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共党史与党建

沈成飞 金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坚持”的精神品质

发布时间:2023-02-27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先后出现了160处“坚持”字样,分布在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的内容和指向虽然涉及不同主题和方面,但主要集中于党为了从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而提出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之中。“十个坚持”从主体、客体和发展路径三个层面概述百年经验,其中凸显的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坚持、坚毅、坚韧的精神品质,是党的全部历史经验得以实现的意志保障和力量源泉。
一、为何坚持: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斗争
  中国共产党“坚持”斗争的精神是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逐步凝聚的精神品质,反映了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精气神”。其形成绝非偶然,是历史环境与自身特征共同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受到党诞生和发展的历史环境影响,形塑于百年艰难奋斗的历程之中;另一方面,生成于党的革命信仰,与其理想追求和忧患意识紧密相连。
  (一)“坚持”斗争迫生于近代以来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
  《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四个伟大成就”,指出:“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1)党的百年奋斗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伟大事业,“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2)。
  近代以降,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康有为曾大声疾呼:“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3)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4)。内外反革命联合势力凭其强大的势力对人民实行独裁统治,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难性。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人民受难之际,承担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之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历程中,党坚持独立自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仍然面临着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正如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革命胜利的预判:“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5)对此,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对内肃清反革命势力,荡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对外坚持斗争,战胜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彰显了新中国大国地位。面对世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实践,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6)。经济水平也是如此,人均水平差距更大。面对这一事实,党勇于“承认落后”并奋力“改变落后”,充分认识到“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7)。为此,党始终不渝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一系列的经济风险,面对国内政治风波和经济、社会困难,党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排除各种干扰,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外部环境变化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在此情势下,党中央统筹把握“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坚持稳中求进,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此过程中,党始终不忘初心使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正逐步实现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作为领导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的历史境遇到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正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党面对不同阶段的风险考验、艰难困苦,进行长期积累、长期斗争的革命、建设、改革和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过程。环境之复杂,历程之艰辛,没有一以贯之的“坚持”斗争,党就难以完成中华民族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坚持”斗争生发于党历经磨难仍然坚持的高远理想
  最高纲领所体现的高远理想的恒定性与崇高性,连同最低纲领所体现的现实目标的递进性与可行性,促成了共产党人坚持斗争的决心,塑造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坚韧斗志。特别是在革命事业受挫折的时候,共产党人由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的斗争精神成为党历经磨难的力量源泉。无论是在革命低潮的危急关头,还是在身陷囹圄的考验面前,总有一批共产党人在困难面前不畏缩,在利益面前不动摇,在迫害摧残下不妥协,用坚忍的意志乃至宝贵的生命诠释理想信念的力量。正是一个个具体的共产党人对高远理想有坚定的信仰和必胜的信念,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形成党的“集体无意识”,淬炼出党“坚持”斗争的精神。
  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12)信仰的魅力体现于对理想的坚守,信念的实现来自坚强的斗争。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了共产党人身上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斯诺曾经把异常艰苦条件下勤勉奋斗的共产党人身上的这种精神力量称为“东方魔力”。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代代革命者,因为信仰的力量,敢于直面惨淡、奋然前行。一百年来,理想信念如火炬、如明灯,照亮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斗历程。
  (三)“坚持”斗争源于党攻坚克难的忧患意识
  《决议》指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13)。党的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对国家民族命运发展长期思考而生成的集体的精神自觉,表现为党“居安思危”的前瞻意识和“防患于未然”的战略主动,代表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消忧弭患的历史经验,赓续绵延着共产党人百年忧患的精神气韵与血脉基因。强烈的忧国意识、深切的忧民情怀和清醒的忧党自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党攻坚克难的忧患意识,促使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与放弃,只能迎难而上,坚持到底。
  历史使命催生党强烈的忧国意识。党自诞生始就承担拯救民族危亡的使命,与国家命运血肉相连。如张闻天所言:“中共历年来牺牲奋斗的历史是与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史血肉相关的。中共始终把彻底解放中华民族的事业当成自己的神圣的任务。”(14)正是这种“神圣的任务”催生共产党人强烈的忧国意识。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将不国”的忧虑到对政权巩固、工业落后的忧虑,从对思想僵化,迷信盛行,有“亡党亡国”的危险的忧虑到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忧虑,百年以来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使党始终居安思危,成功防范和化解国家和民族面临的一次次风险。
  人民性特征决定党深切的忧民情怀。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党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就表达了对“人民不能脱离国际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压迫的痛苦”(15)的担忧。新中国成立后,党深切的忧民情怀体现在历届领导人心系百姓、体恤民情的政治自觉。既有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的告诫,也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决心;既有对受灾群众的关心又有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从人民的解放、富裕到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是党孜孜追求和努力奋斗的目标。
  道路艰辛促发党清醒的忧党自觉。党的百年斗争经历了从列强欺压到民族危亡,从军阀混战到白色恐怖,从国家主权威胁到意识形态斗争,从贫困落后到各种危机风险挑战等艰难困苦,道路艰辛而漫长要求党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身要求不能丝毫马虎和松懈。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6)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遇的挫折都时刻警醒中国共产党人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党的事业是伟大而艰辛的漫漫长途,忧之深因其志之大,患之切因其志之远,只有时刻警醒自己,以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防止党堕落腐化,才能在艰辛的长途中实现党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党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其成功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保证。在每一个历史转折关头,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更大发展,一代代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头脑冷静。从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到日新月异的复兴时代,党始终心存忧患、直面挑战,在失败中反思、从挫折中奋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百年来的党史叙事是共产党人的自我认知,体现的是其长远的责任担当和坚定的历史使命,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真正的历史权利”。
二、坚持什么:“坚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逻辑
  《决议》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17)“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涵盖了主体、客体和发展路径三个层面,彰显了“坚持”的思想内涵和实践逻辑。
  (一)在主体上,“坚持”党的领导、自我革命,以及实践中的团结经验和斗争精神
