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张建云:“占有和享受”:整体性实践的内在环节

发布时间:2021-06-07
字体: 打印
分享:

 

 

一般认为,实践活动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包括两个内在相联的过程:一是认识、改造对象,二是检验、评价实践成果。事实上,人的对象化还包括一个重要活动,即在人们占有和享受对象化成果的过程中产生的品味、欣赏等体验活动过程。人们改造对象、创造产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消费即占有和享受劳动产品,满足需要,正是在占有和享受产品的过程中,人在人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通过对对象的体验、品味、反思、欣赏,创造出一个人所特有的精神生活世界。精神生活世界是人的创造力源泉,是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品味、反思、欣赏等体验活动与认识、改造对象等活动构成不可分开的有机整体;由占有和享受带来的体验活动是整体性实践的内在环节。

 

一、实践的创造、认识活动过程——对象化的基本内涵

实践的定义有很多种,但从本质上讲,实践是人的对象化的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何谓对象?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互相作用的,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发生某种关系,后一事物就是前一事物发生关系的对象,当然前一事物也是后一事物的关系对象。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对象关系是固定的、狭窄的,有限的,例如动物,兔子的对象就是草,猫的对象就是老鼠等等。而人的对象是开放、复杂、无限的,因为人以自己的创造物为对象,人可以将任何事物变成自己的对象。人以自己的创造物为对象,这是人的对象性关系与动物的对象性关系根本不同之处。

什么是对象化?黑格尔较多地使用过这个概念。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自我意识(绝对精神),自我意识是主体,它是空洞的,为了实现自身、获得内容,自我意识就把自身外化为客体,即物化为客体,亦即异化为客体,自我意识的外化、物化、异化,就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化。自我意识经过对象化,在外部世界即在客体世界中实现自身,获得现实内容,最后再扬弃异化,回归自身,如此不断发展。

费尔巴哈也没有明确区分对象化和异化、外化等概念,尽管他在研究宗教史时意识到,对主体来说,对象化是异己的关系,而异化是对立(敌对)的关系。但是,费尔巴哈超越黑格尔之处在于,他认为对象化的主体不是绝对精神、自我意识,而是“现实的人”(感性存在)。马克思沿着费尔巴哈的思路,但马克思认为对象化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并且,马克思把对象化和异化区分开来,强调异化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现象,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劳动异化、劳动者创造的产品不归劳动者自身占有和享受,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一定会超越这种现象,消除异化。对象化则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存在基础。马克思在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对象化”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对象化”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改造,以人类劳动、实践为基础诠释“对象化”内涵,使“对象化”成为一个全新概念。

一方面,“对象化”的基本内涵是从对象角度讲,是指在劳动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的实现。在改造客体对象的劳动、实践中,主体将自身的本质力量渗透进对象之中,以物的形式凝结在产品上,创造出满足人的需要的人工产品。人在什么程度上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在什么程度上实现了主体的意志和愿望,人就在什么程度上人化了自然。什么是人的本质力量?简单地说,就是人自身具有的全部能力。人的本质力量不是人先天就具有的,也不是一经获得就永恒不变的,而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中获得的、经过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它体现为人的社会性力量与个体禀赋的统一,体现为人的体力与脑力的统一。具体来说,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人的体力、脑力,人的需要、目的、情欲,人的感性能力、思维能力,人的愿望、理想、知识、智慧以及意志、情感、审美情趣等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对象化的结果就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因而,“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随着主体改造客体活动的深入,人工产品、人化自然的形成,对象改变了原先的自在存在的形式,不再与人无关,而是成为“为我之物”,即体现人的能力,体现人的愿望、意志、需要等本质力量的人化自然,成为了人的对象。对象怎样成为人的对象?即人的本质如何在对象中实现的?马克思指出:“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对象成为人的对象既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也取决于与之相适应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例如耳朵“听”的能力与其他感觉及人的思维、知识等一起,对象化在声音中,就形成了音乐。音乐不仅体现主体的理性、知识等思维,而且还有人的兴趣、意志、情感、理想、审美情趣等全部感性。

