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共党史与党建

冯新舟: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刻内涵及破解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7
字体: 打印
分享: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人数多,组织规模大,执政时间长,具有力量大、集中的智慧多、“先锋队”作用大等优势。同时,大党也面临独有难题,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影响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并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深入分析阐释大党独有难题的成因、表现及破解之道,体现出我们党对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创造性探索,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全面从严治党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大党独有难题的内涵指向
  作为拥有一百多年奋斗历史以及长期执政历史、9 671.2万党员、493.6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我们党的理想、性质、宗旨、胸怀等支撑起“大党应有的样子”。但是,“大也有大的难处”[2]。党面临的风险考验、“四个不纯”问题长期存在,“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3]。
  (一)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难题
  党的初心使命规定了党的根本任务,是党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我们党自成立时起,就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党在挫折中奋起、在进取中突破、汇聚社会主义建设磅礴伟力、创造辉煌成就的精神支柱。但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随着我们党取得政权并长期执政、国家富强、社会长治久安,少数党员滋生官僚主义倾向,脱离群众,忘记了人民、民族的期望和重托;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等均需要对现有利益关系进行重大调整,少数党员忘记了党的历史使命,安于现状,对改革不热忱,不敢攻坚克难,无法从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解决深层次矛盾、突破发展的瓶颈;随着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大国间的博弈加剧,有的党员满足于我国所取得的成就而丧失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有的党员看到国外敌对势力的打压以及我国遭遇的暂时挫折而丧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以及完成使命的坚定。
  (二)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难题
  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团结统一的极端重要性,依靠理想纲领以及严密强大的组织体系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随着我们党不断壮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存在诸多挑战。一是统一思想、统一意志难。随着党员人数增加,党员个体差异性以及思想多元化、复杂性特征凸显,如何寻求最大公约数、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形成全党的统一思想、统一意志不容易。二是落实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难。随着党的组织规模扩大,组织层级增多,管理链条拉长,党中央形成的科学决策在自上而下贯彻落实中更容易发生走样,决策执行成效信息在自下而上的组织传递中更容易发生信息损耗和失真,影响党中央权威及党的领导落到“最后一米”的实效。三是协调利益难。党在不断壮大的同时,内部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存在大量利益矛盾。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尽可能满足党员、党组织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存在难度。四是统一行动难。党员人数多、队伍结构复杂、思维生活行动方式不一以及组织规模大等因素增加了有效教育管理党员的难度,容易出现管理宽松、监督缺位等情况,增加了全党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的难度。
  (三)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难题
  长期执政是我们党更好践行性质宗旨、实现肩负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始终具备强大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我们党亟需解决的难题。一是始终作出正确战略决策难。我们党是大党,领导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推进伟大事业,绝不能犯战略性错误,“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4],如何在兼顾当下和长远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作出正确战略决策是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难题。二是自我调适难。自我调适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组织形态变迁、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等及其引致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利益结构等方面的调整要求我们党与时俱进地更新党的思想理论、组织体制、动员模式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世界政党兴衰沉浮的历史警醒我们党从反思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调整政策策略以保持正确前进方向。我们党规模大、执政时间长,容易对之前卓有成效现在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约束的政策、制度产生路径依赖,出现“船大调头难”的问题,增加了根据形势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政策、行动的难度。三是克服长期执政积弊难。我们党在长期执政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出现了将商品交换原则带入党内生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导致脱离群众的危险增加、居安思危意识缺乏、应对复杂国际国内形势本领不足、创造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全方位提升执政能力以克服长期执政中的积弊。
  (四)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的难题
  保持踔厉奋发、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成就事业的必然要求。黄炎培在描述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时讲到:“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5]精神懈怠是大党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其他危险的根源。我们党长期执政,国家承平日久,少数党员没有正确认识新时代斗争的艰巨性,认为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有了喘气、歇脚、享受的想法,追求奢靡腐朽的生活方式,无法敬终如始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荒废了斗争本领,无法居安思危、励精图治,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劲头不足,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五)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的难题
  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保持长盛不衰、青春活力的宝贵经验。随着我们党规模扩大、长期执政,以自我革命精神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成为难题。一是自我监督难。自我监督是发现自身问题的重要举措。长期执政条件下,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崇尚权力的强制支配力量,享受利用公权满足私利的便利,滋生特权思想,追求随心所欲、不受约束地行使权力而拒绝接受监督,忘记了接受监督是自觉的活动也是义务,导致难以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二是彻底消除腐败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充分发挥资本促进生产的积极作用,又要完善制度以规范资本的运行。囿于体制机制不完善,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资本野蛮生长并向政治领域渗透破坏政治生态的现象,资本侵蚀权力运行,政商勾连时有发生,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如何有效破解“资本+权力”的耦合成为难题。此外,资本扩张以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生活方式浸染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使得“四风”问题长期存在,为滋生腐败问题提供了土壤。
