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聂长久: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阶层分化与整合

发布时间:2023-10-19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也在推动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整合。“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是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社会分工发展和市场机制运行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阶层分化的最显著现象是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些新的社会群体,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据2021年调查统计,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总体数量约为9100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约1900万,5年增幅达26.3%。”新的社会阶层在新的社会结构中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社会力量,该阶层大体上属于体制外群体,多与新生产业新生职业相联结,是推进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新的社会阶层的整合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是因为新的社会阶层不能被现有的阶级(阶层)整体吸纳,而是需要通过整合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新的社会阶层本身仍然处于不断的分化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分化与整合的关系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一、公有资本逻辑、资本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资本要素是推动新的社会阶层形成的主要动因,资本逻辑决定了新的社会阶层的分化规律。资本逻辑是推动中西方现代化进程中阶层分化的共同因素。比较中西资本逻辑下社会阶层分化的本质与现象,有助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的社会阶层分化与整合的规律性特征。
  (一)中产阶级:西方现代化进程中资本逻辑下的阶层分化与整合
  20世纪西方社会结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中产阶级的产生。只有从资本及其运行规律——资本逻辑出发,才能真正理解西方社会阶层分化的本质。当代科技革命对西方社会结构的影响,本质上体现为资本对社会关系重构。西方科技革命催生了相关科研教学研究机构以及工人阶级知识化以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股份制的发展、生产社会化以及分工精细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专业管理人员群体的壮大。网络时代的资本权力社会化扩张催生了网络工程师、新媒体从业者等群体。西方社会资本逻辑不仅推动了所谓“新中产阶级”的产生,而且决定了其分化和整合趋向。资本积累的内在逻辑必然造成“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从而导致“中产阶级危机”。中产阶级危机暴露了它的大部分成员其实是无产阶级的事实,资本积累的逻辑必然导致资本主义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当代西方的非剥削性中间阶级日益无产阶级化贫困化;剥削性中间阶级则日益依附于大资本,社会日益两极分化。事实上,“中产阶级”是西方学术界使用的一个概念,中国社会阶层分析应谨慎使用这一概念。
  新的社会阶层概念则是立足于中国特色和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方法而产生的。马克思的非生产阶级理论为分析阶层分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方法。马克思关注了因为生产方式发展而引起的阶级构成变化,并对其中的非生产阶级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分析了作为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工资与作为服务价值的薪饷的区别,并由此概括出非生产阶级的基本特点:从事服务性行业,收入形态为薪饷,不拥有生产资料但区别于出卖劳动力的无产阶级。有学者指出,“马克思的中产阶级理论有两种范式:阶级结构和阶级构成范式。从阶级结构视角看,马克思所说的中间阶级是指小资产阶级;从阶级构成角度看,马克思所说的中间阶级是指管理与服务阶层。在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是以不同的理论范式来分析阶级状况的。在早期,马克思主要以阶级结构视角来分析中产阶级,因而预言了小资产阶级破产的趋势;在晚年,除了阶级结构视角,马克思还从阶级构成视角分析了现实的中产阶级。”
  (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有资本逻辑与资本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的社会阶层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阶层分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需要从其经济基础层面加以分析。与西方现代化模式中的资本逻辑相对应,国内学者提出了公有资本逻辑的概念。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资本形态从生产关系这一中介入手,驾驭传统的资本逻辑,既激活‘资本的文明面’,又克服资本的生产性矛盾……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有资本为基本标识的中国现代化,为人类社会走出现代性困境实现人的解放,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利用资本和市场的力量,以批判性地反思私有资本逻辑,创造性地建构公有资本逻辑和全方面地塑造公共性资本为主要内涵。公有资本逻辑的建构以政治工作为生命线,以共同富裕为价值追求,这种逻辑架构下的资本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一种公共性资本。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公有资本逻辑逐步形成并完善。党的十五大提出:“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一系列概念,为“公有资本”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具有资本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语境中,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公有资本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动,又克服传统的资本逻辑的新经济形式和新资本形态的诞生。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公有制经济和公有资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公有资本逻辑与资本逻辑并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资本逻辑是推动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而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体现的公有资本逻辑则是社会阶层整合的基本依据。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而言,资本逻辑体现为阶层分化的动力,公有资本逻辑体现为阶层整合的手段和目的。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在经济基础层面体现为公有资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就现象而言体现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和西方中产阶级的本质区别。可见,公有资本逻辑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基础的运行规律,是理解社会阶层整合的核心概念。
  (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逻辑与社会阶层分化
