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崇温: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面对的新课题
来源:《红旗文稿》2013年第8期
发布时间:2013-11-08
自从2004年8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来,和平发展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内外的标志性特征。
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说过:“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只有争取到和平的环境,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在实际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把邓小平所揭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内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战略,和对外主张和平的根本战略联结起来和贯通起来,从发展道路的高度加以集中概括和宣示。因此,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我们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格局,又以自身的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实现与国际环境的良性互动。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况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和践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使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面对新的课题
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
在亚太地区,美国2010年提出和实施的“重返亚太”战略,就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例如,在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所谓南沙、西沙争端“是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谓“美国打算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等论调的支持和怂恿下,菲律宾、越南等个别国家就不尊重和遵守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挑衅方式再三再四地破坏《宣言》要求的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并承诺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它们或在南海划出大批油气区块,出台将中国的岛礁和海域划归己有的国内立法;或出动军舰威胁中国渔民,对本无争议的中国岛礁无理地提出主权要求等等。对此,美国装作视而不见,不发一声,而在我国因此而不得不采取诸如设立三沙市和新的警备区等维权措施后,在表面上声称对南海主权争端“不持立场”的美国国务院,却突兀发声,指责我国的这些维权措施“与通过外交协作解决分歧背道而驰,还有可能在该地区加剧紧张局势”;又如,美、日两国的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共同决定将钓鱼岛列入美日军事同盟条约《美日安全保障条约》,修改《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以强化共同对付中国的能力,美、日一再联合举行以夺回“被中国军队攻占的钓鱼岛”为设定目标的军事演习,在美国政府这一系列举措的怂恿和支持下,日本政坛的右翼势力急剧膨胀,先是由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出面,鼓噪着要集资购买钓鱼岛,接着由民主党的野田佳彦内阁演出将钓鱼岛“国有化”的闹剧,妄图将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变为法理占有,随后又由自民党的安倍晋三内阁强硬表态,声称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没有谈判余地、不会让钓鱼岛成为谈判对象,扬言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钓鱼岛;它又是在钓鱼岛问题上增加军力军费,又是大搞“价值观外交”,妄图拉拢一些国家帮它围堵和威慑中国。只是在我国人民掀起抗议浪潮加以强烈反对以后,美国怕被深度卷入,才装着以调停人的身份出现,呼吁和平解决争端,但即使在这时,美国仍施展两面派手法,一面说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它“不选边站”,一面又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十分明显,国际形势的这些发展变化,使我国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面对着要澄清和回答一系列新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1·28”讲话,对于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作出了极其重要的阐释
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所发表的讲话,回答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在新的形势下所面对的下述四个课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到底包含哪些内容?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首先重申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并联系我国的历史发展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他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些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他还说:“我们要广泛深入宣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发展,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列举我们要做什么、坚持什么和不做什么、反对什么,具体地展开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
我们要做和要坚持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我们不做和反对做的是:称霸,搞扩张,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发展,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尽管这里所列举的要做与要坚持和不做与反对做的事还可以增加和补充,但以上所列数端,却已经清楚地刻划出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和清晰形象,足以引导国际社会一切没有偏见的人正确认识和正确看待我国的政策和我国的发展,足以驳斥对它们的歪曲和攻击。
第二个问题,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关系。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不是一件脱离了现实的国家利益的虚无缥缈的事情,我们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时并不讳言国家利益,恰恰相反,我们理直气壮地声明要毫不动摇地捍卫我们国家的核心利益,因为这是我国亿万人民靠辛勤劳动争取来的正当权益,而不是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搞来的“不义之财”,它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确认和尊重;而且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也正是国与国之间进行良性互动的前提,要是连国家的核心利益都捍卫不了,又哪里还谈得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呢?所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并行不悖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在这里,不仅表明了我们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不可动摇的决心;而且旨在破除任何企图损害我国核心利益的外国的妄想和幻想,以防止有些国家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国毫不动摇地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作出任何误判。
阐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国毫不动摇地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之间的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和平发展”此词易于造成一些人认为反正中国主张和平发展、即使损害了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也没有关系的误解。阐明这个关系,有助于明确告诉那些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图谋的人: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对损害我们国家核心利益的事情,依法据理是绝不会隐忍的。
第三个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和平发展道路才走得通?
在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这就是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所谓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就是要求中国与世界各国实行以捍卫本国核心利益为前提的良性互动。在这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要使我们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走得通,又要求其他国家与我们相向而行,也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这样,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和平相处,实现和平发展。反之,要是只有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别的国家却在那里穷兵黩武,动辄以行使武力和发动战争相威胁,那么,我们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就走不通,国与国之间就实现不了和平发展的局面。这就是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但这条路能不能走通,能否在世界上实现和平发展,却又是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良性互动、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
第四个问题,我们要在什么基础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这就自然而然导出我们要在什么基础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和平发展带来的利益,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他还强调:“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和平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了不可能有持久和平。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加富强,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里的关键性因素,是要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要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网编: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