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汪钊、靳永茂:交换关系的理论阐释与时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0
字体: 打印
分享:
  商品货币交换关系是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经济关系,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商品货币交换这一最常见、最普通的经济现象入手,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及其规律,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工人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的交换关系理论对于当前我们理解新时代数据商品交换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挖掘它的当代理论效应是重新激活其理论价值的应有之义。
  交换关系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理之一,关于它的研究脉络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主要方面:其一,交换关系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将交换关系定义为“人们在交换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交换理论是学者们对组织、市场和社会系统内的交换关系研究而提出的理论学说。”其二,交换关系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中阐述了马克思交换关系理论在马克思经典文本中的内涵演进及其构成。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交换关系进行了宽泛的研究,例如,徐永平将交换关系与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指出交换关系与其他三个范畴的区别。当一国的商品及其服务活动扩展至国外便形成了国际交换关系,国际贸易理论由此诞生。汪尧田回顾了19世纪中叶以来国外关于马克思国际交换理论的发展现状,将其划分为现代资产阶级的国际贸易理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某些学者的国际贸易理论。前者主要有约翰·穆勒的“国际需求方程式”,20世纪初的美国学者陶雪格的货币供给补充“机会成本说”;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以“生产要素论”扩大“比较成本论”的适用范围。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阿根廷经济学家普莱毕什“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理论、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的发达国家的“中心型”与发展中国家的“外围型”、希腊经济学家伊曼纽尔的“剩余价值转移论”。这些观点中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当属伊曼纽尔的“剩余价值转移论”,指出了国际贸易交换的实质是剩余价值。其三,交换关系的意义。“劳资伙伴行为主体间交换关系是多样性的,经济交换关系、社会交换关系与网络交换关系使劳资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实现劳资伙伴关系与组织内三种交换关系的均衡成为优化劳资管理实践的关键。”其四,交换关系的地位与作用。商品与服务的交换是流通的前提,徐永平、汪尧田将交换关系看做是生产关系中的一个要素和环节,是符合马克思交换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的。交换从属于生产,而生产则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关于数据交换关系的数字拜物教理论有吉林大学李亚琪的《破解数字拜物教——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一文,对数字拜物教的产生、运行、消解及其破解之道进行了系统阐释。
  虽然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交换关系理论进行了阐释,但是关于交换关系的主要观点不够深入和系统,内容概括的不够全面和准确,因此本文要重点突出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交换关系理论在不同经典文本中的观点阐释及其发展,挖掘和激活其当代价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方法论启示。《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交换关系理论蕴含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等相关文本中,通过再现其文本呈现,梳理其主要内容以及思想的演进能够再现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历史原貌,呈现马克思创立交换关系理论的基本历程。从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中挖掘其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而明确“《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也能够深刻理解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的“术语的革命”。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交换关系理论阐释
  《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交换关系理论蕴含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之中,通过梳理其文本观点进而概括出交换关系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从当代视域进入马克思交换关系理论全景的现时代努力,通过视域融合揭示《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交换关系理论的当代理论效应,这是重新解读马克思交换关系理论的重要意义。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交换关系理论在马克思经典文本中的互文再现
  交换关系文本再现的文本群线索。马克思交换关系理论分布在不同的文本群中,首先是分布在《资本论》的准备文本中的相关文献。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马克思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驳斥了其取消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改良主义观点,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以及生产力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马克思还强调无产阶级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决定性力量,通过阶级斗争来团结和教育工人,主张无产者联合起来,消灭一切阶级是劳动解放的条件。在该书第二章第二到第三个说明中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断,例如,社会有机体思想。“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交换关系是社会经济活动总体环节中的一环,与生产、分配、消费构成一个整体,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蒲鲁东将这些经济范畴看做是抽象思辨运动的产物,采用“正反合”的论证方式来抽象,实质上是政治经济学中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观点,割裂了各个经济运动环节的有机联系。正如马克思在说明三指出的那样:“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意识形态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呢?”这一观点有力驳斥了蒲鲁东思辨抽象的经济范畴。交换关系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环节,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但是,经济范畴的抽象绝不是经济活动本身,蒲鲁东将经济现实看做是经济范畴抽象的结果,是绝对理性的产物。“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和工厂的内部结构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社会也有它的分工。”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的统一,是不同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而系统具有整体性、协同性、结构性的特点,要素的变化对系统具有重要影响。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有机系统,社会结构各要素与系统之间具有协同性、整体性、层次性的特点。正如马克思所讲:“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
