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田鹏颖:东北全面振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

发布时间:2023-12-05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擘画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蓝图,饱含对东北干部群众的新期待,为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亦为读懂东北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历史方位,把握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视野,更为东北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大时代场域中担当好实践奋进者和战略支撑者的角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东北独特而先进的历史文化为东北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支撑提供文化自信
  文化在一定的时空场域中存在,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依托,在历史发展中积淀。在长期实践中,东北孕育了具有中华民族共性和东北特性的历史文化,这一文化在时代变迁中发展,在与不同文化交融、碰撞中丰富,在东北振兴发展中熠熠生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深入把握东北文化的历史厚重,科学认识和评价东北历史文化的意义,审视东北历史文化的未来指向,为更好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坚实的文化基础。
  1.东北历史文化的独特厚重
  东北历史文化以区域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制度基础等为实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代名词”,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的文化生命体,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呈现了迥异且独特的历史样态。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长链条中,东北长期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生产组织、经营模式具有突出的稳定性和显著的区域性,经济基础的特质决定了文化这一观念的上层建筑特性。因而,古代东北以渔猎文化为主,并伴随不同性质的经济交流,吸收融合不同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培养出了东北人民开放的文化心态。尽管清朝时的东北封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流动,但是仍吸引了饶有规模的外来群体进入东北,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互动融合,延展了东北文化的广度,为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奠定了初步基础。近代以来,西方现代文明强势传入中国,使得东北的社会性质、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东北文化传统也随之不断变革、扬弃。在畸形工业化发展和帝国主义奴役下,东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格局,既有侵略性质的殖民主义文化,更有反抗、斗争性质的爱国主义文化;既有妥协性、软弱性的服从文化,又有不同性质的文化相互交织、激荡,这是当时东北特定经济结构、社会格局在文化上的反映,是近代中国历史文化演进的缩影。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东北人民,展开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生发了蕴含爱国主义、民族情感、敢闯敢试的先进文化,并与东北传统文化相交融,引领了东北文化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得东北传统文化免于走向衰落,东北文化这一母体在历史嬗变中被注入了时代因子和积极要素,使得东北文化底蕴更为厚重。
  东北文化在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互动中,开启了现代文化发展的征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迈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国家生产力的战略布局中,东北在推进工业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战略中,东北人民竭尽全力、攻坚克难,孕育了劳模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等具有时代特质的历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东北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深刻影响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为东北人民加快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援国家建设计划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但毋庸讳言,作为全国最后撤出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东北,其早在改革开放前30年的工业化建设时期形成的对单位、企业、政府的依赖性,安于现状、求稳怕变、不愿冒险等文化观念也相对凸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步,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对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进行自觉调整和改革,贯通于适应时代、融入世界发展的开放环节,落脚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走上快车道。然而,面对现代化转型,东北老工业基地却经历着新生的阵痛,出现了所谓的“东北现象”,即东北在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症。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央谋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计,制定了一系列的振兴政策助力东北过难关。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东北立于国家快速发展的时期,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势头良好。然而,在新常态下,东北又步入新的历史转折点,出现了“新东北现象”。东北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阵痛,与其历史文化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无关系。具体而言,思想文化具有相对滞后性和相对稳定性,文化影响又是深远持久的,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工作惯性、路径依赖等历史积淀,使得东北人民的思想观念、工作理念等与快速转型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致使东北未能抓住时代机遇、赢得主动。换言之,社会转轨与东北文化变迁历史节奏的不一致性,是东北振兴面临发展困境的更深层次原因。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处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将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党在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将文化建设置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更为突出的位置,以文化发展繁荣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路径,明确了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应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对文化现代化提出了总的要求。新时代以来,作为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行为主体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承担者,东北反思历史、总结经验、主动求变,以具有东北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剔除文化中的落后内容,并与不同区域的优秀文化相互交流、结合。客观而言,东北文化在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互动中,其内涵不断更新,内在特质不断彰显,内在活力正不断涌现,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能与当代对话的东北文化正在向世界呈现新的面貌。总而言之,东北文化在人类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在社会发展中延展着自身的历史厚度,在改革创新中焕发着生机活力,孕育着东北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推进东北振兴发展的向心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具有现代内涵的东北文化正徐徐呈现。
  2.东北历史文化的精神优势
  东北历史文化既是东北经济社会的文化叙事,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特性与民族共性相统一的文化发展样态,在促进社会发展和造就文化多样性中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意义。
  东北独特的历史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东北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诸如蕴含不畏艰险、救国救民、捍卫正义等精神的红色革命文化,凝结着艰苦创业、劳动奉献、积极进取等精神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可谓内涵深刻、形式多样、思想深邃。同时独特的地理因素、气候条件等为文化得以保持连续性提供了天然的屏障,且彰显了较强的区域性,涵养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不同民族区域的文化异彩纷呈,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涵养了包容性,这些特质使得中华文化在许多转折点和飞跃期,没有因文化冲突而没落,而是通过适应、吸收、融合,被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因而,东北在白山黑水间造就的地域文化,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开放包容。
