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既是对新中国70多年来外交工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为当代中国外交实践指明了方向。
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纵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新中国外交工作的经验与成就,印证了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正确性。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为主要内容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周恩来总理提出,中印缅三国在1954年首倡,并通过1955年4月召开的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得以发扬光大。与新中国成立前遭受民族屈辱的外交政策不同,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体现了主权在我和不结盟的原则。中国政府可以根据国家和人民利益需要,依据国际事务的是非曲直,决定政策取舍,不受任何因结盟而带来的羁绊、约束和影响,独立自主地发展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平等交往与互利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与我建交国家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广为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确立,再到今天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平外交理念一直贯穿于中国外交实践的不同时期。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基于这一重要判断,中国领导人深刻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对外开放,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谋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持续得到释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中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以其自身的迅速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中国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全球治理方案越发深入人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的构建也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并发挥积极作用。随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持续推行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已经成为我国多边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履行中国大国责任使然。
中国的全球治理方案首先表现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上。可持续发展既是全球治理的目标,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内容,就是围绕千年发展计划,标定17个目标,通过消除贫困,促进世界和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追求发展过程中对发展认识上的重要升华。2020年中国将实现脱贫目标,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前10年实现消除贫困。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自身的成功发展,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中国的全球治理方案还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倡导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积极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同时,也为全球治理提供可行方案。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把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记挂在心头,这是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一带一路”倡议将沿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联接在一起,旨在实现共同发展。同时提出的“真实亲诚”“惠融亲诚”等理念,是对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的时代创新,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今,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和重大国际活动在中国举行,这充分表明,中国除以自身的发展引起世界关注外,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方案也越发深入人心。
联合国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金融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教育医疗等领域,持续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需要各成员国特别是重要成员国有更大的担当,共同推进,还需要有关各方包括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合作。相较中国而言,一些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格局及治理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在理念、制度和能力上的欠缺与不足。
中国的全球治理方案还体现在通过组建新机构,为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新力量。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成为新兴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代言人。中国先后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组织、亚投行等一系列跨国、跨地区、跨洲的国际组织,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提供了组织机构上的保证。而且,各组织机构均配以相应资金支持,使中国方案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中国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时刻牢记发展的包容性,不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既是全球治理所要达成的目标,也是这一目标借以实现的手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最大的命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全球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及意义发表重要讲话。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提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同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人民将继续与世界同行、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建设,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10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再次指出,中华文明历来主张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断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随后在14日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公开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再次指出,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朝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中国不以一己之私利为优先考量,这是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大国担当。以对非关系为例,非洲大陆是当今世界在发展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典型和缩影,非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中国对非洲大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非洲的发展已然成为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卓越贡献的典范。
中国奉行“真实亲诚”理念并以正确义利观和共同发展观为指引,与非洲国家加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中非都曾经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受害者,这成为双方加强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2013年习近平在出任国家主席后首访非洲,并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首次提出“真实亲诚”“正确义利观”等对非政策理念。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共同的发展诉求,使中非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中非同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双方在加强南南合作方面,有着强烈的共同发展诉求。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中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合作平台。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中非峰会,已经成为中非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的重要机制。通过该机制,中非在发展理念上实现了对接。目前,中非之间已围绕可持续发展、治国理政和“一带一路”等议题,建立了经常性的人文交流机制,最终实现新发展理念与《非洲2063年议程》之间的相互对接。
中非关系能够走深走实,重要一点是由于中非合作重在落实,相对于一些西方国家常常口惠而实不至的做派,中非双方商定的事情总是能够得以贯彻落实。这对双方深化命运共同体建设,无疑也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此外,中非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上也是硕果累累,凯歌高奏。由中国建设的一条条铁路和公路在非洲大地延伸,实施联通的步伐在不断加快。被誉为“新时代的坦赞铁路”的亚吉铁路,是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连接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港。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一亿,是非洲第二人口大国,经济充满活力,亚吉铁路的建成使得原先需要7天的运程缩短至7个小时,极大地促进了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发展。按照未来发展规划,随着亚吉铁路的不断延伸,必将有力地促进非洲之角乃至整个东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在发展中非关系过程中,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注重呼应非盟有关能力建设的诉求,加强中非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合作。非洲国家在加强中非关系的同时,亦在积极寻求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即依据共同价值观,加强能力建设,走联合自强的一体化发展道路,在国际治理体系中谋求占得一席之地。事实上,中国提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是中国根据自身的实践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值得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
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为中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目前,中非不断增强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化互鉴,安全相互守望,国际上相互支持,成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2020年正值中非合作论坛建坛20周年,双方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政策沟通对接,推动对非战略合作升级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中非关系的全面推进必将在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为中国与其他地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树立更好的成功典范。
网络编辑:张福军
来源:《红旗文稿 》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