  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家购买工人劳动的错误观点,指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不仅生产出弥补自身价值的部分还生产出剩余价值,资本家之所以购买劳动力是因为看到了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劳动力是一种商品,是由其所有者雇佣工人出卖给资本的一种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因此,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但是雇佣劳动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正如资产阶级也不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阶级。雇佣工人的形成是丧失生产资料的结果,他们自由得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生存。表面上看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是一种天然公平的经济现象,就像资本家宣扬的公平的等价交换。但实际上工人的工资是由其自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接受教育培训以及养育家庭和子女的费用所决定的。因此,“简单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就是维持工人生存和延续工人后代的费用”。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工人生产出的剩余价值远远超过弥补自身工资的部分。由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工人则食不果腹、贫困、疾病、日渐消瘦,日益形成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和资产阶级的富裕,即收入两极分化。当出现这样的结果时,小资产者蒲鲁东还在为资产阶级辩护,要求工人阶级放弃罢工与联合、取消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这些错误的观点在工人阶级队伍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危害,为此马克思前后写了《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文献,系统阐释雇佣劳动与资本相交换的虚假性公平,揭开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于剩余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弥补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缺陷,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学说。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铁的工资”分配,指出劳动者的收入分配需要作出必要的六项扣除。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体现在,一方面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没有雇佣劳动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另一方面雇佣劳动又以资本为前提。所以,“两者互相制约;两者相互产生”。
  交换关系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资本主义社会的交换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进一步说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正如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所讲的那样:“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就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交换关系是历史的、具体的,而非永恒的、一成不变的。交换关系体现和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交换关系不仅体现在商品货币交换中,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循环。“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生产方式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人类为了解决吃喝住穿问题,为了获取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在向自然界获取物质、能量、信息的过程中一方面利用自然力,另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力而形成生产力。生产活动是依存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才能发生的活动,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进行生产活动之前需要生产者购买原材料、燃料、辅料以及劳动力,这就是货币资本起作用的阶段,同时亦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发生作用的阶段。交换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的重要一环,连接着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它们构成社会经济关系的总体。资本主义交换关系体现的是资本交换的社会生产关系,进一步来说是阶级关系的反映。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是阶级经济利益的体现,表面上体现的是等价交换关系,实则掩盖着不平等的交换,反映了资本的贪婪,反映了资本增值逻辑的主导性原则。“生产者相互发生的这些社会关系,他们借以互相交换其活动和参与全部生产活动的条件,当然依照生产资料的性质而有所不同。”由此可见,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社会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发生是价值增殖逻辑所主导的,必然产生阶级剥削和压迫。当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时候就产生了革命。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篇经典文献中,马克思系统阐释了广义生产关系的丰富内涵,论述了经济活动各环节之间的作用及其整体关系,并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放在生产上,这一点纠正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将经济学研究重点放在分配上的庸俗论调,捍卫了政治经济学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从交换关系在生产、分配、消费中的一般地位和功能来看,“既然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费一方之间的中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显然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是直接从属于生产的,就其本质来看组成生产。交换关系的发生直接为消费创造条件,它本身也直接成为消费的手段。扩大了的交换是以市场的扩大为前提条件的,不同生产部门、产业、区域、城乡、国家之间都需要交换,交换关系既发生在生产中,也发生在流通中,就要素而言它属于交换。当为了消费而发生交换,这时候交换才表现出独立于生产。从生产力的发展来看,交换是分工的结果,无论是自然分工还是社会分工,无论是历史的分工还是未来社会的分工,没有分工就没有交换。同样交换关系也是历史的、具体的,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变化。“私人交换以私人生产为前提。”私人交换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结果和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剩余的扩大,随着分工扩大交换的范围、水平、层次就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一国的商品被生产出来以后就需要在企业部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第三方部门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换活动,将劳动产品变为商品必须依靠市场交换。当一国商品出现剩余,这时候国际间的交换便逐步发生,国际贸易应运而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交换关系在全球进行扩展。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交换关系的理论表征。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论述了本书的研究目的,正如他所写的那样:“我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由此可见,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规律,将其呈现给读者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目的,那么如何研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呢?马克思是如何安排《资本论》结构的?按照1859年马克思写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所讲:“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这便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最初设想,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分册,后来第一分册便成为《资本论》第一卷的基本框架。面对资本主义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马克思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从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来商品交换关系,以此作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逻辑起点。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从商品开始,即从产品由个别人或原始公社相互交换的时刻开始。进入交换的产品是商品。但是它成为商品,这是因为在这个物中、在这个产品中结合着两个人或两个公社之间的关系,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由此说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为阶级关系。马克思按照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的发展形式、商品拜物教的逻辑顺序全面分析了商品和货币的内涵、起源、发展以及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般规律。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中分析了商品交换关系发生的机制、规律、条件等内容。交换关系能够发生的前提是商品占有者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的,从制度来看商品交换关系的基础是私有制。商品是物,没有任何意志。