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产物,又是指导亿万中国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毛泽东思想发挥了此前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未曾有过的动员群众、改造社会的作用。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崇高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地位的思想体系,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全面、系统、科学的阐述,无论对于文明的传承或现实的实践,都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工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阐明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随着《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思想专题摘编》以及毛泽东多方面文集、文选的出版,《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等重要著作的问世,学界对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的逐步推进,人们更有条件对毛泽东思想体系阐述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新近出版的沙健孙教授的《毛泽东思想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就是一部力作,是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承担这一历史性任务的重要代表性成果。
笔者经初步研读,感到该书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第一,《通论》对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该书对毛泽东思想的整体和各个方面都作了系统的、相当详尽的阐述,全景式地呈现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思想、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以及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都在《通论》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示和阐释。研读《通论》,可以全面地了解毛泽东思想究竟以哪些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理解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以往同类著作中较少涉及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通论》也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例如,在第十六章中,作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这一重要思想,从毛泽东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后“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原则”、“搞好‘第二次结合’必须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实行‘第二次结合’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立足中国与放眼世界”等方面,分五节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原则和途径,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毛泽东“第二次结合”的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完整准确地阐明毛泽东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作者对毛泽东思想体系及其中各个方面的阐述,都以详尽地占有材料,全面、系统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经过深入研究,做出科学阐述。完整准确地阐明毛泽东思想,不能不对一些观点予以辨析,做出回应。在总体评价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通论》对毛泽东思想是否具有“实用主义因素”、是否具有“民粹主义因素”、是否具有道德主义因素等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辨析和有力地论证。
第二,《通论》按照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力求对毛泽东思想的融会贯通。
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论述,既可以侧重于运用历史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阐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史,也可以侧重于运用逻辑的方法,按照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展现毛泽东思想的体系,前者通常称为“史”,后者则属于“论”,通常称为“概论”或“原理”。《通论》的一个特点在于,它既是“论”,又是“史”。它不仅始终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而且在全书中把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论”和“史”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这种结合在该书的结构上通过三个层次体现出来。其一,全书各编之间的关系,是按照历史的顺序安排的。全书除导言和结束语外,分为四编。第一编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后,第二、三、四编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依次论述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其二,第二、三、四各编的内部结构,即每一编中各章之间的关系,则主要是逻辑的关系,各编分别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例如,第二编分6章依次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政党、中国人民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与基本经验等重大问题。第四编在阐述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原则和途径后,以8章的篇幅论述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问题的战略性思考,确立“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与“两步走”的战略,以及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与人民军队工作、国际战略和对外工作、执政条件下共产党自身建设等各方面的思想。其三,在一章或一节中论述某一个问题时,既阐明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又合乎逻辑地展开丰富的思想内容。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开辟,经历了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通论》依据丰富的史料再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逐步深化的历史过程,同时又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走这条道路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大意义的系统而深刻的论证。
研读《通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相互关联,努力做到融会贯通,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三,《通论》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阐释毛泽东思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统一。
《通论》在阐明毛泽东思想时,既追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论述,又考察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阐述毛泽东是如何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创造出新的理论,并运用它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这样就很好地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和发展,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通论》对各个重要理论问题的论述,既着力阐明毛泽东的独创性贡献,从而说明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又论述了其他老革命家的有关思想,从而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一些问题上,《通论》还将毛泽东思想与共产国际的有关观点和苏联的有关经验进行对照,与中国共产党内右的和“左”的错误观点进行对照,从而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成果,是在反对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形成的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通论》第六章关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精辟论述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在结束语中,《通论》论述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使读者能够从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中去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
综观全书,《通论》为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了重要辅助材料。对于系统地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党政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学者,《通论》更是一部有助于在普及基础上提高的优秀理论专著。
网络编辑:嘉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