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围绕我国文化建设重大问题形成的一系列内涵丰富、论述深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理论总结。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清晰地呈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展现出深刻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本文从实践、理论两重逻辑,从对过去、当下、未来三重价值意蕴认真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助于廓清其思想内核与内在关联,理解其建构逻辑与重要意义,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引。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逻辑
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直接参与和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萌发、孕育、成熟,在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用、检验、升华,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的直面回应与科学解答。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既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更是中国共产党直面国家文化自信、文化安全所面临的困境与威胁,回应推动文化繁荣的时代诉求而创立和不断完善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来源于实践,并在对实践之问的回答中不断发展丰富,这就是其所彰显的鲜明的实践逻辑。
(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数十年从地方到中央的领导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了针对县域、市域、省域、国域不同层面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伴随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文化建设工作的实践演进而逐步发展并最终形成。党的十八大之前,习近平同志参与文化建设工作而总结的实践经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论萌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体智慧结晶,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最终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保护文物古迹中萌发历史文化传承理念。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历任河北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期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批评“许多领导同志的头脑中,轻视文化、教育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提出文化兴县战略。他指出要搞好教育文化事业,大力推动文物古迹保护抢救工作,把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用起来,让不会说话的古迹活起来。在他的领导和部署下,正定先后完成了修复隆兴寺、保护古槐树、编写《正定古今》等文化建设工作。正如正定群众所说:“近平同志对正定的历史文化传承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在对地方民俗民情的认识中初现文化建设工作思路。1985年6月至2002年 10月,习近平同志先后在福建省厦门、宁德、福州和省委、省政府担任重要职务,领导并探索福建的文化建设道路。一是大力推进文艺繁荣。习近平同志着力振兴闽剧,推动芳华越剧团发展环境“升级换代”,领导创作了《山海的交响》等一批文艺作品,他指出,要“抓各门类的艺术创作,包括文学、音乐、影视、歌舞、曲艺、书画的创作。各个艺术门类都要大力提高艺术生产力”。二是着力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习近平同志领导保护厦门鼓浪屿、福州三坊七巷,抢救万寿岩,修复林则徐系列遗迹,打造福州城市文化雕像景观,推动武夷山、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是尽力支持文化出版事业。习近平同志推动《闽东报》复刊,两次扩版《福州晚报》,并出版一系列福建省古籍图书。在文化发展规划中推进建设文化大省。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和省委书记。“习书记主政那五年是浙江文化建设大步跨越迈入前列的五年”,在他的治省方略“八八战略”中,其中一大战略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习近平同志提出“三个不相适应”和“一个不够协调”的论断,并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繁荣,进一步壮大文化产业”,构建加快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整体框架,即以“三个力”为方向,以“八项工程”为抓手,以建设“四个强省”为目标构建的“3+8+4”框架,撑起浙江文化建设宏伟大厦的“四梁八柱”。《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是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最重要的一项文化决策,把准了浙江文化建设的方向,擘画了浙江文化发展的蓝图,在浙江文化建设史上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中探索文化大都市建设。2007年3月至10月,习近平同志任上海市委书记。他履职后的第一场公开活动是瞻仰中共一大、二大会址,重温党的初心使命,接受红色革命文化教育。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市文艺单位调研时针对上海文化建设指出,“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要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把文化的力量融入经济发展中,在经济发展中推进文化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大都市建设,推动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互鉴中传承弘扬中华文明。2007年10月,习近平同志进入中央工作,正式开始了领导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工作。任职国家副主席期间,习近平同志赴俄罗斯、日本、美 国、德国、比利时、匈牙利、老挝、孟加拉国等多国参加文化外交活动,增进中国同世界的彼此了解,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展、成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的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从2014年首次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到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从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九个坚持”,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从“两个结合”到“七个着力”;从宣传思想工作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到“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完善,并于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正式提出,其中凝结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文化建设工作实践经验的集体智慧。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最终确立的,它的相关理念、观点从习近平同志早期在地方的从政经历中萌发、初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发展、成熟。它来源于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它的生成、完善过程体现了鲜明的实践逻辑,未来也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推进而继续丰富完善。
(二)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在全球化和数字化大潮中,为增强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稳步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提出与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的实践需求、实践进程相呼应、相契合。
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现实需要的积极理论回应。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大肆侵略,中国陷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境地,国人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败感,文化优越感和自信心逐步丧失,中国国民文化心态逐步由封闭的自信自负走向自卑自虐。“全盘西化”等丧失文化主体意识的极端自卑心理充斥着当时的中国社会。更有甚者直接将东西文化之别等同于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之异,对中华文化展开了充满文化自虐色彩的偏激自省,把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片面地归结于中华文化的失败。中华文化自信的近代失落,导致文化主体性和中华文化正统地位逐渐缺失,全盘西化带来的文化自卑心态,混杂着这一心态滋生出的仰视西方、崇尚西方、模仿西方的文化价值判断日益成为主流社会的心理趋向,使中华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陷入危机。
这种缘起于近代中国文化失落危机导致的文化自卑心态延绵至今,在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日益交融的背景下,更易衍生出文化主体危机、文化安全风险等诸多现实文化建设困境。因此,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迫切需要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先进文化理论纠偏文化心态,引领文化发展,进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当代重构。坚定文化自信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深厚价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文化立场,是新时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正是顺应了新时代建构国民文化心态和文化价值观的实践需求,回应了中国文化自信当代建构的实践呼唤,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和深刻的实践意蕴。
另一方面,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实践呼唤新的文化理论的指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安全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引发了文化碰撞,出现了思想混乱、崇洋媚外等诸多文化安全问题。在最初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中,中国文化发展处于弱势地位,中国的文化产业、传统文化观念等受到西方全球化的直接冲击。二是网络与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了舆论和价值观领域的文化混乱。西方国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致使不良文化、错误思潮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体系产生消极影响甚至破坏。三是在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扩张下,中国的文化安全受到威胁,文化价值观面临西化、分化风险。西方文化霸权、文化帝国主义等是造成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
国家文化安全的实践问题同样呼唤先进文化理论的回应。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面临安全困境的因应,以解决文化安全的现实问题为导向,是文化建设实践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着力化解文化建设实践中面临的安全问题的策略:
首先,“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至关重要,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渗透和思想侵入,严重威胁和侵蚀我国的文化安全。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必须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筑牢国家文化安全屏障。
其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洞察、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管文化”重要原则、直面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而提出的。从2023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针对文化建设的“十四个强调”,到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七个着力”,都明确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只有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我国的文化安全才会更加牢固。