  (六)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难题
  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对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保障作用。我们党长期执政,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成为难题。随着党员数量增加尤其是年轻党员数量的增加并在一些新兴领域中成为党员队伍中的活跃力量以及党组织不断延伸到新领域、新业态,如何在新业态中就业的党员中强化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并提高其吸引力传播力、如何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以解决党员中存在的“四个不纯”问题等都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难题。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少数党员、党组织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对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缺乏紧迫感,正气不彰、邪气不除,批评和自我批评庸俗化问题突出,党内政治生活严肃性有待提高,健康积极政治文化的滋养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理念思路
  (一)将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贯穿到管党治党全过程
  中国共产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实质上是党自我革命、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过程。我们党通过自我革命对自身在成长壮大、长期执政中积累的背离工人阶级先锋队本质属性、偏离初心使命、弱化宗旨意识、削弱党的组织性和战斗力、阻碍奋斗目标实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修正纠偏,在“四个自我”中淬炼升华自身,锻造先进的、坚强的、执政水平高超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之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基于此,破解大党独有难题需要将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贯穿到管党治党全过程,在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及内在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将之确立为刀刃向内清除党内顽瘴痼疾的行动遵循,外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规范。紧紧围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将思想引领、严格纪法要求、完善制度、创新方式方法、行动落实有机结合起来,消除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弱化党的领导、动摇执政根基的消极因素,在勘误纠错中全面提升党执政兴国的领导力。
  (二)以践行“三个务必”保持清醒和坚定
  习近平告诫全党:“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6]提出“三个务必”,体现我们党对面临风险考验的战略清醒以及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以实现长期执政、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完成历史使命的自信主动和笃定执着。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要求践行“三个务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融入党的建设,站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立场上主动解决面临的难题,确保初心不改、本色依旧、矢志不移担当使命;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涵养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充分认识解决难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克服取得成绩后的骄傲自满、贪图安逸、止步不前,保持解决难题的昂扬斗志和奋发进取;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依靠顽强斗争战胜一切阻碍党的事业前进的困难和挑战。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我们党始终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将人民视为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将之作为立党之本,将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不竭源泉,把满足人民要求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来评判。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一是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为了人民。把握人民意愿,重点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回应人民利益关切,使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二是依靠人民。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激发人民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集中人民智慧和力量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三是成果由人民来评判。牢记“人民是阅卷人”,将实现好、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的认同、拥护、支持作为最高标准由人民来评判治理成果。
  (四)坚持系统观念
  大党独有难题是我们党在发展壮大、长期执政中积累的消极因素与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反映在思想、政治、组织、制度、文化等多个领域,涉及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要坚持系统观念,系统地、联系地看待我们党面临的难题,把握好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一般和特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加强布局谋划,整体推进,真正把难题解决好。在治理主体上,整合各方面力量,党中央强化全局性谋划布局,各级党委履行好主体责任,各级纪委履行好协助职责、发挥好专责监督作用,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凝聚解决困难问题的磅礴力量。在治理对象上,抓住“关键少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模范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干事创业的的带头示范效应,突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带动作用;管好“绝大多数”,锤炼党员坚强党性,增强纪法意识,使党员自觉接受监督。在治理内容上,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治理措施上,综合运用政治监督、思想教育、组织管理、作风整治、纪律执行、制度完善等措施,促进各项措施统筹衔接、协调联动。在治理成效上,既通过严厉惩治治标,又重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制度刚性约束,还注重发挥信仰信念的引领作用以推动他律向自律转化、自律向自觉升华,增强治理总体效果。
三、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对策思考
