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静、王广义:“一切为了前线”:解放战争时期冀东解放区的支前工作
冀东解放区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战略区的枢纽。由于特殊的战略位置,冀东解放区成为支援前线的主要后方基地,特别是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为支援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支前工作中,冀东解放区以“一切为了前线”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承担起了浩繁艰巨的任务,对支援东北和华北的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冀东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期所发挥的历史作用,目前学界关注不足,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成果较少。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冀东解放区支前工作为考察对象,重点探讨其运行机制、具体举措、有益经验,以期深化对解放战争时期冀东解放区历史贡献和作用的认识。
一、支前工作的准备和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战略决战阶段,战争规模宏大,兵力投入较多,支前工作事关军队后勤补给,对于战争胜败具有重要影响。在党的领导下,冀东解放区从服务大局出发,努力克服自身困难,全力保障供给,以卓有成效的支前工作为前线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要完成好支前任务,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冀东解放区主要通过宣传动员和健全组织机构等途径,努力为支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积极开展持续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支前意识,为战时支前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宣传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和争取广大群众。全面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与民主,但国民党统治集团却一心继续维持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置人民的呼声于不顾,急于发动全面内战,企图在短期内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为了抗击国民党的进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解放区加紧政治宣传和斗争准备,对国民党的攻势予以坚决反击。冀东解放区基于特殊的地理和战略位置,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持续开展了关于战争局势的宣传工作。
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揭露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窃取人民胜利果实、残害人民群众的事实。1946年 7月,《晋察冀日报》刊文指出:“自停战协定颁布以来,国民党反动派向冀东解放区的进攻从没有停止过。除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外,便以蚕食为主。改编伪军土匪,组织‘伙会’‘义壮队’‘人民返乡团’等反动武装,经常到解放区骚扰残杀,造成许多骇人听闻的流血惨案,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是数不清的。”
二是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与他们是真正的利益及命运共同体,动员农民为保卫土改胜利果实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晋察冀日报》1946年的一则报道中写到,“七树庄战斗中,老百姓热烈的支援前线,一群群的青壮年冒着猛烈的炮火向战场跑去,老大娘们做好饭用水桶抬着往前线送去,丰润七区即组织了担架三十副,扣甲寨八十名青壮年在战场服务,遵化六区张家屯青壮年都去参战了,六十多岁老头和妇女、小学教员都抬起担架,转送伤兵”。
通过报刊舆论宣传,不仅可以让当地群众及时了解时局的变化和战争的前途,还能增进群众对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更能营造一种积极支前的热烈氛围,充分调动起群众的支前热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战争动员的彻底与否是战争能否胜利,能否继续胜利和胜利大小的关键,是我全体指战员及一切工作人员,是否用全力坚决执行的结果”。早在 1945年 9月,为了保卫人民抗战的胜利成果,壮大人民革命力量,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在北方重点巩固华北以及华东、华中解放区,集中力量控制东北。作为联系东北和华北的重要枢纽,冀东解放区党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于 1945年 10月召开了区党委会议,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加紧动员作好准备,“立即对全党、全军和广大群众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思想教育,肃清和平麻痹观念。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保卫解放区”。
