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杨宏伟 蒲文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思想蕴涵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2-02-14
字体: 打印
分享: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能动性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过程、要素、环节既直接与实践相联系也以实践为基础,深刻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变物质”的实践属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现实生活实践、依托先进思想理论、聚焦主体观念转变及行为发生,通过改造教育对象的主观世界激发其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进而变革客观世界的属性和特征,充分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研究深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相统一、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这一“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以实践标示了哲学从解释世界到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相统一的根本性变革,阐发了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实践属性、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动力,并将实践理解为变革世界的活动和实现人的价值的现实力量。这些思想对于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属性、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生成依据

  个体主体性发挥、思维真理性检验、主客观统一性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本质要求。在《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根本局限性的批判、对“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的揭示、对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阐释,深刻阐明了实践之于个体主体性、思维真理性、主客观统一性的关键作用,为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提供了理论指引。

(一)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以实践为前提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下,人的主体性即人所具有的自然力或生命力,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目的、本性建立起各种事与物,安排自己周围的环境,乃至建立一个合乎自己理想的世界。换言之,人的主体性是个体在认知或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以实践为前提、依托实践而生成。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通过批判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机械性特征,以及唯心主义因“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而将实践排斥在认识之外、片面夸大抽象思辨的主体能动作用。进而强调应“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一论述表明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同客观物质世界发生关系,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应以实践为前提、深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寻找。

  马克思的这一表述明确了实践之于个体主体性的前提作用,确立了个体基于实践这一原初立场的主体性,亦进一步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属性生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精神变物质”的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马克思提出:“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即马克思在其思想早期对人的主体性的初步认识,是“精神变物质”的关键所在。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属性与个体的主体性密切相关,并以主体性作为其生成的重要方面。只有个体的主体性得以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属性才具备合理性;只有个体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能提升实效性,实现政治观点、道德原则、法律规范等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主客观统一性的实现以实践为基础

  马克思在《提纲》第三条批判了“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于社会发展而言的割裂性,并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将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统一起来,指出人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完成的,人和环境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体现着鲜明的主客观统一性。主客观统一性是人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自身的统一性过程,社会历史在这一统一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发展进步。

  主客观统一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所要遵循的宗旨,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动力支撑,更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的内在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促使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这一根本目的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不断打破现实对个体的限制,使个体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动态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认识水平、能力素质和精神境界。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教育形式,其目标不止是个体思想的发展完善,更是要通过个体思想与统治阶级意志的一致来发挥思想指导实践的作用,促进客观世界的变革,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因此,离开社会或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是虚假的和没有意义的,但仅以社会功能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亦会遭到教育对象的反感和抵制。只有以主客观统一性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跳出虚假性,实现其完善教育对象、稳固政治统治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才具备合理性。

(三)思维真理性的检验以实践为尺度

  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结合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论背景以及《提纲》的整体观点,此处的“真理”并非理性赋予,而是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即感性活动建构世界的现实力量的观念表达。思维的真理性意味着抽象的观念世界回归感性世界、动态建构感性世界的哲学道路。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以及“此岸性”特征即思维的感性本源以及思维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基于上述分析,真理作为一种观念性存在,只能从人的感性活动中生发,思维的真理性及其现实性力量皆在人的感性活动开启的感性世界中,作为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自我意识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体现着以实践性为尺度的鲜明特征。

  “思维的真理性”的证明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和感知对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政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特定的政治组织自觉依凭自身思想优势,向社会成员传递契合自身根本利益的思想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直接目的在于推动社会成员的思想更新与行为调试。思想更新与行为调试既是一种动态的觉悟与扬弃过程,也是一种持续的思想外化与落实过程,更是一种思想理论对整体性人类实践活动的融入过程。其所感知和依托的“思想”必然是根植于实践、足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思维”,而上述过程的实现则是“思维”实现其真理性和现实性、发挥其力量的实践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免于自闭、教条、僵化的根本保障。“思维的真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一步确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属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价值指向

  《提纲》作为马克思对新唯物主义进行系统阐释的经典文本,深刻阐明了“感性的人的活动”的对象性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其中所彰显的思想原则和方法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教育对象能动性、增强教育者自为性、强化教育过程历史性等价值指向。

(一)激发教育对象的能动性

  在《提纲》中,马克思立足“‘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将实践作为自己构建新哲学的第一原则加以确认,形成了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唯物主义将“感性的人的活动”置于核心地位,不断激发主体在“解释世界”的过程中“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解释”是静观式的外在于对象的,具有受动性、消极性以及理论性。“改变”则诉诸于人的感性活动,具有能动性、积极性、实践性特征。马克思在哲学问题上由“认识世界”向“解释世界”的飞跃确立了社会主体的实践能动性旨趣。