  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精神管党治党建设党,将科学理论蕴含的实践要求以及缜密治理思路转化为严密的制度体系,落实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凝结为先进文化,沉积为社会心理,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党的领导,发挥党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拥有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自信和底气,确保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正确政治方向,保证全党思想统一、政治团结、行动一致的大党治理目标得以实现。加强党的领导,关键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一是捍卫“两个确立”。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应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将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拥护核心、捍卫核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之内化为全体党员的信仰信念、精神追求,确保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二是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健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等,确保全党令行禁止,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成“一块整钢”。三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将党的政治要求摆在首位,通过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严明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涵养政治生态坚守党工人阶级先锋队政治属性,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方面建设,确保党的领导正确实施、有效落实。
  (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代表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能力基础,也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价值追求。现实中,人民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对人民不同意愿和要求进行有效管理并最终求得人民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重要举措,是破解长期执政难题、消除脱离群众倾向的有效对策,要求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与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多层次的制度化协商,找到人民在不同时期的共同意愿和要求。一方面,发扬党内民主。在党内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拓宽民主渠道、健全民主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以发扬党内民主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通过民主地选举、决策、管理、监督,使得党的主张、决策凝聚全体党员的智慧和力量,获得执行和落实的广泛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在治国理政中发展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多渠道倾听人民意见建议,在深度协商互动中凝聚共识,过滤不合时宜、暂不具备实现条件的意愿和要求,使党的主张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全方位反映人民呼声、持久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三)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全面从严治党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创造性探索,承载着党坚守初心使命、永葆生机活力、巩固长期执政地位、走好新的赶考路、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期待。在新征程中,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构建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更加有效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新的实践要求。一是加强政治监督。在厘清政治监督特定内涵和任务的基础上聚焦重大政治原则、政治部署、政治任务、政治责任等政治问题进行精准监督,紧紧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项制度、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及党中央因时因地作出的决策部署等“国之大者”开展监督检查,以“关键少数”为监督重点,通过监督把党的政治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贯穿于党的各方面建设始终进而带动党的建设整体质量的提高。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健全项目化清单化工作机制,完善台账管理、动态跟踪、督查问责机制,将政治监督融入日常工作中,以有效监督确保全党政令统一、令行禁止、行动一致。二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链条环环相扣、层层压实。在明责、知责、督责、评责、追责的闭环中推动管党治党责任的贯通落实,完善责任传导机制,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三是推动管党治党制度全贯通。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推动法规间的协调、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贯通衔接,将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真正实现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四是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抓住党性这个根本,从思想上固本培元,以对马克思主义的笃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人民的忠诚自觉抵御不良习气的侵蚀、严守纪律;纠树并举,重点纠治反复性顽固性、改头换面、隐蔽隐性问题,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涵养新风正气;严明党的纪律,将作风建设新要求、实践经验凝结为制度规定筑牢作风建设纪律屏障,以思想教育、严格执纪引导党员干部将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以夯实党性基础。五是完善监督贯通协调体系。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健全重大事项沟通会商、重要问题线索移送、重要监督成果共享等制度,完善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有机结合的制度,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清除盲点,把监督履职行权全过程。
  (四)一体推进“三不腐”
  清除腐败这一削弱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应有之义。习近平在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准确把握我国腐败生成机理、反腐败斗争形势和规律,深化对标本兼治一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同时同向综合发力一体推进“三不腐”,成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为中国特色反腐败实践提供了重要遵循。一体推进“三不腐”要求完善“一体推进”的有效载体和实践途径,推动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的协调联动,持续释放综合效能。一方面,坚持惩治这一手不软不松,遏增量、减存量,全面从严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严查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对党员干部腐蚀、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等重点腐败问题,推动查处受贿与惩治行贿相互促进,惩治新型和隐性腐败,贯通境内反腐与境外追逃;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完善制度,紧扣政策制定、审批监管、执法司法等关键权力以及培养选拔、考核评价尤其是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等干部管理重点环节完善管权治吏制度,健全防止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以严密制度体系规范权力运行,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同时,通过党风党纪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引导党员干部净心明德,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此外,还要将一体推进“三不腐”理念贯穿到管党治党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大党独有难题得到系统治理,取得标本兼治的综合效果。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A1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党建教研部副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理论视野》2023年第2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