其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谈到劳动过程及其本质时,大量使用了对象化概念。马克思指出:“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对象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劳动对象化表明人作为主体运用自身的本质力量、通过活动改变自然的自在形式,创造出人工产品满足人的需要,人的体力、智力,人的目的、知识、情感、意志等等消失(融合)在产品中,以物的形式凝结在产品上。可见,劳动的对象化以及人的对象化、主体的对象化,都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客体、人化自然的过程。

另一方面,与此同时,对象化的内涵还表现为主体方面,它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对象的本质、属性及规律等进入到人的主观世界,形成经验、知识。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中,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劳动实践中,对象客体虽然被改造过了,但是它的客观性并没有丧失,它仍然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对象而存在,它不仅仍然按照自身的规律而运动,而且也以自己的本性去规定主体,迫使主体服从自身的内在属性和规律。只有变革对象,才能深刻地认识对象。正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客体的客观属性和规律才进入到人的主观世界,沉淀在主体的经验、知识、理论、能力等之中,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变成人的本质力量。因此,主体的对象化活动,既是改造对象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对象的过程;既是主体的对象化过程,同时也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例如,玻璃杯是人的劳动对象化成果,这一过程表现在,一方面,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用来盛水、喝水),将自身的愿望、理想以及关于石英石的知识、制造水杯的经验、理论以及意志、爱好、审美情趣等等渗透到石英石等原材料(对象)中,以物的形式凝结在玻璃杯上;同时,另一方面,在变革石英石等自然物的过程中,人们进一步深化了对石英等材料的属性、规律等的认识,石英作为一种岩石,质地坚硬,经过高温加热能改变形状等等知识进入人们的主观世界。由此,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番加工活动,付出我的努力,克服我的惰性和畏难情绪,坚定我的信念,最终实现我的目的。这个玻璃杯既体现着人的目的、意志等,也体现着人们对对象即石英石的属性、本质规律等的认识。因此,对象化是人在活动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对象中,并在对象中肯定、实现自己,对主体而言,就是主体的对象化;对客体而言,就是客体的主体化。客体的主体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二、实践的“占有和享受”(体验)活动过程——对象化的深层内涵

实践活动不仅包括上述认识、改造对象等活动,还包括对对象化的成果即人化自然的体验活动。人们劳动、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就是占有和享受劳动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正是在占有和享受劳动产品中,在人们对人化自然的反思、欣赏、审美等的体验活动中,人从自己的创造物中“直观自身”,获得了一个人所特有的精神世界。

一方面,在占有和享受劳动产品中,“物主体化”

马克思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消费即占有和享受产品;物主体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物作为生活资料对人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是人对物的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与此同时,在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是人对物的超功利的体验、欣赏,因而是物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和升华。这是“物主体化”最重要的内涵。当然,这里的“物”是主体对象化的成果即人的创造物,不是未经人的对象化的纯粹自然物。动物消费的是纯粹自然物,而人消费的是人工创造物。只有人工创造物、人化自然界才能使人获得动物没有的精神世界。马克思指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只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现实才能成为人的现实,只有在人所创造的世界中,人才能摆脱动物的贫乏,获得人的感性丰富性和全面性,以及思维、理性和智慧等等,从而构建人所特有的精神生活世界。马克思指出:“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由于人化自然界,人的感觉,人的理智、意志、爱等等精神生活才产生出来,并随着人的本质对象化深入而日益丰富起来,形成了人所特有的精神世界。

另一方面,在占有和享受人工产品后,人在人化自然中“直观自身”。

为什么只有人化自然界才能使人获得日益丰富的精神世界?因为人们只有在人化自然中才能“直观自身”。马克思指出:“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不仅在头脑中构建体现自己的需要、意志、愿望、知识等的理想图形,而且还通过实践活动把理想图形变成现实创造物,然后在占有、享受、消费现实创造物的过程中,在人化的世界中、在文化世界中“直观自身”。“直观自身”也就是看到自身、体味自身、欣赏自身。那么,人在人工产品“直观”到什么了?

