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凡 程梦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基于精神需要的视域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论断,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追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时代要求。作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具有哪些作用?又该如何发挥这些作用?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新发展阶段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学界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从内涵特征、战略意义、发展逻辑、实践进路等方面展开整体性研究,仅有的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起来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功能形态的具体描述,缺乏对二者内在联系的学理阐释。基于此,本文尝试以精神需要为切入点,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阐明思想政治教育何以促进、如何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需要之维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在精神维度上对共同富裕进行了补充和升华,从共同富裕的物质生活表层深入到人的精神存在,彰显了对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追求的关注。因此,人的精神需要构成了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视角。
(一)精神需要是精神生活的存在根据和内在动力
精神生活作为社会生活中相对独立的领域,是人在精神层面上创造、表征、确证并享受自身存在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与人的需要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定性,是人自觉进行各项活动的内在动力。“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满足需要是一切社会生活和生命活动的目的所在。
人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不仅有维系生命体存续的物质需要,更有超越生物自然本能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为了满足精神需要,人们自觉地进行精神生产、精神交往和精神享受等“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从而建构起精神生活的意义世界。“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可以说,精神需要是精神生活的存在依据和内在动力,精神生活就是对某种精神状态或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人们为了实现精神层面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与存在的状态。正是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凸显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异,彰显着人存在的本体论意义。
(二)精神需要决定精神生活的存在形态
精神需要不是单一的平面向度,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层次结构。较低层次的精神需要往往是由物质需要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例如物质生活资料丰富带来的安全感或物质性产品消费后得到的心理满足,带有强烈的自然属性。而当基本物质需要及相应的精神需要被满足后,人们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发展,产生情感、知识、审美、道德等精神需求。这一层次的精神需求不再是物欲的衍生品,而是开始反映人对于自身理性发展的关注和对于真善美的向往。在现实的生存发展中,人们总是需要寻求自身的精神寄托和意义归属,这就产生对信仰的需要。信仰体现着主体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寻求最高价值的自我意识,是精神需要的最高层次。
人的精神生活是围绕精神需要展开的,有什么样的精神需要,人们就会追求和开展相应的精神生活,精神需要决定了精神生活的呈现形态。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结构,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精神生活包括“心理生活”“文化生活”和“心灵生活”,有学者将精神生活划分为感性层次、理性层次和信仰层次,还有学者认为精神生活由知识生活、心理和情感生活、道德生活和信仰生活等要素组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出发点,兼顾对政策文本和社会现实的观照,笔者认为,精神生活应包括心理生活、文化生活和信仰生活三个部分。其中,心理生活是精神生活的直观反映,处于基础层次;文化生活既是精神生活的内容支撑,又是开展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而信仰生活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它赋予整个精神生活以价值意义和目标指引,个体对人生、社会、存在的追求,即人生信仰、道德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等都属于信仰生活的范畴。一方面显示出精神生活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因精神需要的不合理或满足需要的途径不正确而产生的消极落后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精神生活不仅具有现实性,还具有超越性。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能指引个体向着自我超越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从而实现精神生活的不断跃升。
(三)精神需要视域下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精神需要及其发展的视域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有其必然逻辑。推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解决精神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满足全体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也是在新时代将共同富裕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持续推进的关键举措。
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内蕴物质和精神双重维度,不仅追求物质层面的富裕,也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和协调发展。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了较好保障,物质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但与之相比,对人们精神需要的满足还明显处于滞后状态,精神生活同样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离共同富裕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精神生活发展的不平衡性凸显。这既表现为不同地区、行业、群体间的“贫富差距”,也体现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的不相协调。就前者而言,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精神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及低收入人群的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需求层次也相对较低;就后者而言,物质上的富裕并不必然带来精神上的富足,在拥有较高物质生活水平或享有较好文化资源与服务的人群中,仍存在精神贫乏、萎靡的问题。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发展的不充分问题有待解决。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当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充分保障后,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们不只局限于满足基本的、低层次的精神需要,而是不断产生与美好物质生活相一致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不只停留于物欲层面及由此而生的心理满足,而是更加寻求文化和信仰层面的滋养和丰盈,追求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和更高水平的精神境界。这对精神生活的资源挖掘、价值引领和动能激发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现有的精神供给水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之间存在巨大张力,还难以适应人民精神生活层次和结构的变化。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交织状态下,部分民众的精神生活状态并不乐观:“丧”“佛系”“躺平”“精神内耗”等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弥散;娱乐化、庸俗化、感官刺激与消费狂欢的取向在文化领域盛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蔓延;道德滑坡、价值迷茫、精神空虚、物欲膨胀等现象不断出现。
