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丙辉:养课: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实效性必须练就的功夫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五年来,《讲话》为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实效性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已有的成果看,思政课教师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教育主管部门也为此提供了丰裕的条件,很多教师在备课、讲课的技术层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毋庸讳言,思政课教师如果单纯从备课、讲课两个方面理解习近平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想在实践上提高“到课率”和“抬头率”,还很不够。我们还应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养课”方面狠下一番功夫。
所谓“养课”,就是教师本人为讲好思政课在修养个体品德、培养能力素质、滋养教学环境三个方面所做的涵养工作。众所周知,任何一堂课的质量都与教师的品德、素质、环境密不可分,这也是确保在技术层面把思政课讲好的必要条件。《讲话》强调:“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1](P12)说明教师如果只重视备课和讲课的技术,而不重视和涵育个人品德与教学环境问题,势必在根本上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贯彻“六个要”是养课的根本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教师,在人群中能以教师的身份立得住,古今中外学者对此多有论述。西汉学者扬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可见,一个人要想成为教师,就必须认真修养个体品德,以达到可以成为“模范”的程度。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1](P12)这要比模范的责任更大,想要在师生中“立得住”更是不容易。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思政课教师首先自己得有这样的种子。《讲话》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为思政课教师孕育这些真善美的种子指明了方向。从养课的视角,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深刻领会这“六个要”的核心要义,以促进思政课教师修养好个体品德,增强讲好思政课的底气。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有真情。“政治要强”[1](P12)“情怀要深”[1](P13)是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重要要求。“政治要强”就是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情怀要深”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政治要强”与“情怀要深”两者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辩证统一、密不可分。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强,一定是饱含家国情怀的政治强,没有真情实感地讲政治,就容易讲空话,讲套话,甚至讲假话。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的情怀深,必须是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家国情怀。思政课教师的情怀必然是与自己的政治信仰紧密相关,与自己的理想信念密不可分。从这一点来说,坚定的政治立场应是思政课教师情怀的尺度和灵魂。可见,无论是强烈的政治情感,还是仁厚的家国情怀,思政课教师都应擦亮“真情”底色,把对家国的情、对教育的情、对学生的情融为一体。
一是讲政治的感情真。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政课是最具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其关键价值体现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政治领航和价值引领。因此,讲政治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但讲政治不是冰冷的理性选择,应是有温度的情感表达。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感情就是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对党的忠诚、对家国的热爱,铸入灵魂、融入血脉。
二是尽职责的热情真。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名师们无不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饱含着育人的热情,随时随地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们不仅关注社会热点,在宏观的层面探寻与学生思想世界的共情点;还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中遇到的各种“小问题”,在微观的层面触摸学生思想世界的问题点;更关注学生表达方式的兴趣点,在教育方法的层面探索学生喜爱思政课的兴奋点。可以说,这种真挚的热情是能够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的源动力。
三是爱学生的深情真。思政课教师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应满怀对学生的真心关爱。这种关爱表现为既温暖陪伴又引领成长。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方面,要爱得有温度。青年大学生正值“拔节孕穗期”,[1](P2)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悉心栽培。只有温暖的陪伴才能有效地引导。思政课教师应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而不是简单地从知识体系的逻辑出发;应以温暖的关爱引导学生,而不是单纯地以理论演绎教导学生。要做到既启智润心又温暖如春。另一方面,要爱得有艺术。对学生的关爱应是有原则的爱、适度的爱,有情、有理、有节,恰如其分而又爱得深沉。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有善能。“思维要新”[1](P14)“视野要广”[1](P14)是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师的善能提出的核心要素。“思维要新”就是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创新课堂教学。这里的“新”,不是因“不同”而“新”,而是强调在一定的理论深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思维成果。没有专业理论的深度,创新思维就没有前提和基础。就思维成果本身来说,具有“专”的属性。“视野要广”就是既要有横向的国内国际视野,又要有纵向的历史视野。无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都是言说视野的广度。从内容所及的范围来说,“博”的特征显而易见。“思维要新”与“视野要广”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成就。视野不广则思维难新,视野广为思维的创新成果提供材料,是思维新的条件。反过来,思维新促进视野广,为开阔的视野提供方法论的武器,使视野的开阔有广度、有深度、有逻辑。因此,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不同,思政课教师的善能,就是要在视野和思维的两个维度,能够做到深度和广度相结合,即“专”与“博”相结合。从实践看,思政课教师面对学生成长,“专”并不能满足现实多样的需要,还必须在专的基础上强调“博”,非如此不能使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P378)
