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王增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4-06-28
字体: 打印
分享:
  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要求,应在“两个结合”视域中系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立德树人职责导向下持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在分众化原则下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链,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载体,在效果导向中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以此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并持续迸发时代活力,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式提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显其时代价值的迫切要求,也是以文化之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然之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思想政治教育在涵养家国情怀、塑造健全人格、提升品格素养、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内在逻辑交集,结合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以及教育对象的文化需求,我们要回答好融入什么、谁来融入、怎么融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探寻具有原则性高度的融入实践,以此充分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系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我们应树立“靶向”思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针对性,以问题为导向,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内容表达、价值塑造、方法呈现等方面的契合点,系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需要立足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样态,回答好以什么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一)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基本遵循
  立足新时代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结合新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定,释读经典的依据和文本意蕴的阐发应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坚持系统观念,深化学理阐析。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活实践孕育生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氤氲化生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理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口。我们要精准找到对接点,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民主精神、道德素养等精华要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面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需求开展深入的经典阅读、理论探究和学理阐释,不断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深度和广度。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关键路径
  立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核心价值观、涵养个体德性养成等教育功能,需要在现代性启蒙的介入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为从文化再生产的角度讲,只有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立场,敬重由生活实践创生的文化生命连续性,理性辨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在此基础上吸取跨越历史时空而赓续的鲜活元素,从潜在静态的育人资源转化为现实动态的育人成效,才能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的深刻蕴涵。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视角来看,尽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与实现进路是多元的,但培塑并践行主流价值观是其核心指向。所以,为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三)以结合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为现实依据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需以当下中国为观照,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资源的拓展创新,牵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创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域来审视,当前中国具体实际可从两个维度来理解:社会哲学维度下中国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实际,马克思主义人学维度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成长需要的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掘,首先要立基于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格物究理方法、修齐治平理念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性和针对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力量,还要充分考量并满足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以高质量的传统文化供给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助力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养成。
二、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交互式关系,不仅可以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注入丰厚文化资源,而且能够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传统文化素养提供方法论启示。
  (一)激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识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融入环节的“终端”。教育主体必须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和大众化传播,真爱、真学、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识-时-释-示”,做立德为学、知行合一的表率。教育主体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客观审视、理性反思和综合研判中,读懂吃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深悟透其中涵养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知行合一中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涵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知识到价值的重塑,在身体力行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做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榜样和示范。
  (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主责单位的培养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主责单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承担着管理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引导并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首要责任。思想政治教育主责单位要形成多元化、常态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素养培训机制,多举措、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文化自觉、文化主动和文化自信。主责单位要顺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形式数字化的时代趋势,积极建设虚拟教研室、智慧教育共同体,推动教学方式变革和文化传播方式创新,特别是利用新型技术手段和极具亲和力、传播性的新型传播媒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可视化展示,满足教育主体对传承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在此前提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加强社会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联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系统工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育人机制,是持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的关键举措。家庭、学校和社会在育人实践中呈现出不同的运作逻辑,我们要推动不同运作逻辑的教育场域的统筹和协同,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最优效应。社会层面为提升教育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的政策性引领和制度化保障作用。家庭层面以良好的家规、家训、家风等家文化熏陶和教育子女,使其能够将礼敬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层面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精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配的课程内容、案例资源和授课方式,以提高思政课的效果和质量。
三、坚持分众化原则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链
  当前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存在忽略受众差异的“硬融入”、各学段衔接不紧密的“松联结”等问题,融入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有待增强。融入应基于分众化原则把握不同学段教育对象的心智特点、文化需求及行为规律,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整体性以及系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这一重要载体的作用,建构满足时代需要和育人要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链,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与精准性。
  (一)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我们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内在关联,结合各学段思政课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设定的不同特点,在分众化理念指导下并根据各学段学生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各学段。一方面,在区分教育内容的层次性的同时突出侧重点。按照各学段学生认识特点,不断丰富和优化各学段思政课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实现各学段在尊重差异基础上的有机衔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前后相继、螺旋递进的过程,应结合青少年各阶段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状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承上启下、有序进阶式融入。