  “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中,坚持党的领导、自我革命、统一战线和敢于斗争是基于党的主体性而总结的经验,反映了党在伟大事业中的地位、保持先进性的方法、取得胜利的合作经验和斗争精神。“坚持”的思想内涵首先是主体的坚持,党必须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巨大政治勇气、强烈责任担当,推动其使命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扭转民族命运、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之前,由于缺乏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器,中国难以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实现现代化转型。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寻找的“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最终“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18)。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9)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指导中国的社会转型,在实践中练就了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彻底改变了中国“一盘散沙”的状态,“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20)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组织能力及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构成了巨大的政治优势,成为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勇于自我革命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纵观百年奋进历程,党始终有检视自身问题的自觉和敢于刀刃向内的勇气。勇于自我革命、革故鼎新,敢于依靠自己解决自身的问题,不断在守正出新中超越过去、超越自己,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古田会议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解决党内矛盾,开创了自我革命的范例。其决议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21)新中国成立后,党继续保持这一优良作风。党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经常地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检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并及时地加以纠正。”(22)毛泽东强调,自我批评不会使我们的党丧失威信,“相反的,会增加党的威信。”(23)新时代,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新征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统一战线与敢于斗争涉及党在不同时期为克服各种困难须处理的团结与斗争的关系。毛泽东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4)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是联合与斗争的综合”(25),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将来所进行的事业是在团结和斗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中不断发展的。既灵活运用统一战线的策略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夺取革命胜利,又领导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同威胁新生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势力作斗争,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促成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同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阻碍中华民族复兴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作斗争。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利用统一战线、通过不断斗争中取得的。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之斗争,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
  从主观世界出发,党向外坚持对伟大事业的领导地位,对内坚持永葆青春的自我革命,策略上坚持克敌制胜和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和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在百年奋斗中不断总结历史,凝聚经验,并将之作为革命、建设与改革成功的根本性历史经验和长远性指导思想进行坚持,由此构建出党坚韧不拔、一以贯之的“坚持”精神和历史自信的思想品格。
  (二)在客体上,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解放
  把“人”作为客体是从服务对象层面而言的,“十个坚持”从人民至上和胸怀天下两个维度回答了为谁坚持的问题。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了党实现共同理想和现实目标为了谁的问题;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类谋解放,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和抱负,是党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回答了党实现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为了谁的问题。
  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场。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明确为了“多数劳动群众”,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逐渐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指出:“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26)。“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亦被写入党章。正如毛泽东所言,党不仅要领导人民,更要像保卫“自己的眼睛一样”保卫人民,像“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样”依靠人民。(27)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28),坚称“一定能够不辜负人民的期望”(29),并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30)新时代,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史观就是人民观。
  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党为人类求解放的胸怀。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31)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胸怀天下,心系人类事业。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32)邓小平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对人类的贡献:“一是我们摆脱了贫困,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做到了这件事,就可以给人类做更多贡献。这种贡献,包含对不发达的国家提供如何发展自己国家的经验,也可以对他们的发展提供比较多的帮助。二是中国每发展一步,就使国际的和平力量增加一分。”(3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坚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34)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解放、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这些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
  从改造客观世界出发,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解放的奋斗精神和斗争实践,给予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35)以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实践特征,是其“坚持”的价值和实践的重要思想内涵,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品质。
  (三)在发展路径上,“坚持”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及与之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36)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庄严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7)。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经过历史检验的正确道路,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
  中国道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也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40)。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宣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功。它“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41),是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对尚在进行现代化探索或深陷现代化陷阱中的国家,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人类文明转型与发展及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坚持中国道路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和开拓创新。坚持理论创新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开拓创新就是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其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关键。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探索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43)。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交互作用,交互辉映,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因此,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拓展和创新发展路径出发,党百年奋斗历程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独特理论贡献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44)这是党的实践路径选择,也是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充分表达,是党百年来坚韧不拔成功实践的精神凝聚和意志体现。
三、怎么坚持:“坚持”精神品质的核心要义
  怎么坚持是党的历史经验发挥作用并继续发挥作用的关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党长期的核心地位,是党“坚持”精神品质的内在动力机制,为其提供内部支撑与驱动力;善于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保证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是“坚持”精神品质的外在调节力量,为其提供纠偏措施;指导思想、精神谱系和制度政策的坚定不移,是“坚持”精神品质的逻辑展开,为其落实落地提供重要保障。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坚持”精神品质的内在动力机制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执政的最根本规律,由其阶级属性决定的。无产阶级有“没有任何同整个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的无私品格,“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奉献精神,以及实现“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历史责任。《决议》指出:“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45)