新时代,如何回应全体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引领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实现积极、全面、超越发展,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求,也关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由此,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成为满足精神需要、推动精神生活向上向好发展的关键命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反映的是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一种理想状态。就“富裕”而言,指向的是精神生活的质量问题。精神生活富裕是与精神生活贫困相对应的概念范畴,可以理解为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精神生活所达到的一种总体性积极状态,能够对物质生活和社会进步提供正向影响和促进作用。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人民享有精神文化资源的富裕与否,既包括社会精神文化资源的供给水平,也包括人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实际享有程度;二是人民精神需求的丰富性、完善性和超越性是否得到了合理满足和实现,进而能否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丰富高雅的文化志趣、先进崇高的理想信念等。这两个方面紧密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坚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导向目标,“一个人、一个民族,即便面对再多精神遗产、据有再多精神产品,当这些精神内容没有转化为其内在素质时,便始终是外在于他的,不能成为其精神富裕的一部分,不能转化为精神力量”。就“共同”而言,则是对精神生活富裕范围的规定。这同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主体层面的全民富裕。这既强调了精神生活富裕的广泛性和群众性,是着眼于“全体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的实现,而非少数个人或群体精神需要偏好的满足;又突出了精神生活富裕的整体性,不仅是个体精神品质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更表现为整个民族和国家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二是内容层面的全面富裕。受所处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同个体的精神需要存在差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这使得精神生活富裕不只局限于某个精神生活的单一类型或其中某个具体要素,而是建立在精神需求普遍满足基础上的心理生活、文化生活和信仰生活的全方位发展。
从个体到全体,从单一到多维,从回应到提升,精神需要视域下的“共同”和“富裕”凸显了先进的精神生活形态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积极意义。所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正是通过不断满足和引领全体人民更新更高的精神需要,进而达到的心理生活健康、文化生活丰富、信仰生活充盈的有机统一状态。它是社会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高度,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表征。
二、精神需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
人的精神生活是在外部世界与内心活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生成的,其发展固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也离不开思想观念层面的启发、引导、协调和激励。作为一项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精神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能通过激发、满足和引导人们的多维精神需要,塑造人们的心理、文化和信仰生活,进而破解部分民众的精神贫乏问题,引领精神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心理需要,培育健康积极的心理生活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体现为全体社会成员健康、理性、积极的心理生活。心理生活是精神生活最为基础和直观的部分,既表现为个体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又反映出社会成员对社会现状所共同持有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即社会心态。这种内心的主观体验与人们的心理需要有着密切联系。心理生活中的诸多困扰和矛盾,往往是由于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等基本心理需要未能得到合理满足而造成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却也伴随着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分化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部分阶层、群体出现焦虑、迷茫、冷漠、仇恨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要增强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而培育健康积极的心理生活,既有赖于物质条件的支撑与保障,也需要思想层面的疏导和引领。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社会认知,夯实人们的安全感。安全感源于个体对现状和未来的信心和预期。思想政治教育能通过社会层面的宣传引导,讲清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讲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优越性,纠正部分民众对政策实施、发展现状的认知偏差,使人们在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的情绪中呈现出自尊自信的心理状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进行利益疏导,提升人们的获得感。获得感来自人们利益得到维护和实现后的满意体验,这既关涉主体的实际获得,也与其认知预期密切相关。对于部分民众因利益的落差、失调或冲突产生的不公平感与被剥夺感,除了经济、政治层面的协调保障机制以外,也需要思想上的疏导化解,帮助民众以较为理性平和的心态面对利益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利益认知,使人们以发展的眼光理解利益实现的时序性,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能协调利益关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还能凝聚利益共识,通过建立价值认同尽可能地缓解矛盾冲突。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能培育积极情感,激发人民的幸福感。相比于具有客观现实标准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幸福感是一种更为主观的心理体验和情感表达,积极正确的幸福观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幸福观作为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能通过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使群众认识到幸福是个体劳动与奉献社会的统一,真正的幸福感不仅来自个体价值的实现,也产生于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过程中,进而产生对社会和国家的强烈责任感,自觉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实践,在积极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中收获幸福。