“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由此可知,商品交换关系的发生是以商品私有占有为前提,以交换双方的自由意志的一致性为条件。深究其原因则是交换双方的占有商品具有相同的交换价值,按照等价交换才交换成功。从商品二因素去分析交换关系的发生能够进一步发现商品交换的奥秘。对商品来说,“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从而是交换手段”。在商品交换中,一边是价值等价形式,一边是价值相对形式。从简单的偶然的交换→总和的扩大的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可以看做是价值形式或者交换价值的历史演进过程,正是由于货币的产生才使得交换的形式变得简化,交换效率得以提高。而货币则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方面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另一方面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完成形态,其自身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考察商品交换的历史可以发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换的扩大和加深的历史过程,使商品本性中的潜伏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发展起来”。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在交换中才能解决,并且只有交换成功才能完全实现商品的价值。
  商品二因素的分离是商品交换的一个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物的某种属性对人的需求的满足,而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在交换过程中表现对方的价值量的一种价值凝结,抛开劳动的特性则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能够交换就是因为它们有可以通约的价值,体现为价值量的多少。而借助货币这一特殊的商品来表现自身的价值,并通过货币作为交换中介而实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离。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实质上“货币形式只是其他一切商品的关系固定在一种商品上面的反映”。货币反映的是商品持有者和货币持有者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的是商品货币交换和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资本的本质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物。劳动力不是从来都是商品,而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特别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关系的经济体现。一方是财富的积累,一方是贫困的积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体现的最明显,而最终的阶级矛盾激化为阶级斗争。
  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拜物教表现及其自由人联合体的构建。本来商品交换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剩余价值为直接目的和动力的,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本身、人与人、人的类本质之间形成了一种全面的异化关系,而带来的结果就是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将交换关系掩饰为物的关系,这样就使得商品与货币的交换、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具有了神秘性。“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单纯原子般的关系,从而,人们自己的生产关系的不受他们控制和不以他们有意识的个人活动为转移的物的形式,首先就是通过他们的劳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这一点而表现出来。”而异化劳动与私有制是互为前提和结果的,要揭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交换关系的神秘性就要扬弃私有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则是自由人联合体,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实施按劳分配。“这样,劳动时间就会起到双重作用。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在共同产品的个人可消费部分所占份额的尺度。”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求,这时才能完全摆脱资产阶级法权的按资分配以及有缺陷的按劳分配,人的类本质得以充分展现。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交换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交换关系是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经济利益的体现,是阶级压迫和剥削的表征。交换关系是社会生产环节总体构成的一重关系,是连接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纽带。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来,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是等价交换关系,不存在所谓的剥削和压迫。实际上资产阶级经济学构筑的是抽象的、绝对的、永恒的交换公平。他们掩盖了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的特性。在《工资、价格和利润》中马克思分析了劳动力的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同普通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工人出卖的并不直接是他的劳动,而是他的暂时让资本家支配的劳动力。”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看中的是劳动力具有的使用价值,其表现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一定时间段内劳动力的支配权归他们自己。在劳动时间内劳动力可以创造出比自身工资大的部分即利润,其本质是剩余价值,外在表现为利润。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就表现在雇佣工人创造出的价值超过工资的部分,这一部分即剩余价值可以被劳动力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其次,“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一方面资本是积蓄的劳动,资本通过购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这样资本的作用被放大,劳动力使用生产工具并作用于生产对象转移了旧价值,最终产生了新价值。这样生产出来的商品就比原材料的价值大,经过市场机制形成商品价格。资本家阶级依靠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交换维系商品生产与商品货币交换,让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同时社会总资本不断循环并增殖。因此,资本主义交换关系表征了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经济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用劳动价值论来阐释其内在关系是科学的分析方式。在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下形成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从而让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关系变得神秘起来,也使得资本与劳动力的不平等的交换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遮蔽起来。
  交换关系的定义。交换关系的一般性定义。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出版时做了书评,即《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报>作》中对交换关系做了相应论述。“以往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是一切价值的尺度,所以两件物品在生产上花费了同样的劳动时间,就具有同样的劳动时间,而且,因为一般说来,只有相等价值才能互相交换,所以这两件物品就能够互相交换。”两件物品能够进行交换成功的价值基础是他们各自具有相同价值,进一步来说是包含同等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资本主义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制度基础来看,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其制度基础,雇佣劳动是其前提条件。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交换关系的规定性是“人们在交换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它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由交换活动和劳动产品构成。交换活动体现的是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交换劳动产品体现的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制度和所有制体现不同的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体现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交换关系和交换活动中的分工协作关系。从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关系来看,存在着劳动力与资本的特殊交换形式,它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换,这一交换为资本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进而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剩余价值,能够实现扩大再生产。从交换活动来看,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分工协作关系主要表现为:其一,生产力越发展分工越精细,而随着技术进步机器开始排挤工人,逐步形成了产业后备军,造成结构性失业问题。其二,技术更新带来的后果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进而商品价值量下降,从而使得利润率下降。分工越发达协作的作用越发重要,社会化大生产程度逐步提高。交换是分工的结果。“如果没有分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已经是历史的结果,也就没有交换。”按其交换类型划分,有私人交换、私人与公共部门交换、公共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换。按照所有制来划分,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之间的商品交换和活动交换,按照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来看,还存在着租赁制、股份制等形式的交换关系。
