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特聘研究员

张卓元:从百年积弱到经济大国的跨越

来源:2009年08月27日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3-08-29
字体: 打印
分享:
  寻找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八次重大的不平凡的历史经历:

  1、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2、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探索;3、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训的初步总结;4、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5、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6、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7、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8、新世纪初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

  编者的话

  60年的艰辛探索,一个甲子的风雨兼程。经历过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光荣与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正领导各族人民阔步前行。

  回首往昔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从今天起,光明日报“调查报告”版将连续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调研报告”。张卓元、俞可平、张颐武、李培林、虞云耀等一批活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将与广大读者一起,回顾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总结60年来的经验教训和宝贵启示。

  经验给人启示,历史昭示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广大中华儿女的团结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乘风破浪,创造出新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建国之初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跃进为生机盎然、实现小康、走向富强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国际经济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袭击下,世界经济总量出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首次收缩,但中国经济仍能实现8%左右的增长,可谓一枝独秀。

  中国经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于建国以后我们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经济迅速起飞。1978年至2008年,三十年年均经济增速达9.8%,比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持续的时间长、增速高,被世人公认是“中国的奇迹”。

  一、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寻找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于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不走叉路、弯路,至关重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新中国成立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在这样一个底子十分薄弱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确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建国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就一再强调要走自己的路,艰辛探索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在改革开放后找到了实践证明唯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无限光明的坦途。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重大的不平凡的经历。

  1、社会主义改造走有别于苏联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对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和平赎买。中国1953-1956年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等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走的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独特道路,主要是引导个体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方针。因此在短短几年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文革”后,有些经济学家以及其他各界人士认为上个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对此,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说:“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对中国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他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建国初期的经验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讲的原则和精神,至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3、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初步总结1958年—1960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教训。针对当时超越阶段、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甚至刮“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党中央和毛泽东曾提出过一些正确的指导原则。比如,1958年12月,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继续保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必须在全党统一认识。”毛泽东在1959年3月提出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著名论断。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等。

  4、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会初步清算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为我们开辟了唯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改革目标模式。中国经济改革一开始就是以扩大市场机制为取向的。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市场和价格的逐步放开、国有企业自主权的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迅速活跃起来,经济增速加快,并迅速解决了广大群众的温饱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一些省市发表谈话,继续推动改革开放。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手段。他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原则,为利用外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扫清了政治上的障碍。在邓小平南方讲话精神鼓舞下,党的十四大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热潮。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并为市场单轨制、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分税制改革都是在那时推进的。

  6、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中国入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大举动,入世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在入世谈判过程中,不少人忧心忡忡,担心入世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许多产业包括金融、商业、农业、信息等会受到很大冲击,弊大于利,至少头几年弊大于利。但中国入世近八年的实际证明,入世对中国利大于弊,原来的许多担心都没有出现。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入世提高了中国的收益。入世以后,中国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的增速都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也加快了。而且,开放促进了改革,入世使中国一大批同市场经济一般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废止和修改。许多产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7、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进入新世纪后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体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各方面成就越来越为世人瞩目,在国外,有人抛出“中国威胁论”、“黄祸论”,企图阻挠中国前进的步伐。这一反响引起国人的重视。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研究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时,大家认为从中国国情出发,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实证明,十六大确定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的。进入新世纪,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GDP仍处于世界各国100位以后,2002年那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在新世纪头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根据2002年—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一些更高标准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保障全覆盖,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8、新世纪初提出科学发展观,接着又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重大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作出的正确抉择。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是怎样发展的问题,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比如“三农问题”,中西部和东部经济差距扩大的问题,社会发展腿短问题,生态和环境问题,内需不足的问题等。这几年,党和政府正在努力使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六十年成就辉煌

  经过全国人民60年的艰苦努力,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非凡的辉煌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快速增长,从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最显著成就是快速发展。195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而到2008年,已跃增至302853.4亿元,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增长76.8倍,年均增速达8.1%,其中1978年—2008年年均增速高达9.8%,比这期间世界平均增速3%高两倍多。中国近60年年均增速达8.1%,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也已从建国之初的不到1%,提高到1978年的1.8%,再到2008年的6.4%,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预计2009年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1988年对中国的考察报告,1952年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合50美元,比印度还低,只相当于苏联1928年人均240美元的五分之一多一点。而到2008年,我国GDP折合成美元已达 38600 亿美元,人均GDP 达到3300 美元,人均GDP比印度高一倍多。

  国家财力也大步增长。1950年,我国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2008年,猛增至61316.9亿元。近60年名义增长近千倍。

  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2007年,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主要工业品中,钢、煤、水泥、化肥、棉布居第一,发电量居第二。在工农业产品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人均工农业产品产量也大幅度增加。与1949年相比,2008年人均原油、发电量、水泥等工业品产量增长了数百倍,粗钢产量增长到1256.3 倍。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市场上商品供应日益丰富,困扰我们三四十年的物质短缺凭证供应的卖方市场变为商品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供略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这个转变发生在1997-1998年间。多年来,在商务部重点监测的600多种重要商品中,供略大于求的约占2/3,供求平衡的占1/3,只有个别商品有时供应较紧张。这是中国市场格局告别短缺的重大变化。

