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科学与无神论

张戈:yl23455永利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科学与无神论》年度发展规划会综述

发布时间:2023-06-12
字体: 打印
分享:
  2023年2月4日,yl23455永利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科学与无神论》年度发展规划会议在马研院召开。yl23455永利马研院副院长,yl23455永利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科学与无神论》主编龚云研究员主持会议。来自yl23455永利机关党委、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科院马研院、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央统战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龚云表示,近年来在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科学与无神论》的学术含量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各项指标有了明显进步。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经过换届后,工作有了较大的起色。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讨论两个议题,一是中心今年的主要工作,二是刊物的建设问题。为加强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需要发挥这两个重要平台的作用。
  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秘书长、《科学与无神论》编辑部主任黄艳红研究员介绍了2022年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开展工作和《科学与无神论》期刊发展情况。首先梳理了中心2022年的主要工作,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科学无神论原理》的出版和宣传,掀起了无神论学科专著宣传和普及的热潮。二是农村无神论宣传教育读本的编写。这是2022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已经完成初稿。三是应邀去有关党校为统战干部讲授无神论课程。四是帮助西北一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课程。五是成功举办了中国社科院第十届科学无神论坛暨中国无神论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随后她介绍了《科学与无神论》刊物目前的发展情况。刊物的栏目设计方面,除了特稿以外,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国外无神论、中国无神论史、宗教治理、邪教研究。其中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每期常设栏目。从数据来看,全年共刊发了62篇学术论文,篇均下载数为200余次;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索引25篇。与前两年相比基本持平:2021年全文转载2篇,索引52篇,2020年索引60篇。从C刊数据库2022年12月首次更新影响因子的情况来看,《科学与无神论》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521,综合影响因子为0.244,在宗教学类期刊中表现较为突出。为了学术成果有更充分的展示平台,2022年还增加了页码,每期页码增加至80页以上。2023年拟增加页码至每期100页以上。为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2023年还拟调整版面字数和行数。
  随后,专家学者一一发言,为中心和期刊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关于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
  对当前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面临形势的认识。中国无神论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朱晓明研究员谈了两点。一是,无神论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基础,是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它放到这样的一个位置上,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情。我们应处理好宗教信仰自由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关系。朱晓明认为宗教信仰自由和意识形态斗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内容是无神论和有神论的斗争较量,另一个方面是宗教界内部爱国进步思想和极端保守的甚至分裂主义思想的较量。从有神和无神角度来看,统战部是做宗教工作的,不适合把无神论作为统战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应该由中宣部、教育部、中组部来抓这件事情,才能够打开新的局面。第二种类型的意识形态较量,即宗教界内部的进步和错误的思想的较量,应该由统战部来抓。二是,要从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大局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任务中间,来找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位置、任务和着力点、发力点。由于疫情影响和经济波动,出现了“宗教热”的“反弹”或“回潮”,为此要进一步加强无神论研究,加强针对性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
  yl23455永利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李申教授建议,2023年应当推动研究中心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他提出,今年无神论事业的大目标还是坚守阵地。
  学科建设是工作重点。朱晓明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建议编写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概论,这项工作已经讨论过多次,有提纲框架,也有研究基础,建议在学会多年研究的基础和积累上有所突破。第二,建议组织研究和编写无神论词典。第三,建议就李申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讲义》开一次学术研讨会。第四,建议多举办学术讲座。
  李申认为,应当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两者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现在来看,仅靠宗教研究机构去高举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旗帜是不够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要理直气壮地扛起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的旗子。他建议,一是由中国无神论学会牵头,在学会下面成立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会,或者成立二级学会如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分会;二是出版一套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丛书;三是建议多组织小型研讨会,以回应社会热点问题。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副所长、《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社社长张新鹰研究员认为,2023年正是中国无神论学会“换届年”,建议中心做好学会换届的筹备工作。