  东北独特历史文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精神资源。一方面,东北文化是人们思想智慧、实践智慧、精神力量的有效结晶,丰富多样且底蕴深厚,能满足人民精神层面的需求,为人民创造幸福、实现精神富有提供了文化支撑。同时,东北文化具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文化基因,诸如爱国、敬业、诚信等,尤其是在革命、建设中凝结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熠熠生辉,影响着几代东北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砥砺奋斗,具有强大聚合力,能铸牢东北人民不懈奋进、勇担使命、服务大局的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另一方面,东北历史文化借助转化,能更好地发挥直接经济价值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既能以产品为载体,与现代生产相结合,参与市场化活动,直接释放经济价值,又能转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通过影响人的活动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供给。
  过去,人们对东北文化优势的认知模糊不清,在保护、挖掘和应用上并不到位,东北文化所蕴含的巨大价值还有待开发。改革开放后,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对衰落,致使人们对东北历史文化不自信甚至不认同,导致东北历史文化的地位也随之下降。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以及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来把握蕴含着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东北优秀精神文化的重要战略意义。质言之,东北文化支撑着现代化的历史创造,在区域性、整体性的社会发展中具有无可代替的特殊地位。只有深刻把握这一特殊地位,才能更好地形成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把握东北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指向。
  3.东北历史文化的时代特征
  东北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释放文化效能、彰显时代特征。第一,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东北历史文化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在空间上具有流动性,在不同文化的交融中彰显了兼容性,为东北实现独立、铸就辉煌提供了深层次价值,是东北人民文化自信的底气。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以强大的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东北历史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科学智慧,以东北历史脉络为主线,以历史事件为载体,讲好“东北故事”,进一步增强东北人民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动力。第二,秉持开放包容。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东北独特历史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人们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总的看法和总的办法,让东北历史文化成为现代的,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以确保文化主体性为前提,深入推进东北文化与中国各区域、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为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文化空间。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我们党对待历史文化(文明)的根本主张。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推进东北历史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让东北历史文化与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让弘扬、传承、创新东北历史文化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促进,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深度对话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新的文化形态,为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精神动力、营造文化氛围。
二、东北关乎国家“五大安全”的历史方位为东北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奠定了物质基础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东北地区在工业项目数量、农业供给数量、资源基础储量等方面的优势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为我国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极其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保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东北全面振兴对维护“五大安全”的促进意义,“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在推动东北振兴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产业安全基础不断巩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断强化,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这更加明确地反映了东北在服务国家大局中的战略地位,突出表达了东北在比较中的优势、机遇中的优势、大局中的优势,标定了东北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新的历史地位。
  1.为维护粮食安全夯实根基
  粮食稳则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亦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可以说,粮食安全保得住,中国的事就稳得住。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曾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不仅走过了“吃不饱饭”的艰难历史时期,还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基本自给。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化的推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和结构在不断调整,部分农产品仍需要依托进口,而在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时代场域中,进口关乎国计民生的粮食产品,这无疑加大了粮食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对于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看得很深很远,从实际出发,洞悉全局,明确地指出我国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的基础仍不牢靠,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障粮食安全仍是首要课题,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东北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决定了东北全面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的历史地位。东北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是重要的产粮基地,是对维护粮食安全有较大贡献的中国“粮仓”。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深切关注东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推进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反复强调“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传统意义上的以“保障粮食生产能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为核心的粮食安全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立足现实,创新观念,在传统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增加食物安全,强调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从聚焦“能不能”拓展到“好不好”,再做强自己、掌握主动中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食物需求。因而,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东北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为维护粮食安全筑牢根基。东北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重要任务,以建成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以建设系统的农业产业体系、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导向,以大食物观为引领,努力实现拓展食物来源途径和抓好粮食生产相统一的目标,为提高粮食供给率、丰富粮食多样性、端牢中国饭碗夯实根基,使中国的粮食安全行稳致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2.为维护产业安全巩固基础