  交换关系的地位与作用。生产关系决定交换关系。从社会生产总环节来看,总是从生产开始的,流通或者交换也是生产的一个要素。“既然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费一方之间的中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显然也就作为生产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由此可见,交换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两端的中介,表现为条件。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必然包含交换。“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例如,城乡之间的交换,乡村中的交换,城市中的交换等等。可见,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交换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方面表现,它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的性质,与此同时还反映交换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交换关系体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特别是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关系反映了资本家阶级压榨、剥削无产阶级的历史事实,但却被资产阶级公平的等价交换和分配公平所掩饰。而唯有一个人揭开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这就是卡尔·马克思。“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可是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清楚,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高山之巅俯视下面的山景一样。”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开始,提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发现了价值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资本与劳动力交换的非公平性。自空想社会主义以来,唯有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与劳动的真实关系。交换关系反映了商品交换关系和所有制基础之上的交换活动的分工协作关系。正确认识交换关系是科学把握生产关系的应有之义,是理解社会生产总环节的必要前提。剖析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关系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特别是正确认识劳动力与资本交换的经济活动性质,是辨别阶级关系的本质的重要内容。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基础上联合劳动和商品交换关系,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下的商品交换关系进行比较能够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为消灭私有制坚定信心。
  交换关系体现的逻辑关系。交换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反映。交换关系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关系决定交换关系的性质和结构。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关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的结果,它以雇佣劳动为前提,是商品流通的一个条件或者要素。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关系体现的是商品所有者即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与此同时存在资本家阶级与资本家阶级、资本家阶级与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交换关系。从所有制基础之上的交换活动来看资本主义分工与协作是对生产力的破坏,不利于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产生了“产业后备军”。马克思给资本主义社会下了“病危书”,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理”,开辟了通往自由王国的道路。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发生运行与封建主义相比是市场扩大,交换扩展的结果,是发达商品经济的时代映射。资本主义交换关系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阶级矛盾激化,只能通过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破除脑力与体力劳动、城乡、行业之间的差别才能实现人的类本质的真正占有与回归。
  交换关系的性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就写到了本书的研究目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抽绎出经济关系这个范畴,这就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锁定为经济关系,从经济关系去研究阶级关系,这便是逻辑转化的一种思维方式。交换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封建主义手推磨的生产方式,它是资本雇佣劳动的机器大生产方式,是商品经济发达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永恒的、天然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在此,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永恒性、天然性的错误论调。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更高社会形态跃迁的动力,从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历史必然性。交换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特别是占有关系。一极是财富的占有,一极是贫困的积累,一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一极是劳动力的占有,收入极化造成了社会内部的断裂。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联合劳动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进一步释放生产力的发展活力。
  交换关系的特点。交换关系体现的交换活动和商品交换中人们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从社会生产总环节来看距离生产较远,但是其本身又是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关系自身无法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借助一定的商品交换和活动交换才能体现出人们的经济关系。交换关系具有总体性特征。“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随着分配的变动,例如,随着资本的积聚,随着城乡人口的不同分配等等,生产也就发生变动。”当交换范围、水平、质量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生产规模、质量、水平和方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交换关系的变化会引起消费关系、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它们构成的总体性是理解生产方式的“金钥匙”。资产阶级经济学将经济学的重心确定为分配,这是割裂社会生产总环节的形而上学的思想,否认了生产的决定性作用,本质上是错误的。交换关系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交换关系的性质决定于生产关系,交换关系体现所有制的性质和交换活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关系与交换活动的分工协作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一致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劳动者联合生产具有本质上的不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种趋势,但是资本增殖逻辑主导依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直接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变。交换关系具有关系性特征。交换关系发生的两端是不同商品占有者,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发生对立的一种状态,只有通过等价交换才能解决彼此的矛盾与对立。交换关系是阶级经济关系的表征。资本主义交换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表征,反映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以及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反映了他们不同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作用。
