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元:回顾经济改革30年
来源:2008年12月29日 《前线》
发布时间:2013-08-29
改革开放把文明古老的中国带进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使中国经济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与进步,被誉为“中国的奇迹”。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经济的迅速起飞上。从百年积弱、经济落后的国家变为迅速崛起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从物资短缺凭证供应的卖方市场变为商品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买方市场,人民生活水平从生存型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急起直追,争取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市场化改革采取逐渐推进、“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总的来说比较平稳,不像苏东等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出现大的曲折、经济一度大幅度下降。而是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30年来没有一年经济是负增长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产生过曲折,思想理论的交锋从未停止。有一些重要事件确实值得回味。
(一)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又叫包产到户,实行“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开始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大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加上1979年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25%多),刺激农产品大幅度增长,使改革立竿见影,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收入提高。按可比价格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85年比1978年增长61.6%,年均增速达7.1%,大大高于一般年增速3%左右。
(二)20世纪80年代放开价格。其结果是,只要放开哪种商品价格,哪种商品就像泉水般涌流出来,使广大干部和群众都看见了市场的“魔力”。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放开价格→价格上涨→刺激生产→增加供给→价格稳定→市场繁荣。市场化改革的好处就在这里。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同中国价格改革顺利推进、不断放开各种消费品价格刺激消费品生产的发展密不可分。
(三)20世纪80年代,打破公有制一统天下,个体私营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1992年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后,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目前,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是提供新就业岗位主渠道(占80%以上),是满足全国人民多样化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生力军。
(四)兴办经济特区。首选毗邻港澳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为经济特区,引进外资。1979年7月,中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1980年5月16日,又决定将特区命名为“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特区的经济发展以吸引外资为主,产品主要外销,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如企业所得税为15%),有更大的经济管理自主权。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经过近三十年建设,深圳已从渔村小县变为全国排名前五位的经济强市。
(五)邓小平1992年初南方谈话,把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向新的历史阶段。1992年春,已88岁高龄的邓小平,到南方一些省市发表重要谈话,继续深入推动改革开放。一是直接促成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在这之前,对于要不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曾有很大争议。二是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利用外资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等扫清了政治上的障碍。邓小平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场。而且,‘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三是鼓励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那样。在邓小平敢闯敢改革的号召下,20世纪90年代起改革又一次掀起高潮。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并为市场单轨制,国有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分税制改革等都是在那时推进的。
(六)1998年起国有企业三年脱困,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走上公司制股份制道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大量国有企业由于机制缺陷,不能适应市场而陷入困境。1997年党和政府提出帮助国有企业脱困的任务,其目标是,1998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20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00年底,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1997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6874户,其中亏损的为6599户,占39.1%。到2000年,亏损户减为1800户,减少近3/4。三年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脱困,用去银行呆坏账准备金1500亿元以上,技改贴息200亿元左右,债转股金额4050亿元。在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的同时,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逐步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努力使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改革使国有企业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7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800亿元,而到2007年,国企利润总额已达1.62万亿元,增长了19倍。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刊登入选世界500强的内地25家企业,有23家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
(七)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大举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加入WTO,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在入世谈判过程中,曾有人担心入世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许多产业包括金融、商业、农业、信息业等会受到很大冲击。但中国入世近七年的实际证明,入世对中国利大于弊,原来的许多担心都没有出现。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入世提高了中国的收益率。入世以后,中国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的增速都加快了。而且,开放促进了改革,入世使中国一大批同市场经济一般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得以废止和修改。许多产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外开放深入人心。
(八)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GDP仍处于世界各国100位以后。2002年那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在新世纪头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2002—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一些更高标准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保障全覆盖。
(九)2003年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重大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作出的正确选择。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是怎样发展的问题,是要解决五个统筹不协调的问题,比如“三农”问题,中西部和东部经济差距拉大的问题,社会发展腿短问题,生态和环境恶化问题,内需不足的问题等。这几年,党和政府正在努力使经济社会建设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十)2005年后,从着重“引进来”到重视“走出去”,以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2005年,我国主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已由1990年的5%提高到50%左右,资源瓶颈制约突出。从此更加重视“走出去”对外投资,寻找资源和市场。
(十一)2005年和2006年提出建设和谐社会,重视民生,重视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不仅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更要求人与人和谐相处;不仅要求国家建设和谐社会,而且还要求建设和谐世界。这一理念,受到普遍赞同。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鉴于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资源消耗过度,生态受到破坏,环境污染加重,党和政府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抑制“两高一资”(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型)产业发展。这些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策。
(十二)在从2003年开始连续5年经济两位数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新体制,走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好和快顺序改变,折射出今后经济工作着力点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从一个转变扩展为三个转变。一个转变: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三个转变: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这十二个方面,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一些重要战略部署。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尽管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比较低。特别是近五年来,在实现两位数经济增长的同时,积累了不少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有些是很突出的,亟待妥善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发展的可持续问题。由于前几年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威胁,突出表现为能源消耗惊人增长。
第二个问题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贫富不均突出。其表现在基尼系数超过0.4的警戒线,达0.45多,有的研究报告认为已达0.5。2006年,中国名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1,若把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到5∶1甚至6∶1。
第三个问题是深层次改革难度越来越大。首先,垄断行业改革难度加大。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改革很难,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构筑进入壁垒,提高市场进入门槛。其次,政府改革、政府职能转换进展缓慢,出于地方和部门的利益,不少官员不愿放弃手中的审批权力。再次,完善财政预算支出改革也不容易。现在一年5万多亿元财政支出,如何使这一大笔支出决策、执行和监督分开,有效制衡,也存在不少困难。如何更多地发挥人大的决定与监督作用,如何对财政支出进行有效的监督,是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今后十几年,一是要稳中求进,避免大起大落;二要好中求快,不要再走先污染后治理路子;三要改中求好,以改革促科学发展;四要惠及全民,让全国人民共同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些是改革开放中最重要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所在。
(作者:yl23455永利经济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