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的位置 > 首页 > 热点评论
丁俊萍 陈婉婉:“为民造福”理念:逻辑生成、科学内涵及实践进路

  20223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民造福”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宗旨的时代表达,反映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深刻理解“为民造福”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践行“为民造福”理念,对于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从意义、生成、内涵以及进路等角度,阐释新时代党的“为民造福”理念。

  一、“为民造福”理念的重大意义

  作为党的执政理念的生动诠释,“为民造福”理念既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又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需要,更是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为民造福”理念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   

  共产党人干事创业,必须坚持为民造福的根本宗旨,这是党的初心使命在其事业发展中的具体呈现。一方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昭示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表明了党在最高理想和最低目标上的有机统一,是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激励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把人民的期待和追求作为自己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实现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执着坚守和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党的初心使命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为民造福的实践要求,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坚持以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尺,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民造福”理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贯彻的执政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向,让党的初心使命在现实工作中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衡量标准,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明了让人民生活幸福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最生动体现,继而奋力谱写造福人民的时代答卷。

   (二)“为民造福”理念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需要   为民造福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关乎党的执政根基的重大政治问题。一个政党若要实现长期执政的目标,必须能够有效实现它所代表的这个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而“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只要紧紧抓住这关键一环,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便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与肯定。列宁认为,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相比,只是沧海一粟,“如果……以为单靠革命家的手就能完成革命事业,那将是他们最大最危险的错误之一”。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党的力量源泉。党通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继而得到他们的拥护与支持,才能把人民力量广泛凝聚起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团结奋斗,在二者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稳固。为此,党必须秉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评判标准,坚守造福人民的价值追求,始终牢记和深刻把握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执政规律,如此才能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永葆长期执政的资格,更好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三)“为民造福”理念是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民群众是现代化的主体,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习近平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和实践样态。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永葆生命力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用现代化思维深入思考和探索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何去何从的现实问题,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创造了为民造福的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国又不富,也不强,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人民生活还得不到基本保障的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思想,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创、坚持和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以显著提高,逐步实现从先富带后富到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渡。从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坚持人民逻辑,走出了一条为人民谋幸福的现代化道路。让生活更美好,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要义所在。而中国共产党的“为民造福”理念则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造福人民作为目标指引,才能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为民造福”理念的逻辑生成

   每一思想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均有其生成基础。“为民造福”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价值追求的中国表达;它发展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对党百年初心使命的历史赓续;同时,它还浸润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滋养,是对其合理内核和价值精髓的创造性运用与转化。

   (一)“为民造福”理念的理论起点   

  解读“为民造福”理念,首先需要考察分析其理论生成的起点。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一目标同样也是“为民造福”理念的理论起点之所在,后者是对前者在新时代的创新表达。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终极课题,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内在地回答了“为谁谋幸福、幸福是什么、如何谋幸福”的基本问题。首先,理解这一课题要弄明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倡导的幸福观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追求和维护的是人民大众的幸福,是为绝大多数人而非少数人谋幸福,这与西方传统幸福观有着本质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唯物史观出发,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为此,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致力于追求全人类的解放,不断在理论上深化这一主题,为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理念的生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根基。   

  其次,理解这一课题需要厘清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中“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大众的物质幸福。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在他们看来,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人民大众的物质需要,废除宗教式的虚假幸福,尊重和维护人民大众对物质利益的现实追求。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十分重视人民大众对精神幸福的向往。马克思认为:“精神的食欲,就像肉体的饥饿那样自然。”人作为有意识的高级动物,不仅也不会只追求物质幸福,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前提下,还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所以,中国共产党极力追求人民大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理解这一课题还需要说明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何以实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说:“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劳动作为人的具体而非抽象的类本质活动,是人民大众通往幸福的现实进路,人只有在劳动和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增强对幸福的体验感。为此,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这里的“英勇奋斗”和前者语境中的“劳动”和“实践”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都强调只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幸福。 

  (二)“为民造福”理念的历史赓续    “为民造福”理念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初心使命的坚守,是“为人民服务”“以是否合乎人民意愿为一切工作标准”“为人民谋利益”以及“以人为本”等执政理念在新时代的历史赓续。   