  交换关系的制度基础和经济的社会条件。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发生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雇佣劳动。“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雇佣劳动制度的存在才能使劳动力成为商品,进而资本与劳动力才能进行商品交换,这构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在市场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作用下资本与劳动力实行以价值量为基础的等价交换,货币发挥它的作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剥夺了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占有。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是血与火的黑暗历史,资产阶级运用武力侵略、黑奴贸易、殖民扩张、圈地运动等方式一步步剥离农民与土地的占有关系。农民丧失土地以后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生存下去,因而就逐步变为产业工人,而资本家阶级便获得了劳动力资源,通过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压榨、剥削和占有工人无偿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经济社会条件是商品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人口的增加随之带来消费需求增加,随着市场的扩大,交换进一步扩大,那么生产规模必然要相应扩大。前资本主义时代商品经济有序发展,但还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资本主义商品交换是社会需求扩大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机器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巨大的生产力效率,资本家就像使用魔法一样生产出巨大的商品体。这两重条件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延续,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进一步助长了资本扩张、资本积累,加速了资本循环,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资本循环呈现出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的特点。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交换关系理论蕴含的科学方法
  《资本论》的研究主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是马克思所要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经济运动规律,那么如何揭示这一经济运动规律呢?马克思并没有沿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是运用了以唯物史观为主导的研究方法体系。这些研究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抽象力分析法、从后思索法、总体性辩证分析法、分析与综合法等。明确这些研究方法的使用才能深刻认识《资本论》完成的“术语的革命”和《资本论》是“一整块钢”。
  (一)抽象力分析法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绝不是具体本身的生产过程。”《资本论》以商品作为研究起点,这是因为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细胞”,它是已经发育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的一种“映照”。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马克思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从商品这个特殊范畴出发去揭示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运动规律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同样,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指出,“并且,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而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这种抽象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商品交换规律的反映,而不是机械的、直观的反映。这不同于物理学家研究自然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要从现象到本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同样需要揭开隐藏的商品交换关系背后的经济关系就需要现象还原、本质直观。在历史上,研究政治经济学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从具体的经济范畴和经济事实出发去分析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展开研究,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另一条研究道路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采取的是后一条道路,他认为是科学的。马克思指出:“而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商品范畴是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秘密的起点范畴,从抽象出发再到具体,再回到抽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1872年《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序言和跋中马克思又重申了《资本论》的研究方法,马克思写道:“我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至今还没有人在经济问题上运用过,这就使得前几章阅读起来相当困难。”运用抽象力方法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特殊规律是马克思的首创,这一研究方法克服了李嘉图劳动价值论难题。与此同时,这一研究方法的运用使得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价值论更为科学,进而为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从后思索法
  “对人类生产形式的思索,从而对这些形式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马克思讲道:“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经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细胞容易研究些。”这就是说,当事物发展到成熟阶段和形态时,分解它的各个发展阶段和形态变化才能够完整呈现出该事物的发展轨迹和形态变迁。对于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讲,已经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这时候马克思选择将英国作为典型案例来研究其生产方式和交换关系,这样便可以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形式清晰呈现出来。马克思还指出:“把经济范畴按照按他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先后次序排列是不行的,是错误的。它们的次序倒是由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同表现出来的它们的自然次序或者符合历史发展的次序恰好相反。问题不在于……而在于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经济范畴是经济发展的“细胞”,按照其时间先后顺序来排列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能反映经济范畴的地位及其发展变化,更无法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在追溯14世纪英国工厂立法的历史时马克思便是采用从后思索法来叙述的,在《资本论》中处处可见这种方法。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马克思又再次谈到了这种方法:“当然,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恰当地叙述出来。”马克思从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去分析商品交换隐藏的经济规律是较为恰当的,这就是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不同。正如《资本论》第三卷序言中恩格斯所讲:“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马克思在第一册的开头从被他当作历史的前提的简单商品生产出发,然后从这个基础进到资本,——为什么他要从简单商品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在概念上和历史上都是派生出来的形式,即已经在资本主义下变形的商品出发。”从事物较为发展的形式去分析该事物的发展形式、变化规律能够揭示其基本规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选择了资本主义最具代表性的英国作为研究的典型案例,从而去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特殊的经济规律,揭示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总体构成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
