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刘吕红 曲鑫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背景、内在理路及实践路向

发布时间:2024-05-28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形成了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两个结合”为方法论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是全面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从生成背景入手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出场语境,准确、宏观地诠释其内在理路,探寻实践路向,可以更好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谋篇布局和内在要求。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背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背景,有助于在国内与国际、现实与未来、党内与党外的交汇点上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理路,了解其何以产生的时代根源,明晰其何以发展的现实动力,从而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步履。
  1.关照文化发展大势,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诞生是对当前文化软实力较量与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理论指导与现实回应。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其背后指向了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更指向了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当前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伴随文化市场国际化和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同时促使不同国家之间各类文化产品互相融合。在文化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竞争日益突出。如有些美国影片虽然以我国独有的文化象征为塑造对象,但是影片所展现的内容是纯粹的美国价值观与意识形态,“西方文化媒体挪用中国传说这一文化再现的过程本身就是两种文化间的对话。美国强势文化凭借其经济和技术的优势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使其成为言说西方权力话语的工具”。习近平强调,“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占领优势。如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已然发生变化,既要看经济发展状况、科技领先水平、军事建设能力等物质方面有形的“硬实力”,也要看国际话语权、文化影响力、文明价值观等精神方面无形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了凝魂聚力的核心作用,物质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战即溃;但文化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攻自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与此相对应,我国在国际舆论格局上的话语权有所提升,但是舆论场域中“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快速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而我国在国际层面的种种政策、倡议、成就等都会招致有些国家的抹黑、捧杀等,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文化层面、意识形态层面、价值观层面的舆论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我国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2.满足文化建设需求,展现新气象与新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延伸与现实实践。
  一方面,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物质硬实力更加雄厚,这就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发展程度应该与经济基础相匹配。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特定时代,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一定是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的文化,如盛唐时期的中华文化、20世纪的苏联文化和欧美文化等。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建设实践和理论上的双重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此做出了科学解答。与此同时,解决文化建设领域的现实问题更需要科学思想的指导。虚无主义思潮等错误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较大负面影响。文化虚无主义是否定民族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的态度或思想倾向。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选择性否定,通过虚构文化故事、断章取义文化言论、抹黑传统文化等手段来达到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以随意篡改历史、曲解历史、编造历史故事、抹黑历史人物等手段来否定历史。历史虚无主义危害极大,它“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试图否定抹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卓绝的伟大历史,进而煽动推翻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文化表现上尤为突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领地。文化经济、文化消费、知识付费等持续升温,人民在精神文化生活上产生了高品质、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我国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已经大幅增加,但是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地域位置、社会分工等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只有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使理论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形成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诞生正是对文化建设领域人民之问的科学解答。
  3.应对党内现实考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理论关照与现实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诸多时代问题,如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领导权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若解决不好,会使党的执政合法性出现认同危机。如何应对党内现实考验,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权威性,补偏救弊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有科学的文化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习近平指出,“欲事立,须是心立”,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党内少数党员干部的价值观错位会削弱党的先进性。价值观错位就是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譬如,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履职尽责,只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能正确对待权力和名利,利欲熏心、追名逐利,以“官本位”的价值观在党内横行,把权力作为享受特权的工具,而不是为人民服务的职级;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只知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不能认清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本质,只知玩弄权术、拉帮结派、排除异己;不能坚定政治信仰,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不问苍生问鬼神,大搞封建迷信等等表现不一而足。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三观”出现了松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P64)这些考验和危险长期存在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另一方面在于少数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毫无党性原则,政治意识淡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浅薄等,不仅严重影响党的纯洁性,而且稀释社会和人民对党的信念感、信任感和认同感,同时给了国外反动势力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机会。除此以外,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反动社会思潮以其虚伪的政治性和隐蔽的伪装性试图改变甚至重塑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瓦解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认同,颠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对于党的权威性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理路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统筹谋划,形成了“主体—任务—使命—方法—场域”的内在理路,回答了新时代谁来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文化应完成什么样的任务、秉持什么样的使命、如何践行文化使命展开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建设关照场域的问题,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1. 文化建设主体: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这一论断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即党和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始终坚持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文化自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任务,形成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亿万中国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始终推动文化建设前进步伐。习近平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在文化建设领域,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人民性,既要以人民文化需求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要坚持人民是文化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和评判者,坚持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主要依靠力量。“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党和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体的一体两面,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人民文化建设主体地位才能激发人民文化创新创造的主观能动性,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注入人民力量。   
  2.文化建设任务: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首要政治任务,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正是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各项事业稳步前进,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此外,文化的意义在于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以文化人,培养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筑牢全党全民信仰之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筑牢社会和谐稳定之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双创发展”,筑牢中华文化传承之基和“两个结合”创新之基;网络环境日益清朗,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之基,为推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注入了强大思想力量。
  3.文化建设使命:历史与现实相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文化使命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文化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历史上的中华儿女以极富创造力的思维开辟了“伟大的中华文明”,这些至今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宝贵文化财富,在现代社会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焕发出崭新光彩,形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另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中华文明内蕴的价值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深厚底蕴,使其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成为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