一能做到专业学识渊博。思政课是引导学生迈向未来人生的灵魂课程,思政课教师应能够为学生开启一扇通向真理的大门,渊博的专业学识是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质。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就不能提升话语解释力,真正将思政课讲透彻、说明白。因此,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其必备的基本素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理论必须牢牢掌握。在此基础上,与思政课教学任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必须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此外,还应加强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跨时代、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围绕学生关注的问题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
二能做到学术视野广博。教学与科研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思政课教师广博的学术视野、高水准的科研能力是基本的职业素养。从教学效果看,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学生中产生的若干问题非广博的学术视野不能有效解决。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P9-10)如果没有广博的学术视野,彻底的理论从何而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思政课教学领域积极开展的“周末理论大讲堂”等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一个高起点、高水准、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还营造了思想碰撞、学术争鸣的良好氛围,也有效拓宽了思政课教师的学术视野,激发思政课教师的创新思维,十分有益于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事实证明,深入的教学研究既能促进教学的改革创新,也能使思政课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转变。
三能做到教学能力宽博。当前,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在“保量”的同时如何“保质”,客观上需要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专业,而且宽博。一方面,需要思政课教师遵循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的发展规律,聚焦学生的价值塑造,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将价值引导融汇在理论传授之中,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需要思政课教师能够掌握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多重教学艺术,以及翻转课堂、模拟仿真课堂、智慧课堂、云课堂等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平等的对话交流和思想碰撞,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寻答案,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此外,思政课教师还要有实践指导能力。带领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政课教师应善于通过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社会公益服务等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强才干、淬炼品格。思政课教师凭借优秀的教学能力,成为“自带流量”的名师,学生自然会成为紧紧跟随的“铁粉”。
最后,思政课教师要有美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4](P34)习近平提出的“自律要严”[1](P15)“人格要正”[1](P16)就是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具体要求,是确保思政课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自律要严”就是要遵守纪律和规矩,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本质在于行为端正,作风正派。“人格要正”就是要正心诚意,堂堂正正,做学生喜爱的人。其本质在于人格端正,知行合一。“自律要严”与“人格要正”两者互为前提,互为表征。一个不自律的人,无法形成端正的人格;同样的,如果一个人的人格有问题,一定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换句话说,人格端正的人,一定是自律严格的人。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这两者既是思政课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更是职业规范的生动体现。正如古人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P153)为师者“正人”必先“正己”。为此,思政课教师应从待人处世着手,从爱生自律着力,自觉修身修为,养成端正的美好品格。
一是待人品格纯正。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因此,思政课教师是学问之师,更是心灵之师、品行之师,即是用自己的人格面对学生。思政课教师的纯正品格本身就是“启智润心”的生动教材,所谓“身教胜于言教”。为此,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应以纯正的待人品格为学生示范。一方面,要尊重同事,平和相助。没有一个学生是一个教师教育的成果,都是一群教师共同努力的“作品”。因此,思政课教师应不以学术水平高低“论资排辈”,而应以温暖的相助建设和睦的同事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另一方面,要尊重他人,平等相处。人们总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展开个人的全部生活,无疑,纯正的品格是优质生活的根本保证。思政课教师对于理论的认知和解读无不折射出其对生活的理解和自身生活的状态。因此,从本质上说,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将自己的全部生活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显然,其纯正的品格无疑是优质的教育素材。
二是处世行为廉正。所谓廉正,即指廉洁正直。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因为其反义词是腐败,人们总认为廉正只与政治相关联,其实不然。严格来说,所有的职业工作者其人格品质都与廉正密切相关。思政课教师因其人格品质具有示范性,尤其要求其行为必须做到廉正。一方面,围绕自我发展发生的行为要廉洁。在现实生活中,思政课教师个人也会面临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甚至是一些社会“潜规则”的两难选择。如果处理不好,认识不清,就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品格,无法在课堂上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另一方面,围绕职业工作展开的行为要廉明。教师职业是讲奉献的职业,而不是简单的“你交钱听课,我上课谋生”的交易行为。因此,在教育行为中,不能用物质获取的数量作为付出多少的尺度。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更应注意行为廉正,敬业奉献。