  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的实践是一个持续探索并逐渐深化的过程。党成立时就高举为民造福的伟大旗帜,在其首个纲领中明确规定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的奋斗目标。1939年,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谈到儒家旧道德之勇时,批评孔子只是“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第一次明确提出“为人民服务”的重大命题。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为人民服务”这一命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中国共产党“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指出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革命目的。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再次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反复强调和严格要求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要牢记“两个务必”,继而使广大劳动人民“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从而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问题。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实践探索中对其进行了创新发展。他从人民利益出发,界定和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多次强调要把“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战略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江泽民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干部和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进入21世纪以后,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标准和执政要求,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做合格的人民公仆。”显然,无论是革命年代的“为人民服务”,还是建设时期的“以是否合乎人民意愿为一切工作标准”“为人民谋利益”“以人为本”,这些理念都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真切情怀,使“为民造福”理念在新时代得以汲取丰富的历史营养。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要求和价值意蕴,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他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员干部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明确提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的新论断,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了具体的实践指向,开辟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境界。 

  (三)“为民造福”理念的文化根基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根基,每个时代的思想都在其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展现出历史延续性。习近平强调:“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为民造福”理念是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精髓中继承而来,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  

  “为民造福”理念承续了优秀传统文化中利民思想的合理内核。古代中国治理思想中的利民思想,是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夏商时期的《尚书·大禹谟》就提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即统治者要推行善政,让人民都能过上幸福生活。施政利民思想作为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从其本质上说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治国之术和统治策略,具有其阶级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执政规律,其积极内容为党的执政实践提供了有益启迪。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施政利民思想进行了转换创新,汲取了这一思想中的“养民”“利民”的价值精髓,将其中的合理内核同当代中国的现实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为民造福”理念,实现了贯通古今的历史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为民造福”理念突破了传统利民思想的阶级局限,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施政主体,致力于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目标,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坚持的根本遵循。  

  “为民造福”理念蕴含了革命文化的深厚基因。革命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实践之中,含有“一切为了人民”的鲜明特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服务于“工农劳苦民众”的文化形态,革命文化一改以往文化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根本性质,坚持文化为“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强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使其得以享有文化成果。革命文化包含了丰富内容,如革命道德、革命理想、革命精神等重要基因,这些基因都充分体现“一切为了人民”的文化特质,使“为民造福”理念的生成有了深刻的文化滋养。作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引领者,党所倡导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吸收了革命文化中的鲜活内容,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到生动彰显,呈现出“为民造福”理念这一全新的理论表达。  “为民造福”理念得益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执政理念在其领导的文化事业中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改革开放以后,党否定了“两个估计”“文艺黑线专政论”等错误理论,重申了文化的人民性。邓小平强调:“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要”。胡锦涛也指出:“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他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要。相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这种人民性也在深深浸染着党的执政理念,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中,不断展现为民造福的政治自觉。

  三、“为民造福”理念的科学内涵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的奋斗目标。“为民造福”理念作为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理论命题,深刻回答了一个负责任政党必须回答的“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为民造福”理念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 主体之维:为民造福旨在为了人民   

  人民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践行“为民造福”理念就是强调在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人民作为共产党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让人民真正成为利益主体。这一命题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体现在实践探索中,即明确“为民办实事对象是‘民’,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深入推进了“一切为了人民”的理论创新,而且积极践行了“为了人民的一切”的实际行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更是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基本经验之一,赋予了人民群众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党坚持把“为民造福”理念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党中央坚持“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的根本原则,把“为了人民”作为制定脱贫政策的主要依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始终坚持“生命至上”理念,不因年龄大、病情重而放弃任何一个人,筑牢了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实防线,这些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政治品格。 

  (二) 动力之维:为民造福成于依靠人民   

  人民是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历史观认为,英雄人物创造了社会历史,人民群众只在其中起着“陪衬”作用。马克思主义推翻了英雄史观,用唯物史观论证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始终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深刻证明,只有坚持人民至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党才能逐渐走向成熟壮大,持续推动事业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依靠人民铸就铜墙铁壁,从而取得最终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人民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党的为民造福事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而愈是艰难险阻,愈要依靠人民、扎根群众,聚合起亿万人民群众的历史合力。习近平强调:“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在造福人民的具体实践中,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及时把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上升为党的理论并用以指导新的实践,为增进民生福祉提供持久动力。 

