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的实践智慧——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戴木才教授

发布时间:2023-12-19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下开启的,先后历经了移植西方技术和政治制度、追随苏联模式等曲折历程,历尽艰辛,在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最终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我们专访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戴木才教授。
一、以解放思想推进思想进步
  ▲(采访者简称▲,下同):戴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您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有深入研究,请谈谈您对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的理解和认识。
  ●(被采访者简称●,下同):谢谢。可以说,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在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而不懈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误的教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
  之所以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时期,最主要的标志是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而这条道路的成功开创首先又是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从思想进步开始迈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之上。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象征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创的先导。所谓解放思想,是指打破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习惯势力和思想偏见的束缚与禁锢,尤其是“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勇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主观世界的思维意识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用发展变化的新的思想观念来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一场思想大解放,给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大解放和大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场思想大解放,可能很难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发展。正是因为有了思想的大解放,中国社会出现了空前活跃的良好局面,改革开放才得以稳步推进。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创的进程中,解放思想之所以成为先导,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论争论,更是一场思想斗争,是一场新旧思想观念的较量,是思想僵化和思想解放的对决。例如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其矛头直指“文化大革命”中所谓的“两个凡是”,而人们在“两个凡是”上的不同思想立场,实际上就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态度和发展方向。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的主导下,中国共产党成功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彻底批判了“两个凡是”,纠正了“左”的思想主导的错误路线,开创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局面,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从而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行进过程中,同样是思想解放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鸣锣开道。20世纪90年代初期,受国内外复杂政治形势的影响,国内再次出现思想纷争、思想争论乃至思想混乱,有的人甚至从改革的目的、标准、任务、方向等方面全面否定改革开放,一场质疑改革开放姓“社”姓“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不是庸俗论的争论,困扰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继续深入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困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继续前行。这场争论的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实质上是思想解放还是思想僵化的问题。邓小平深刻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还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著名论断,鼓励“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倡导“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告诫人们“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场“姓社姓资”的大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实际上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它再一次冲破了禁锢人们的思想禁区,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改革难题,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辩证统一的。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又必须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解放思想与“思想僵化”相对应。邓小平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思想大解放,才会有改革开放的大突破,才会有制度建设的大创新,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禁锢,扫除一切掣肘改革开放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的障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动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二、把改革开放作为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招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推进了现代经济的快速累积性增长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大跃迁,40多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同样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请您具体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好的。在这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可以说主要是与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把改革开放作为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招。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基础上,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既冲破了“极左”错误思想禁锢的牢笼,破除了“两个凡是”思想迷信的思想路线误区,又走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误区,实现了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史看,改革开放是中国摆脱“极左”错误思想禁锢,思想获得大解放的重大成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此走上了正确轨道。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来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立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的基本原理,适应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历史要求。世界在加快发展,中国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与可行的选择,就是加快发展经济,快速提高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指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它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要求和逻辑发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鲜明的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然针对人们因思想受到束缚而迈不开步子的状况进行改革开放,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要适应人类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以实践为检验标准,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标尺要求人们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弊端,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谓“改革”,主要是对国内不适应乃至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进行变革和调整;所谓“开放”,主要针对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从封闭转向开放,主动融入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及其过程中去。如果说思想解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导,那么完全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或排头兵。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重大转变和深入发展,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的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大踏步前进、经济总量连续迈上新台阶的40年,是成功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的40年,也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实现历史性跨越的40年。这40年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推进改革,全力扩大开放,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201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这4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连续迈上新台阶,增量规模显著扩大。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之后连续实现跨越性发展,1986年上升到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7年首次突破80万亿元,折合12.3万亿美元,迈上历史新台阶。这40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2017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8250美元,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17个国家(地区)中排名上升到第95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大的国家,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难能可贵。这4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11位,2000年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六位,2007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此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201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2.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比1978年提高13个百分点。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这4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实现了从外汇短缺国到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转变。197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居于世界第38位,随着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快速积累,吸引外资不断增加,外汇储备短缺成为历史,199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达31399亿美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鲜明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在思想解放基础上,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入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体制改革,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具有伟大的开拓意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最辉煌的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您说改革开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要求和逻辑发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鲜明的特点,请您再谈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的内在关系。