  (三)总体性辩证分析法
  总体性方法是一种辩证的方法。马克思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看做是有机的整体,他把人类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看做是一门统一的“历史科学”。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讲到:“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此外,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体,而且是可以经常变化的有机体,即“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制度看做是天然的、永恒的,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明确交代了他在本书的研究对象,即“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及其制度,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终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包括生产方式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在谈及辩证法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旗帜鲜明的讲道:“我的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黑格尔将绝对精神外化为世界万物,将现实事物看做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但是,马克思的观点却相反,即“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将科学的辩证法运用于《资本论》,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马克思对自己的辩证法做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的分析方法运用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能够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并在分析矛盾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社会。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分配理论(分配制度、分配关系)时,批判了庸俗经济学“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他指出:“庸俗经济学恰好对于各种经济关系的异化的表现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各种经济关系显然是荒谬的,完全矛盾的。”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庸俗经济学抽掉了资本主义异化的经济关系背后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的历史规定性和阶级规定性,“三位一体”分配公式隐藏了资本、土地、劳动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实质是资产阶级、大土地所有者对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从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去认识和理解生产关系,从而能够真正洞悉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的本真含义,就如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写的:“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个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撇开具体的经济活动环节去谈论物质生产、去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是庸俗经济学破产的直接原因,马克思采取总体性辩证方法实现了认识社会有机体的“革命”。
  (四)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法
  从《资本论》谋篇布局来看,从最早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分册到最终的四卷本就是一个从分析到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来看,《资本论》第一卷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论述了商品和货币→货币转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资本的积累过程,总共七篇二十五章。《资本论》第二卷是资本的流通过程,总共分为三篇二十一章。分别是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资本论》第三卷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总共分为七篇五十二章。分别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各种收入其源泉。而《资本论》最后一卷则是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批判。从《资本论》的体系和结构安排来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是运用分析法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流通规律,而第三卷则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来分析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和分割过程,采用的是综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上讲,从每一卷的结构安排来看,其内部又存在着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例如,第一卷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的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卷同样也使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上来讲,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先分析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规定性,分别分析了生产与分配、生产与消费、生产与交换的关系,将他们当做一个总体构成环节,其各自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特点,后综合了社会生产总环节的贯通性,这就是先分析再综合的研究方法。就如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写的:“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个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
  通过对交换关系的理论阐释和主要内容的梳理能够让我们准确理解马克思交换关系的文本观点,明晰马克思在交换关系理论实现的理论突破,从而更好理解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的“术语的革命”“艺术的整体”。在梳理交换关系的基本观点中凝练出交换关系的主要内容,既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交换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为我们在批判资本主义交换关系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交换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运用了诸多研究方法体系,这些研究方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从而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与西方经济学对话、交流、争鸣。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交换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交换关系进行了历史考察,在理论上进行了科学批判,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和理论前瞻,构建了科学的交换关系理论,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变革。《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交换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基础理论,挖掘它的当代价值,重新激活其当代理论效应,能够为新时代我国商品交换关系和交换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交换关系理论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启示