  (三) 价值之维:为民造福重在造福人民   

  造福人民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造福人民的核心要义,其中,它又包含了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物质富足是人民幸福的经济基础。毛泽东当年在阐述中国革命原因时就曾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显然,毛泽东所说的“经济的幸福”就是指物质上的富足,这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精神富有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比以往更加憧憬和向往充实而美好的精神生活,积极追求精神层面的内在体验。“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二者均不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人民幸福必须是建立在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基础上的全面协调发展。   

  造福人民不仅要追求物质充裕,也要追求精神丰盈。“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所以,造福人民必须“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在精神生活领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为人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滋育和精神支撑,继而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真正读懂悟透践行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标志。为此,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回答好为民造福的时代之问,如此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四、“为民造福”理念的实践进路

  新时代新征程上,为民造福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践行“为民造福”理念,要在增强党员干部“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思想自觉、加强党员干部为民造福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为民造福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协同发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根本保证。 

  (一)增强党员干部“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思想自觉   

  政绩,是党员干部在工作任职期间取得的主要业绩。习近平强调,“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党员干部必须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思想是行动的“指挥棒”。增强党员干部造福人民的责任意识,最根本的是增强他们“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思想自觉,拧紧思想的“总开关”。  

  第一,加强党的理论武装,夯实为民造福的思想根基。理论武装是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为民造福”理念的思想前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党员干部才能得到正确的价值引领,坚定人民立场,不断激发造福人民的内生动力。一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人民谋解放的真理,人民性是其本质属性。党员干部要系统掌握这一理论,读懂悟透《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的内涵要义,从理论源头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夯实为民初心的理论根基,坚定党的政治立场,永远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二要坚持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尤其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蕴含了“为民造福”理念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广大干部通过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理解“为民造福”理念的政治内涵和重大意义,才能夯实思想根基,明确自身责任与义务,继而开展为民担当、对民负责的自觉行动。   

  第二,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厚植党员干部的人民情怀。党性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决定性因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二者统一于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开展党性教育是涵养党员干部人民情怀的政治保证,是强化其使命担当的内在要求。作为共产党人的“心学”,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都与人民紧密相连,厚植党员干部的人民情怀必须贯穿于党性教育的全过程。为此,要在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下功夫。在内容方面,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为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使其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为民造福的清醒与自觉,永葆勤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在形式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在继承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不断探索出党员干部喜爱、教学效果突出、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形式,增强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并把这份认同转化为实践中为民造福的精神动力。   

  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教育可以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精神境界,筑牢其造福人民的思想根基;而党性教育则能够进一步砥砺他们的初心使命,深化宗旨意识,坚守党性原则。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在本质属性上具有内在统一性,二者都为锻炼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践行造福人民的政治承诺奠定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加强党员干部为民造福的能力建设   

  为民造福既是深刻的理论命题,又是生动的实践课题,不仅要求党员干部积极转变思想认识,还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为此,党员干部须着力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群众话语能力以及专业工作本领,补足工作中的短板,才能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其一,锻炼党员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为民造福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仍存在“走马观花”式的调查,这“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是与人民利益背道而驰的。党员干部要听真话、察实情、解民忧,必须苦练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开展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维护和满足群众切身利益为目的的调研工作,把是否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作为调研工作的根本评判标准。其次,要坚持问计于民。人民握有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领导干部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不摆“高架子”,甘当“小学生”,才能与其推心置腹,向他们学习和请教干事创业的智慧经验。最后,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两种作风具体表现在调研工作中就是“做样子”“摆场面”,不可能听到群众心声,更不可能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贴近群众、了解实情,才能在获得他们认可的基础上促成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   