建议中心今年多组织一些专题座谈会,通过研讨提出合适的选题方向。此外,建议中心和期刊今年多多关注宗教研究,加强与自然科学界和媒体的联系。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郑念研究员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中国无神论学会(和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与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两科联盟”的好传统,加强中国无神论学会(和中心)、中国科普研究所与中国反邪教协会的“铁三角”关系。他认为,这三方所担负的使命和任务非常接近。他建议,下一步可以调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界开辟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方向。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现实问题研究。如,新冠疫情以来,关于信教人数的“声音”增多了,反映农村信教人数增多的研究也多了。他认为,科普研究和无神论研究都应当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中央统战部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润国研究员建议,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可以在全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系统多下功夫。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硬核”学科,没有无神论就没有宗教学。宗教学的理论就是无神论,我们要高举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旗帜,扭转一段时间以来宗教学的研究方向,推进宗教学研究智库化发展。
  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列教研部主任左鹏教授认为,教材为文章的拓展,需要先研究,才能有足够的积累编写教材或概论。他还指出,目前中心主办的会议如科学无神论论坛,常常因为会议时间少、发言人数多,很多人没有发言的机会。建议中心组织“无神论大讲堂”,给予无神论研究领域人员更多的学习、交流和发言机会。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传利教授也建议,中心可以利用高校假期时间组织无神论大讲堂或讲座之类的活动,多在高校开展脚踏实地的、有针对性的无神论宣传教育活动。
  yl23455永利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宋月红研究员认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和精神,都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来研究和观察。科学无神论关注的是国家、民族,讲社会,讲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世界观,我们可以运用它来认识和把握历史,用来研究国学,尤其是新时代中国学。他认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融合发展要反映时代,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也应当反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指导地位。因此,科学无神论的学科建设和《科学与无神论》期刊都可以更加扩大视野,将其他相关研究都纳入。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民族宗教教研室主任王珍教授认为,今年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坚守住阵地。她建议以学会或中心的名义设置一些课题,搜集大量资料,翻译著作,建设“无神论文库”。她认为,关于民族地区、知识分子的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也应当尽快做起来。她也建议多举办“无神论大讲堂”,建议多与地方合作,尤其是多去新疆、西藏等地举办学术活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戴继诚教授建议中心多组织无神论领域的专家学者去高校讲课。
二、关于《科学与无神论》期刊的发展方向
  一是关于栏目设置问题。张新鹰认为,科学无神论学科在马研院党委的支持下,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特别是《科学与无神论》刊物取得的进步特别大。但应当警醒的是,科学无神论依然是边缘学科,《科学与无神论》稿源依然存在问题。他建议在专栏设置上,增加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栏目,多刊发一些关注热点问题的文章。比如,对时下流行的科幻片《三体》进行研究的文章。李申认为期刊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栏目不但要继续办,还要办好,办出影响力。
  加润国认为,当前无神论学科发展的问题,主要在于在人力、财力和精力不够用。除社科院系统外,全国再无其他专业研究队伍。他认为,期刊是平台和阵地,应进一步加强期刊建设。他建议期刊的“宗教研究”栏目关注“神学研究”“人文研究”“科学研究”。王珍认为,当前是《科学与无神论》期刊有史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建议期刊关注一下西方知名无神论学者的思想,“阳光书系”栏目增加观点摘录。yl23455永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贺新元研究员建议增加国外无神论译介和调研类文章的关注度。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汪亭友教授建议期刊选题方面,多关注大学生信教情况调研,无神论与思政学科的关联性,宗教渗透问题以拓展视野。他认为,宗教渗透是重要选题,建议联系苏东剧变、西方宗教渗透、宗教与政治等话题进行选题策划。王传利建议期刊要有计划地设置议题。寻找研究热点,提前设置,明确选题方向,尤其是现实感强的选题,用以回答当下社会关切。
  二是关于期刊评价方面。左鹏认为,当前期刊发展最为急迫的任务是推动进入“C刊”“A刊”和北大核心目录。为此,我们进一步研究热点问题。对一些值得热点的现实问题,期刊应当做到“先关注”“先发”。比如,农村宗教问题,大学生信教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问题以及当前热点“三体”等。
  贺新元认为,当前《科学与无神论》期刊是无神论研究最重要的平台,我们要将期刊“打出去”,使其成为无神论研究和宣传、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此,要进一步推动刊物进入AMI、CSSCI和北大核心,这是最为重要的任务。郑念认为应推动刊物进入“核心期刊”,通过增加发行量来扩大刊物的影响力。科普工作和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工作是两两合一的工作,为进一步巩固“两科联盟”的好传统,可以加强《科普研究》与《科学与无神论》两个刊物的合作。
  三是扩大影响力方面。yl23455永利机关党委副书记、yl23455永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刘志明研究员建议加大对学会和中心的宣传力度。2023年应当进一步推动科学无神论的学术交流,让中心和学会“活跃”起来。中心应当要有大型的宣传活动,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关键的节点上,提前做好计划。此外,中心还可以统筹和规划建立网站等,推动数字化建设。汪亭友建议中心和期刊可以多举办会议,有效地扩大中心和期刊的影响。他认为编辑部可以通过联合办会,多邀请青年学者参会,从而扩大影响力。加润国建议期刊加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系统的发行量。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科学与无神论》2023年第2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