  4.文化建设方法:传承与创新相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文化建设方法以“第二个结合”为基本遵循。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捍卫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人文精神与哲学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构成了中华民族镌刻于心的根脉,因此我们才能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从而实现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在的基因密码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才能捍卫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以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第二个结合”的具体路径是传承与创新相统一。“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现代化活力,使其回应时代诉求、适应时代发展,才能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有效结合。文化传承延续民族风貌和历史积淀,文化创新展现时代价值和内在特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指明了“第二个结合”的具体路径,彰显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5.文化建设场域: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场域,不仅要在国内加强各个领域的文化建设,还强调国际场域文化发展的新论断,彰显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一方面,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民族的,也是当代的、世界的。“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漫长文明发展史上,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充分说明了文化建设场域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另一方面,文化建设离不开交流互鉴。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一理念为如何超越“文明冲突论”,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中国答案。在世界文化发展场域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发出全球文明倡议,阐明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强调要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等等。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广阔胸襟和开放包容的文明情怀,回答了文化发展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汇聚磅礴的文化力量。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路向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新观点新方法,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归结起来,主要体现为坚持自主性发展、系统性发展与开放性发展。
  1.坚持自主性发展,夯实文化建设基石首先要坚守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是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根本文化命题的自觉思考和解答,表现为在独立性、主动性、自觉性、自为性基础上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从而使得文明、文化立得住、行得远。坚守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前提和基础。坚守文化主体性不是文化自负,也不是搞文化霸凌,而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中华文明发展的自主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焕发中华文化资源新生机,以中国式现代化激发中华文化新活力,从而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实践,“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坚守文化主体性还表现在主动发声,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什么贡献、正在作出什么贡献、还要作出什么贡献,以此来展现中华文明强大的进步性,解决“失语”和“挨骂”的问题,放大正面声音,增信释疑,从而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改变世界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的局面。其次要坚定文化自觉自信自强。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论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和组成部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进程中不断实现的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难以实现文化自强;一个不能文化自强的民族,难以实现繁荣昌盛。“有了文化自信,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形成推动文化建设、文化创新的精神动力。”我们应当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流变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以及奋进新时代的现代实践中汲取中国经验、凝练中国理论,实现精神文化上的独立自主,进而使文化自觉自信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当中,培养充满生机与活力、致力奋发与向上的民族风貌。文化自强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态度和方针。实现文化自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在文化自觉自信的基础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调动人民文化建设积极性,繁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次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是对文化自主性发展的印证与阐释。守正,在于坚持事物本质规定;创新,在于优化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在文化建设领域,守正,就是要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守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守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守住“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其内在地包含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继承的意涵;创新,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第二个结合”赋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发展。
  2.坚持系统性发展,架构文化建设框架首先要坚持文化建设任务的系统性。
  文化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其精神特质遍布和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首要政治任务,从而将文化建设与坚持正确指导思想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践行者,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的思想保障。筑牢信仰之基,才能挺起精神脊梁;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凝聚共同理想,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其次要坚持文化建设布局的系统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立足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战略问题而形成的系统化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了文化建设工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五个方面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价值保障、社会基础、生产创作机制和国际传播任务,以系统性谋划、前瞻性布局擘画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蓝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丰厚的文化滋养。再次要坚持文化建设内容的系统性。基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个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将文化建设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如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加强政府行政文化建设;建设网络文化、创造网络文明空间;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培育新时代企业精神、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实施城乡互动的文化发展战略;加强军营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统性要求文化建设坚持各方联动性发展,任何一方脱离文化建设的主流都会动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造成不可估量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3.坚持开放性发展,展现文化建设态度首先要秉持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勃勃生机,这也是中华文化何以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当今世界,全球化潮流和趋势不可阻挡,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也造就了“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不能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只有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襟拥抱世界,才能使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绽放光彩。其次要开阔全球视野。中国共产党是胸怀天下的大党,担负了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回答了国内文化建设的诸多问题,也回答了开展跨文化交流、跨文明对话和着力“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场,讲清楚中国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统,以此阐明“中国特色”何以成为“中国特色”的来源。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促进和谐共生、共绘美美与共的文明画卷,在推动世界文明共同繁荣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再次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习近平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对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而言,文化传播是关键性工作。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采取文化入侵手段试图扭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使国内各种错误思潮泛滥,网络舆论乱象丛生;同时以资本主义文明价值理念不断影响和塑造国际体系,致使国际冷战思维、零和博弈阴魂不散,不仅严重影响人民思想和舆论环境,危害社会稳定,威胁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也严重影响着国际舆论环境的和平稳定。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对诸如“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文化霸权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了有力回击,彰显了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秩序的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要回归到中华文明历史源点,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挖掘中华文明基因,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寻找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理念契合点,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让世界人民了解真正的中国、了解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改变国家形象“他塑”的被动局面,传递真正的中国声音和中国理念,构建与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年3月4日 
  网络编辑:静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