  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实践旨趣的引领下,不断激发教育对象的能动性,推动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标、实践动力、实践调适等方面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一方面,教育对象以目的设定的自觉性展现能动性。即教育对象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内在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定行为目标和结果。人的感性活动的目的是人的本质的内在意蕴。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以实践性促使教育对象在实践中呈现出决心、意志、创造性等精神状态和行为状态,展现教育对象实践的能动性。另一方面,教育对象以活动的自主性展现能动性。自主性是教育对象在实践中展现的以自主判断和自主选择催发自主行为的状态。自主的教育对象不仅可以通过主观判断制定正确的目标,也可以通过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提升自身的判断力和主动性。正如马克思提出的:“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对教育对象能动性的激发,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聚合力。

(二)提升教育者的自为性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赋予实践以本体论意义。接纳和内化一切先进思想观念、认识和批判一切错误思想的根本途径皆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毛泽东对人的自为性作出明确阐述:“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一论述为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自为性提供了方向指引,推动教育者以实践为依据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从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出发,赋予教育活动以自足性。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思想理论影响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教育活动,应从人的感性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方法、创新教育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这一自足性功能的实现,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为性,即社会个体借助实践实现发展目标的对象化、现实化,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方面,教育者须深入社会实践、观察社会万象,在各种社会积极因素和思想理论的结合中影响教育对象。促使教育对象关注公共生活、参与公共事物、生发公共情感,以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教育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批判错误思潮。理论脱离实践意味着现实的东西走向神秘,人的实践活动却足以将神秘的东西拉回现实。因此,教育者对各种“神秘主义”的批判揭露须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实践根源,在实践中对其进行合理说明,抹去它们的神秘主义色彩。

(三)强化教育过程的历史性

  马克思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实践产生于具有历史性的主体和客体的双向建构与动态交互过程之中,具有历史性。即实践活动必然会在历史进程中自我生成、自我更新、自我发展。正如哲学家卡莱尔·柯西克在《具体的辩证法》中提出的:“实践是能动的,它在历史中自我产生着,它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更新。”由此可知,正是通过实践这一历史性活动,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还改造了世界、创造了属人的世界。实践的这一历史性原则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须具备生成性,既要不断对“感性自然界”施以工具性的否定力量,使“感性自然界”朝着人预期的方向变化,以不断打破自然对人自身的阻隔性规定,又要在创造以社会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丰富关系时,创造具体、现实的生产关系以及抽象的文化关系,不断消解落后的交往形式与个人行动的矛盾这一历史冲突的根源。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生成性即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来说的先进思想和意识,以及对现实世界来说的发展先进性、改造落后性的物质动力。而“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物质动力”亦如马克思所述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一般表现为引向更高级的需要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促进“感性的人的活动”不断生成改变感性生活世界的力量,才具备实践属性,其过程才是发展的、变革的历史性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实现过程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价值发挥的重点领域。在《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宗教以及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批判、对人的本质以及社会生活本质的揭示,提出要把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就要破除虚假观念、深入感性活动、确证人的本质。这些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须破除虚假观念

  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虚假存在。因此,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消灭宗教的存在形式以及产生根源。费尔巴哈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对宗教进行批判,并把宗教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在《提纲》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了批判,既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现实世界根源以及世俗基础本质的揭示,也指出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只是解释了“是什么”的问题,更为重要的“为什么”“怎么办”却未得到说明。马克思认为世界的二重化只能用“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而“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即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也即人的感性活动的异化。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应转入对尘世的批判,用革命的实践消除宗教世界产生的社会根源,将人从宗教世界的异化中彻底解放出来。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发展人、完善人、解放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实践性应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从破除虚假观念入手,不断打破以宗教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虚假观念强加于人的无形枷锁,突破其对人的发展的阻隔,完成教育对象精神世界的批判和建构,真正体现人的本质。新时代,虚假观念逐渐由事物的存在状态延伸为事物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宗教以外的其他形式,阻碍着人的发展完善。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应立足“感性的人的活动”,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对一切违背现实或者为不合理现实进行辩护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对不合理的言论、行动和思潮等进行理性批判与方向引领。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须深入感性活动

  马克思在《提纲》中多次提及“感性的人的活动”,并指出要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之所以具有直观性、机械性,是因为其“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指明了“感性的人的活动”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一把“钥匙”,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确证自己的意义。在马克思那里,“感性的人的活动”是改变客观对象的物质活动,体现人的客观受动性特征,也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征;既具有现实地创造超越自然规定性的潜在能力,也具有创造自己占有自己规定性的新存在的潜在能力。感性活动的上述特征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发挥提供了基本场域、指明了关键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在改造人的主观世界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激发个体的主体性、检验思维的真理性、实现主客观的统一性,并在此意义上获得自身的实践属性。这一思维逻辑下,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个体始终处于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感性活动之中,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亦在这种感性活动中寻求某种统一的理想、形成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须深入人的感性活动,以实践的彻底性应对感性活动中呈现的多元社会观念、体现的群体意识、反应的个体思维和行为方式差异。在融汇、综合多种理论观念、文化形式、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样态的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现实进行批判反思,对个体思想发展动态进行精准把握、对自身教育形式进行改进完善,客观及时地为教育对象提供科学的思想理论、纠正思想行为偏差,激发教育对象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力量。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须确证人的本质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推进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确证。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服务于人的解放发展的。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克服了对人的抽象化理解的缺陷,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做人的工作确立了坚实的价值基点,即改变与人的生存发展不相适应的社会关系,追求和创造使人的自由和解放成为可能的、合乎人性的新型社会关系。这一新型社会关系的创造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既成社会关系即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内部,激发人完善自身、改造世界的自为性和能动性,以变革现实、创造与人的自由个性相适应的社会关系。

