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历史唯物主义和当代中国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和yl23455永利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全国‘历史唯物主义和当代中国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12年9月22-23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来自yl23455永利、中央文献研究室、国防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yl23455永利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李崇富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国防大学原副校长许志功中将出席会议并作了专题报告。在开幕式上,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德喜教授致欢迎辞,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yl23455永利原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浙江省社科联主席、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教授分别致辞。与会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围绕“历史唯物主义和当代中国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从而深化了对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及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亟待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1.关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
针对一些主张国企私有化、瓦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李崇富教授在专题报告中强调,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他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看,坚持和完善我国法定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因此,我们必须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不能离开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不能离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等制度性规范,过分抬高非公经济,而贬低和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第二,从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看,我国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具有极端重要性。因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前提,是劳动人民不再受私有资本奴役的命根子,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第三,从维护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具有绝对必要性。只有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动摇和丧失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绝对必要和不容打折扣的;其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仅必须始终坚持、不容削弱和虚化,而且应当随着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巩固、加强和发展。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准备以后,即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后,还必须同迈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迈向完全和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相衔接,直至最终完全到达共产主义社会。
北京大学陈志尚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和善于利用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资本主义因素,我们要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因素本身所具有的二重性,充分发挥其有益作用,而减少其消极性对社会主义的影响。要科学地认识这些问题的实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谋取新的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换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方针必须落实到实处,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地从理论的高度进入到实践的领域之中。
2.关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与自觉问题
许志功教授对胡锦涛总书记2012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作了理论解读。他认为胡总书记的“讲话”是对丰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下庄重的历史抉择和政治宣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自信与自觉的生动体现。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自信与自觉,我们才能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更好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要有高度的自信,因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因为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因为它是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自豪、增强自信。但自豪自信不是自满自足,而是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得力的举措去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征程上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而这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觉: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发达,这方面我们要有高度的自觉。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才有社会主义,才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一点我们要有高度的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在面对复杂的内外环境,我们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要有高度的自觉,沉着冷静地应对,扎扎实实地工作。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这一点我们要有高度的自觉。
3.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问题
侯惠勤教授指出,中国的改革步入了“深水区”,现阶段的特点既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期,又是矛盾的凸显期和多发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以更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完善的制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其明确和清晰的政治内涵,不容混淆。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完善和发展,涉及的是体制机制改革,而不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改变,更不是“全盘西化”;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作为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党性、阶级性,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性,而不是一个纯工具性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而不是什么另起炉灶的社会主义。今天,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的,就是在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制度和理论体系,我们必须警惕西方用所谓的“普世价值”去消解中国道路。我们不搞西方式自由民主制,根本原因不在于国情差异,更不是由于目前的条件不具备,而是基于根本不同的自由民主理念。马克思主义对于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及其局限性的批判,在今天并没有失效。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所能突出的自由,只能是资本的自由、金钱的自由,而不是真正的个性的自由。只有在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真正进入了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时期。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家俊教授提出,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最突出的包括四个问题: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结论。
4.关于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从唯物史观的思想理论高度来理解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研讨会的一个热点问题。
重庆市委党校苏伟教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丰富,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大基本要素。如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炼出言简意赅的文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能更有效地为广大群众所掌握。他认为,可以提炼为“为人、为公、民主、共富”八个字。
辽宁省政协韩学军同志认为,在当前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按照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意识形态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加强理想信仰教育中探寻解决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新路径:坚持信仰的高尚性,教育共产党员坚定政治信仰;坚持信仰的现实性,引导人民群众坚守社会公德;坚持信仰的合法性,引导全体人民树立法律神圣的意识。
空军指挥学院窦爱兰副教授认为,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要求我们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努力在多样化思潮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多样化观念中寻求最大的社会共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社会思潮提供思想基础;认真研究社会思潮,为引领提供现实的针对性;加强舆论引导,为引领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为引领夯实群众基础。
西南大学林庭芳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当代中国整体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实践以及教师自身素质上必须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引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有效措施。
