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作出重大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强化理论学习和运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熟练掌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开展好此次主题教育,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精髓要义
党的二十大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我们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伟大进程和崭新成果,明确提出我们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理论体系、实践要求以及世界观方法论等,从而深刻认识掌握这一思想实现“新的飞跃”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科学回答时代课题,提供理论创新的强大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是通过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来推进理论创新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形成了三次飞跃。这三次飞跃都基于对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解答,这些科学解答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飞跃的基本支撑。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过程,就是回应、回答、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问题的过程。回答解决那些体现时代本质、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发展趋势,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随着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探索拓展,对时代课题的发现揭示也在广度和深度上持续拓展。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在对时代课题的自觉求索和深刻把握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成效,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提供理论创新驱动力。
坚持中国化和时代化有机统一,获得全面充分的具体体现。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否则,再好的理论也无法发挥其现实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本土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发挥现实作用的具体体现。本土化着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具体国情的结合,获得民族形式和本国特色,从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时代化着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条件和实践发展的结合,把握时代特征和发展大势,从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和时代化在中国的具体体现,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是内在统一的,中国化是时代化的根本前提和社会基础,我们党在不同时期与时代相适应的理论都是成功实现中国化的成果;时代化是中国化的题中之义,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都是准确把握时代条件和时代特征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最新形态,是指引中国、影响世界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成功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既符合中国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活内容,是坚持中国化和时代化有机统一的光辉典范。
坚持推进“两个结合”,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途径。“两个结合”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和途径。“两个结合”完整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人掌握并作为长期指导思想,是通过本土化过程并以“一定的民族形式”呈现的。本土化即中国化过程,就是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现实需要不同,对“两个结合”的侧重强调和突出程度也不同。1943年5月,党中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同时“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和实践任务的结合,彰显现实要求和实践意义,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奠定鲜活的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的结合,彰显历史要求和文化本源意义,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奠定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根据新时代实践不断丰富理论内容,推动科学体系的成熟完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时代伟大实践作为直接的理论源泉,又用鲜活丰富的新时代实践推动理论发展,把丰富经验升华为理论,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实现“新的飞跃”。新时代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推动我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三件大事”“四个里程碑意义”等概括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其背后的原创性思想和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比如“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集中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丰富发展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涵,推动科学理论体系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
形成完备系统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创新发展奠定深厚的理论根基。世界观方法论对于一种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世界观方法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解决中国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研究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这一思想既是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又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蕴含丰富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弘扬。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坚持”集中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形成了有机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发展观、矛盾观等,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创造性运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石,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根基。
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一大法宝。这次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对于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意义重大而深远。“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坚持学懂弄通做实,强化理论学习和运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真正推动这一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重庆市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开拓前行。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把重庆改革发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来谋划,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为总牵引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重庆力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展现重庆担当,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提供战略支撑,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构筑重要屏障,为西部地区共同富裕作出先行示范,高水平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市域实践,以重庆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以变革创新、唯实争先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的生动实践。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重庆市委工作要求,守正创新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深入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好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线。深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理论体系、实践要求、世界观方法论和长远指导意义。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深入开展集中宣讲和基层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深入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的生动实践。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的战略部署,全面深入研究宣传重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新成效,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作出的新贡献,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版图中争创的新地位,在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需要中增进的新感受,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展现的新气象,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深入推动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把重庆建设成为一座“承千年文脉、铸人文精神、树时代新风、强创新品质”的文化强市,为重庆改革发展提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保护传承好重庆独特的巴渝文化、革命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建设好长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培育重庆文化新标识、形成文化发展新格局。实施红岩精神传承弘扬工程,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示范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振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者系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网络编辑:张剑
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3月2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