三是爱生自律公正。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爱生就是尊重学生,平等相依。师生之间其实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因此,思政课教师不应以所谓的“师道尊严”为由在学生面前摆“架子”,装“面子”,而应以温暖的陪伴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自律,不仅体现在“课上”,更强调“课外”,要在强化党规党纪、校规校纪、教师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践行上下功夫,努力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公正,就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给学生“贴标签”、分等级,做到一视同仁。严格的自律是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条件,因为公正是客观而理性地按规矩、按标准做事,而不是仅凭主观意志做事。因此,一方面,不能以个人的好恶选择对待学生的态度。这样不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也有损教师的人格。另一方面,不能因个人荣辱得失选择对待学生的态度。应时刻牢记责任和使命,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
二、践行“八统一”是养课的关键
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依靠个人的品德修养在师生中“立得住”,还要在思政课教学的岗位上“站得稳”。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6](P5)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师应德才兼备。良好的个人品德要发挥作用,思政课教师还要在培养能力素质上狠下功夫,才能在讲台上“站得稳”。对此,《讲话》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P17)努力做到“八统一”。就养课而言,思政课教师要在学深悟透“八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尤其要在职业岗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三个层面努力践行。
首先,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的位置层面,要站好位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教师的岗位既具有一般教师的普遍性、共性,又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个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按照《讲话》要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1](P17)“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1](P21)正确的站位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必须明确。
一是政治站位。思政课教师要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讲好思政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P9)要深刻认识到,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我们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淡化思政课的学理性,把思政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P18)坚定的政治站位是思政课教师必须明确的,是第一位的。
二是理论站位。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应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优秀成果、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引领学生。当然,不能因为强调学理性而弱化政治性,给不同学段的学生讲思政课,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讲理论,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
三是职业站位。就是要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一名思政课的教师,是肩负“立德树人”重大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教师。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P2)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涉及的学科范围十分广泛,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思政课教师丰富个体学识,提升职业技能,要比一般的教师要求更严格,简单地以一名职业教师的身份给自己定位,思政课教师的站位就不精准。不能精准定位,就容易简单充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二传手”角色,在教学中就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甚至会出现避开重点讲、绕开难点讲、躲开问题讲,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明哲保身等现象。
其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的内容层面,要讲好故事。课堂教学有两个目标是基本共识,一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二是激发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前者是课堂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后者是教学成功与否的表征。如果不能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无法激活学生课后学习的内在动力,一下课就会将这门课抛之脑后了。事实也是如此,一个人对一门学科的掌握,大部分内容是通过自学获得的,课堂学习获得的只是这个学科的基础。为什么会在课后继续学习,就是因为学习兴趣被激活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的。只有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通过课后的自学不断深入地学习,从而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因此,那种只讲知识的课,只是为了考试而不得不学的课堂知识,是没有生命力的。这一点,思政课教学同样如此。