  产业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以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就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然而,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增多。譬如,某些国家为保障本国产业发展优势,秉持零和博弈思维,筑起“小院高墙”,掀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的狂潮,对他国产业肆意打压、遏制,使得不少国家在产业安全方面亮起了红灯。因而,要想抓住机遇,取得发展新突破,就必须在保障产业安全上攻坚克难,在推进产业发展上勇攀高峰。
  东北在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方面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最早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较为夯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发展要素支撑,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精神动力、人才支撑和群众力量。近年来,东北的一些事关国家命脉和产业安全的战略型企业,如航空装备、军工装备、船舶制造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有效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产业安全筑牢了屏障。此外,东北与东部、南部省市的产业联动也进一步保障了国家产业安全大局。具体而言,东北始终将自己放在全国一盘棋之中,具有强烈的全局意识,通过北粮南调、北煤南运等行动,为东部、南部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战略资源保障,在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方面更加彰显战略大后方作用。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为产业安全巩固基础。在新的历史方位,东北继续聚焦国家所需、尽自己所能,以坚持改革创新为引领,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以夯实产业基础为保障,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方向,以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为目标,为我国产业不受控制、不受冲击、应对极端、自主发展提供保障,将产业转型升级和维护产业安全合成一股力,在维护国家产业安全上展现更大作为、贡献更大力量。
  3.为维护能源安全强化保障
  能源是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维护国家稳定、推进社会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后,我国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国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随之而来的能源紧缺、污染严重、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等能源问题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发展的掣肘。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和动力发生转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际的能源占有权和控制权的争夺愈发激烈,对高效应用传统能源、开发新兴能源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党直面危机,切实防范化解能源风险,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要求各地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减碳”之路,避免以“一刀切”“拉闸限电”等“碳冲锋”方式完成既定目标,达到经济稳定增长和节能减排双赢的局面,并积极推动构建国际合作平台,希冀各国携手共同解决能源安全这一全球性问题,为保障生产生活兜实兜牢底线,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在保障能源安全的新战略中,东北的历史地位更加凸显。东北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矿、铁矿、石油、森林等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能源,为国家石油、化工、电力等产业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定位,瞄准国家的战略方向,将绿色低碳、节能减排进行到底,坚持先立后破,做好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替代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降低传统能源的比重,以更大责任、勇气肩负起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使命任务。客观而言,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这样一个曾长期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发展经济的区域,实现能源方面的转型升级,不仅能稳定地为国家供应所需的能源,为维护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强化保障,还能为其他区域推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参考、技术支持,助力全国性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建设。
  4.为维护生态安全筑牢屏障
  生态环境之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是根本,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可知,自然界是人类的无机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一方面给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人靠自然界生活,在自然界中发展。恩格斯曾告诫过人们:“我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主义中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天人合一”“万物并育”“天与人交相胜”等哲学思想蕴含着中国古人构建和谐生态系统的诉求。
  用“吃祖宗饭”、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做不顾及生态环境而谋经济发展的事情,非但不是发展的最优解,反而会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国家在科技的加持下,逐渐消弭了人必须服从于自然界的意识,获得了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思维和能力,在资本至上原则的裹挟下,将一切生产要素包括自然界纳入资本增殖的生产过程中,不遵循自然规律,造成了诸如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严重的生态危机,致使部分国家陷入社会动荡、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深渊。中国式现代化发生于经济基础薄弱、远远落后于世界现代化的时空场域中,为快速摆脱“开除球籍”的危机,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步伐,曾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做了不少围湖造田、围海造地、过度养殖、过度捕捞、过度放牧等危害生态的事情,这些挤压自然生存空间的行为使得我国也曾陷入发展的困境。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深入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相结合,立足现实,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加快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要求我们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界。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广大人民的接续奋斗下,我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但是,维护生态安全并非一时一域,近年来,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层出不穷,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仍持续蔓延,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仍然任重道远。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为维护生态安全筑牢屏障。东北全面振兴以构建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体系、低碳循环的现代农业布局为导向,贯通建设清洁美丽的农村生活环境、传承独具魅力的东北农耕文明、建立善作善为的农村治理体系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筑牢更为坚实的屏障,对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有重大战略意义。具体而言,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这样一个曾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来推进工业化建设,曾面临一系列生态危机的区域,如果走深走实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起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那么东北既为人民创造出了清洁美丽、生态宜居的环境,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真正贯彻落实下去,为中国各个省份甚至全世界各个国家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提供科学可行的东北经验、东北智慧、东北方案,为维护国家、世界的生态安全作出东北贡献。
  5.为维护国防安全提升能力
