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国际共运部组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第四卷学习交流会。国际共运部主任潘金娥研究员主持会议,刘海霞研究员、谭晓军研究员和李凯旋副研究员等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室学者相继交流发言,共运部参会学者讨论热烈、气氛融洽,收获颇丰。
刘海霞研究员着重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内容,并就其中关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观点分享。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表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刘海霞研究员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室的集体研究成果——《新冠肺炎疫情:透视新自由主义弊端的多棱镜》指出,西方多国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濒临崩溃,主要是由于新自由主义作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长期推行“小政府”“大市场”的原则,崇尚利润至上,支持金融资本剥削劳动者阶层,是造成西方抗疫不力,公共卫生系统衰落,不平等现象加剧,政府治理危机等原因。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这对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谭晓军研究员结合学习内容谈道,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是对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一次全面、彻底的检验。三年来的“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鲜明比较,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是取得了重大进步的。 日本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疫情却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已经经历了7波疫情。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公共卫生体系谈了八个方面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效能、应对重大流行病非常具有启示意义。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救治体系是应对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因此,谭晓军研究员指出,我们党能够带领中国不断走向成功的关键在于:总是能够客观、辩证、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有成绩给予肯定,有错误进行纠正,有不足及时完善。
李凯旋副研究员结合《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就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成果,面临挑战进行了扼要介绍,并对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主要制度类型和改革趋势进行了分析。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未来5到15年,我们国家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在此基础上,李凯旋副研究员对西欧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扼要分析。西欧的社保制度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四方面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有些国家开始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所谓西欧的“福利资本主义”,因绩效的差异一般被分为保守合作主义模式、自由主义模式和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欧盟接受所谓“社会投资”理念,推动各种模式的“福利国家”向“竞争国家”趋同。
与会老师围绕三位主讲人的专题讲解,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下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完善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拉美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国际共运部主任潘金娥研究员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的报告内容,指出三位老师分别从基础理论、国内和国外制度发展情况的角度进行讲述,内容生动、丰富,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意义。
(共运部 李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