  只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顺民意、得民心,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46)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毛泽东曾在分析战争形势时指出“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47),“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48)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开展专项运动整治脱离群众、贪污腐化的领导干部,确保党群关系不变质,激发人民建设的热情。改革开放以来,党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激发人民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新时代,党牢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不断夯实执政之基,使其“安如泰山、坚如磐石。”(49)
  只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魄力,使党永葆活力。党的事业是千秋伟业,没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克服自身问题,就难以永葆青春。自我革命的勇气源于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毛泽东说:“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50)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党“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51)习近平强调:“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52)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始终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利益有益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对人民利益不利的,就毫不犹豫地改正。正是这份大公无私,成就了我们党的非凡勇气。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党“坚持”精神品质提供强有力的内驱力,既是基于对历史规律的总结与认识,又是共产党自身特质的现实反映。根深基固方可枝繁叶茂,动力充足方可耐久不衰。它一方面让党扎根于人民,不断强固执政之基,为“坚持”精神品质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让党历久弥新,不断超越自己,为“坚持”精神品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善于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是党“坚持”精神品质的外在调节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善于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保证“坚持”思想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决议》指出:“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53)
  善于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践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54)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并将其升华为新的理论,完成了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认识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一次理论飞跃都是在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上完成的。既践行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彰显了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理论自信。
  善于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使党在百年进程中形成正确的党史观。毛泽东强调:“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并指出研究中共党史要用“全面的历史的方法”,即“古今中外法”(57)。党始终坚持正确党史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历史主体的地位,认识物质生产对历史产生决定性作用;坚持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分析历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坚持大历史观,全面系统地看待历史,把握历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深刻把握学史知史、以史为鉴的路径方法,既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着眼于解决新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推进理论创新。正确的党史观能让党在总结经验,反思教训的基础上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实现从历史规律到理论指导的转变。
善于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为党“坚持”精神品质提供纠偏的调节能力,始终保持党的理论指引、决策方针和历史观念在正确的历史航道上发展。理论指导的不偏航、决策方针的不走样、历史观念的不脱轨,使党在应对错综复杂的历史境遇时从容自信,在实现崇高理想的历史长河中坚定自如。
  (三)指导思想、精神谱系和制度政策是党“坚持”精神品质的逻辑展开
  “坚持”不仅是思想命题,也是历史和实践命题,需要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中展开方可落实落地和整体推进。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延绵不断的精神谱系和持之以恒的制度政策分别为党的“坚持”精神品质提供理论渊源、思想资源和实践体现,反映了“坚持”精神品质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独特气质,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是党“坚持”精神品质的理论渊源。《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58)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关系党的性质的根本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59)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60)对于共产党来说,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必然改变党的性质,在失去理论领导权的同时,丧失政权。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紧密联系实际,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61)十月革命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下,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62)正是有了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才使得党在“坚持”的道路上排忧解难不失科学理论指引,乘风破浪不失正确方向。
  延绵不断的精神谱系是党“坚持”精神品质的思想资源。党的百年历程,既是党领导人民的英勇奋斗史,亦是党自身精神谱系的传承发展史。《决议》指出,百年的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63)。从成立伊始,党就展现出其他政治集团从未有的精神面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要承载者。百年历史进程涌现的一批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展现出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艰苦创业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精神,到新时代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砥砺奋斗的伟大奋斗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跨越百年而又血脉赓续,贯穿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进入新时代的百年历史全过程,涵盖党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方面,是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密码,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精神谱系的延绵不断,既不断丰富了党的精神内涵,形塑了党的气质面貌,又从思想资源和精神气质的角度支撑了党的“坚持”品质。
  持之以恒的制度政策是党“坚持”精神品质的实践体现。毛泽东指出,中国民主革命“是为了建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所没有过的社会制度”,其“后身是社会主义的社会”。(64)邓小平也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65)。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让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摆脱不了贫穷”(66)。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致力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心始终未变。这依赖于正确持久的路线方针政策去实现。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始终保持其稳定。邓小平在1979年强调“我们政策的连续性是没有问题的”,政策对了,“人民就欢迎,谁也变不了”(67)。1989年又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但这一届领导人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68)正是因为“四十多年来,党始终不渝坚持这次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69),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越走越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正是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和自信,才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排除各种干扰,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持之以恒的制度政策是“坚持”精神品质在党政国策上的实践体现,既受其影响又推动其不断发展。
  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的“坚持”精神品质具象为指导思想的“坚持”、精神谱系的“坚持”和制度政策的“坚持”,是其在历史、现实和未来持续发生实际效用,彰显精神力量的重要保障。指导思想决定其性质,精神谱系彰显其底色、制度政策体现其举措。只有保证“坚持”精神品质的落实落地,完成抽象和具象的统一,才能实现其传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沈成飞,青年长江学者,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涛,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9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