不同的是,思政课堂上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思政课是以知识为载体,灵活地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这里,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就知识而言,不能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涉及经济、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融入课堂,让学生爱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1](P18)“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1](P20)《讲话》指出:“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1](P15)就是说,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事实、案例、素材来解读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解惑,而且能够激发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事实、案例、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天然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形式上看,这三个方面都具有故事的特点,也是思政课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分清楚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准确运用它们。如果不注意这一点,而都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就容易给学生造成“思政课老师只会讲故事”的错觉,客观上影响思政课的理论教育效果。
讲事实,就是用生活中发生的事实来说明道理、原理,看重的是结果,并不追求故事的情节和过程。一般以具体的数据、获得的结论等形式表现出来,具有简洁、清晰的特征,说服力强,铿锵有力,不容争辩。比如在讲到国家发展的现状时,一般会用大量的数据来说明新时代以来我国各方面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数据比较,一目了然,极具震撼力。
讲案例,就是把具有一定情节的故事作为教学案例。一般来说,案例的故事性强,要交代故事的原委,人物、情节、过程等一般都会有所说明。或讲案例在先,运用案例得出理论成果;或讲案例在后,运用案例解读理论成果,总之,案例为理论服务。故事本身具有代入感,容易吸引学生,如果教师能够声情并茂,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要注意,任何一个故事都是立体的,不同的侧面都可以有不同的结论。教师要找准切入点,既要放得开,更要收得住。
讲素材,则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多样元素。一般呈现为图片、图表、短视频等。教师通过解读这些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和事实、案例相比,素材的故事性最弱。教师的解读主要围绕理论的需要,一般不会展开,更不会有故事的情节等内容。但是素材具有多样性的色彩,可以做到动静结合,能够打破单纯理论演绎的枯燥和呆板的局面,为教学增加趣味性,从而增强吸引力。
最后,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的方法层面,要用好方法。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没有恰当的方法,去完成任务就是纸上谈兵。思政课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这些方式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已被较为广泛地运用。但要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还应在已有的方法基础上“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1](P19)“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1](P21)“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1](P22)“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P23)这四个“统一”,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平均用力、同时用力,而是既有机融合,又有所侧重。
在批判性基础上,侧重建设性。思政课教师“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1](P20)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理性分析各种社会问题,帮助他们明是非、辨黑白。但要清楚地认识到,“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性是其根本”。[1](P19)教师应在批判假恶丑的现象中弘扬真善美。一味地批判,容易引起学生误解,建设性意见更容易引导学生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在统一性基础上,侧重多样性。统一性既是客观需要,也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国家对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统一性要求。教学中必须遵循这些要求,不能各行其是。同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结合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只有采用多样性的方法,而不拘泥于某一种或几种方法,才能把统一性要求与学生成长需要的多样性有机融合起来。
在灌输的基础上,侧重启发性。“灌输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列宁认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7](P363)同样地,要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也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要清楚,新时代的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简单的灌输,往往适得其反。在教学实践中融合启发式引导,更容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反问、设问、留疑、课堂问答等形式都是很好的带有启发性的方法,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思和追问,值得融入教学实践。
在显性教育的基础上,侧重隐性教育。有人以为,思政课的内容完全可以融入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中,没有必要专门耗时耗力耗材来讲思政课。其实不然。这种认识之所以发生甚至还有一定的市场,是因为在生活的实践中人人都有思想,能思想,好像这是人人可为、能为的事情,不必小题大做。可事实是,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人人都“会”思想吗?《讲话》强调:“思政课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1](P14)这里,科学的思维,立场、观点、方法,说的都是思政课是引导学生“会”思想的课程,是“术”“学”“道”相统一的课程。思政课教师应当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当然,我们说思政课是显性课程,并不是要求我们满大街地喊着去宣扬。理直气壮地说,也是言明思政课教师应有讲好思政课的底气、骨气和勇气。但这并不回避思政课教学可以采用隐性的教育方式。相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更高境界。
三、营造“好氛围”是养课的实招