  交换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生产关系的内容之一,也是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条件。从历史逻辑来看马克思交换关系理论是从考察人类商品经济交换史的历史维度中生成的,也是在资本原始积累和分工协作考察的历史中生成的,马克思既考察了共同体社会以前的人类史前史,又考察了阶级社会商品交换关系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和趋势。这是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交换关系的掩饰、误解的产物,也是马克思立足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唯物史观的分析,基于此,马克思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术语的革命”。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革命,将唯物史观贯穿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始终,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给了致命一击,重新回归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学科。马克思交换关系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明晰其实现的方法论变革能够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一)逻辑起点、逻辑主线与研究对象的启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的逻辑起点确定为商品。商品缘何会成为交换关系研究的起点,这是由商品这一范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一方面《资本论》研究的交换关系和生产关系从商品范畴开始,作为逻辑起点,这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换关系理论具有重要启示。商品交换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最常见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中抽离出来商品交换这一经济关系,又从商品交换活动中抽象出来商品的规定性,采取了层层剥离的逻辑思维分析。以往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忽略了这一范畴的重要性和生成的历史性,商品范畴作为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分册的时候就已经确立的研究顺序,这一逻辑起点的确立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缺陷的结果,是政治经济学学说史的一次重要突破,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以及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如何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概括新时代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经济成就、经验,如何将经验性的东西上升为学理性、学术性的经济范畴,进一步来讲,如何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商品交换关系和交换活动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主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换关系理论既是继承马克思交换关系理论的理论要求,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交换关系理论的现实要求。中国特色交换关系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以中国社会主义商品还是商品与资本作为研究起点,这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商品与资本的范畴作出重要的学理分析和经验总结,还需要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商品、资本范畴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功能,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同时还要在“三新一高”的现实背景和目标中去认识商品、资本、货币、所有制的逻辑关系。那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换关系理论的逻辑主线问题如何解决,这便引发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换关系理论的结构体系问题。另一方面,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主线也具有重要启示。具体来说,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问题,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这一学术争鸣的现象也为我们展开学术对话和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例如,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体系中有学者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关系,这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探索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英国作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案例。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则要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关系,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中国经济的特殊性。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是生产方式,从《资本论》结构体系来看,将“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总过程的各种形式、国家制度和经济职能、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关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具有现实性,也符合中国国情。那么,到底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如何确立起研究对象,这还需要我们深度思考,在学术争鸣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概括。
   (二)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的启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区分了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不同,“当然,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恰当地叙述出来”。在历史上,研究政治经济学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从具体的经济范畴、经济事实出发去分析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展开研究,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另一条研究道路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采取的是后一条道路,他认为是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按照经济范畴的历史先后顺序展开研究,这是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这当然是错误的。马克思则认为要按照经济范畴的重要性来展开研究。叙述方法是对研究结果的叙事逻辑的表征,而研究方法则是展开某个研究主题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二者之间是叙事逻辑与研究逻辑的关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换关系理论使用哪种叙述方法,这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而定,而不是任意选取。而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借鉴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交换关系所使用的抽象力分析法、从后思索法以及总体辩证分析法。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换关系和交换活动需要提炼出中国标识的基本范畴和核心概念,揭示交换关系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需要使用抽象力分析法来把握其规律性。揭示当代中国交换活动就要考虑交换活动的内在发展过程、历史逻辑,以把握交换活动的基本属性,其特殊性如何揭示出来,则需要立足中国交换活动的实际状况,探究其分工与协作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这就需要使用总体辩证分析法了。研究方法的选择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选取的,用恰当的叙事方法将中国特色交换关系与交换活动叙述出来便完成了用概念、范畴及理论体系来把握交换关系与交换活动的特殊性规律。
  (三)具体研究方法与抽象研究方法的启示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交换关系使用的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另一类是抽象的研究方法。本文先谈具体研究方法。其一,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马克思将剩余价值的生产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两类,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探讨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等理论。这里既使用了研究剩余价值的数学公式,又定性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循环、资本周转以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其中资本流通时间、流通费用、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可变资本的周转率、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平衡等分析使用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各种形式中,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以及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等都使用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二,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马克思既考察了单一企业内部的资本循环与周转过程,又考察了社会总资本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中马克思提出了两大部类平衡的理论模型,这是宏观经济一般均衡理论的模型。