第一,直观到人自身的能力、本质力量、人的主体性。通过对劳动产品的占有和享用,创造物比自然物更好地满足了人的需要,人从人工产品、从人化自然中感受到、体验到人自身的能力和本质力量,人的主体创造性得到人自身的确认。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因为有了对自身主体性的确认,人才能自觉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实践活动不断获得成功。

第二,直观到人工产品的功能性实现情况,即人的需要的满足情况,是否舒适、是否满意,当下的产品还存在哪些缺点、不足,在未来实践中,要怎样改造和完善才能更合人意。由此,人就产生了对理想的构建和追求,头脑中就形成了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只有通过占有、享受,才能品味、反思,才能有理想世界。

第三,重要的是,人在占有和享受劳动产品之后,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主客体的矛盾得到初步解决,主客体的关系将进入到更高的境界。主客体的矛盾即主体的需要与自然界直接状态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矛盾。通过占有和享受,主体的需要满足,在主客体的矛盾得到初步解决的基础上,主体摆脱了客体作为异己的力量与自身的对立,摆脱了主客体矛盾冲突给主体带来的紧张和压抑,淡化了主客体矛盾对立给主体带来了焦虑的心境。这时候,主体就有时间、有精力去理解、品味、反思和欣赏自己的作品,由此,人与创造物之间就由占有关系发展为欣赏关系,即审美关系。人们对人化自然的体味、反思和欣赏,产生美感体验,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对象的欣赏活动,是审美活动,是超越主客体对立的主客体更高境界的统一关系。

“从欣赏中主体获得的不是单纯的知识或效用,而是知情意的协调,认识,评价和体验的一致。知识和目的结合,产生了理想,理想和情感结合产生了信念。信念推动主体按照理想的图景去创造更新更如意的世界。”就是说,人在人的需要得到享受和满足的基础上,人在人化世界中直观自身的过程中,人们借助于概念、运用语言文字,获得了一个超越现实的观念世界,一个精神生活世界。人们总是依据这个理想的精神世界来反观现实,衡量现实,反思现实,发现现实中的种种不足和局限性,并在下一次实践活动中修正、改造现实,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如意、更完美的人化世界。有了理想的精神世界的引领,人的实践活动就有了方向,即朝着人们向往的理想世界不断迈进。这个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理想的精神世界,是人的创造力的源泉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人之为人的根据。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的世界不断向前发展,而动物世界只能局限于自然本身,陷入轮回。没有人化自然,没有人们对人化自然的占有、享受和品味、反思、欣赏,就不能形成理想的精神世界,人就无法实现主客体的分化和全面统一,就会永远与自然浑然一体,走不出动物世界的轮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占有和享受人的创造物、在人化自然中直观自身,从而创造一个人所特有的理想的精神世界,是人类总体实践活动的内在环节。

总之,人的创造力来源于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来源于人化自然世界。人化自然如何“主体化”、如何造就人的丰富性?只能通过人对创造物的占有和享受。人们占有和享受的创造物越多,物主体化的内容越多,人从人化自然中获得的精神力量也就越大,人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人的创造力也就越强,现实生活世界也就越完美。相反,消费越低下,占有和享受人工产品越少,人也越愚钝,创造力也就越贫乏。马克思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工人却不能占有和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因此,生产的发展、财富的增加给工人带来的却是“愚钝和痴呆”,是精神生活的贫乏。

三、“占有和享受”作为整体性实践内在环节及其意义

占有、享受劳动产品对于人的意义,决不仅仅是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维持人的基本生存,而是在此基础上,人对人化自然世界的反思、品味、欣赏等体验活动促进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和享受”是人类整体性实践的内在环节。

