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的位置 > 首页 > 思想争鸣
沈壮海、李健民: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教育强国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定位,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强调,建设教育强国,要“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功能定位,强调了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更好发挥其核心功能,需要我们对教育强国建设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的内在根据、集中体现和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的内在根据

  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反映了建设教育强国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紧密关联。一方面,教育强国建设之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关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各个方面。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建设教育强国,是基于教育地位作用所作出的科学论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之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功能体系,是核心所在、根本所系,把握和发挥好这个核心功能才能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国。

  1. 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当今时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习近平立足于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人才竞争本质,作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2]的判断,突出强调了教育事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创新驱动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意指“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如果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视作一项恢弘工程,那么教育强国建设就是一项具有夯基垒台性质的基础工程。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地位和作用,是指教育“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能够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洞察时代变化之势、挺立科技发展前沿、浇育思想文化之花、开创社会风气之先。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则指教育事业发展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各个领域和不同方面相互嵌结,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与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各项任务紧密相关、互为促进,因而建设教育强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强国建设之所以能够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就在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更好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以教育现代化推进国家现代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一般规律的重要体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1]在推进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是近代以来各个国家推进现代化的普遍选择。回顾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英国、德国、美国纷纷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进而推动了国家实现现代化、走向强盛的历史进程。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的科学把握,邓小平深刻揭示发展科教事业与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紧密关联,将科技教育视作我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着力点,他认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就难以高水平实现;同时,唯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整体谋划和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强化战略支撑。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同时内在地要求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体系,满足人们高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科技竞争日益加剧,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构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习近平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要求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构建高质量学科体系,建设好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培养服务于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人才支撑。

  扎根中国大地、立足时代前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就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发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

  2. 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是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教育本身有一个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找准教育事业发展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联结点,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所在。实现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要求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首先,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方能确保教育强国建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沿着正确方向目标行稳致远。习近平在深刻论析“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时,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并指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概言之,“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关系到教育现代化能否永葆初心。坚持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功能,我们方能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恢弘场景,明晰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任务,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为之注入守正创新的源源动力。

  其次,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方能破解教育改革发展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仍然凸显,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在教育公平、教育评价体系、教育治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短板。解决这些问题,要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功能。一方面,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才能坚持问题导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是关联在一起的,也是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相贯通的,教育问题归根到底需要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考虑应对之策。另一方面,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才能厘清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方向,把准教育强国建设成效的检验尺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更加突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这一导向要求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功能的发挥程度作为教育强国建设成效的检验标准。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是深深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价值,从根本上规定了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并将其发挥程度作为教育强国建设成效的检验标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满足人的教育需要,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最后,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方能持续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深入发展,一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程度与其经济科技实力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因素越来越成为支撑一个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聚焦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党和国家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是密不可分的,与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也是密不可分的。基于国家强盛对教育发展的托举支撑作用部署教育优先发展,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才得以走上快车道,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在新的起点上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我们科学把握教育兴盛与强国建设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实现“教育”与“强国”良性互动,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以物质发展基础托举教育强国建设。

  二、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功能的集中体现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教育始终是调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要素,构成经济、政治、文化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桥梁和纽带。教育作为一项具有社会功能、文化属性、人本内涵的实践活动,能够以自身发展服务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体现为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紧密对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挥教育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主体力量、提供智力支持、厚植文明底蕴、形塑价值引领。

  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主体力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与人的现代化相统一的历史进程,需要一代又一代富有使命感和创造力的新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对育人育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时代新人以强烈使命担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接续奋斗、薪火传承;另一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迫切要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人,培养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建设教育强国,之所以能够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是由教育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功能决定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通过构建起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引导受教育者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提高能力素质,因而能够使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其一,教育为时代新人铸魂。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能够铸牢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的思想基础。其二,教育为时代新人赋“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下,唯有通过教育才能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转化为人的素质,进一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唯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一大批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塑造主体力量。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时代新人培养的要求,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坚持育人育才相统一,以确保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后继有人的使命感源源不断向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时代新人,不断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塑造和壮大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