  ●:我们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那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改革开放的指向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就必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两个凡是”,坚决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现代化建设从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鲜明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正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指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在经济发展问题上的深刻认识和正确回答。从理论逻辑上看,比资本主义社会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无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任务。从现实逻辑上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上层建筑,但是在总体上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是社会生产力仍然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鉴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党的八大正确指出了当时中国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实现国家工业化,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一正确论断,实际上已包含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力发展经济的思想,然而不久就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错误路线所替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或者说重中之重,体现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兴国之要和立邦之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体现了优先和集中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根本要求。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正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有效解决其他矛盾。经济建设虽然不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但它是建设的“中心”,只有坚持这一“中心”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解决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其他次要矛盾。可以说,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个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是否成功、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定了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都要以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大局,一切工作都要从这个大局出发,配合这个大局,在这个大局下决策和行动。正是因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得以大踏步前进。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既体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性创造。请您谈谈中国式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或西方式现代化的根本不同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我个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或西方式现代化的根本不同,最主要体现在发展思想上。资本主义现代化或西方式现代化的发展是以获取最大剩余价值为中心,是为少数人或者说为资本家服务的;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是为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务的。在现代化发展与人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就是现代化的创造者;另一方面“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终目的,这一过程也正是一个在不断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凸显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既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和主人,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拥有者和共享者。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终目标不单单是为了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等,而是紧紧围绕着人的主体性、主体地位及其自由全面发展所展开的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现代化进程,是由全体人民共同创造、共同建设又能够保证全体人民共同治理、共同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的现代化。这就避免了西方式现代化进程中资本对人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扭曲和异化,避免了西方式现代化对人的“异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人的主体性逻辑贯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把人民本位和人民主体地位贯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
  毛泽东曾指出,只有满足了中国人民的基本利益诉求,才能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为了完成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而奋斗的,它以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历史使命,以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为奋斗目标,就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不断增长的需要,有一段时期因“极左”错误思想的影响和干扰而没有改变人民群众普遍贫困的基本状况。改革开放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三个标准之一,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物质利益需求放在了中国现代化道路更加突出的位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系统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新时代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相互矛盾的,更不是谁要否定谁的关系,而是内在联系、与时俱进、有机统一的。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旨归,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则是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旨归的逻辑必然和根本路径,三者有机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正视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各项利益诉求,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就是要从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和递增性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把握共性又把握特性,关切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和发展机会的公平公正共享;就是要推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实现人的多层次、全面性、立体化发展目标。习近平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发展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二是现代化的本质是人民的现代化,三是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四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五是发展成果要为全体人民共享,鲜明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
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您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体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请您具体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现代化,现代化就有现代化的一般要求和共同特征。比如,无论是西方式现代化还是中国式现代化,都搞市场经济、都重视科技创新、都重视政治上层建筑的改革或者说政治现代化、都重视现代管理科学、都重视人的现代化,等等。首要一条,西方式现代化以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我国则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必然要求改革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既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又让中国经济走出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从而为搞活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广阔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成败的核心改革和关键性抉择。因为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曾困扰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甚至关系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否继续深入下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否则就会失去正确的思想指导和政治保证,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到邪路上去;又发展了市场经济,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大生产,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强大的力量源泉,成功地破解了市场经济是否能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这一“世界性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它内生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进程,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获得阶段性突破与不断进步,避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系列发展悖论,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和禁锢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大部分商品都是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来进行配置,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用品都凭借票证来供应。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从把计划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逐步发展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可以说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采取的是一种稳步的、渐进的实践方法。第一阶段是首先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计划经济观念和“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禁锢,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观念及其改革;第二阶段是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观念及其改革;第三阶段是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目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是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进一步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更有效结合的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体现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效统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创造,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极大地、迅速地激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从更大程度上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创性和优越性。同时,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一次深刻的历史性革命,标志着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相会相鉴相融的历史发展阶段。以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为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2001年以后,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不断上升,并跃升到世界第一位。2003年,中国仅有11家企业入选世界500强,此后入选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至2020年达到122家,同美国持平,2021年达到132家,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2003—2021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4.8%。中美两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的变化,反映了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增长速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预计新时代的中国将会有更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历史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深刻地影响世界,从2006年以来中国连续多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六、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请您再进一步说说重视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的关系及其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
