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杨威 张会静: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及其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02-18
字体: 打印
分享:

  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都有其内在结构或者以结构的方式存在。结构方式与结构状态构成了事物的形态学特征。形态学,是对事物要素及其结构进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它不仅要对事物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而且要对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方式进行探究,以把握事物整体性的综观表现与存在样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结构的方式与状态存在的,结构形态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样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现代转化过程,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的现代转化过程。从结构形态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行考察,有利于从整体上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存在发展的形态学特征与机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体系结构和运作原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的本体性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本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形态学分析具有本体论意义。从静态结构方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目标、方法、载体等都是其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也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方式与状态。从动态结构方式来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间的连接、联系、结合,就是结构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呈现出形态学方面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存在,是以其结构的形成与演化为总体表征的。“事物(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等等)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1](P348)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形成与演化也是作为过程不断向前发展的,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发展、演进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在特定时空中稳固联系的发生与形成过程,表征着思想政治教育本体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散到系统、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整合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学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和人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相一致的。自从原始社会形成之时起,同时也就有了原始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2](P58)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前,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生活化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尚未明确地区分出来,更谈不上形成稳固的主客体关系,也没有出现反映阶级和国家利益的政治意识形态,这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结构形态上呈现出明显的泛在性、非专门性特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缺乏基本的社会分工,原始人类以家庭、氏族、部落等集体生活作为基本生活方式,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构与形式比较简单且缺乏分化。当时没有学校等正式的教育机构,人类集体意识与共同文化的传递是依靠自然形态的原始教育来进行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的,没有专门的组织形式,表现为自然形态”[3](P8),且大多与原始生产、集体生活、宗教仪式、文化艺术等混同在一起,以反映集体共同利益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模式为主要内容,以日常的习俗礼仪为主要形式与载体。这种习俗化、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构成了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造成了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和结构上的一种“未特定化”形态。

  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人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实践活动。随着统治阶级及国家的产生,反映并维系其根本利益的政治意识形态开始出现,在广大社会成员中构筑、传播这种政治意识形态成为一种自觉的政治需要和政治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中介等要素正式形成,它们与客体要素的作用方式逐渐制度化和专门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化形态由此而生,并在结构形态上渐趋成型和稳定。思想政治教育逐渐从人类日常生活中分化、独立出来并纳入政治生活中,由专门的人以专门的方式将泛在的、分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组织、整合起来,于是形成了专门化的结构形态。在专门化的结构形态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逐渐从社会关系中分化出来并不断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本质功能属性——政治意识形态的灌输教化也逐渐生成并获得充分显现。思想政治教育经由专门力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建构,在结构和功能上逐渐特定化、稳定化,在运行上逐渐组织化、制度化,摆脱了自发的、泛在化的、零散化的存在形态,呈现出自身自觉的、显在的、完整的结构形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化和制度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结构形态上逐渐固定化并走向复杂化和成熟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的体系化特征

  “任何事物——不管是石头还是生物,是人类社会还是别的什么——,我们都可以看成是由互相联系着的各个部分(要素)组成的某种整体;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这个整体看作是一种体系。”[4](P78)从结构主义或系统论的视角来看,任何一种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形态都有某种体系化特征。这种体系化是相对而言的。就事物本身而言,其内部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结合构成一个体系;但从该事物的外部而言,此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是否、能否构成一个更大体系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是一个复杂体系并且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关系。只有深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要素形成的体系以及该体系作为子体系与其他子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系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及结构形态的变化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是以体系化为基本特征的。只有成为体系并且不断提升体系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才能得以展现并不断迭代升级。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无体系走向有体系、从弱体系走向强体系、从简单体系走向综合体系,并在体系化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学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实践活动的正式形成,在形态学上是以发挥政治意识形态灌输教化职能的社会实践体系为基本要件的。它是人类实践活动分化发展、社会分工体系细化发展的产物,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功能相对独立、结构相对稳定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实践总体与社会分工体系中正式出场。可以说,只有在某种正式的体系框架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化形态才能获得其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进入到专门化形态阶段之后,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形成体系性的功能输出,其体系化特征逐渐强化。体系化成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化发展和细分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各自为政、相互掣肘的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中存在着“孤岛效应”“条块分割”等现实问题,这不仅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结构,而且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功能,成为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展与完善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化发展方面,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态的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成果。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生成演变。为适应时代形势的要求与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与治党治国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其体系要素、结构、功能不断调整与更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随着场域的变换而不断拓展延伸。从早期相对单一的军事政治动员体系,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深度嵌入国家建设体系,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系统工程体系,经过不断扩展延伸,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专门体系到综合体系的建构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体系内部及其与其他体系之间的深度融合和系统集成。不仅如此,学科理论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等与行业应用体系之间的深度融合,也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逐渐形成。这既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成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的不断丰富与拓展,也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态的发展。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任务就是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这一体系更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逐渐实现向现代形态的转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的组织化机制