  新型社会关系的创造过程也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确证人的本质的过程,须深入社会关系内部、把握人的生命活动特性。马克思强调:“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基于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对人的本质的确证的意义便在于主体摆脱外在的先验尺度或限度而表现出自为性、能动性,进而主动地、理性地寻求发展的观念和状态。这不仅要求人们借助实践活动,相对地、有限度地冲破、摆脱他物的束缚,主动地主宰自身,实现主体意义上的“自我规定”,还要求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创造自己的生活,通过实践的方式将有意义的选择和理性的精神赋予人的感性生命活动,实现“自我确证”。

四、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的启示

  《提纲》通过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生成依据、价值指向和实现路径,深刻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属性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彰显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研究并科学把握这一文本中的实践性意蕴,对于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深化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站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价值立场

  “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须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在合理解决“神秘东西”、同“神秘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坚持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和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立场。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以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机遇与多重挑战。并借助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将统治阶级倡导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价值倾向等意识形态内容与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非意识形态活动有机统一,以此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筑牢民族发展的精神基础。不能以主观想象断言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囿于书斋文本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运用偏见教条束缚人们的思想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立场。习近平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其实践须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通过发掘人民群众身边的具体事例、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汇集人民群众的真切感受,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群众的思想困惑、纠正群众的道德偏误、提升群众整体素质的价值功能,进而把党的理论方针和路线政策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主体自觉

  “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把自己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体现党的意志的教育活动,其实践须深入人民群众,提升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使人摆脱外在先验尺度的束缚、涵养人民群众的主体自觉。

  主体自觉的涵养以自我意识的高度觉醒为前提。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即马克思指出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这一主体能动意识和自觉观念的形成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以实践性推动社会个体的自我意识迈向独立自主、自为自觉的觉醒状态,以挣脱他物的束缚、摆脱对他物的依赖。

  主体自觉的涵养以主观能动性的充分释放为重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由人的实践本性内在派生出来的永不枯竭的创造力量,体现着丰富的实践价值和主体意蕴。思想政治教育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中促进主客关系的和谐发展、劳动活动的自由发展,实现个体在自我创造、自我校准中完成自我实现的发展任务。

  主体自觉的涵养以主体创造性的充分开发为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发挥过程必然是以实践激发教育对象创造力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以实践性摆脱依赖,彰显主体精神和生命价值,还以实践性打破现状、探索未知,拓展对象世界内在规定性认知和主体需求能力的边界。

(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判定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标准既要体现人的实际需求,也要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要标示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以满足主体需要、引领思想发展和回应时代课题为依据,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判定标准。

  一是满足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的根本所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属性的根本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满足教育对象成长需求和精神发展需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辩证统一中发挥实践属性。赋予教育对象主动建构精神世界的力量,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鼓舞教育对象以时代新人之品质与姿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二是引领思想发展。在复杂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解决思想困惑、引领文化方向、丰富精神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重要标准。在同各种优秀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对各种思想潮流的释疑解惑中、与各种错误观点的交锋斗争中,用先进思想理论启发人的思想觉悟、引领人的思想发展,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重要体现。

  三是回应时代课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否回应时代课题应是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直接标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应主动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直面“两个大局”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积极破解时代难题、助力实现强国目标中彰显自身实践属性;在引导人民积极追求美好生活、正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发挥自身的实践优势。

(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广阔空间

  新时代,社会实践发展既快速又多样,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依托的全部社会生活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挑战。这一时代背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党的建设、国家治理以及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寻求实践性发挥的广阔空间。

  一是完善物质力量发挥的现实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现实空间不再仅仅是用正确价值观念进行价值交往的个体生活场域,还指向国家治理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着眼国家改革发展实践前沿,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相关实践,凝聚个体价值共识,以集体行动的意志积聚磅礴的实践力量。

  二是丰富展现生命意义的精神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构建并完善反映人的现实生活、表达人的现实需求、彰显人的现实意义的精神空间。这一空间内,思想政治教育以观念性或现实性的实践实现对人的生命意义与生命状态的展现、对现实生活的引领与超越、对精神空间的调整、反思与引导。

  三是拓展延伸教育边界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与大众实践高度衔接,构建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崭新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积极开拓网络空间,用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多彩的生活话语占领网络空间,正确处理虚拟性与现实性、开放性与封闭性、知识性与价值性等矛盾关系,努力“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多方育人。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