  其二,培养党员干部的群众话语能力。群众话语是党员干部造福人民的重要话语。毛泽东在领导革命战争时说:“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当前,一些党员干部面对群众表现出失语状态,经常对其说出官话、套话、乃至空话和假话,使工作陷入被动境地。为扭转被动局面,党员干部必须善于运用群众话语,把它作为服务群众的必修课。一要端正话语立场,为群众说话。这一要求体现在具体对话中,就是要讲群众爱听的话,把群众的认可度作为说话办事的根本标准。二要掌握群众语言,丰富话语内容。群众语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党员干部只有积极学习土语方言,把党的政策方针转化成群众乐于听、听得懂的通俗表达,才能在对话中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三要运用新兴媒体,丰富话语表达形式。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话语表达方式的更新。党员干部贯彻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必须适应这一变化,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话语表达方式,而要及时适应其网络化和个性化的特点,由此来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打通与其沟通的“最后一公里”。   

  其三,提升党员干部的专业工作本领。专业工作本领是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是为民造福的能力体现。毛泽东曾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这种恐慌直接影响到人民满意度的提升,关系到党的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为此,党员干部首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保持对新本领的渴求,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刻苦学习,不断丰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知识,以全面的知识体系适应于党的为民造福事业。其次,需要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党员干部须熟知本领域内的专业要求,保持争创一流、争当先进的进取精神,努力成为“业务通”,牢牢把握造福人民的主动权。最后要加强实践锻炼,用理论所学服务于群众所需。实践作为淬炼工作本领的“磨刀石”,能够从根本上克服党员干部的本领恐慌。党员干部只有在实践锻炼中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各项能力。 

  (三)建立健全为民造福的长效机制    

  为民造福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基础工程,必须“完善和落实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因此,要打好体制机制的“组合拳”。通过建立完善以实绩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严管厚爱的容错纠错机制、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形成科学高效的机制体系,把为民造福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轨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一,完善以实绩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而选人用人的主要标准是为民造福的业绩。习近平强调,要“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践行这一标准,首先并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构建以为民造福为鲜明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只有坚持选拔任用甘于为民谋利的党员干部,才能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选人用人导向,营造“重实干实绩实效”的良好政治氛围。其次,要打破“论资排辈”思维定势的束缚,完善和改进选贤任能机制。以实绩为重要考量因素,培养选拔在为民造福事业上政绩突出的党员干部,不让“论资排辈”成为他们干事创业的“隐形天花板”。再次,构建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新的发展条件下,党员干部政绩考核,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论英雄,而要把是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情况和实际成效”作为主要标准,推动政绩考核机制科学化。   

  其二,构建严管厚爱的容错纠错机制。容错纠错机制是宽容和纠正党员干部在为民办事过程中产生的“探索性失误”,使其在严管厚爱中踏实做事的机制安排。习近平指出:“探索就有可能失误,做事就有可能出错,洗碗越多摔碗的几率就会越大”。所以,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给足党员干部为民办事的底气和勇气。一要在民生领域设立容错负面清单,精准界定错误边线。面对民生问题的复杂情形,要科学界定和严格区分党员干部因为民服务而产生的非主观性失误和为己谋利的违法行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错误,科学把握容错尺度,严控把所有错误都纳入容错机制,继而背离机制设立初衷。二要坚持容纠并举,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利益。一方面,允许党员干部在增进民生福祉的项目上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包容其非主观故意所造成的失误,为想办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最大程度地降低失误对人民利益造成的损失,而且事后还要认真总结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其三,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党员干部成长的“助推器”,为其干事创业提供不竭动力。一要健全职位提升机制,为广大干部提供畅通的晋升渠道。创造良好的晋升环境,让广大干部在政治上有建树,才能使其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尽心尽力、积极作为。二要完善工资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和提高党员干部的正当合理待遇。作为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同样对美好生活怀有期待。只有让苦干者不吃亏,实干者得实惠,才能打破“既让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的困局,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三要健全精神鼓舞机制,激发党员干部为民造福的精神动力。通过选树为民办实事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正面感召力,推动广大干部奋勇争先、迎头赶上;建立健全荣誉表彰制度,激励党员干部进一步把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的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综上所述,“为民造福”理念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厚真切的人民情怀,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千年期盼,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为民造福”理念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努力提升造福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自觉践行“为民造福”理念,不断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文章来源:《思想战线》2023年第5期

  网络编辑:静穆

发布时间:2023-12-06 15:19:0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