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李洁:“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论析

发布时间:2023-12-26
字体: 打印
分享:
  面对“两个大局”加速演进,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激烈与频繁,青年大学生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影响和争夺的重要对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青年大学生能否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着重强调,思政课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要做到“八个相统一”,其中要提升思政课实效,就必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一方面,要抓住主流意识形态这个主要内容,从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另一方面,又要善于从社会思潮特别是错误思潮中提炼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将“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升其理论性和针对性。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对社会思潮加以系统辨析,对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育人实效,进而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试图聚焦“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重构其教学体系,整合其教学要素,提升其教学实效。
  一、“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必然性
  所谓社会思潮,是“在社会变革时代(在社会心理演化的基础上),有一定思想理论引领的,反映社会历史走向诉求的、影响面很广的思想观念或倾向。”也就是说,一种社会思潮不仅具有自身的特定诉求,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诉求经过传播产生广泛影响,即“掌握群众并外化形成现实运动”。谁赢得了青年,就必将赢得未来。青年大学生自然就成为了各种社会思潮争夺的主要对象,社会思潮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特殊群体总是寄希望于通过影响青年、赢得青年来实现其诉求,进而赢得未来。而社会思潮要实现影响青年、赢得青年的目标,又总是通过作用并设法改造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来实现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正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一门课程。因此,无论是从青年大学生成长需求,还是“赢得青年”的目标,又或提升思政课实效来说,“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都是一种必然选择。
  从青年大学生成长需求来说,“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科学把握青年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其成才的必然选择。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段话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机理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思潮影响青年大学生的内在机理,即社会思潮试图通过其思想理论观点影响、说服青年大学生,进而掌握青年大学生。而社会思潮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对青年大学生影响的最高层次就在于塑造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最终促成其行为发生相应地改变。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他们作为网络原住民,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易于接受新事物。一方面,社会思潮始终将青年大学生作为其主要的争夺对象,用异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观点影响他们;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又对新思想、新观点充满好奇,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极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价值观教育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又作为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第一门思政课,包含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丰富内容,与当前影响大学生的主要社会思潮契合度相当高。因此,将“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其成才的必然选择。
  从“赢得青年”的目标来说,“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思政课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的必然选择。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教育要赢得青年,其实质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错误思潮总是企图通过侵蚀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将青年大学生塑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旁观者和反对者,而非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对错误思潮在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消极影响视而不见,则必然影响我国教育的办学方向。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我国教育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辨析特定社会思潮,引导青年大学生从理论上认清错误思潮的谬误实质,既是思政课坚持政治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思政课学理性的客观要求。只有在“社会思潮辨析”中坚持思政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方向,才能更好地赢得青年。
  从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来说,“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思政课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育人实效的必然选择。青年大学生既是社会思潮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思潮企图影响进而赢得的重要对象,而想要更好地影响并赢得更多青年,社会思潮在传播方式、思想理论观点上也变得愈加契合青年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思想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总是能够反映出那个时期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其普遍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了解和把握多来自于网络等课外渠道,多以信息化、碎片化的感性直观形式接触到某种社会思潮,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面对社会思潮影响青年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如不加以辨析、引导,视而不见、绕道而行,其生活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必将受到不良影响。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社会思潮,将“社会思潮辨析”引入教学过程,切实回应学生思想困惑,才能精准把握学生需求,对应思政课教学难点和重点,提升教学实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在大一新生踏进大学阶段这个关键时间点开设的第一门思政课,更应该直面社会思潮,坚持问题导向,以辨析社会思潮为契机,在了解青年大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帮助其解决思想困惑与实际问题,提升育人实效。
  二、“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社会思潮针对青年大学生的广泛传播意在影响青年、赢得青年,而评价思政课的效果如何,其中较为根本的指标也是聚焦于思政课是否很好地影响了青年、赢得了青年。面对社会思潮与党和国家争夺青年大学生的不争事实,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辨析社会思潮,引导学生认知已然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然而,在思政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实际教学中,对那些既给青年大学生造成诸多思想困惑,又切实影响其成长成才的社会思潮的辨析却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严重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一方面,“有的教师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由于“怕出问题”,自然在面对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侵扰而不敢辨、不愿辨。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由于其相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非主流特性,有的思政课教师总认为将其公开在课堂上辨析,显得异常敏感,搞不好就会触碰到敏感的政治问题,甚至犯下严重的政治错误。鉴于此,有的思政课教师面对社会思潮的汹涌而至,却不敢辨、不愿辨。这种对错误思潮放任自流、视而不见的处理方式最终必将导致思政课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绕开问题坐而论道,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另一方面,有的思政课教师为了凸显问题意识或所谓的“理论彻底”而不顾青年大学生思想实际,“为辨而辨”,这样的辨析难免显得生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性经常遭受质疑,有的教师也自认为该课程问题意识不明显、理论基础薄弱,进而将课程变成“故事会”“鸡汤煲”,因此也常常被吐槽为“洗脑课”“水课”等。鉴于此,有的教师为了凸显问题意识,抛开学生思想实际与教材内容,对某些社会思潮强行展开辨析;也有的教师为了凸显理论性,试图摆开架势,大讲理论,针对一种社会思潮从其起源、发展到其主张、传播、影响、应对等进行大而全的生硬辨析。这种辨析看似对这种社会思潮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辨析,似乎凸显了问题意识,做到了“理论彻底”,但这种强行辨析、生硬辨析却忽略了学生思想实际,致使问题缺乏精准性,甚至造成脱离教材,呈现出大而空的严重后果。这种看似系统、彻底,实则“绕道十万八千里”的辨析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往往是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说服力和针对性都遭到了削弱。