  资本逻辑是理解西方现代化模式和阶层分化的核心概念,公有资本逻辑则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阶层整合的核心概念。公有资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并决定了社会阶层整合的逻辑与模式。资本逻辑体现了资本运动规律,是物化的生产关系的资本自身矛盾运动的规律。物化劳动是资本逻辑产生的根源,资本通过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支配是资本逻辑的基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转化为资本逻辑的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生产力系统不断扩张与发展的社会关系动力;二是由资本扩张悖论所产生的阻力并由此构成了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资本扩张过程推进的生活世界货币化,是现代性生成过程的深层主线。由此形成了作为资本增殖机器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现代性特质,创造出充满悖论的现代性。非公资本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必然对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影响。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两个阶级(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已被消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动社会阶层分化和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关系的确立及其逻辑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渗透和作用则是最为值得关注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分化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逻辑对社会结构的影响,非公资本是催生新的社会阶层的最直接因素。新的社会阶层之所以“新”,是因为其不能被整体吸纳入已有的阶级(阶层)之中。“新的社会阶层大多是体制外知识分子,根据‘两阶级一阶层’的传统政治分层,他们与工人、农民、体制内知识分子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就阶级结构而言,新的社会阶层作为体制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就阶级构成而言,新的社会阶层是从事非物质劳动的管理者和服务者。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受到了资本更加直接的影响,与资本的关系也更加密切。
二、新的社会阶层整合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实现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整合新的社会阶层的最高目标。新的社会阶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群体,在2015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对新的社会阶层作出现有界定之前,新的社会阶层除现有组成部分外还包括非公经济人士。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论断明确了新的社会阶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党的十九大提出,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产物;劳动性而非资本决定了其社会性质和功能的主导方面,这决定了新的社会阶层是新型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的定位;新的社会阶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群众基础。整合新的社会阶层有助于更好发挥其作为在党的领导下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力军的作用。人类文明新形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而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决定了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特征与整合原则。整合新的社会阶层是实现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应有之义,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阶段性任务。
  新的社会阶层整合有助于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新的社会阶层整合既是高质量增长的目的,又是高质量增长的手段。高质量发展是社会各阶级、阶层福祉的和谐增长,新的社会阶层的福祉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新的社会阶层整合也是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手段。新的社会阶层是实现高质量增长重要主体,其阶层组成体现了高质量增长过程中新业态发展的特征。新的社会阶层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以前阶级阶层里没有的社会群体、社会力量。第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传统体制所不能涵括的人。第三,管理者、技术员、新媒体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都是占据了重要的职业位置的社会群体。第四,新的社会阶层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就职业构成而言,新的社会阶层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构建服务业新体系、发展物联网和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社会主体。但同时也需要看到,作为体制外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总体呈现松散的特征。只有将其进行适当的整合,才能发挥作为社会阶层的总体合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增长的主力军。
  新的社会阶层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主体,是影响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完善的重要变量。作为体制外掌握一定数量社会资源和拥有动员能力的群体,新的社会阶层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机制中的整合参与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党对于新的阶层的整合与吸纳主要集中于统战工作领域。统一战线是全过程民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新的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标志着新的社会阶层已经正式被纳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系范畴。但是新的社会阶层动态分化的特征决定了单一的政治渠道并不能充分应对其动态的诉求,因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其他层面的相关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阶层的整合有必要扩展到以全过程民主为手段的一般性阶层整合、利益整合以及阶层文化等方面的整合。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过程性机制有助于应对新的社会阶层的动态性需求,有助于对新的社会阶层进行多层次全过程整合。
  新的社会阶层整合有助于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新媒体和网络从业者作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合有助于提升优质网络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能力,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创造条件。同时,其整合有助于抵制消费主义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负面影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体制外的职业特点、其与资本的密切关系,使其更易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新的社会阶层数量日益庞大,社会影响日益广泛,容易成为社会文化风尚的引领者。整合新的社会阶层不仅体现在组织层面,还应体现在阶层文化的引领和改造,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积极引领作用。