1946年 6月,国民党向解放区悍然发动全面进攻,1947年 3月,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改行重点进攻。为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1947年 3月至 6月,解放军在冀东、东北、热河、豫北、晋南等地区开始了局部反攻。
1947年 4月 19日,冀热辽分局发布动员令,要求各区党委要“认真研究与讨论中央二一指示与解放日报社论《穷凶恶极走向崩溃》及《战局转折点》以便深入思想与战争动员,使各级干部、全体党员对目前国内和我区形势有一明确认识和胜利信心,增强斗志,用大力展开政治攻势,依据近数月来各解放区新的胜利事实,在部队和广大人民中更加深入地宣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真理”。
动员令同时还强调,各区党员干部应“广泛宣传与切实执行‘一切为了前线’的方针,以便发动我冀察热辽全体人民的总体战,使人人都能热烈地为战争服务,同心协力,捐助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克服困难、支援前线、打垮敌人”。
1947年 9月 1日,冀东解放区党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正式作出战争动员的决定,指出:“为了迎接我区的反攻,全区军民要在土改复查的同时完成战争动员工作,即扩大与巩固主力军;掀起参军参战英勇杀敌与支前的热潮;保卫秋收秋耕,以保障军需民用,为明年大生产做好准备,争取十月底完成征收任务。”
“平时没有支前的动员与教育,临时的动员不会深入与普遍。”动员和争取人民的根本做法,是让理论宣传持续深入群众,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和政治觉悟。在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之前,冀东解放区党委在上级党委的指示下进行了广泛有力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动员,提高了解放区群众对时局的认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宣传教育在群众中取得了积极反响,就连妇女也被调动起来,积极服务于前线战争,她们“有组织地慰问伤病员,给驻军缝洗衣服,动员自己的儿子丈夫参军,组织起来突击秋收秋耕,运送公粮,代替外出配合战斗的男子完成村中工作”。
(二)健全各级战勤组织,对全区的人力物力进行统一筹划和调运,从组织领导上保障支前工作的高效运行
平时组织不健全,临战必然慌乱。部队与部队,部队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事先如无一套组织或联系的制度,战时必然各自为政,联络协调不畅,影响工作效率。“庞大的物资与人力的组织与调配,加之时间极其紧迫,使支前人力工作极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健全统一的支前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成为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解放战争时期,冀东解放区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健全和完善支前工作体制机制,特别是注重健全组织体系。比如,1948年 8月,在辽沈战役前夕,为了完成支援辽沈战役的繁重任务,防止“过去由于对战勤任务情况不清楚,及河北主要有关机关的联络配合不够,缺乏统一组织,指挥不统一,战勤工作曾受到某些损失”等问题,冀东解放区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根据形势变化明确提出:“大规模的战争很快就要到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把战勤组织机构健全起来,充实各级战勤干部,修改战勤条例,从组织领导上保证日益繁重的战勤工作顺利进行。”
9月30日,冀东解放区党委、行政公署作出了《对战勤组织机构与领导关系的决定》,决定在军分区、县、区三级成立战勤委员会(简称“战委会”),由同级党委书记、专员及县长、区长分任正副主任。战委会代表党政机关统一领导和执行支前工作任务。为健全各级战委会的工作机构,分区战委会下设人民武装动员部和供应大站,县战委会下设人民武装动员部和供应中站,区战委会下设担架队、运输队、民兵队和供应小站。村级仍按以往形式组织战委会。
11月8日,辽沈战役结束后,为顺应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进一步做好战勤工作,冀东解放区党委、冀东解放区行政公署、冀东军区又联合下达关于建立冀东解放区战委会的决定,指出:“东北我军取得伟大胜利后,东北问题已解决,即将进入我区作战,为了有力支援战争,统一战勤工作的指挥,兹决定自即日起成立冀东解放区战勤委员会。”