  ●: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科技创新和进步的进程。近代以来,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都与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密切相关。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理指出,科学技术是最具革命性的关键力量,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向前发展的“发动机”和引擎。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突破,才不断开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看到,世界现代化运动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再进入信息社会和正在进入智能社会,都是由于科技革命的递进式发展成为最主要的驱动因素而推动的。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因。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和技术,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技术的力量,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就明确把“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之一。1978年,邓小平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表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工业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加快了中国建设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步伐,促成了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等国防尖端技术成果的突破,让中国的现代化基础更加稳固。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更加深刻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以科学技术创新快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邓小平更加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出:“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因此,改革开放后把科技创新摆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更加突出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实践路径。随着中国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进一步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首倡创新发展,更加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促进创新增长和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依靠科学技术致富、科学技术强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意味着中国更加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创新在提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更加重视为实现中国的科学技术创新提供越来越理想的现实环境和创造条件。邓小平深刻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
  中国近代之所以由一个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沦落为落后挨打的对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与世界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错失了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和发展良机。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取得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良好机遇。科学技术的创新,既支撑当前的发展,又引领未来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命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创新的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深度参与并赢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机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必须把握颠覆性创新的技术变轨和产业重构机遇,下好前沿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的先手棋,占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的制高点,赢得科技创新的主动权。
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请您再具体谈谈重视政治上层建筑的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的关系,以及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推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基础相适应,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动态演化、不断前进、取得成功的客观需要。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所谓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本质上就是指顺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改革和调整,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更全面更高质量发展。
  从历史发展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也正是通过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通过变革、改革与调整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状况,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了旧的生产关系,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与完善,同时按照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和实现现代化伟大目标的战略高度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胜利。
  ▲: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相应的变革、改革和调整。
  ●: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深刻认识到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拨乱反正”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在坚持、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突破。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已经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建设领域的现代化推进到上层建筑领域也要实现现代化,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这既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也是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和全面领导的生动体现,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要实现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深刻地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把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他说: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他曾这样预言:“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全新角度思考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进行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又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能源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新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经发生转化,要求必须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必将提高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提高国家机构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必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进程和总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八、以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提供行动纲领
  ▲:中国式现代化除了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与西方式现代化具有根本不同之外,请问还有什么不同吗?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不同还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共建共治共享、不仅坚持物质富裕而且坚持精神富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中国式现代化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和全面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胜利。
  如果说西方式现代化是自发的现代化,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则是自觉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诠释,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之中不断向前成功推进的。伴随着实事求是、思想解放、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逐渐形成了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四个自信”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的这种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遵循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特殊规律的自觉发展过程,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指南。这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自发生成过程所无可比拟的。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发展、丰富和最终形成的,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部署,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其精髓在于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而不能偏废一方。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也是各项事业取得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政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治保障,保证越来越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同时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灵魂,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创造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题中之义。社会建设涉及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推进社会建设有利于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满足的基础上,更加需要美好的生态生活环境,而且美好的物质生活也需要绿色经济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模式。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也关乎民族长远大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深化了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自然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向——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新要求。
  ▲:在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后,应该如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这就必须善于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选择解决矛盾的有效科学方法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论。毛泽东曾说:“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立足“总依据”,推进“总布局”,进而实现“总任务”的总抓手,它深刻把握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大局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了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与根本保证,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战略指引和重要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它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总抓手,深刻体现了矛盾论和系统论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动力源泉,也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不竭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法治保障,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核心领导力量、科学发展战略和根本政治保障。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转化,一方面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以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基本特征就是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习近平说:“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和重要遵循。习近平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所谓创新发展,聚焦新时代发展的动力问题,着力让创新成为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发展聚焦新时代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着力推动协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开放发展注重发展的内外联动,着力推动更高层次上的对外开放;共享发展则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普惠到更多人。新发展理念深化了发展从量到质的新要求,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层次上,都把满足人民更丰富、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发展的不充分角度看,新发展理念明确以“创新”为第一动力,进一步扩大开放,为转换发展动能、形成发展新引擎指明了路径;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看,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协调”和“共享”的理念,要求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您以上谈的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完全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自发生成,而是自觉推动走出来的一条现代化发展之路。