  社会阶层分化必然会导致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分化,因而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更加直接的关系。一方面,作为规模庞大的中间收入阶层,新的社会阶层的日益壮大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体现。另一方面,在阶层整合的同时,保持适度分化以推动实现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分为总体实现机制与具体实现机制,前者主要表现为通过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而实现共同富裕。防止陷入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阶层固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是畅通社会性流动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整合新的社会阶层实现共同富裕的机制前提。其中,市场经济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共同富裕又依靠市场经济激发内生动力。整合新的社会阶层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在以公有资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进而克服市场经济内在局限的前提下,为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社会阶级(阶层)良性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就经济基础层面而言,以新的社会阶层整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通过公有资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驾驭和超越实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下资本逻辑在催生新的社会阶层的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生态问题。公有资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一方面实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的整合,另一方面实现了对西方资本逻辑所主导的绿色发展模式内在局限的超越,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制度前提。公有资本逻辑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整合也体现为对生态理性和生活逻辑的重构,有助于推动新的社会阶层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整合新的社会阶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需要培育超越资本逻辑所主导的消费文化,培育符合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持续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
  新的社会阶层整合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需要在“阶级-共同体”的理论框架下加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以理论的方式表征着资本逻辑现代性的危机,其现实指向性是对资本逻辑固有的政治霸权逻辑、社会分化逻辑、文明冲突逻辑等逻辑悖论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阶级-共同体”的总体性分析方法阐述了阶级联合与共同体之间的矛盾张力关系。就中国式现代化主体构成而言,新的社会阶层逐步从阶级联合发展为阶级视角的劳动者,发展为共同体视角的爱国者和建设者。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工农阶级诉求,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诉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诉求。新的社会阶层整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体现为在超越资本逻辑的前提下,将新的社会阶层整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创造条件。
三、公有资本逻辑下新的社会阶层整合
  公有资本逻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资本运行规律的集中体现,是驾驭超越资本逻辑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上述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的论断为理解公有资本逻辑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超越资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体现
  资本逻辑的核心是增殖,资本的内在否定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制度困境。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体现为“资本一般”的自然属性和“资本特殊”的社会属性。资本的自然属性是每一种资本所共有的规定,具体体现为逐利性、增殖性等特性,资本增殖的过程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资本特殊”特指资本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体现为资本的社会属性。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社会属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一致,其内在矛盾最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为扬弃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社会主义制度驾驭节制资本创造了理论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改变、调整生产关系,用公有制及其资本形态驾驭传统的资本逻辑,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性超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资本逻辑体现了资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辩证统一:一方面,公有资本的自然属性实现资本增殖且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公有资本的制度属性有助于遏制资本的权力化,对资本的逐利性合理节制,进而化解资本逻辑的内在困境。“现代化客观上是一个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同样体现为资本积累的历史过程。现代化的逻辑在显在性层面反映为秩序逻辑与资本逻辑或国家与市场的博弈,在内在实质性层面反映为生存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博弈。西方现代化模式中资本逻辑所造成社会不公正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资本增殖性相结合,而中国式现代化中公有资本逻辑从所有制这一根本环节入手,合理节制资本的逐利性。公有资本逻辑在实践中体现为公有制属性和资本增殖性二者的价值和利益平衡。公有资本的双重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辩证统一,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阶层整合的基本逻辑和模式。
  公有资本逻辑是规范引导资本逻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基本要素。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社会阶层能够自发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计划经济时代“两阶级一阶层”社会结构的分化,逐步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资本逻辑对新的社会阶层产生了双重影响:资本逻辑的积极作用体现为新的社会阶层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力,而资本逻辑的负面影响在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社会认同和社会行为中也有所体现。规范引导资本逻辑在社会结构层面体现为以公有资本逻辑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整合。公有资本逻辑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整合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阶层整合的演进逻辑与模式
  政治整合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占优势地位的政治主体将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力量纳入到统一的中心框架中,通过实现政治社会一体化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认同的政治过程。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两个最基本的政治现象。新社会阶层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庞大、职业流动性强,传统的社会治理体制很难有效发挥作用。整合新的社会阶层首先需要理清新中国成立以来阶层整合的演进逻辑和规律。
  1.新中国阶级(阶层)整合的演进逻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政治权力为主要手段对社会阶层进行了整合。有研究者提出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八大之前的政治整合经历了1949年-1957年的改造式整合、1958年-1978年的运动式整合、1978年-1991年的阶层快速分化与政治系统的无意识容纳、1992年后市场经济中阶层全面分化与选择性整合,以及注重民