冀东解放区战委会,是代表区党委、军区、行署执行战勤的统一集中的权力机关。同时,为了对全区的人力、物力统一筹划、调运等,又由战委会的主要成员组成战勤司令部,作为战委会的指挥机关。战勤司令部下设后勤、人民武装、供给、交通运输部(局)、分工管理各项战勤工作。因此,在平津战役开始前,冀东解放区已经形成了一套“上自行署,下至各村”的完整的战勤机构,从组织上保证了支前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支前工作的主要内容及举措
做好支前工作,特别是根据前线需要对物质资源进行有效供给并相应对庞大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并非易事。在严密的组织机构的支持下,冀东解放区积极开展了以参军动员、保障交通、拥军优属、物资供给、转运伤员等为主要内容的支前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创造了人民战争支前史上的一大壮举。
(一)参军动员
1946年 5月,鉴于全面内战迫在眉睫的形势,中共中央指出:“国民党现正积极布置全国内战”,“我应积极加以准备(特别抓紧练兵)加以制止”。6月,为保证兵员补充,提高军队战斗力,冀东解放区党委下达指示:“目前内战危机十分严重,我们必须进行强有力的自卫准备,决定动员全党力量用大力限期完成补军归队任务。”冀东解放区党委还指出:“补军归队已成为目前的中心工作,因此必须在执行土地政策的同时激发群众武装自卫的热情,使之认识到没有武装斗争,群众既得利益就无法保障,从而踊跃参军。”
在动员参军具体实践中,冀东解放区注重将其与土改相结合,把工作重点放在已经完成土改、群众已经翻身的地区和村庄。因为土改后的农民,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翻了身,觉悟有了明显提高。在党的动员号召下,冀东解放区翻身农民踊跃报名参军,各县形成参军高潮,纷纷组成“翻身团”补充到地方武装和主力部队中。
冀东解放区在 1946年秋天进行“扩军”,此时农民刚刚分得果实,情绪饱满,很快就动员出 19000余人报名,最后正式参军者为 13700多人。当时翻身农民将参军入伍视为一件极为光荣的事情,而且其家属也都受到普遍尊重和优待。仅 1947年 5月至 9月,冀东就有 5万翻身农民参军。
随着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1947年 9月,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的号召。为了适应战略进攻和大规模运动战的要求,冀东解放区党委发布扩军令,强调:“扩大与巩固主力军,这是争取反攻与胜利的决定力量”,要求“在党内部队与群众中进行深入动员、造成参军参战,英勇杀敌与支援前线的热潮”。
由于这一阶段国民党已经彻底丧失全国人民的信任,而我们党依靠在土地改革等方面的积极行动,充分赢得了民众支持,所以党和政府一经发出动员号召,便有千百万群众自觉地踊跃加入我军。特别是在三大战役期间,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的行动更是达到历史高峰。
据统计,在辽沈战役期间,冀东解放区全区先后动员 15万人、3万副担架、1万辆大车,由各县、区主要领导干部带队,陆续开赴前线,为辽沈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卓越地完成了各项支前任务。
(二)修复交通
辽沈战役胜利后,为保证东北大军顺利进关和平津战役交通运输的畅通,修路架桥成为冀东解放区支前工作中一项十分紧急的任务。冀东群众在“迎接东北大军进关作战,消灭蒋傅匪军”的口号下,以空前规模掀起修路架桥运动。“大部分青壮年男子出动赶修公路,架设桥梁,为东北解放军铺平进军的道路。仅仅几天的功夫,冀东境内所有的公路都加宽了一半到一倍,并沿路挖了防空掩体。”
自 1948年 10月至 12月底,冀东解放区全区 27个县,先后共动员民工 200万人次,展宽、碾平、新修公路近万华里;翻修、加固公路桥 500余座。“东起山海关,西至平古(北平至古北口)路,北起长城以外兴(隆)承(德)地区,南至渤海沿岸,密如网罗的公路干、支线,及所有河流大小桥梁,经全区农民总动员下积极抢修,已畅行无阻。在修路架桥中各村群众日以继夜地工作,许多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也积极参加了修路架桥,表现了高度的爱国支前热忱。”
在冀东解放区党委的领导、指挥、动员、带领下,冀东人民顶着风雪严寒、冒着敌军轰炸扫射,争分夺秒地修复交通,为东北解放军入关转战平津赢得了充足的时间,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三)拥军优属
拥军优属是支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冀东解放区在开展拥军优属工作的过程中,除了给予参军者及其军属以物质上的优待,还常常借助各种仪式突显其特殊地位,对参军者及其军属进行精神上的激励。
首先,动员群众热情接待军队,形成拥护人民解放军的热潮。辽沈战役后,冀东解放区面临在短期内接待百万大军的任务,这是一项繁重而细致的工作,各级战委会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1948年 11月 12日,冀东解放区党委发布重要通知:“现在我东北人民解放大军已源源进入我区,各级党政军民应表示热烈欢迎,积极向群众宣传东北人民解放大军已进关要打平、津、唐,进而解放全华北全中国,发动群众热烈拥护人民解放军。”
冀东解放区党委组织群众沿途热烈欢迎东北人民解放军,并明确提出六条具体的要求:“1.张贴欢迎东北人民解放军等新标语。2.组织村中秧歌,敲锣打鼓,喊欢迎口号。3.准备好带道的。4.烧好开水。5.城镇地方,在部队经过时可点路灯。6.沿途村庄,村公所牌子挂在显目的地方,建立村干日夜轮流值班制度 (因部队行军多在夜晚 ),部队过来易找,并发动广大群众积极自动欢迎部队。”