最后,“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信息化条件下,维护网络文化安全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科技前沿,分析网络文化传播规律和网络舆情生成演化机理后指出,“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增强网络文化安全意识,“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条件下掌握舆论主导权,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
除此之外,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所倡导的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等理念,也有力回应了增强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的文化建设实践需求。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新时代增进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它系统回答了长久以来中国文化建设所面临文化自卑与安全困境的实践问题,统筹文化自信与文化安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稳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实践遵循
习近平文化思想增进文化自信、保障文化安全的同时,也致力推动文化繁荣。它为新时代文化繁荣指明实践路径,是“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需要而生”的科学行动指南。
“精神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精神文明建设,对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细致谋划和实践部署,明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之一。具体来说,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繁荣,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宏观来说,推动文化繁荣,就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七个着力”文化建设工作方略,明确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两大重要内容,其繁荣发展关乎文化建设工作成效,关乎能否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关乎能否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具体的实践任务。新时代新征程,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确保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要着力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要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加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定要突出社会效益,要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作贡献,这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使命和任务。
微观来论,推动文化繁荣,就要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全面覆盖、协调并进的文化繁荣。“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具体行动领域,它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是覆盖广、门类多、种类繁、成果硕的文化大繁荣。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作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为使其顺利完成,就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推动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总之,伟大的时代呼唤文化的繁荣,并催生伟大的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实践路径,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的科学行动指南。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它传承与创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建设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它批判与超越了西方文明思想,主张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发展,体现了理论继承性与时代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内涵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化”这一现象的思考和理解,从以“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的认识为基础展开,揭示了文化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总结了文化的民族性、阶级性、人民性、继承性、开放性等特征,探究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论述了文化的本质与内涵、功能与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基于对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规律的透彻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探明了社会文明变迁的内在机理,指出了共产主义的文化功能在于造就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呈现,它的生成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承继,是基于历史和实践发展对这一理论的自然延展和理性贯通。具体来看,第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人民观,提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文艺要反映人民心声,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第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观,它关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络强国建设、新闻出版等文化产业事业发展的诸多具体实践问题,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体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实践特点。第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开放观,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未来必将继续观照实践的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进而不断创新丰富。第四,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具有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的观点,指出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强化党的文化领导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综上,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它顺应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而生,更加契合中国文化发展现实,更加紧密结合中国人民实际利益。
(二)对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领导者、文化变革的开拓者、文化发展的掌舵人。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顺应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推进,先后历经从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形态演变,展现出思想发展中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带领中国实现了从推动“文化翻身”、致力“文化改造”、尝试“文化反思”,到提升“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的文化建设伟大跃升。
毛泽东科学界定了文化的内涵及社会结构定位,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及未来走向,提出了“双百”“两用”的文化方法论和“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方向论。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恢复了“双百”方针,提出了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制定了“三个面向”的文化教育方针。江泽民深入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强调要把先进文化建设上升到立党治国的高度,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胡锦涛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确立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战略目标,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命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国共产党人文化思想之大成,在文化本质观、文化价值观、文化理念观和文化发展观等多方面传承赓续、创新发展了党的文化建设优良传统,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着力解决了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坚守了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而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的理论生成脉络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文化思想的根脉相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三)对西方文明思想的批判与超越
西方文明以“文明—野蛮”二分法为思想基础,在暴力掠夺的殖民历史中,逐渐形成了“西方文明优越”且内生向外扩张的文化价值取向,创造了以“强权”“冲突”“文明等级”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念。随着西方文明全球化扩张,其所信奉的“西方文明优越论”造就了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赋予了西方文化自诩的“普世性”和“优越性”,造成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价值对立和文化冲突。长久以来,诸如文明冲突论、文化殖民、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精英主义文化观等掺杂错误意识形态的西方文明思想甚嚣尘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破坏人类团结的不良文化因素。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绝不会是人类文明的普适形式与终结形态,更不能独自决定人类文明的未来方向。如何在与带有“扩张”“普世”“霸权”“冲突”“中心主义”色彩的西方文明思想的博弈中,坚守本国文化主导和独立,维护本民族文化主体与安全,构建一种和谐互鉴、共荣共生的新型文明观,成为各国必须探讨的重大时代课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当今世界文化格局由西方文化中心走向非西方文化觉醒、由文化霸权走向文化多元、由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融合的演进趋势,挣脱了西方“一元普世、中心优越、霸权冲突”的文明藩篱和文化拘囿,强调“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要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纾解“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这一难题,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主张以文明对话消解文明冲突,以文明平等代替文明霸权,以文明多元抵制文明中心,引领人类文明关系走向正确方向,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友善、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重塑世界文化格局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平等性的前提下,加强文明交流互鉴,重视文明传承创新,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包含的新时代文明观。