《讲话》发表五年来,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教师队伍规模和素质稳步提升。具体而言,宏观方面,各地区各学校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微观方面,在职称评定、工作待遇、素质提高等方面,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各方面的条件。尤其在提升教师讲好课的能力素质方面,更是提供了各种平台,通过各级各类的集体备课、教学比赛、教科研项目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水平。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思政课堂里,学生的“抬头率”还有待提高,学生对待思政课的学习态度距离教育者所付诸努力的心理期待依然有一定的空间。究其原因,对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主体,其走进教室开展教学时的微观环境一直没有被更好重视是重要方面,亟待建设和加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P172-173)就是说,人也是环境的产物。从学生的成长环境来看,主要有看得见的“硬”环境和看不见的“软”环境两种。硬环境主要有校园的设施、布局等整体建设形成的环境,教室为教学提供的硬件等形成的环境;软环境主要有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学生在教室学习的状态形成的环境等。美好的校园环境能发挥一定的育人作用,其对学生的成长价值自不待言。而恰恰是软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个学校千姿百态的校风和学风。因此,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最终都可以从软环境的建设状态中得到反映。
为了更好地阐释这个问题,我们用一个类比来加以说明。一个著名的歌手到一个地方开演唱会,会有很多粉丝前去捧场,场面极端热烈。因为在演唱会开始之前,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主办方做了各种营造热烈氛围的准备,比如人手一支荧光棒,酷炫的舞台效果,震撼的音响设备等。当歌手走上舞台,主持人热烈的欢迎介绍,自然引起粉丝们山呼海啸般的追捧,效果必然令人热血沸腾。这种营造现场氛围所取得的效果,是值得我们思政课教师思考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讲,教师也是“公众人物”。可是,一个思政课教师,走进被指派的教室,首次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学生,没有主持人的介绍,只有自己比较谦虚和简单的独白,学生对这位教师几乎一无所知。他们的手里没有荧光棒,只有各怀心思的眼神:这位老师能给我带来什么呢?他的课好听吗?他从哪里来?是什么学历?有什么水平和能力可以教育我?这样的课程值得我学习吗?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以说有多少位学生,就有多少个疑问。而一位思政课教师,能够在走进教室的那个瞬间扫清这些疑问,把思政课“讲得好”,显然难度极大。而扫清这些疑问,为教师讲好思政课营造良好的氛围,就是我们所指谓的养课应该蕴含的“滋养教学环境”的内在要求。一位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首次面对的学生都是陌生的,他能不能讲好课,备课、讲课的技术都不会有困难,难就难在教学氛围的营造方面。如果没有营造好,学生依然会很冷漠。如果营造好了,自然会使自己的课程锦上添花。大量的事实证明,第一次课没有讲好,后面再想“讲得好”,会十分困难。第一次课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后面的课就很容易讲得好了。因此,除去学校能够给教师提供的软硬件环境之外,每个教师还应该在个体的教学软环境建设创建“好氛围”方面下大功夫。
教学软环境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群体共同创建的环境。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具体而言,学生在不同学段,对教师的心理期待是不同的,配合的状态也各有差异。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小,学生的自主性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信任占主导地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因为人数较少且相对固定,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也比较容易。到了大学阶段,学校提倡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生的自我意识极大萌发。反映在课堂上,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学习意识也较中小学阶段有极大提高。学生与教师的配合不再像中小学阶段那样主动和自觉。如果不是必要,学生一般不会去麻烦教师。因此,如果教师也不主动,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很松散,则教学的软环境建设就没有基础。如果思政课教师走进教室,没有一个学生对他感兴趣,教师只是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是来回应“到课率”而无心听课,那样的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就可想而知了。为此,在大学阶段,思政课教师要想建设良好的教学软环境,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应主动走到学生中去,诚意正心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1. 在学生班级里有联系人,做学生成长的知心人
教师第一次走进教室,对自己的介绍一般都很简单,很少有人把自己的荣誉、头衔、教学水平、教学影响力等内容跟学生说。师生双方都是陌生的。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认真听课,教师认真讲课,各负其责,基本可以形成整个教学闭环,教学效果自然形成。这个效果的核心要素是教师的主导性占绝对位置。教师可以不用过多考虑教学环境问题,依然可以基本保证教学效果。但现在面对的是新时代的学生,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过程要远比过去丰富得多,在手机等现代电子设备的影响下,教师的主导性已经受到了严重挑战。对此,我们认为,教师要把以往在讲台上习惯的“绝对主导性”放下来,走进学生群体,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推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形成浓厚的教学环境氛围。这样做,教师的主导性不仅不会受到损失,反而会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自觉主动地“抬起”教师的主导性。这样做的教师,就不仅可以在讲台上“立得住”“站得稳”,而且一定可以“讲得好”。教师在教学班建立联系人,做他们的知心人,是建立良好的教学软环境、打开局面的有效方法。
通过遴选的方法,在班级选定“课代表”与学生建立温暖的联系。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对思政课的学习,需要面对高考应试,中学教师为了应对这项工作,也希望学生能够在高考时取得好成绩,常常采用划重点多背诵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思政课。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确实给一些同学造成了“思政课就是划重点、多背诵、可以拿高分的课程”的错觉,客观上给大学阶段学生学习思政课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不能因为有一些学生这么想,就一概而论地认为,大学生不喜欢思政课。其实不然,学生在大学阶段,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自主意识开始增强,他们对思想教育的需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渴望。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后,邀请学生成为自己教学班的“课代表”,并与他建立温暖的联系,通过他了解学生们的思想需求,以及对自己教学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通过组织行为,在班级设立“思政委员”与学生建立稳定的联系。