5.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
关于马克思的文化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河北师范大学李素霞教授提出,面对多元化思潮和西方文化霸权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必须对此加以关注和深入研究。为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与文化问题的沟通与对话。马克思的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理论,马克思的文化理论对于研究当代文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当前,党和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的矛盾凸显期,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无疑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文化生产力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陶秀璈教授提出,文化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是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创造了文化生产力得以产生的经济条件,同时也是文化生产力得以实现的条件。文化生产力的出现当然不能取代物质生产力,但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也需要精神(文化)生产力的支撑。文化生产力的出现不但不能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反而更深刻证明,物质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力量。
关于大众文化问题,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郑祥福教授认为,当代西方大众文化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一场新的扩张,是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服务的。因此,当代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继续,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进一步延伸,其实质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同时,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有不少思想和观点值得我们马克思主义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进程问题,湖南大学宁德业提出,毛泽东领导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奠基创业篇;邓小平提出的精神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转型开局篇;江泽民提出的先进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与时俱进篇;胡锦涛提出的和谐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繁荣篇。这些文化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整体。
6.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研究和阐发
关于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北京大学李士坤教授指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论述了自由时间与个人发展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那里,自由时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节约劳动时间就等于增加使个人获得充分发展的时间。自由时间越多个人获得发展的余地就越大,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这必须有前提,即工人群众应当自己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成为支配自由时间的自觉主人。
关于社会发展形态问题,yl23455永利李延明研究员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联系紧密,没有共产主义学说,就没有五形态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其中一些民族国家没有充分经历所有的发展阶段,并不表明社会形态的衔接顺序没有规律,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形态衔接顺序的观点站不住脚。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是一种科学的预测。
关于殖民主义的作用问题,浙江师范大学叶险明教授提出,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初所提出的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双重使命”思想,有其特定的话语背景和历史背景。他晚年对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的作用只有否定意义上的评价就是缘于这种特定的话语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变化。这两种情况都是马克思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当时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与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关系考察的具体运用和历史性分析,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其间没有所谓历史观和世界观的重大转变,更没有所谓受“欧洲中心论”影响的问题。
关于群众史观问题,上海市委党校吕会霖教授认为,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是执政的共产党的政治属性和行为目的。马克思发现的这一伟大观点,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仍然具有伟大意义。天津师范大学郝贵生教授进一步提出,群众史观理论的研究有待深化:一是群众史观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二是群众史观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一起构成唯物史观的两大基本支柱;三是要拓展和深化群众史观理论的基本内容;四是要拓展和深化群众史观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五是群众史观的现实意义是塑造具有主体和主人公意识的现代社会主义新人。浙江师范大学周志山教授从马克思公共性视阈中的民生问题展开探讨,提出民生问题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现实关切,公共性理论是马克思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从公共性视阈关注和改善民生问题,符合马克思社会民生观、实践民生观、公共民生观的研究路径。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编辑:汪世锦)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10期
网络编辑:张剑
1.关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
针对一些主张国企私有化、瓦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李崇富教授在专题报告中强调,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他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看,坚持和完善我国法定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因此,我们必须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不能离开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不能离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等制度性规范,过分抬高非公经济,而贬低和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第二,从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看,我国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具有极端重要性。因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前提,是劳动人民不再受私有资本奴役的命根子,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第三,从维护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具有绝对必要性。只有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动摇和丧失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绝对必要和不容打折扣的;其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仅必须始终坚持、不容削弱和虚化,而且应当随着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巩固、加强和发展。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准备以后,即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后,还必须同迈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迈向完全和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相衔接,直至最终完全到达共产主义社会。
北京大学陈志尚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和善于利用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资本主义因素,我们要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因素本身所具有的二重性,充分发挥其有益作用,而减少其消极性对社会主义的影响。要科学地认识这些问题的实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谋取新的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换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方针必须落实到实处,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地从理论的高度进入到实践的领域之中。
2.关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与自觉问题
许志功教授对胡锦涛总书记2012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作了理论解读。他认为胡总书记的“讲话”是对丰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下庄重的历史抉择和政治宣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自信与自觉的生动体现。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自信与自觉,我们才能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更好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要有高度的自信,因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因为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因为它是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自豪、增强自信。但自豪自信不是自满自足,而是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得力的举措去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征程上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而这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觉: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发达,这方面我们要有高度的自觉。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才有社会主义,才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一点我们要有高度的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在面对复杂的内外环境,我们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要有高度的自觉,沉着冷静地应对,扎扎实实地工作。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这一点我们要有高度的自觉。