(二)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文化需要,引领丰富高雅的文化生活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表现为全体社会成员丰富多样、格调高雅的文化生活。文化是精神生活的主要领域,是精神生活得以开展和运行的支撑。文化生活的实质是以文化人,既包含承载着精神生活内容的文化成果,又包含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文化实践,是内容载体和方法途径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生活的繁荣发展,不仅要以丰富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还要在价值取向上引领人们对向上向善文化生活的自觉追求,以达到“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目标。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提出了现实要求。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精神生产活动,能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更可普及的精神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丰富优质的精神资源,诸如“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知行合一”“仁者爱人”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具有重大价值的、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政治思想,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递给人民群众,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新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滋养。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理论的传播过程中,往往会依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进行筛选、整合和重构,采取最合适的形态进行呈现和传递,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创造过程。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一方面,面对日益多元的文化市场中存在的低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增强人们的文化辨识力,引导人们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提高个体乃至全社会的文化审美品位和文化选择能力;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发挥文化整合功能,将先进的精神文化传递给社会成员,引领多样化的文化思潮,既避免多元文化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冲击,又能引领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营造有序并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活。
(三)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信仰需要,构建科学崇高的信仰生活
信仰是精神的最高存在形式,科学崇高的信仰生活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归属。对于个体而言,信仰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要,是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确定前进方向的精神寄托,也是支撑人们在砥砺奋进中超越自我的精神支柱。对于群体而言,信仰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需要,人民的共同信仰能凝聚共识、培育认同,统一思想和行动,进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当前,部分群体在人生信仰、道德信仰、政治信仰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淡化和缺失,出现了精神空虚、价值扭曲、道德滑坡、政治意识淡薄等问题。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最终就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有方向、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也正是在科学崇高的信仰生活中,全体人民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得以彰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获得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最崇高的信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如何引导广大人民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自觉为之奋斗,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终极指向。
就本质内容和功能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信仰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传播信仰的过程。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筑牢科学崇高的精神之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对信仰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需要通过理论教育使人们正确认识信仰的发展规律、作用意义和选择信仰的标准,引导人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自觉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系牢凝心聚气的精神纽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植根于历史土壤之中,需要通过历史事实揭示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揭示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而强化思想认同,汇聚团结奋斗的向心力。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能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形成不懈奋斗的精神自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时代表达,思想政治教育能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自觉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结合起来,在实践奋斗的磨炼和考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三、精神需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而言,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前提,优质的资源供给是重点,人民的积极参与是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和引导精神需要的独特功能,但要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这些功能优势,就必须着眼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上述层面的现实要求,从广大人民精神需要的价值引领、内容把握和主体发展入手,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思想基础,提升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供给能力,激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一)强化价值引领,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精神需要体现着主体的价值追求,与主体的价值观念有着紧密联系。人们的价值观念健康与否、进步与否,直接影响着精神需要的方向和层次,进而影响着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必须以正确先进的价值观念引领全体人民的精神需要。如前所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包含“共同”和“富裕”两个核心要素,这就要求这种价值观念既能反映个体精神追求,又能体现社会和国家整体价值愿景;同时还必须具有先进性和崇高性,能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的引领力和感召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先进价值观,体现了人们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方向。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能发挥主流价值的统摄和规范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审视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自觉进行健康积极的精神追求,摒弃不良消极的思想倾向,保证精神生活发展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价值规范三个维度,能凝聚起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和价值合力,促进个人追求、社会担当和国家情怀的有机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使命,以强有力的价值引领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道德建设。