此外,关于剩余价值率及其下降规律等问题马克思也使用了相关模型。在分析商品货币交换章节中马克思既分析了简单交换的一般特征,也分析了扩大交换的基本运行规律,这里有微观的个人、部门的微观交换,也有宏观的国民经济运行以及国际贸易交换。在地租理论中马克思区分了级差地租Ⅰ与Ⅱ理论模型。这些理论模型的使用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更加科学、严谨。其三,调查法。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八章《工作日》中马克思对14世纪中叶至19世纪60年代英国工厂立法限制工作日的法律进行了深入考察,同时通过调查英国的日工、夜工和换班制度,对工人的衣食住行、工作环境、身体健康状态、妇女与儿童用工情况、机器排挤工人的失业现象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展现了工人阶级的日常生活全景图。马克思恩格斯既深入工人运动一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政治与经济诉求,又进行《资本论》的创作和研究,指导着工人运动。其四,文献法。马克思恩格斯为了研究资本主义交换关系和生产关系规律批判借鉴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詹姆斯·穆勒等人的理论,还吸收了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理论的合理内核,以及批判和借鉴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诞生。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马克思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剔除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成分,使得劳动价值论科学化。《资本论》中的很多神话故事、典故、隐喻、详实的数据、立法、机器、分工、商品、货币、资本、地租、剩余价值等重要经济范畴都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手稿的重要经济范畴,例如《巴黎笔记》《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等搜集了大量的文学、哲学、经济学、工艺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等学科文献。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才能写出传世巨著《资本论》,正如马克思所讲:“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使用了抽象研究法。在抽象研究方法上,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使用了抽象力分析法、从后思索法以及总体性辩证分析法,此外还运用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这些抽象研究方法的运用使得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例如,拜物教理论的分析揭开了商品、货币、资本的奥秘,使之不再具有神秘性。《资本论》的结构体系、范畴、篇章布局、模型、微观与宏观经济的分析等方面贯穿了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使得抽象研究方法得以充分体现,这一点是马克思首创的,这超越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弥补了其缺陷。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换关系理论而言,一方面我们要用抽象研究方法,提炼和概括符合中国实际的交换关系的基本范畴,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人民本位、国家职能,协调好理论体系的结构和重要范畴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构建交换关系的理论模型,关注微观交换关系、宏观交换关系及其活动的运行机理,优化我国商品交换关系以及分工与协作,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使用调查法调查我国交换关系、交换活动的分工与协作存在的问题,形成调研报告,为国家智库机构提供研究素材和案例。坚持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既要从数量上描述我国交换关系领域的量化趋势、特征、演进、运行机理,又要从定性上描述我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关系、国内区域、城乡交换关系的基本状况。总而言之,既要借鉴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抽象研究方法,又要关注我国交换关系的实际运行状况,提炼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交换关系范畴以及理论体系,又要跟踪国际前沿,合理借鉴西方交换关系理论,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交换关系理论。
  (四)基本范畴与核心范畴的启示
  交换关系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交换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围绕的“轴心”,马克思按照商品、劳动力、货币、价值、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范畴逐步建立了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畴与范畴群。这些范畴既有基本范畴,也有核心范畴,而资本与劳动范畴是其核心范畴,揭示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是《资本论》的理论研究主题。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借助一系列范畴和范畴群所形成理论体系和研究体系的。核心范畴在基本范畴与范畴群中的地位、作用、功能是不同的,在《资本论》结构体系中,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是其两大理论支柱,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于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家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范畴,指向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反映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马克思纠正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只见物不见人的研究弊端,重新回归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换关系理论需要立足中国商品交换和交换活动实际,抽绎出一些基本范畴和核心范畴,搞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当代中国商品交换关系和交换活动的基本状况,将交换关系领域的基本经验上升为学理性、学术性的经济范畴,并在逻辑主线的主导下形成理论体系。一方面优化城乡交换关系、区域交换关系、产业交换关系、国内与国际双循环交换关系,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标识的交换关系范畴以及学理性和学术性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借鉴西方经济学关于交换关系理论的理论资源,继承马克思交换关系理论,形成中国特色交换关系理论,指导我国商品交换活动。在更深层次上,研究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联合劳动以及分工协作体系也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交换关系理论的主要任务。将公有制、联合劳动、分工与协作作为交换关系的核心范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是因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和基石。联合劳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特征,与此同时劳动时间作为调节社会成员参与劳动成果分配的尺度是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公有制、按劳分配这两大基本原则,任何偏离这两大原则的改革都是偏离社会主义制度方向的颠覆性错误。从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交换关系特点来看,在我国商品交换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公有制的商品交换关系有四类:“一是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二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三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四是国家职工向全民所有制企业购买商品的商品交换关系。”按照现阶段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特点来看,非公有制经济之间、非公有制与公有制经济之间、城镇居民之间也存在着商品交换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和跨境电商的作用使得商品交换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环境,如何处理不同性质、层次的商品交换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如何使之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因此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换关系理论的基本范畴和核心范畴是构建新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2023年04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