2022年,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发布了《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班级设立思政委员的通知》,创新性地提出在高校班级中普遍设立“思政委员”。这一举措充分发挥了优秀朋辈在学生中开展隐性教育的溢出效应,作为与普通同学年龄相仿、社会地位相当、生活境遇相似的“思政引导者”,可以有效发挥带头作用,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小助手,不仅可以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思想状况的信息,还可以在同学中为教师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尽管这一举措刚刚开始,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一定会在不断的总结提高中得以完善并发挥更大作用。思政课教师以思政委员为抓手,再扩大至他们身边的同学,十分有益于推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思政委员们一定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的实践加快成为学生群体中拥护和热爱思政课坚定的骨干力量。
通过建立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小组,与学生建立快乐的联系。教师的教学在一开始不可能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但可以保证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多数时候有一群人会喜欢自己的课。将这些喜欢自己课的同学组织起来,形成日常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小组,及时加以思想引领和学习指导,多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带动一批人甚至所有人关注思政课,喜欢思政课,而且可以彻底打破思政课教师有时孤独地为教学奋战的局面。显然,这对于很快营造出较为浓厚的教学环境氛围十分有益。
2. 在学生活动中是参与人,做学生身边的热心人
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参与各项活动的学生多,覆盖面广,在学生中的影响大。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做学生身边的热心人,积极参与学生组织的各类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活动了解大学生的真实状态,为他们把好思想状态之脉;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帮学生了解自己,获得学生朋友,建立师生之谊。
参与学生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教师生活在学生成长的环境中,对于学生的成长影响是多维度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团体在课余最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思想性强。因此,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呈现教师本人的才学和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与相处,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教师既有站稳讲台的本事,还有关心学生的热情和能力,用行动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职业工作者的魅力。这种感染力,要比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更富有说服力。
参与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常规工作内容之一,在一些地方和学校,被称为“行走的思政课”。为了保证活动质量,学校每年都会在教师中征集一批带队教师。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参与,主动请缨,做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农村去,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参与社会建设,考察社会发展状况。这种参与,既可以为学生现场答疑解惑,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可以为自己的教学丰富材料,增加涵养。
3. 在学生生活中像家里人,做学生前进的引路人
学生到大学读书,绝大部分都是离开家而开始独立生活。从熟悉的中学环境走进相对陌生的大学校园,不仅是对大学一无所知,有些同学甚至生活不会自理,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扑面而来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使学生产生很多思想方面的问题。如何与同学交往、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是大学生在低年级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尽管有辅导员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也无法完全照顾到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由于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十分复杂,并不是所有的辅导员都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因此,思政课教师应主动关心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要像“家里人”那样给予特别的关怀,这对学生“亲其师”具有推动作用。
一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及时扫清思想障碍。一般来说,作为学生,听课是主要的生活内容,对任何一门课程都不会莫名拒绝。至于他们会在思政课上表现出低头或者睡觉等状态,应该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其中,由于生活中的困顿引起思想上的障碍,进而影响了他们听思政课的情绪和状态实属情有可原。这就是为什么各方都希望思政课要“接地气”的原因。所谓接地气,就是要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学生来听思政课,却不能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那他们还会有兴趣吗?因此,思政课教师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思政委员或者课代表获得相关信息,走到学生中间去做调查研究,都是使思政课“讲得好”的硬功夫。
二要关注学生生活状态,及时提供温暖关怀。学生的思想问题根源一般都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为了考上大学,很多家长全身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不让做。这一方面让孩子安心学习,但同时也降低了学生面对生活困难的能力,甚至滋养了一些孩子不良的个性品质。到了大学,独立面对生活,稍有不顺,就会有各种负面情绪蔓延,如不及时引导,就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思政课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用理论,而且能用行动引导他们增强直面生活的智慧和勇气。
(作者简介:路丙辉,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