吗?

    ●:是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总的来说,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马克思主义指明的历史时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根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的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代,也是列宁提出的“大的历史时代”,即由十月革命开辟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也就是说,在这个历史时代,存在着两个阶级、两种生产方式和两种社会制度,两者并存竞争,但其本质和发展趋势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沧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70多年风云变幻,世界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时代和实践发展证明,时代性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没有变,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二、从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的辩证统一中把握当今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

    ▲:我们该如何理解“大时代”与“小时代”?

    ●:马克思主义说的时代,是“大时代”概念。在一个历史时代中,又可以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和主要问题,划分为若干“小时代”。我们今天仍然处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时代”,但这个大时代中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和主要矛盾。因而,这就需要从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的辩证统一中来全面准确地把握当今时代。

    ▲:那就请先说说时代本质吧。

    ●:时代本质就是一个时代的根本性质,集中体现在该时代占主导和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阶级力量及社会制度性质上。判断一个历史时代的性质,必须从这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矛盾中去探寻。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马克思主义讲的“大的历史时代”,就是从时代本质、根本性质的意义上来讲的。也正是在这样的最根本层次上,也就是从社会历史性质的意义上,才得出“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这样的宏观历史概念,才得出当今时代的本质仍然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的科学结论。

    ▲:请再谈谈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是指一个大的历史时代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反映和体现时代本质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集中突出表现出来的标志性的现实状况和主要特点,集中体现为时代主题、主要矛盾、主要问题、阶级关系、国际关系、世界格局以及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及其相互关系等。比如在资本主义时代中,就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特征。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中,两大社会制度长期共存竞争,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有着不同的时代主题。比如列宁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称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还有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80年代之后,邓小平提出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因而可以说,我们当今时代的本质没有变,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但时代主题发生了转换,即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那么,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是什么关系呢?

    ●:坚持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的统一,对于全面科学认识时代、深刻准确把握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时代本质是根本性、决定性的,决定时代特征的总体方向、表现方式、展现程度。正确把握时代特征,要以时代本质为依据,在时代发展的宏大和长远历史背景中探究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时代特征是时代本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和呈现,集中体现为面临的时代课题、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战略策略。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是紧密结合、不可割裂的,只有把它们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才能科学正确地认识时代,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规律,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回答时代课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果只看到时代的某些变化和局部特征,不从长远历史眼光和社会发展规律上正确把握时代本质,就会迷失方向,动摇信念,不能正确认识和判明时代发展趋势;如果只是一成不变地理解时代本质,教条僵化地固守信条,就不能与时俱进地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能正确回答和解决时代不断提出的新问题。因而,坚持时代本质与时代特征的结合和统一,对于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党对时代问题的认识和把握是很深刻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非常重视时代问题,您怎么看?

    ●:我们党关于时代的认识,既有许多正确的、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错误的认识及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准确地判明时代本质,及时认清并实现时代主题转换,才为准确制定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正确的思想理论基础。邓小平关于时代本质和时代主题的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观察世界大势、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新特点,明确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从而在党内形成了“时代主题”的思想范畴和基本共识,观察和研究时代问题也具有了时代本质与时代主题的正确区分。正是坚持了二者的有机结合,才使得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中国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邓小平首次提出“时代问题”(时代主题)是在198534日会见日本的一个访华团时讲的:“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此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都强调这个主题,这成为全党的长期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仍然强调了这个时代主题:“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坚持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的结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对于我国抓住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加快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必须看到,时代本质仍然没有变,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必胜信心。在坚持时代本质、认清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同时,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聆听时代声音,回答、解决时代新课题。时代发展没有止境,我们必须跟上时代,引领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所指出的,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把握时代主题,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请您简要总结一下。

    ●:好的。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和平外部环境。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时代本质不变,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保持战略定力,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把握时代特征的变化,在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中坚定“四个自信”。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在这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坚定指出,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不可逆转,“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这是基于对时代本质的深刻把握而确立的信心。同时,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这是坚持时代本质与时代特征(时代主题)相统一的具体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那样:“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21世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创造性地坚持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的有机统一,在世界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代,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进行新的激烈较量的历史时期,带领中国人民走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中流砥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在时代发展中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竞争的历史进程和力量对比态势

    ▲: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相统一的观点来分析当今时代呢?

