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著作推荐

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发布时间:2011-12-21
字体: 打印
分享:

 

内容简介

《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书以陈奎元同志《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一文作为“代序”。正文按专题划分为五大部分,内容几乎涵盖2010年所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一篇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第二篇为“高举旗帜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三篇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四篇侧重应用对策研究以及对2010年重大事件的解读;第五篇侧重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相关理论思考。

 

目录

代序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第一篇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一 世界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兼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意义和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二 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现状及趋势进一步坚定信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三 发展党内民主须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四 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读曾庆红同志《关于党的建设工作》的体会

五 改革开放初期的陈云与邓小平

六 牢牢把握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这条主线

七 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学习型团组织建设

八 公职人员的廉政文化与诚信体系建设

九 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

——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标准与方法

十一 划清“四个界限”筑牢思想防线

十二 学习的时代性、现实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十三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认真研读经典著作

十四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十五 加强理论队伍建设积极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十六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十大挑战

十七 十七大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第二篇 高举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 加强国史研究推进民族复兴

二 试析“中国道路”的六个内涵

三 怎样观察当代中国

四 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特征

五 论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问题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模式”

七 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发展道路

八 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

九 中国道路的政治优势与思想价值

十 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在政治领域

十一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与优势

十三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十四 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新文明形态的整体发展

十五 正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

十六 金融危机动摇了世界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

第三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 高度重视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节“收入分配方式”

二 推动政府职能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转变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三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四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五 牢牢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六 在深化改革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七 改革分配制度才能扩大内需

八 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九 积极培育对外开放新的增长点

十 增强公民意识实践公平正义

十一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区域政策展望

十二 对中部地区城镇化的思考

——以河南等省为例

十三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十四 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

十五 抓住全球经济金融结构重组的战略机遇

十六 解决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十七 “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科教兴国战略研究

第四篇 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上)

一 厘清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些话语的本质内涵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二 深化体制改革繁荣社会科学

三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范式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四 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走向

五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六 在青年中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七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

八 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九 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十 中国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的思考

十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创新

十二 新世纪文学的新风貌与新走向

——走进新世纪的考场

十三 发展与世界潮流相一致的中日关系

——兼论中美博弈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十四 中印关系60年之回顾

十五 中国与以色列关系六十年述评

十六 拉美独立200周年纪念与中拉人民的共同之忧

第五篇 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下)

一 玉树依然临风

——献给玉树震区英雄的《格萨尔》后代们

二 发展中大国崛起的影响

三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四 如何提升我国少数民族信息对外传播影响力

五 美国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新疆问题的干涉

六 加强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和治理

七 新世纪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八 当前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与特点

九 请为道德“鼓”与“呼”

十 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应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重点

十一 中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十二 “新国10条”的重拳与疗效

十三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

十四 社保压力对中国竞争力影响分析

后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