  2、对外经济活动迅速扩大,国际经济地位大步提高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经济活动迅速扩大,并逐步融入国际经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改革开放初期居第32位,2004年以来已居第三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8年的7.9%。外汇储备从2006年起超过1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目前已超过2万亿美元。中国从1993年起已连续16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中国已成为在世界经济活动中举足轻重的国家。据有关统计部门计算,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在15%以上,居世界第二位。

  3、从贫穷落后、人均GDP1952年只有119 元人民币发展到2008 年22698元人民币,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进入小康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扶贫脱贫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建国初期,我国人民处于温饱不足,贫困人口众多的困境。即使到1978年,全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1/4;到2007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为1479万人,不足全部人口的2%。

  按照世界银行2008年分组,人均国民收入906美元—11115美元属中等收入国家,其中人均906美元—3595为低中等收入国家,人均3596美元—11115美元为高中等收入国家。我国人均GDP2008年已达3300美元,处于低中等收入国家的高端,估计再过两年,到2010年,人均GDP将超过3600美元,进入高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届时,人们的富裕程度将进一步普遍提高。

  4、工业化、城市化大步前进

  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这是全国人民的百年期盼,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只有一些轻纺工业,重工业基本上是空白,不能造汽车、飞机、拖拉机,工业总产值只有140亿元,只能生产钢15.8万吨,原油12万吨,原煤3200万吨,水泥66万吨,发电量43亿千瓦时。经过60年努力,200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1073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23倍,比建国初更是增长了上百倍,超过GDP增速。截至2008年,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工业大国。中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有的专家指出,如果基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提出的判断标准,那么,到200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已达51.5%,进入了半工业化国家阶段。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现代化,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1953年,中国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3%,1978年提高到 17.9%,到2008 年,已提高到45.7%,1978年以后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2007年末,全国城市数量达655个,比1978年增加462个。2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个数达36个,比1978 年增加26 个;100 万-200 万人口城市达83个,比1978年增加64个。

  5、科技、教育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成绩,是建国后令人鼓舞的亮点。建国前三十年,“两弹一星”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后,科技进步加速。2008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457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当年成功发射卫星11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科技进步源于教育事业的大发展。2008年,高等教育学生总规模达2533万人,当年招生607.7万人,总入学率达22%以上,进入大众化阶段;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37万人,在校生2467.3万人,毕业生836.1万人;已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

  城乡居民居住面积不断扩大,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78年的6.7平方米增长到2007年的28平方米,增长了3.18倍;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长到2007年的31.6平方米,增长了2.9倍。

  2008年,全国高速公路达6万多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820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4.3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3.0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2.7亿人,均居世界第一位。

  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正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使全国人民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并满怀信心再奋斗三四十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过上更加富裕安康的好日子。

  1、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国60年经验表明,几经艰辛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济建设和其他建设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经济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公有制的优越性,并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我们要继续进行经济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努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在深化改革、完善新体制过程中,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新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这个时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重点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领域的中心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由于中国工业化的顺利推进,一般估计,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社会有形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70%,超过工业化国家标志(占60%)10个百分点。在城市化方面,1978年改革开放后到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9个百分点,按照这一速度,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超过55%,可以初步实现城市化。

  在收入方面,由于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2003年至2007年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经济增长,加上人民币汇率从2005年起升值,这几年对美元已升值20%多,所以,原来设想,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3000美元,实际到2008年,我国人均GDP按当年汇率计算已超过3000美元,达3300美元。

  2007年党的十七大前后,有经济学家计算过,如果2007 年—2020 年GDP按年均增长7.5%并以2006年不变价和汇率计算,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58万亿元,约为7.2万亿美元;按2020年总人口14.5亿计算,人均约5千美元。考虑到2006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继续上升,按现价计算的人均GDP肯定大大超过5000美元。对照国外学者划分工业化阶段的标准,届时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当于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所以,今后要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再努力干十几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将上一个大台阶。

  3、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07年党的十七大,针对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问题,提出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任务。这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基础上,使经济增长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为此,第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科技投入,使研究与开发投入逐步提高到占GDP2%以上,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二要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提高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着力增加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等。第三要深化改革,形成落实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这样做,经济增长速度仍可保持8%左右,这还是一个令世人羡慕不已的高速增长,而且是可持续的又好又快的增长。

  4、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实现民富国强,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能使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用一百年的时间,走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两三百年走过的历程。而且中国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之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双手,把中国仁人志士百余年的崇高理想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张卓元

  yl23455永利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任yl23455永利财贸经济所所长、工业经济所所长、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业务专长:政治经济学、价格学。发表经济学论著多篇(本)。曾参与几次党代表大会等中央文件起草工作。

  

  (责任编辑:赵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