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的思想体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担当、伟大的文化创造、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高度的文化自觉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增强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意识。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持续不断地巩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费孝通曾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中国正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文化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还强调人在文化建构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文化自觉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更成为主体科学选择和积极参与的结果。这种主动性不仅体现在受众对文化符号的理解、接受上,更延伸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和塑造。文化主体性激发、引导了人们对文化认同的深入思考,引发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精神共鸣与思想认同,从而形成更自觉、更鲜明的文化态度。
强烈的文化担当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深厚的理论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得益于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滋养,对西方现代化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冲破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观念误区,实现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有机统一。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终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守正创新,将本土与世界有机融合。这一新文明呈现鲜明的人民性、协调性和包容性等特质,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观的抽象性和排他性,书写了现代化转型的崭新历史。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在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了使命担当。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方面,中国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就是要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都需要在中外文明间实现融通。通过促使不同文明间平等对话,助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避免文明之间的对立和隔阂。坚持文明平等原则,强调在文明互鉴中尊重各国文明独特性,倡导开展对话而非对抗。另一方面,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合作共赢的理念突破国家利益的狭隘范畴,注重多元文明之间互利共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
伟大的文化创造
彰显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最新理论集成,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并提出“七个着力”重要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深刻的唯物史观底蕴,充分彰显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意蕴和理论智慧,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政治定向,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作用,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以文化认同涵育国家认同,以文化建设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构建起指导新时代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
“两个结合”是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指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两个结合”,首先,要以“彼此契合”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这种结合必将产生“相互成就”的效果,马克思主义通过真理性激活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民族性滋养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通过“两个结合”,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强化人民精神力量,超越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意识形态的内在基础,真正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开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坚定的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民族、国家的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和信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文化自信主要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坚守中华文化的根基,旗帜鲜明地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使之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坚定文化自信,不仅铸就了一个更为自信的国家形象,更培育了一代代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包容心态的时代新人,共同迈向更加繁荣、开放的未来。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我们的文化自信,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源自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源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更源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在世界各种文化交流激荡的大潮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坚持以文化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系海南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