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研院顾问

张全景:多读治国安民之书

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4月9日第7版 发布时间:2014-11-19
字体: 打印
分享:
  近读《治国通鉴》一书,感到内容丰富、说古道今,不少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治国必先安民

  爱民敬民能兴邦,知民富民可强国。凡治国之道,必先爱民敬民、知民富民。人民富裕,国家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国家就难以治理。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该书通过列举分析古今中外的事例,论证了国以民为本、政以民为天的命题,诠释了治国必先安民、安民必先富民的道理。

  古语道:“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对于为政者而言,富民首先要知民,知民是爱民的体现,爱民是为民的前提。为政者不仅要有敬民之念、知民之心、爱民之情,更要有富民之能。这就要求为政者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以远见卓识洞察社会发展趋势,以正确策略建立非常功业;勤勉敬业,真抓实干,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谋求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信服与支持。为政者要全心全意履行职责,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真正用好权力、体现政府的公信力。这是为人之道、为官之道、为政之道。

  治大国若烹小鲜

  该书指出,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诸多贤君能臣探索总结治国之道,积累了许多精辟论述。这些论述虽因时代和阶级关系而有其局限,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今天,但其精华仍有借鉴意义,如治大国若烹小鲜、执国政如航大海等认识就有很强的时代价值。

  书中特别强调古人治国之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这9个方面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有的已不适用,有的仍可参考。

  该书认为,治国如治病,治病需治本,因而强调法治的作用。人无德则废,国无法则亡。法治的内容与形式,法律制度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发展,需要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的支撑。法治的推进同整个国家的文明进程及整体发展同步。

  国家之大,亿万之众,千头万绪。为政者不可能事必躬亲,当知其所为而为之,知其所不能而不为,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大家齐心协力,群策群力,一定能办好各项事情。

  治国更需修身

  该书多侧面地剖析为人为事之道、为官为政之道,强调治国更需修身。治国理政既要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人的文化精神品格。

  该书认为,人的行动受思想观念支配,没有正确观念就不会有正确行为。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国家治理好,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书中以鲜活事例阐明古今中外的治国理念、执政思想以及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良知、公信力、执行力等,特别强调诚信为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基。

  人无信不立,人无德同样立不住。自身都修养不好,何以治理国家?古人讲,尊贤则不惑,忠言逆耳利于行。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对治理国家必不可少。选拔任用人才“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其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以使“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这些古人所论不同官职对德、能的要求,就是我们常讲的量才用人。“纵观千古存亡局,尽在朝中任佞贤。”实践证明,这个道理万古不变。

  (本文摘编自《治国通鉴》一书序言)

  网络编辑:张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