  无论是因为“怕出问题”而不敢辨、不愿辨,还是为了“理论彻底”而摆开架势强行辨析、生硬辨析,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不会辨”。所谓“不会辨”,是指面对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而不能适时将社会思潮辨析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政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而引发思政课教师产生“怕出问题”的担心,或者不顾实际问题而强行“理论彻底”。“怕出问题”的担忧,实则是默认对相关问题的处理不当而导致敏感问题暴露,进而担心担责的问题,不敢辨、不愿辨就是这种担忧的实际表现。这背后透露的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对社会思潮的一种逃避,而之所以逃避,关键在于这些思政课教师是否具备通过辨析将社会思潮讲清楚的能力。如果能力不足,在思政课教学中遇到社会思潮的相关问题时,要么表现出照本宣科、绕道而行、避免犯错的求稳心态,要么就表现为言辞闪躲、顾左右而言他,以求蒙混过关的恐慌心理。而“为辨而辨”的强行辨析或者摆开架势的生硬辨析,则是看到了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但又对学生思想困惑简单化处理的表现。这背后透露的是思政课教师能否精准把握因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而带来的思想困惑,进而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从根本上说,这也反映了思政课教师认识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因此,将“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政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关键是要克服“不会辨”的问题,找到将“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正确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宣传战线的同志“要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在一定意义上讲,高校思政课就是面向青年大学生开展党的思想理论、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等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课程体系。那么,思政课教师就应当是该领域的战士,面对错误思潮,就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理直气壮、敢于斗争。一方面,社会思潮是影响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思政课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直面社会思潮,将社会思潮辨析作为讲好思政课的一个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意识,以“社会思潮辨析”重构思政课教学体系,在社会思潮辨析中解答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只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客观看问题,就不用担心在政治上出问题。”另一方面,“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辨析社会思潮时要特别注重方式方法,整合思政课多元教学要素协同发力,决不能为了理论彻底而远离学生实际。
  三、以“社会思潮辨析”为主线重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体系
  “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是脱离教材的内容编排或逻辑展开而强行插入某个专题进行社会思潮的专门阐释,也不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安排专门学时来辨析相关社会思潮,而是以“社会思潮辨析”为抓手,在充分运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材的过程中重构其教学体系,使得“社会思潮辨析”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所谓教学体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教学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及其内在逻辑进行富于创造性地重构而形成的教学内容再组织、再安排、再设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涉及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以及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等内容,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又总是会在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其中,青年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的思想困惑是社会思潮影响最为常见的呈现形式。因此,在讲解相应专题时,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学情,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另一方面则要透过学生的思想困惑总结社会思潮的作用机理,进而从理论上精准且深入地剖析学生的思想困惑。
  以“社会思潮辨析”重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体系,就是要抓住社会思潮影响青年大学生进而造成思想困惑的内在逻辑,将相关社会思潮的辨析转化为回答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在辨析社会思潮中回答具体问题,又在回答具体问题中解决学生思想困惑,进而达成思政课的育人目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旨在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而要达成“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的,根本在于提升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具体来讲,就是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牢牢抓住解决青年大学生思想困惑以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这条主线,精准把握影响青年大学生的主要社会思潮,依托对相关社会思潮的辨析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进而扫清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思想迷雾,促进价值共识。
  在重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梳理教材,针对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确立一个合适的辨析主题,找出与此主题相关并对学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最后将这些社会思潮转化为一系列教学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想认知,解决思想困惑(见下表)。
  绪论主要是带领学生认识时代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的任务及其开设的合理性等问题,但是一些污名化思政课的言论或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严重影响着青年大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因此,绪论主要针对这种对思政课的污名化言论,集中回应思政课是“洗脑课”“水课”等先入为主的偏见。通过国内外比较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分散在其它科目之中,是有实无名的活动。最后落脚到对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这个根本问题之上。第一章以引导学生成就出彩人生、实现人生价值为主线,抓住精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影响青年大学生人生观形成发展的错误思潮,引导学生在社会关系中来认识人的本质及人生,进而在观点辨析中揭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谬误,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将自身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并在摒弃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过程中明白实现人生价值的真谛。