3.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问题
侯惠勤教授指出,中国的改革步入了“深水区”,现阶段的特点既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期,又是矛盾的凸显期和多发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以更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完善的制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其明确和清晰的政治内涵,不容混淆。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完善和发展,涉及的是体制机制改革,而不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改变,更不是“全盘西化”;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作为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党性、阶级性,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性,而不是一个纯工具性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而不是什么另起炉灶的社会主义。今天,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的,就是在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制度和理论体系,我们必须警惕西方用所谓的“普世价值”去消解中国道路。我们不搞西方式自由民主制,根本原因不在于国情差异,更不是由于目前的条件不具备,而是基于根本不同的自由民主理念。马克思主义对于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及其局限性的批判,在今天并没有失效。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所能突出的自由,只能是资本的自由、金钱的自由,而不是真正的个性的自由。只有在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真正进入了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时期。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家俊教授提出,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最突出的包括四个问题: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结论。
4.关于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从唯物史观的思想理论高度来理解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研讨会的一个热点问题。
重庆市委党校苏伟教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丰富,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大基本要素。如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炼出言简意赅的文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能更有效地为广大群众所掌握。他认为,可以提炼为“为人、为公、民主、共富”八个字。
辽宁省政协韩学军同志认为,在当前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按照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意识形态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加强理想信仰教育中探寻解决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新路径:坚持信仰的高尚性,教育共产党员坚定政治信仰;坚持信仰的现实性,引导人民群众坚守社会公德;坚持信仰的合法性,引导全体人民树立法律神圣的意识。
空军指挥学院窦爱兰副教授认为,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要求我们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努力在多样化思潮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多样化观念中寻求最大的社会共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社会思潮提供思想基础;认真研究社会思潮,为引领提供现实的针对性;加强舆论引导,为引领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为引领夯实群众基础。
西南大学林庭芳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当代中国整体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实践以及教师自身素质上必须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引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有效措施。
5.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
关于马克思的文化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河北师范大学李素霞教授提出,面对多元化思潮和西方文化霸权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必须对此加以关注和深入研究。为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与文化问题的沟通与对话。马克思的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理论,马克思的文化理论对于研究当代文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当前,党和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的矛盾凸显期,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无疑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文化生产力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陶秀璈教授提出,文化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是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创造了文化生产力得以产生的经济条件,同时也是文化生产力得以实现的条件。文化生产力的出现当然不能取代物质生产力,但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也需要精神(文化)生产力的支撑。文化生产力的出现不但不能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反而更深刻证明,物质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力量。
关于大众文化问题,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郑祥福教授认为,当代西方大众文化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一场新的扩张,是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服务的。因此,当代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继续,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进一步延伸,其实质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同时,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有不少思想和观点值得我们马克思主义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进程问题,湖南大学宁德业提出,毛泽东领导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奠基创业篇;邓小平提出的精神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转型开局篇;江泽民提出的先进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与时俱进篇;胡锦涛提出的和谐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繁荣篇。这些文化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整体。
6.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研究和阐发
关于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北京大学李士坤教授指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论述了自由时间与个人发展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那里,自由时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节约劳动时间就等于增加使个人获得充分发展的时间。自由时间越多个人获得发展的余地就越大,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这必须有前提,即工人群众应当自己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成为支配自由时间的自觉主人。
关于社会发展形态问题,yl23455永利李延明研究员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联系紧密,没有共产主义学说,就没有五形态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其中一些民族国家没有充分经历所有的发展阶段,并不表明社会形态的衔接顺序没有规律,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形态衔接顺序的观点站不住脚。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是一种科学的预测。
关于殖民主义的作用问题,浙江师范大学叶险明教授提出,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初所提出的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双重使命”思想,有其特定的话语背景和历史背景。他晚年对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的作用只有否定意义上的评价就是缘于这种特定的话语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变化。这两种情况都是马克思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当时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与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关系考察的具体运用和历史性分析,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其间没有所谓历史观和世界观的重大转变,更没有所谓受“欧洲中心论”影响的问题。
关于群众史观问题,上海市委党校吕会霖教授认为,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是执政的共产党的政治属性和行为目的。马克思发现的这一伟大观点,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仍然具有伟大意义。天津师范大学郝贵生教授进一步提出,群众史观理论的研究有待深化:一是群众史观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二是群众史观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一起构成唯物史观的两大基本支柱;三是要拓展和深化群众史观理论的基本内容;四是要拓展和深化群众史观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五是群众史观的现实意义是塑造具有主体和主人公意识的现代社会主义新人。浙江师范大学周志山教授从马克思公共性视阈中的民生问题展开探讨,提出民生问题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现实关切,公共性理论是马克思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从公共性视阈关注和改善民生问题,符合马克思社会民生观、实践民生观、公共民生观的研究路径。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编辑:汪世锦)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10期
网络编辑:张剑
发布时间:2012-11-21 09: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