  生利益共享的全面整合。2012年之后,随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逐步完善,从社会阶层全面整合到全过程整合成为发展的应然趋势。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整合与阶层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阶层整合变迁的历史逻辑。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党以政治权力推动的政治整合决定了阶级阶层结构。而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推动的阶层分化推动政治系统进行整合,阶层分化成为整合的自变量。新的社会阶层作为自变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首先,新的社会阶层整合与新的社会阶层分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并展开,增加了整合的复杂性;其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阶层整合机制不完善与新的社会阶层分化不均衡性并存,对既有阶层整合模式提出了挑战。
  2.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阶层的整合过度与整合滞后
  整合新的社会阶层的原则旨在既能够引领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方向,避免其成为社会的动荡器;又能够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分化的建设性作用。整合滞后会造成对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方向引领不足,造成资本逻辑对阶层分化的控制,乃至使其成为资本权力扩张的工具。对新的社会阶层整合滞后所造成的社会冲击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新的阶层分化壮大过程中对社会资源的不断争取会造成其与其他阶级(阶层)的矛盾。新的社会阶层在知识、技术乃至资本方面占有相对优势地位,会造成其与其他阶级(阶层)之间观念和利益上的冲突。其次,新的社会阶层在内部整合过程中可能基于职业特征形成排外性的沟通模式,继而造成其与其他阶层间的沟通障碍。再次,整合滞后会造成新的社会阶层自身认同与社会认同困境。新的社会阶层内部认同是其形成阶层意识、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前提,而一旦其阶层内部认同与社会认同无法同步实现,新的社会阶层则难以从社会中获得预期的资源和支持。不容忽视的是,因为新的社会阶层的知识结构及其所掌控的技术资源和社会资源较多,所以其认同困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更大。
  整合滞后本质上是对资本逻辑下阶层分化的放任,而整合过度则体现为政治权力对市场规律的漠视。整合新的社会阶层需要防范整合过度和整合滞后,尤其是要防范整合过度的倾向。对新的社会阶层过度整合可能会人为阻滞市场经济所推动的社会阶层分化,削弱社会发展的活力。一个缺乏社会阶层分化的社会虽然稳定,但却是保守缺乏活力的。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运动式整合形成了稳定的刚性社会结构。但同时限制了阶层的分化和社会流动,压缩了社会阶层应有的分化空间,阻滞了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完善,相对宽松的政治整合机制为社会发展释放了空间,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分化形成,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3.新的社会阶层的前瞻性动态整合模式
  就应对阶层分化政治整合模式而言,目前存在着“阶层冲突-应急整合”以及“阶层分化-前瞻整合”两种模式。“阶级冲突-应急整合”模式以非常规的应急整合机制应对社会阶层分化引发的社会冲突,以达到实现社会稳定的目标。该模式的本质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滞后性整合,并没有从根本上化解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冲突的内在紧张关系。“阶层分化-前瞻整合”模式的特点是在把握社会阶层分化总体趋向的前提下,对社会阶层的引领性整合。就目前实际而言,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整合总体上滞后于阶层分化,这造成了一系列不利局面:传统整合机制难以及时对新的社会阶层在体制外分化作出反应;新的社会阶层与原有社会阶层在社会资源分配系统中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存在社会冲突的风险;体制外新的社会阶层在政治文化和价值方面,与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着文化冲突的潜在风险。针对新的社会阶层动态性分化的特征,有必要将已有的“阶层分化-前瞻整合”模式拓展为前瞻性动态整合模式,突出与新的社会阶层整合模式动态相适的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的社会阶层整合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前瞻性动态整合模式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的社会阶层整合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战略思维意味着阶层整合服从并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全局;历史思维意味着阶层整合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充分吸取历史经验;辩证思维意味着处理好阶层分化和阶层整合的对立统一关系;系统思维意味着协调阶层整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多元因素的关系;创新思维意味着阶层整合理论与方法充分借鉴最新的理论成果;法治思维意味着依法整合社会阶层,依法处理阶层整合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底线思维意味着阶层整合的适度,明确阶层整合社会影响的多元底线。阶层整合的系统观念体现为前瞻性思考,即确保阶层整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相适应;全局性谋划体现为将阶层整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避免孤立看待阶层整合;整体性推进意味着阶层整合需要与现代化的整体推进相协调。运用系统观念需要前瞻性适度整合社会阶层,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阶层分化与阶层整合的辩证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公有资本逻辑从经济基础层面决定了新的社会阶层整合的前瞻性、动态性特征。前瞻性体现了公有资本逻辑以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为依据,超越了资本逻辑以资本增殖为唯一目的属性,能站在人民立场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前瞻性规划。前瞻性整合体现为对新的社会阶层的分化方向的引导,对新的社会阶层分化作出实时适度的前瞻性反应,以较小代价化解阶层分化可能引起的社会冲突。适度性所体现的是公有资本逻辑对资本逻辑驾驭节制的底线,以保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资本的活力,具体体现为保持新的社会阶层分化和整合之间适度张力。新的社会阶层的整合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持社会发展活力的双重功能,因而整合新的社会阶层需要处理好阶层分化和整合的关系。新的社会阶层动态相适整合,既要将新的社会阶层吸纳进既有政治体制内以维持稳定,又要促进其健康分化发育以保持其社会发展活力。
四、结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论断,赋予了新的社会阶层整合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新的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整合,一方面需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目标;另一方面,需要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服从并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公有资本逻辑有助于从经济基础层面阐明社会阶层分化整合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实现过程,从经济基础层面也可以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公有资本逻辑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公有资本逻辑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的社会阶层整合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视角。
  作者简介:聂长久,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