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决定着人们寻求精神需要满足的方式,也决定着以何种思想充实精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要发挥社会主义道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滋养作用,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建设实践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思想境界。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文化形式中,形成一批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精品,让人民群众在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美好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最后,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一是融入日常行为规范,将宣传教育和价值引领渗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融入各项实践活动,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导人民树立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正确价值导向,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等活动中充分发挥仪式的教化作用。
(二)精准把握需要,提升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供给能力
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教育背景等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不同个体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需求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也存在着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意味着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要进行精神生活的整体性提升,又要注重精准化、差异化和特色化推进。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关注不同个体、群体的多维精神需求,提升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供给能力与水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准确把握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一是要把握需要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精神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既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视角出发,从整体上把握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又要着眼于当前历史方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和利益诉求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二是要把握需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人是社会性的主体,人民的精神需要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同时,也具有普遍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尊重个体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统筹兼顾个体需求、群体需求和社会整体需求,“以最大的统一性来面对最大的多样性”。三是要把握需要的满足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不仅停留于对当下既定需要的满足,也蕴含着向更好、更丰富、更高级状态发展的趋向;既有较低层次的心理、情感需要,也有更高层次的道德、信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注主体的现实需要,也要对主体进行积极的引领和提升。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精准对接不同对象的精神生活需要。不同个体、群体精神需要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对精神资源的偏好和感受精神生活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也决定了不同的内容供给和途径选择。一方面,要立足于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层次,实现内容的多样化供给。尤其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出高雅与通俗并存、传统与现代交融、经典与流行同在、外来与本土互鉴的优质精神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要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和载体进行教育引导。在面对青年学生、党员干部时,可以旗帜鲜明地开展理论宣传和组织学习;而面对普通民众时,则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中,以增强其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激发主体自觉,增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展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是共同富裕中最关键的要素,既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共同富裕成果的享有者和获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最终旨归,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精神文化视角回应了新时代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正是对精神需要的满足,丰富了人的存在维度;也正是在追求需要满足的过程中,人们实现主体意识的觉醒,释放出个体的才能和智慧。另一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共建共创共享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而“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和智慧,高素质的行动主体能为物质生活乃至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内在支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在认知和行为上激发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展动力。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理论教育、宣传动员等手段,在理论层面向人民群众讲清、讲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和价值性,使人民群众意识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自身利益的实现紧密相关,是满足个体精神需要、促进个体发展的必由之路,直接关系个体精神生活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进而增强广大人民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认同感。而当人民出现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果难以实现等问题而产生怀疑、不满等消极心态,出现因对共同富裕艰巨性估计不足、自身认识片面而导致的急于求成、平均主义、坐享其成等错误思想时,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进行引导,澄清人们的模糊和错误认识,帮助其调整心理预期,为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到美好精神生活是靠努力奋斗创造的,必须从被动等待的“躺平”状态,转向主动求富的积极姿态,提升主体参与精神生产、创造精神财富的责任担当、实践自觉和创新能力。此外,还要积极创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构建鼓励人们共建共创共享的体制机制和文化氛围,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创造、人人享有,才能确保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作者简介:余一凡,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梦圆,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改革开放 4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与经验研究”(项目号:19YJC710097)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3-12-13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