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问题 刘国光(5)
名家访谈
改革应该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新城 本刊记者(10)
马列主义与中国化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体 孟 轲(21)
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刘 诚 吴荣军(30)
构建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支持保障体系的思考 崔建周(40)
经济学
分配与增长: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 李子联(48)
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学派及其观点 张新宁(58)
马克思国际货币职能视角下的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分析 孙业霞(68)
哲学与文化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基本观点与研究新进路 吴家华(76)
中美比较视阈下精神文化发展的三个应然性维度辨析 刘社欣(85)
以意识形态为核心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践逻辑 王永友 史 君(91)
政治与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
——基于近年来地方道德建设经验的研究 陈延斌 田旭明(99)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社会“多维向量”婚姻家庭思想研 王福山(106)
世界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
邓小平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几个重要战略思想 聂运麟(116)
生态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张 剑(126)
争 鸣
论价值哲学研究中的偏向 王玉樑(135)
关于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问题
——与秦晖先生商榷 冯 琼 吴 宁(145)
动态与信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发展逻辑与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讨会综述 杨 卫(155)
网络编辑:岚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