第二章以“怎样树立科学信仰”为辨析主题,将影响青年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诸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论”“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等错误思潮细化为具体问题,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或共产主义信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激励学生勇敢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第三章以“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为主线,集中辨析关于爱国主义的错误观点,引导青年大学生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以及西方国家开展的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第四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为辨析主题,在辨析“普世价值”论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西方宪政民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章以“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辨析主题,抓住“道德万能/无用论”“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思潮”“集体主义/革命道德过时论”等错误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集中影响,在回答具体问题过程中解决学生思想困惑,提升其道德素质。第六章以“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主题,回答好为什么“依宪执政”不等于“宪政”、中国法治发展道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法治模式、西方宪政思潮不适合中国、“党大还是法大”以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等系列热点问题,促进青年大学生提升法治素养。
  四、以“社会思潮辨析”为抓手整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素
  “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融入教学内容、重构教学体系既是重点也是关键,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充分协同与整合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课程体系、方法体系等要素,共同推进教学进程的展开,在“社会思潮辨析”中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引导学生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构建“教师理论研究与讲授—助教协调与引导—学生自主研讨与实践”的三位一体学习模式。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理直气壮地办好,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既是教学的主体也是理论研究的主力军。在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研究理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精心准备课程内容,深入研究并充分吸收消化学界对社会思潮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有针对性地将其转化运用于教学之中,为学生解疑释惑,扮演好学生成长导师的角色。其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相关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只有深入研究相关社会思潮,才能从理论上讲深讲透,引导学生认清社会思潮的谬误和本质。助教是协助教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课后自主研究、小班/小组研学、项目式实践的中介,既是完成教学环节的重要助力,也发挥着朋辈引领的重要作用。学生则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客集合体,既需要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也需要在助教的组织引导下开展自主研究、小班/小组研学,更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开展项目式实践活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思政课程体系中与青年大学生成长最为接近的一门课程,在课程中主要解决学生成长中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如果教师的理论讲授,可以做到理论彻底,引导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然而理论要转变成为相应的物质力量还需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助教协助教师引导学生课后自主研究或小班/小组研学则是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中介环节,这一中介环节是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的推动力与催化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充分引导学生针对思想困惑向社会生活找答案,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解决相关社会思潮造成的思想困惑。
  打造“通专协同—逐级提升”的思政课课程体系。思政课是针对全校生开设的公共课,即所有专业都必须完成相应学分的修课任务的课程,其对学生的要求也必然区别于专业课,具有一定的通识属性。“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主要针对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问题进行讲授,在此过程中抓住相关社会思潮的辨析,释疑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思想困惑的理论根源,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在这过程中甚至伴随着各种反复。因此,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并不是某一门课可以达成的目标,需要形成同向同行的课程体系。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课程中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思想困惑辨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论”、西方宪政民主等思潮。但这些社会思潮辨析必须结合学生思想困惑,转化成了一系列具体问题,并没有系统完整地介绍某种社会思潮,如果要真正做到理论彻底,进一步强化、巩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就应该设有相应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为此,我们可以针对本科生开设“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问题通论”的全校选修课,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开设“当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专题研究”的专业课,形成一个集思政课、通识课(选修课)、专业课于一体,内容深度逐级提升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在这一逐级提升的课程体系中,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从关于社会思潮的通识课、专业课的班级中挑选一批助教,回归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一方面,这些助教由于对社会思潮有过系统学习和了解,在大一新生刚踏入大学阶段,就能够在课后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小班/小组研学,进而促进学生的项目式实践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在开展助教工作过程中再次对相关社会思潮进行学习和了解,并组织小班/小组研学,在此过程中对社会思潮的理解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创新“课堂展示—网络表达”的学习成果呈现形式。学习成果是检验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指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社会思潮辨析”从来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完美呈现,而学生主体性的呈现不仅体现在学习过程之中,还要在学习成果中得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相统一”。其中,在谈到“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时,他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而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则充分肯定了“一些思政课堂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教学”,认为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但也随即强调“教师要做好画龙点睛工作,加强引导和总结提炼”。“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一方面可以充分运用小班/小组研学、课题研讨、项目式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相关社会思潮的理论实质,对其形成正确认识,这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课堂展示、课堂辩论等形式将自主学习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这既是进一步学习的过程,也是通过展示教育引导班级其他同学的过程。但一个班级同学数量毕竟还是有限,对此则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功能,鼓励学生将学习成果通过微信、微博、知乎、B站等途径予以发布,以期影响更多人。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助教不仅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给予全程引导和帮助,还要对最终学习成果给予修改、完善、审核等。
  (作者简介:李洁,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