除此之外,有东北人民解放军驻扎的村庄,要热情招待部队,召开欢迎大会,积极帮助部队解决找房子、买菜等各类困难,发动妇女腾房子、烧热炕、缝洗衣服,并慰问病员,组织儿童欢迎部队等。对部队中的负伤人员,要热情爱护,喂汤喂饭,尽情护理,体贴安慰,使他们安心休养,伤愈归队。
冀东解放区的接待工作准备得细致而充分,使得途径此地的行军部队,倍感温暖,激励了部队官兵奋勇作战的信心和勇气。其次,提高军属社会地位,营造“参军光荣”的热烈氛围。参军上战场的大都是“翻身”后的农民,“这些贫苦农民,经过土改翻了身,但还很贫穷,他们渴望着在分得的土地上,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但同时,“他们放下农活,远离家乡去出征,多少有些顾虑”。
动员群众参军,不仅要使他们克服对战争的恐惧心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相信“他们的家庭将会得到很好的照顾,他们的牲口和庄稼也会得到妥善照料”。为了让在前线流血牺牲的参军战士们没有后顾之忧,冀东解放区党委积极做好参军参战人员及其家属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安抚优待军属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冀东解放区要求,全区必须“认真优待军属,解决军属困难,好好给军属代耕,使战士们安心在前线作战”。“各级干部要深入各队员家,进行细致的思想动员,安排好出征人员的土地代耕,使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安心支前。”
此外,冀东区党委还通过“敬爱人民功臣,送匾额,送贺等,热烈庆功、慰问功臣家属,鼓励战士模范”。这些仪式活动,营造出“参军光荣”的革命氛围,在全区形成了拥军优属的热潮。
(四)物资供给
自古打仗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战争前线筹集粮草和军需物品是冀东解放区全体军民承担的一项重大支前任务。冀东解放区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咬紧牙关,克服重重困难,以高度的责任感,节衣缩食地保障前方粮草物资等的供应。
据不完全统计,1947年,在发生天灾、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冀东解放区仍超额完成征收任务,共交纳公粮 1.35亿公斤、布 16万公尺、棉花 38万公斤、草 4300万公斤,以及其他物资和现金等。1948年夏,冀东解放区灾荒严重,尤其是东北大军入关必经的冀东北部山区很多地方缺粮,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但群众宁可吃野菜,也不动一粒公粮。“在秋收之前,各地即联系着胜利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动员”,等到东北大军进关的消息传来时,“各地立即展开了突击征粮、送粮工作,各机关干部大部出动”。
因此,秋收刚过,群众就在各村党员干部的领导下忙着碾公粮,几万盘碾子、石磨日夜转动。各地的妇女踊跃参加了碾粮工作,如兴隆三义村就有 30名妇女扛着自已亲手碾的米去交公粮,昌黎庄头村 12名妇女两天三夜推着磨磨面 650斤。宁河青泥村牲口去前方运粮时,妇女们在家推着磨碾公粮,干部刘廷兰等 10余名妇女 3人一组 4天碾了 2000斤大米。
即使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冀东解放区人民也超额完成了上级分配的征粮任务。在平津战役期间,冀东全区共筹集军粮2.64亿斤、食油 60万公斤、食盐 75万公斤、猪 2万口、马料 2500万公斤、马草 3000万公斤、烧柴 8500万公斤。仅征粮一项,当时华北全体人民每人平均负担 12公斤,冀东解放区则达到 14公斤。
大量的粮草和军需物资,需要大量的民工、车辆、牲畜来运输。除了冀东行署和各专署原有的运输队外,冀东解放区还组织了 60万头牲畜、25万辆大车和 46万余人的运输大军为部队服务。同时为了保证战时及时供应,冀东解放区将所筹的军粮、副食、柴草等,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办法储备保管,沿主要铁路干线村村设粮库,由供应站统一掌控调拨。
这种做法增强了物资调配的灵活性,保证了前线的及时供应。所筹集粮草,由各村各户背扛、肩挑、驴驮、小车推,先向村里和后方仓库集中,然后分批用大车、汽车、火车、船只运往平津前线。
为了保障部队的粮草供给,从东北大军入关到1949年 1月 10日,冀东解放区共出动 70万车工、70万驴工,运送粮食 1亿多公斤,其中直接运往前线的粮食计 3000万公斤、菜 100万公斤、油盐 75万公斤、柴草 1000万公斤。
在冀东解放区各级支前机构的组织领导下,干部积极带头,动员全区所有人力、畜力投入到支前运粮中去。群众组成的运输队伍,承担了巨大的运输任务,为前线作战部队输送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支持。
(五)组建担架队
组织担架队(有的地方称担架团,均是当时支前医务工作中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冀东解放区支前的又一重要任务。辽沈战役期间,冀东担架队就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东北解放军进关后,担架队的组织更加完善。担架队的组织由县辖的区级战委会负责,将 18岁至 35岁的男性贫雇中农组成基干担架队;18至 55岁的一般群众组成后方担架队,其中还有不少妇女。