  (二)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发应在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保持有机统一和动态平衡,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课程和以习得行为为主的实践课程的彼此支撑、相得益彰。一要坚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内在统一。国家层面注重开发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读物和基础课程,地方层面开设体现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学校层面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二要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开发高质量的“第二课堂”“线上课堂”“虚拟课堂”,因地制宜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体验、仿真基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及实践基地所承载的丰富的人物典故、生动的表现形式和鲜活的历史形象弥补理论教学的抽象化与静态化的不足。
  (三)结合专业特色分领域构建课程思政体系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单是思政课教学的责任,也需要专业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一份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应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因此,实现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就要在尊重其他课程的学科专业属性与育人目标特殊性的基础上,将坚持政治性作为根本方向、将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依照不同学段的课程标准和培养方案,适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内容中的占比,以课程思政的育人资源充盈思政课程的教育资源,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合力。要不断优化课程思政的育人形式,强化各学段校内课程与实践基地、家庭教育间的联通互动,提升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研习和体悟传统文化的获得感。
四、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已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技术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相应的载体,如技术载体、环境载体等。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我们要顺势而为,以数字技术赋能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载体创新和环境载体创新,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一)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技术载体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需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领域和媒介载体,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构建“新媒介+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形式,以此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载体。融入可以发挥数字技术存储、丰富呈现、高效共享、即时反馈的技能优势,进而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载体创新。
  数字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资源的存储提供了技术支撑。融入要推进数字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跨领域合作,调动文化机构、文化企业、各类学校等主体参与文化数字化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积极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资源建设。融入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进行变革创新,通过艺术复原、实体复原等先进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声音、图片、动画、短视频等现代媒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起来、活起来,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性。
  数字技术可以协同多元主体,共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建设,以平台形式整合学术、社会和实践各方面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调适。数字技术可以对融入数据进行即时采集,从而实时呈现融入进展情况;可以在收集海量数据基础上,通过即时分析和动态交互来监测融入过程;可以依据模型对融入过程进行智能分析,通过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来促进融入过程的优化。
  (二)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环境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场域中展开,数字技术成为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最重要环境因素,逐渐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最为直接和便捷的载体。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适配的数字化技术作支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着力突破融入中的软硬件技术难题。要加大学校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立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基座,统一规划数据标准和技术架构,促进数字基础基座的共建共享。
  数字技术的深度介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形态从过去的单质化空间拓展为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物理空间相融合的聚合性空间,这种新的空间形态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作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景得到极大丰富。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数字化手段,为教育对象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对象面前“会说话”“能交流”,在坚持“虚实一体”中提升教育对象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打造类型多样、互联互通的文化资源电子数据库并建立起相应的采集、存储、传播、应用等技术规范和管理机制,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融入创设基本前提。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完善数字技术运用的规范制度体系,创建安全的校园文化空间,为校园文化的跨时空互动和交流提供安全稳定的技术支持,确保校园文化始终是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形态。
五、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交融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通过深化顶层制度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效评价与效果反馈机制,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常态化。尤其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持续性和评价指标的科学化。通过评价发现问题,查找差距,检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效果。
  (一)评价主体体现多元、多向与多能
  评价主体包括管理、教学、社会、宣传等多方面的主体,包含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向度,他们承担着政治定向、价值引领、规律导引等职责,通过严格界定评价主体的范围、方式和功能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价的全面性如何有赖于评价主体符合“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原则的程度。通过他评和自评的结合实现自上而下的主导性和自下而上的主体性的统一,促进教学相长、管教相促。因此,评价主体要具备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素养,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
  (二)评价指标全要素、动态化与差异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下的结果”。积极构建评价-反馈机制,其目的在于检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在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时,应设计出要素齐全、动态调整、分类识别、科学定性的指标体系。根据教育对象的特征设计要素齐全的指标体系,在宏观上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如虚拟网络设施、道德风尚传习等;在微观上则应包括教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审视社会问题的大历史观视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担当意识等。
  (三)评价过程彰显教育的全生命周期性
  根据教育对象的受教育规律,建构教育对象教育前、教育中、教育后的全过程评价机制。在教育前端确定满足教育对象精神需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广泛收集教育对象关注关心的问题以及能反映教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状况的相关数据,以期对学情做好初步评价。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记录教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意识和理解程度,适时调整融入的内容和方法。在教育后期则要侧重分析教育对象的认知难点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评估教育对象是否能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过程提高自身批判性反思能力,从而深化教育内容,最终形成周期性的评价报告,以此判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否达成。
  (四)“评价-反馈”与时俱进并动态更新
  我们要客观看待融入中存在的问题,精准判别实际融入效果同预期融入目标之间的差距,把握融入的难点、痛点,动态调整融入内容、及时优化融入方法。同时,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总结融入效果评价机制的规律,根据育人目标有机调整评价机制的实现方式,利用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为量化评价建立质性目标,为质性评价提供量化材料,由此充分发挥融入效果评价机制的实际功能。我们要在评价反馈的反复实践中,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具规范化、制度化的手段,提升教育对象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更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铸魂育人目标。
  (作者简介:王增福,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6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