  国防安全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国之大者”,纵观我国的发展历史,国防安全始终影响着我国发展与稳定的大局。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深刻洞悉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问题,强调“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又进一步阐明二者的关系,国防安全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并将国防现代化置于四个现代化之中。中共十八大以来,国际秩序总体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时有发生,大国博弈日益激烈,传统的、非传统的危机对国防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党和国家深度洞悉世界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国防与军队建设现代化,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水平,进一步增强维护国防安全的能力。
  东北在维护国防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东北地区的区位特点独特,与俄罗斯、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等国家接壤,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处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联结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自近代以来,东北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目标,日本曾将东北视为生命线,通过战争占领、掠夺东北,俄国也试图占领东北以拓展自己的疆域,这说明东北在国家疆域中处于重要位置,也间接地证明了东北在国防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建起了军港、飞机制造厂等,其保障国防安全的政治责任更加明确。在当今社会,我国处于和平稳定之中,然而周边地区的冲突时有发生,边境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并且伴随我国的发展与崛起,某些西方国家将中国视为“零和游戏”的敌对方,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东北维护国防安全的责任更大、更重。
  东北全面振兴为维护国防安全提升能力。东北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牢记使命担当,坚持走现代化强军之路,增强强军动能,转变治军方式,破解东北在守疆戍边、军民融合方面的现实难题,进一步夯实国防武器装备基础,提高自身的国防实力,为维护边境地区长期和平稳定、促进东北亚地区合作发展提供良好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和战略保障。
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为东北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支撑创造重要的保障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东北振兴的历史性成就,聚焦国家发展目标,基于对人类社会工业化、现代化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结合东北的独特历史文化,坚持选择性与规律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地区性与全局性的统一,对东北全面振兴进行了系统谋划,从科技创新、现代化大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人口素质、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党的领导和建设等维度,将哲学思考转化为新时代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选择。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立足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聚焦东北振兴的关键点,在新时代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等新思想新观念。这些创新性观点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对提高生产力的关键作用,更加关注培育发展新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符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更体现了依托科技创新而取得产业升级主动权、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的战略要求。在产业加速变革、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交汇期,东北必须做好做实正确的战略性选择,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谋划技术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将东北的优势转化为新兴特色产业形成发展的基点,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强大引擎。
  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大食物观”的践行与贯彻,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和具有独特情况的东北实际,提出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的农业产出结构,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多元供给、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农业农村,锚定了东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战略任务和战略航向。进言之,东北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大基地、大产业,在东北大地上开展一场深刻的农业发展改革,为保障粮食安全、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是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要求,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战略性安排,为东北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擘画了施工蓝图。新时代以来,东北加大投入、加快促建,交通、能源、水利、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的历史时期,东北要谋定后动、笃行致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提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构建利于振兴发展的基础设施布局,为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优化外部条件。
  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我们党深入认识、客观分析东北劳动力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供需、流动、分布等要素,立足东北全面振兴的客观实际,以育、引、留、用为抓手,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方案。实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目标,必须坚守科学的战略选择,走好高质量人才培养之路,从教育、就业、生活等事关人力资源发展的关键点入手,以保证人口数量适度、质量为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人才既引得来,又留得住,还用得好,最大限度地激活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引擎。
  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是上层建筑这一复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于东北振兴发展而言,如同空气、阳光之于人。东北要贯彻落实好弘扬伟大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善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等战略主张,广大干部群众要立足东北新兴发展的新的现实面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将持续优化政治生态和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战略任务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上,充分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正向引领作用,更好更快地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之于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意义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得到了极其深刻的阐释,以“根本保证”定调明向,提出深化理论学习、大兴调查研究、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检视整改等战略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东北全面振兴这一宏大时代场域之中。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更好地发挥“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总之,东北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只要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诲转化为想干事的态度、能干事的本领、干成事的韧劲,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战略航向、作好战略选择,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与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就一定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作者简介:田鹏颖,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6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