在支援平津战线前线期间,冀东解放区共组织了 270个前方担架队,动员民工 30余万人。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遵化的“万人担架团”。
1948年冬,中共遵化县委接到冀东区党委和冀东军区的指示,组建“万人担架团”,支援平津战役。担架团采取“三三建制”:每班 12名担架员、2副担架,配备 2名持枪民兵护卫,加上班长共 15人;每排下设 3个担架班,共 47人;每连下设 3个排、1个炊事班,共 155人;每营下设 3个连,配备 1排持枪民兵,共 520人;每团下设 3个营,共计 1570人。6个团加上百余人的运输队,计约 9500人。
担架团轮流出动,一部分留在后方帮助部队做后勤工作,另一部分则随军上火线抢救、转运伤员。在担架团转运伤员的过程中涌现出大批功臣模范,他们爱护伤员超过爱护自己。这些行走于枪林弹雨中的担架队(团)以高度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流动性,接收、运输、抢救了大量伤员,保存了解放军的有生力量,赢得了部队和地方的广泛好评。
三、支前工作的历史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冀东解放区党委在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将土改、生产和支前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分配前方战争区与后方生产区的人力、物力资源,尽可能使负担平衡合理,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各方力量,在支前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特别是辽沈和平津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领导始终是冀东解放区支前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党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不仅不能支援大规模的战争,还会导致人力财力的浪费,严重影响人民生活。为了完成好大规模的支前任务,冀东解放区党委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健全各级战勤组织机构,统一领导、全面指挥、有效执行浩繁艰巨的战勤和支前工作。
冀东解放区党委领导下的战勤组织,对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宣传、组织群众,保障战争供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时区以上各级党、政机关分成两套班子:一套班子全力抓战勤支前,一套班子围绕支前,服务生产、救灾和其他日常工作,由各级党委切实负责战委会政治上的领导和制度上的督促检查。
事实证明,只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全区才能真正达到思想上统一、组织上集中,从而高效有力地完成各项支前任务。此外,冀东解放区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对支前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以最大的热情动员群众支援前线战争。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深入群众动员群众,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了榜样,有效激发了群众的支前热情。冀东解放区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有效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队伍,并成功汇聚为强大的支前洪流。
(二)坚持支前和生产相结合,合理分配战勤负担
土地改革是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发动群众支援长期战争以战胜敌人的基础。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连贯性与灵活性兼具的土地政策改变了冀东解放区农村的经济基础,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土改让农民获得了土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支前的热情。为了领导并组织农民更好地做好支前工作,中国共产党统筹生产和战勤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在“一切为了前线”的要求下,强调“供应要赶上去,出战勤人人都有义务,必须做到充分满足战争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又注重基础,强调“生产也必须搞好,搞不好生产,仗就很难打好”,所以“应该一面大力支前,一面也要积极生产”。冀东解放区党委在领导支前工作时坚决贯彻战勤结合土改、结合生产的方针,始终将战勤工作与群众利益统一起来、互促共进。