从批判“文明优越”迈向实现“文明共生”,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西方文明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在与西方文明思想的激辩碰撞中,习近平文化思想逐步实现了理论成熟。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部署当下党和国家文化建设,谋划未来中国文化发展方向,是贯穿过去、当前、未来三重意义相统一的、富有深刻价值意蕴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承载过去: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历史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宝贵精神财富,这“三大文化”共同熔铸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共同塑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品格,共同推动着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精神家园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个突出特性,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一代代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向导和共同的价值遵循。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工作必须注重对“三大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发展,从中汲取文化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构筑中国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宝贵的智慧资源,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根脉。以现代视野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出的独特精神标识和特殊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传承并赋予革命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就是要着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赓续红色血脉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新时代要“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要提炼、弘扬并传承好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用以革命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作为精神旗帜引领当代社会思潮,为中华民族构建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强大文化支撑。新时代弘扬传承革命文化具有重大价值意蕴,它为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供了优秀文化根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新时代推动文化发展、指引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弘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可以使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人民精神风貌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改善、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这即新时代赓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体现的重要价值。
赓续“三大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和百余年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深厚历史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大重要创新,也是新时代实现“三大文化”守正创新的一项文化建设策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在深刻把握“三大文化”突出特性,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深刻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性价值的基础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对“三大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三大文化”逐步焕发时代荣光,增添时代内涵,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特点的新的文化形态。
赓续“三大文化”,还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融通中外,辩证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新时代,我们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以开放、包容、自信的态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促进外来优秀文化本土化,做到融通中外、贯通古今、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有机衔接,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放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去思考,放在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潮流中去审视,放在人类文明激荡繁荣的历史背景中去把握,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思维、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深厚的历史智慧,彰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二)服务当下: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的系统部署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新阶段的世情国情党情,对中国文化建设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体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实现了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工作布局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用”为目的,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结合的角度指明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实现路径。这既体现为文化建设规划层面的路线图、任务书、动员令,又表现为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工程项目部署,是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的行动纲领。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统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局,对网络舆论和网络文化生态、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宣传、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和传播能力、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和旅游融合等多个文化建设领域进行了指示谋划和系统部署,是在当前历史节点建设强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净化网络精神文化家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传播话语能力的实践遵循。
从“九个坚持”到“十四个强调”再到“七个着力”,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工作实践先后作出的系统性战略部署,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发展事业的谋篇布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九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纲领性要求,是开展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定遵守、深入贯彻、严格落实的实践指引。“十四个强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中国文化建设规律作出的系统性概括,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七个着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部署制定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是由七个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互相联系、环环紧扣、缺一不可,把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和发力点。
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文化思想确立于当前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实践,聚焦于当前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任务,总结于当前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经验,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形成规律性认识的理论升华,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指引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行动纲领,体现着深刻的当代价值和浓厚的时代意义。
(三)面向未来:擘画中国文化发展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历史,指导当下,更面向未来擘画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对文化建设未来方向掌舵领航的重要价值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即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明确了将来一段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两个建设”愿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永续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擘画了宏伟蓝图。
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立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起点高瞻远瞩,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历史视野为我国文化发展制定的宏伟蓝图,在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价值。
此外,与文化强国建设进程相统一的文化发展必由之路是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中华文明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宏伟蓝图,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引领中国文化发展所追求的全新文明形态,是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产物。它通贯古今东西,源于历史的传承、现代的改造、文明的交融,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突出特性和民族精神,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代精神,是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洞悉了中国文化建设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发展大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文明未来发展灿烂前景的高度自信,对从文化层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前瞻性和引领性。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宏伟目标,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古今、立足当下、关注未来的宏大历史视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部署的深刻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将文化建设的现实关注与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紧密结合,为创造中华文明繁荣永续擘画了宏伟蓝图,凸显了对确保未来中国文化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寇清杰,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子杰,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