  2. 推进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作为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变革性实践,需要理论与知识的创新创造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呼唤思想理论的突破性创新,需要我们基于“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提高思想理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供给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大科学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对科学知识的前瞻性、交叉性、融合性、应用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回应时代要求,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肩负重任、大有可为。教育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具有思想策源、理论创造、知识创新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活动覆盖了思想理论知识从生发、创新、传授到应用的全过程,教育扮演了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自然科学知识从思想文化领域转化为人的素质、引入社会实践领域的重要角色。正是得益于教育活动的开展,人类的智力资源才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功能的又一集中体现,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抓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将知识创新优势转化为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3. 传承发展中华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文明底蕴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彰显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其深厚的文明底蕴是分不开的。基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文明新形态,必然要求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大力度研究阐释中华文明的起源、特性和发展规律,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根与魂,进而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文化资源,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教育强国建设承担着重要使命。这是因为教育作为一项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的活动,自产生以来就发挥着赓续历史文脉、传承发展文明的功能。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为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滋养,当代的教育实践总是在以往时代的教育实践基础上继起和开拓;同时,教育事业的接续发展也为文明的传承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传统技艺、发明创造等具有文明标识意义的内容正是通过古往今来的教育活动才得以代代相传,才成为全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中华文明成为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我们的教育实践始终持守文化主体性的历史传统是紧密关联的。当前,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承扬中华优秀教育思想的教育强国,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教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功能的又一集中体现,就是站在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培育中华文明传承者的高度建设教育强国,继承和运用好中华优秀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传颂于历史中的故事有效转化为育人资源,增强人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做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教育贡献,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的文明底蕴。

  4. 凝聚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凝聚全体人民团结奋斗,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巩固和壮大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上的团结统一,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使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相一致,以广泛社会共识推动人们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团结奋斗。教育强国建设,之所以能够铸牢思想共识,形塑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引领,有多方面原因。其一,教育作为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宣传思想、凝聚人心、掌握群众的使命任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方面具有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其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凝聚人心、引领风尚的重要途径。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取得显著成效。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贯通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在新的起点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备良好现实基础。其三,教育强国建设,是与文化强国建设相辅相成、同向同行的。文化的人文内涵与教育的人文价值是协调统一的。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也是坚定信仰“举旗帜”、办好教育“聚民心”、久久为功“育新人”、齐心协力“兴文化”、讲好故事“展形象”的进程。教育强国建设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集中体现为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阵地作用,以凝聚人心为教育工作重要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不断以高品质文化生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激励和鼓舞人心,凝聚起全体人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三、教育强国建设更好发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功能的关键路径

  充分彰显和发挥教育强国建设的支撑引领功能,需要在教育强国实践中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课题,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师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凝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努力形成有利于更好发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功能的体制机制。

  1. 坚持以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推进,把发挥教育强国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功能的要求,融入党的教育领导管理体制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体制机制,筑牢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  式现代化的制度保证。

  一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也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进一步完善坚持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保证教育强国建设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造就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调动各方面参与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顶层设计、发展规划、组织领导、经费投入、过程监督、考核评价等环节强化教育强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引领功能。三是要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要做好课堂内外、网上网下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转化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学生立志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不断增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素质和本领。

  2. 紧扣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课题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建设教育强国、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人是关键因素,人才培养是关键问题。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紧扣这一核心课题,着力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正如习近平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其一,要准确把握培养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人才的素质规格。关于培养什么人,习近平要求“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点明了服务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导向;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即“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进一步揭示了人才培养与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紧密关联。其二,要加快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更有针对性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新型技能人才。其三,要始终坚持把立德作为育人之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奠定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加大力度宣传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增进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和认同。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锤炼品德修养,强化使命担当意识,在知信意行相互转化中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 强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理念

  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落实好这一理念,对于推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强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一靠教育自身发展,二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三靠教师以身作则,四靠学生躬身践行。

  强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首要问题是教育自身发展要强,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抓好基础教育这个基点和高等教育这个龙头,要适应和引领高质量发展,培育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应当主动超前谋划,充分彰显和发挥大学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其次,要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我们要找准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点,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深化人才引领驱动、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形成各个领域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格局。再次,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强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教师起到基础性、关键性作用。一方面,要引导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针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与外延、目标与任务、要素与结构、作用与机制、实施与保障等开展理论研究,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筑牢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引导教师投身科研攻关,弘扬师德师风,悉心培育更多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栋梁之才,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最后,要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引领学生投身强国伟业。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和能力,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4. 凝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动力之源在于改革创新。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一方面,要着眼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把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等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任务;另一方面,要立足时代发展,对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增强教育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契合性,把准教育改革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切合点。

  其次,要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科学把握教育在现代化事业中的全局性地位和作用,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形成在大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循序渐进培育时代新人的体制机制。再次,要坚持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相统一。教育具有传播历史文化、促进文明互鉴的作用,在扩大教育开放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律。要坚持和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汇聚天下英才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最后,要形成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强大合力。大力开展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宣传引导工作,增进社会各界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认知认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同向同行,破除阻碍教育强国建设发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功能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全社会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踊跃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局面。

  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是互促共进的。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国,为彰显和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支撑引领功能创造前提条件。同时,我们要把握好、发挥好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筑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使各方面力量形成协同效应和倍增效应,共同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航船坚毅前行。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7

  网络编辑:静穆

发布时间:2023-12-06 15:12:0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