冀东解放区党委还曾下达过专门的指示,着重强调坚持生产和支前结合的重要性,要求冀东解放区全区必须“将支前与生产很好地结合,在群众中进行动员工作”,在“领导上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战勤相结合的劳动合作互助,同时发动广大妇女参加农业劳动,不因支前工作而荒废土地”,总之,“要以支援长期战争的观点,将生产工作搞好,生产工作搞不好,即失掉支援长期战争的物质基础”。
战勤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和精确的计算,才能节约一切可能节约的人力物力,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发挥出最大效力。在制定战勤政策时,冀东解放区坚持“合理负担、保证公平”的原则,尽力防止浪费民力、负担不公的现象。
为了动员冀东人民支援前线,并使人民的战勤负担分配合理,冀东解放区行政公署颁布了《冀东解放区人民负担战争勤务暂行办法》,以明文规定了战勤工作的具体细则,将每个人的战勤负担进行量化处理,包括怎样出工、记工、还工以及出工过多怎样调节等。如“民工、车辆、牲畜出战勤时,要实行记工、换工、补工等办法,以平衡户与户的负担。县、区要把村与村、区与区的战勤负担尽可能地办理调剂,做到适当的平衡”。
此外,《暂行办法》对于人员分组以及畜力出工等也都进行了详细划分。通过细致明确的条文规定,冀东解放区的战勤工作真正达到了“事有分工、人有专责”的效果,每个人的战勤负担也更趋向公平化、精准化。
(三)坚持并践行群众路线,注重维护人民利益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毛泽东曾指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冀东解放区党委在领导解放区人民进行生产和支前工作时,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冀东解放区把党的领导与群众工作相结合,要求各级党组织善于吸收群众中的有益经验,同时要求部队“加强群众观点,尊重群众,爱护群众,不许丝毫侵犯群众利益”。
支前工作必然要大量“取之于民”,如果处理不当,便会损害群众利益。因此,冀东解放区格外重视维护群众利益,既鼓励群众加强生产以支援战争,同时也注意节约民力、与民休息。冀东解放区党委专门下达命令,要求全区“切实贯彻节省民力、不误农时的政策,在此期间,除战争必要的动员外,任何机关部队均不得动员人畜车辆,各部门严格检查与制止反制度滥动员行为,在群众中不必要的会议应停开,必要的会也须灵活敏捷,注意不影响秋收种麦。各机关部队在不影响战斗任务的情况下,必须帮助所在地群众秋收种麦。”即使在作战中,也强调:“军队所需粮草以及马匹车辆等,须由后方输运供应,必须尽可能由当地取给者,在照顾生产与节约民力的原则下,由该地政府或工作团严格予以统筹,军队不得摊派。”
冀东解放区党委和行署也相应采取了一些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当时为了克服自然灾害的影响,充分保证前线物资的供给,区党委要求从领导做起,降低生活费,取消中小灶伙食,一律吃大灶,所有党政干部不吃肉、蛋,不吃细粮。
冀东人民在一面支前、一面生产建设的情况下,以“倾家荡产的精神” 支援人民解放军。冀东解放区各级党组织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所有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一道,节衣缩食支援前线,真正做到了“负担虽重而民不伤”,真正做到了与人民群众肩并肩、心连心,在同甘共苦中成功激发了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不可估量的热情和伟力,创造了支前工作的奇迹。
四、小结
解放战争的胜利与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是分不开的,冀东解放区的支前工作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冀东解放区战略位置重要,但在长期战争破坏和自然灾害的侵袭下,经济和民力都相当困苦。在土改运动后,广大农民为了保卫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把支援解放战争当作自己切身的事业。翻身后的广大农民,在冀东解放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尽最大努力支援前线。
正是在广大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冀东解放区坚持“一切为了前线”,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动员,建立健全各级战勤组织机构,积极贯彻群众路线,努力平衡战勤负担,全力以赴地支援前线,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项支前任务。冀东解放区的支前工作,不仅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为我们从历史深处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提供了生动案例。
(作者:刘艳静,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王广义,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党的文献》2023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3-12-05 0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