  事物的结构,既表现为构成性的系统,也展开为组织化的过程。事物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表征着事物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跃升。我们经常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所谓“有组织”,就是组织化,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以一定形式组织成一个具有总体结构与整体功能的有机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体系处在不断生成与发展之中,其内在机制就在于对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生成,是一个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及其构成进行组合安排、结构化的过程,这一过程首先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形成基础上,其次是形构这些要素之间的结构性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不是离散的、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联系中、在一定的结构中存在的。这些要素彼此之间的联系方式尤其是稳定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结构的组织过程或者形态构成过程。不同的组织方式与组织结果,会产生不同的结构形态。“结构的复杂化意味着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也就是自身性能和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的提高。”[5](P170)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演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不断重组优化、功能不断复杂化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生成与结构形态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组织化的产物,或者说是“被组织”的产物。人类要有序地、有效地组织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组织、整合社会的政治思想关系,组织、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所以就有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与动力。从动力机制与运作原理来看,剥削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力量多来自外部,尤其是国家政治力量的推动。统治阶级在建构与组织政治上层建筑、推动国家权力运行的过程中,也对政治意识形态等思想上层建筑进行建构,主导并支配着“对思想进行社会分配”的过程。这种以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为主导的组织方式,起初是比较简单、直接甚至粗陋的,体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简单灌注式、单向封闭的组织方式和结构形态。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为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与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纪元,开启了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由广大人民群众而非少数社会成员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篇章。思想政治教育要实际地发挥政治意识形态灌输教化的功能与作用,就要不断向基层社会组织延伸并广泛地深入到社会日常生活之中,以社会化形态来扩展、充实自身。随着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发展,来自基层自觉自为的、自下而上的运行机制不断成熟,并形成某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组织力量。系统自己走向有序结构就可以称为系统自组织。[6](P242)自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内部动力的驱使下自主、自觉地沿着一定目标与轨迹运行的方式。比如,造就职业化、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特色,而这一主体的锻造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运行,对于形塑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结构形态,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学科自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培养了一支规模可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的专门人才队伍。这些专门人才进入、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各条战线中,成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的重要内生力量。而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力量的逐渐形成与强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组织形态成为可能,增强了人类组织、运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与活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的现代化建构

  任何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的优化与重构,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的提升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既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发展,也带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输出的发展。要素变化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在系统的内部联系中发生的,它不仅是系统变化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集中体现了系统功能的生成与变化。“在要素既定的条件下,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优化结构就会产生最佳功能。”[7]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必须服从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随着社会大系统和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在适应与调整自身功能与要素形态的过程中,其结构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不断发生形态更迭的现实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新道路、创造了新条件、提供了新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与系统现代性逐渐生成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形态的转换和生成过程”[8]。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的现代化建构,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结构体系、结构运行进行现代性形塑,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的现代化建构。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的现代性建设。首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主导性、驱动性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的发展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现代化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主体、管理主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政党的意识、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科化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特别是职业主体的现代化发展,着力“培养一批思想上可靠、理论上过硬、观念上开放、工作方法上科学的具有现代化素质结构的工作人员”[9](P230)。其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现代化发展。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主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客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又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只有以人的现代化为目标牵引,促进客体现代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意识、现代观念和现代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真正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复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中处于中介地位,是连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枢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建构遵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规律,适应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能够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现代化的关键。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逐渐形成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政治性与生活性相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关联、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匹配的内容体系。再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发展。“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10](P429)方法要素只有与内容要素形成一定的适配性,才能实现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现实对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意味着其现代性的生成、增长与扩展,并能够实现与现代内容体系的有效结合,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要围绕促进人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要求与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进行现代性形塑。既要注重对传统方法的继承与创新,又要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趋势,“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11](P378),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建构融科学性、专门性、系统性为一体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体系的现代性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现代化如果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体系,既是无意义的,也是不可能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代化,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现代化的引领,具体展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现代化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现代化,有赖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现代化这一中介,经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现代化来产生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现代化,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现代化的需求决定,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现代化实现的。这些要素各自现代化的达成,不能离开其他要素及其现代化的实际进程。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之间只有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结合并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结构性与整体性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现代转型,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体系现代化的主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结合方式的现代化,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体系现代化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等介体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目标现代化的牵引下,实现彼此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方式的现代化,才能最终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体系的现代化。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尽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在主客体互动、在内容建设与方法改革的协同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并将其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任务,这无疑为我们从整体上、从结构体系上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过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支撑。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从其时代内涵而言,就是完善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相促进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从其内在机理而言,就是进一步改进、加强、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方式与配置状态,使其符合现代化的规格与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快建构和不断完善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既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体系现代性的内在要求,又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现代化建构的战略举措。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运行的现代性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及其体系只有运行起来,才能发挥功能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及其体系只有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和方式运行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首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他组织机制的现代化。他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朝一定目标与方向运行的方式。他组织机制的现代化,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支撑,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现代化建构的外部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2](P63)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与管理,不仅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正确方向与道路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而且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优化自身结构形态的强大保障。他组织机制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管理体制的现代化。这就要求党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分工负责、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格局,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他组织机制的现代化发展。其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机制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组织力量的增强和自组织形态的生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现实要求。自组织机制的现代化发展,就是不断增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组织力量,为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的现代化建构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生成演化的过程就是他组织与自组织相结合的过程。他组织力量的优化是自组织力量形成的重要条件,自组织力量的增强是他组织力量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如果他组织力量过强而自组织力量过弱,不仅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成本过高,而且会抑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与活力,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态也会呈现出一定的脆弱性,缺乏足够的自我修复与自主调整能力。只有通过激活广泛的社会力量和基层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自组织潜力才能得以展现,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朝着结构功能不断优化的方向发展,使他组织力量真正转化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还要注重充分激发广大群众与群众性组织的自组织力量,使群众性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党的领导下科学高效、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自组织形态。复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机制的现代化。无论是他组织还是自组织,其目标都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规范化、有序化与动态优化。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管理体制,不断调动和激发各种社会组织和人民团体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的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保障和内部动力。随着顶层设计的强化和基层活力的提升,贯通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方面、各环节的运行机制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既要追求有效性,又要符合科学性;既发生在宏观领导管理层面,又落实到微观组织实施层面;既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互动,又有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相配合的联动。当前正在推动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就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运行进行重构并使之更具现代性的重要举措。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结构性、系统性的现代转化过程。只有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生成与发展的角度理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论意蕴,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成与运行的角度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化原理,才能更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形态学意义与特征,从而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杨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会静,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0AKS018)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4-02-08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