(一)全面性的“占有和享受”才能形成人的精神世界

人对自己创造物的占有和享受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所谓片面的占有和享受,就是单纯的个体物欲满足,受制于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等内在必然性,一切行动都以此为唯一目的,外界自然(包括自己的同类)仅仅是满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单纯手段。并且,获得食物等满足需要的方式是最直接的占有或者抢、掠等的方式。这种单纯的物质关系状态使人局限于感官的欲望和个体的生理需要的满足,被自身的本能欲求所控制,是身内自然的奴隶。马克思指出“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如果人单纯以对物的直接享受为满足,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拥有的感觉所代替,就无法看到自己产品中所透射出的人的力量和人的主体性,无法领会人化自然的美和规律,就无法超越其上、进入到人对对象的反思、品味、欣赏等的审美关系领域,也就无法构筑一个理想的意义世界。马克思强调,对物的占有和享受要以人的全部感觉实现对对象的全面占有和享受:“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象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人对物占有和享受不是单纯的物欲满足,而是以全部感觉、全面的方式占有和享受对象。全部感觉即内含理性的感性,是社会性的感性,是超越单纯个体物欲之上的感觉,来实现对物的全面占有和享受,由此才能形成人的精神世界。

(二)“占有和享受”是对发展性资料的追求

尽可能地占有和享受产品,——这个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是人获得日益丰富完善的精神世界的唯一途径。节俭是美德,但是节俭并不意味着不享受。尝美味、穿华衣、用新版手机、开智能轿车,或者读一首诗、看一部电影、参加一次旅游等等,只要认真享受、细心品味,都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创造力所必须的。而这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奢侈。

通常所谓的奢侈是指挥霍浪费,过分享受。对物的占有和享受,强调的是对发展资料的追求。恩格斯指出:“人类的生产在一定的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这样,生存斗争——假定我们暂时认为这个范畴在这里仍然有效——就变成为享受而斗争,不再是单纯为生存资料斗争,而是也为发展资料,为社会地生产发展资料而斗争”。恩格斯把消费资料区分为生存资料与发展资料,马克思则称为自然必要性(必要的需要)与奢侈:“奢侈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生产的发展既扬弃这种自然必要性,也扬弃那种奢侈”。马克思是在谈到农业现代化时谈到这个问题的,他认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以前表现为奢侈的东西,现在成为必要的了,而所谓奢侈的需要,例如对于那个自然产生的并完全从自然必要性中成长起来的部门来说,也成为必要性了”在这里,奢侈与自然必要性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今天是奢侈的消费,随着生产力发展,明天就会变成自然必要性消费。这个作为明天的自然必要性的奢侈,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发展性资料”,是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是人的发展所必要的,因而是应该实现的奢侈。什么是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需要摒弃的奢侈呢?是那种炫耀性资料,为满足占有欲望的消费,这种消费是病态消费,是有害于人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人的发展的消费,因而是需要限制、消灭的奢侈。要把应该实现的奢侈与需要摒弃的奢侈分开。例如,要理性分析人们追求新款手机、电脑、家用电器、轿车及其他生活用品的行为,新型产品更方便、更舒适,更人性化,更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属于“发展性资料”,是“自然必要”的奢侈,是未来的普通消费品,因而是应该实现的奢侈。当电风扇还是稀有物品、没有普及的时候,电风扇相对于芭蕉扇来说就是应该满足的奢侈品;当空调还是稀有物品、没有普及的时候,空调相对于芭蕉扇和电风扇来说就是应该满足的奢侈品;当生产力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空调早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生活必需品。

(三)“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重要意义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私有制度下,劳动人民创造的成果被剥削阶级无偿占有,劳动人民不能占有和享受。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不断地像进入生产过程时那样又走出这个过程:他是财富的人身源泉,但被剥夺了为自己实现这种财富的一切手段。因为在他进入过程以前,他自己的劳动就同他相异化而为资本家所占有,并入资本中了,所以在过程中这种劳动不断对象化在为他人所有的产品中。”工人的劳动对象化的财富不能被工人实现,而被资本家占有,工人没有占有和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连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都不能满足,就不可能在自己劳动所创造的对象中“直观自身”,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世界,也不可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

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人民群众创造了财富,也要让人民群众全面占有和享受财富。只有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才能从自己创造的世界中,体验到自身作为主体的价值、意义,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人民群众有信仰、有文化,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才会有普遍的创造力,才能推动实践不断向前,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力量之源,是人民群众实现自由和幸福的根本路径。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学术探索》2020年第4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