  ●:是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有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推进,做到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发展举措相结合,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阶段性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有机统一起来,绘制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而且还通过制定“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等重大举措,锚定目标一步一步接着跑,一段一段接着干,形成发展连贯性。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国已如期和提前实现温饱、小康、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要阶段性目标,正稳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还从发展内容、发展阶段、发展举措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如发展内容上,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阶段上,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先后提出老“三步走”、新“三步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分“两个阶段”全面实现现代化;发展举措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逐渐形成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等等。习近平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九、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请您具体谈谈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不仅坚持物质富裕而且坚持精神富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逐渐解决了人们的“富口袋”问题,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另一方面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注重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解决人们的“富脑袋”问题。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富脑袋”问题,回答人的生活价值和生存意义,可谓意义深远。习近平说:“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和凝结了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形成了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确立了共同奋斗的价值目标、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为价值主体提供了规范行为的基本框架,设定了约束行为的道德底线,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避免各种急剧变动所带来的恐慌和焦虑,有效控制和把握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知其所趋、知其所向,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一旦形成,就具有某种根本性、恒定性和稳定性。自古以来,当一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以后,它将通过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各种途径,通过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形式逐步实现社会化、大众化、日常化,进入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深处,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普遍维护的根本价值准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虽经无数内忧外患、饱受种种磨难,却一脉相承地延续下来,使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史中唯一没有中断历史的国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指引。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要动员、激励、团结全体中国人民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持续奋斗,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尤其离不开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其中,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关键要素。历史发展表明,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在思想道德文化上既有对内的强大渗透力感召力凝聚力,也有对外的较强辐射力传播力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指明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进步趋势,处于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中心地位,具有极大的引导力感召力凝聚力,对全社会的价值观念起着整合、协调和引领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也必将起着指引航向、凝聚人心、焕发力量的作用。
  正是遵循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引,人们朝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沿着共同的价值取向、遵循共同的价值准则而团结奋斗。通过整合、协调和引领社会成员千差万别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最终形成整个民族、国家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从而振奋人们的精气神,凝聚和激发全体人民的精神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追求目标,为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赋予了道德崇高性和道义正当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独特精神标识和强大精神支撑。
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形象
  ▲: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都离不开与世界的交往。在西方式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其殖民掠夺和侵略扩张一方面打破了世界各国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全球整体,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世界市场和促进了全球资源的开发,促进了西方式现代化的实现。请您谈谈中国式现代化在这方面与西方式现代化有什么区别。
  ●:在这方面的区别非常明显,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体现所在。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殖民掠夺和侵略扩张完全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以往“国强必霸”的强盗逻辑和“丛林法则”带来的“文明冲突论”“零和博弈”的对立思维,通过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既通过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又通过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加快自身发展,开辟了一条维护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走出了一条强而不霸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走出了一条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现代化发展新路。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是在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和侵略扩张的炮声中被动走进世界现代化的历程的,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始终遵循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秉承的和平发展的理念、逻辑、方向和轨迹。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和世界“两大阵营”对立的影响,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被割裂,经济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入世界市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度脱节。但是,中国鲜明地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与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大胆地摒弃了以往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后,中国一方面深刻意识到要想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就要大力发展经济和实现现代化,就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更不能闭关锁国和闭门造车,必须面向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由此打开国门,大胆地进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继在东南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并从沿海到内陆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为中国进入世界市场、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对外开放创造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与西方式现代化建立在剥削与被剥削基础上的暴力式、掠夺式、不公平的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不同,中国的对外开放鲜明地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和平”讲的是国际政治关系和世界政治秩序,回答的是世界政治问题。“发展”讲的是世界经济关系和世界经济发展体系,回答的是世界经济问题。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世界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而中国则要利用世界和平环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邓小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要“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维护中国独立、自主和尊严,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面临新情况新形势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纵观国内国际两个全局,对内以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相继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新要求、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港的建立等使中国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市场,并成为影响世界市场格局的重要力量;对外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用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代替以往不公平的、存在压迫和剥削的国际从属关系或依附关系,开创了一条与“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规则和世界经济秩序迥异的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今之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之发展;当今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世界,世界的发展也包括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表明新时代的中国将始终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同时也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世界性理念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强调人类共有和只有一个地球,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命运与共、休戚相关,需要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契合了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贫富差距问题、霸权主义问题、强权政治问题、恐怖主义问题、人口问题、毒品问题、资源能源问题等全球性发展问题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问题,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利益诉求,也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引领中国与世界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球包容性和人类担当的世界情怀。
  (作者简介:戴木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8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