    ●:坚持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结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1世纪初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时代本质没有变,但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我们所处的时代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大时代,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但这两个问题一个都没有根本解决,而且呈现出许多新的表现和新的特点。例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等等。当代资本主义是国际金融垄断阶段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然是时代的潮流,国际力量对比将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但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需要用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来观察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趋势,研究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态势、新问题和新趋势,研究当前世界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竞争较量与力量对比的新态势,全面地、历史地观察分析时代发展新特征、新走向。

2008年资本主义危机之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主导世界的能力显得力不从心。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历史终结”的神话破灭,“狂飙突进”的资本主义在全球发展的进攻势头发生逆转,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社会主义和以美国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世界资本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次较量,虽然“资强社弱”的总体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但是资本主义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守势,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明显上升。这次危机标志着两大社会制度的竞争、世界历史的发展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新的态势和新的格局。

可以这样概括21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对比的新格局: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长周期中开始进入了一轮规模较大的衰退期,而世界社会主义虽然总体上仍然处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的低潮期,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主要依托和标志,开始进入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长周期的上升期。世界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共存斗争、反复较量,到了21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由衰而盛再走下坡路的过程,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盛转衰再到上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近3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步入低谷到21世纪初谋求振兴的过程。在每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转折性作用,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心骨、风向标和根据地。从总体上看,有三个重要历史节点非常重要: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资本主义危机和经济全球化发生波折。

第一个历史节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中国崩溃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然而中国顶住了巨大压力和挑战,没有在那场“多米诺骨牌”式的剧变中倒塌。正如邓小平所讲的:“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中国捍卫和挽救了社会主义。

    第二个历史节点:21世纪初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整个资本主义危机。这场危机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也就不到20年,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引发的所谓“社会主义危机”和“历史的终结”,在较短的时间内却变为“资本主义危机”和“资本主义的终结”。同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把社会主义旗帜在世界上举住了、举稳了,而且把社会主义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发展和振兴了社会主义。

第三个历史节点:21世纪过了15年后,以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发生的逆全球化潮流为转折,表明资本主义对整个世界的驾驭和统治能力显著下降,显得力不从心;中国则高扬起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旗帜,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20年前甚至15年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今天反而是我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积极主动同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作斗争。”可以说,这是由长期以来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开始向由社会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方向转变。这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来说也具有重要转折性意义。就是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引领旗帜,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中流砥柱,必将为世界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正在引领和塑造21世纪社会主义。

四、正确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今时代发展有什么新特点、新趋势呢?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与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在遭遇逆流中深度调整。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由国际金融资本主导的,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存在着许多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预示着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模式和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兴起了一股“逆全球化”浪潮,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滋生蔓延,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单方面发动贸易战,更加助推了“逆全球化”的恶风浊浪,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和再平衡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作为迈向现代化强国的社会主义大国,肩负起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国责任担当。

政治多极化发生内涵和外延的重大变化。21世纪初,国际政治多极化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实力相对衰落和衰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群体性崛起;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国际格局中重要的力量。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促使各大国加快战略和相互关系的调整,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大战略调整力度,力争继续维持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促使国际局势更加复杂多变。各国在许多领域进行激烈的竞争博弈,但都注重利用国际机制与规则,围绕国际规则的主导权和国际话语权展开竞争。当前,热点地区冲突与争端、恐怖主义、核扩散和核安全、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需要加强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与共同安全。同时,国际力量消长变化正向纵深发展,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正在发生深刻演变。

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竞争更为激烈。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重大科技创新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当前,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加快了通过科技创新寻觅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步伐。新技术革命也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中国能否迎接挑战、超前布局,主要看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除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斗争外,在新的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有何表现?

    ●: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和价值观的竞争较量已成为主要内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日趋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国际较量和斗争更加尖锐复杂;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和价值观的竞争也日益凸显,中国发展模式在竞争中被西方国家赋予更浓厚的制度竞争和意识形态竞争色彩。一些西方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采取文化霸权主义战略,把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制度模式、发展道路等作为一种“普世准则”加以推行,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策划发动“颜色革命”。一个国家只有切实维护本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弘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才能在竞争中获得巨大发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两大社会制度竞争和斗争态势发生巨大变化,正在向有利于世界社会主义振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发生深刻转变。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危机爆发后,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思潮、左翼思潮与运动有所复兴和发展。全球金融危机引发欧美罢工潮和各种占领运动,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一些社会主义思潮也重新活跃起来。世界左翼组织和各国共产党还积极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并以此成为展示和联合左翼力量的平台。21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危机之后,世界社会主义无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总的来看,从21世纪初到21世纪中叶是世界社会主义进入谋求复兴和发展的时期,主要特征是“四期叠加”:一是世界范围内反对和变革资本主义运动的集中开展期;二是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族化趋势与加强协调联合的国际化趋势的并存发展期;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旗帜且起引领示范作用的上升期;四是处于新一轮衰退期的世界资本主义与处于新一轮上升期的世界社会主义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更趋激烈期。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党秉持什么样的立场、提出什么样的理念举措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中国共产党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顺应大势方能成为时代潮流的弄潮者。面对21世纪初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及各领域各方面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面对处于“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基于当今时代的新形势新问题,基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也根据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这一解决时代问题和难题的方案,既着眼于当代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前途命运,也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许多共同问题;既继承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的理念目标,也深深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想社会追求,同时也是推动改变世界范围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解决“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的现实方案。

在今天这个混乱失序、动荡频仍的世界,正在崛起之中的中国,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世界,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作出的新的更大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今天,“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先后被写入党章和宪法,并被写入联合国相关文件,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广泛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是对时代课题和时代之问的正确回答。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1

网络编辑:保罗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