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特聘研究员

郑杭生:学者论坛:在积极回应社会巨变中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2004年09月10日第十四版) 发布时间:2013-08-29
字体: 打印
分享:
  自身的特色

  中国社会学在自己百年的历史中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它100多年的发展轨迹,可以大致概括为四句话,这就是:“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创造特色”。

  立足现实,就是把现实的中国社会作为自己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中国社会学是顺应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目的是以不同形式为现实服务。这是中国社会学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学中国化最基本的条件。

  开发传统,就是注意汲取几千年历史中丰富的社会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治乱兴衰的思想,以此来观察现实的中国社会,并对从西方传入的社会学进行有中国特色的解释。

  借鉴国外,就是注意借鉴国外社会学,其中包括欧洲、美国和日本社会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与留学生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正是以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留学生,将社会学引入中国,使之不断适合中国的情况,并逐步得到发展。在借鉴国外社会学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学者既注意对欧洲、美国社会学的一些著作进行翻译,又用分析的眼光对其思想进行研究和借鉴。社会学中国化也是在与世界社会学互动中实现的。

  创造特色,就是在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和借鉴国外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创造。在早期,严复用治乱思想给社会学下定义;后来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用“差序格局”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就很有中国特色和创造性。

  坚实的进程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相伴而行。因此,从研究两者关系入手,是研究中国社会学发展进程的一个路径。在这方面,我国社会学工作者做了不少工作,先后提出或从新的视角审视和探讨了四个理论,这就是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这里,以这四个理论为例,简要分析一下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不断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运行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可以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来加以概括。在严复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治和乱、兴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所以达到治的方法或规律的学问���的启发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我国学者从社会运行的视角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运行类型的概念,把社会运行区分为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三种类型,并提出了“社会学是关于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的观念。人们把这一理论叫做社会运行论。

  社会转型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还可以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加以概括。当前中国的各种现象无不带有转型的特点,如利益格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承受能力等等,在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社会发展中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成员也无不这样那样、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就社会整体来说,它是一个从传统因素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变为现代因素占主导地位的过程。但在这个总过程中,既有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如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从同质性很强的社会向异质性日益加强的社会转变等;又有现代向传统的转变,如现代民主在某些地方的变形、一些地方的婚丧嫁娶从现代退回到传统;既有传统向传统的转变,又有现代向现代的转变。这些复杂、交叉的进程,当代中国社会都在经历着。这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显著特点之一。

  学科本土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呼唤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又成为社会学中国化的主要动力。社会学中国化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却很有必要从新的视角来研究。新视角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社会学本土化,首先需要探讨的是社会学本土化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社会学本土化的由来和界说,社会学本土化的类型和特征,以及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国际化的关系等。对于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我国学者是着重结合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从地区性向世界性发展的历史实际,结合其在中国的实际进程,结合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来加以考察和说明的。这是理论研究的视角。二是社会学中国化可以而且应当从社会学在世界各国本土化这一视角来加以研究。社会学中国化只是世界社会学本土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比较研究的视角。在学科本土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学应走“建构本土特色”与“超越本土特色”的道路。从世界社会学变迁和世界各国社会学本土化的视角,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进行观察、评价和展望,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建构是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过程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学要发展,中国社会学要走出本土、迈进国际学术空间,首先必须在眼界上超越本土,着眼于国际社会发展的实践与趋势,锤炼自身的理论与方法,以加快走向国际化的步伐。为此,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应当是“建构本土特色”与“超越本土特色”相结合的道路。其中,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构建,是重中之重。

  社会互构论。社会互构论是对经历巨大变化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是一个新的社会学理论。社会互构论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学中的基本的和核心的地位为基础,通过对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具体研究,着力理解和探讨了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结构和组织模式的转换与变迁,揭示和阐述了这一总体过程和重大现象的本质。由于社会互构论所集中探讨的这一问题在社会学理论、应用和经验实证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理论既是对以往社会学研究的融汇和聚纳,更是在这种基础上的概括和提升。社会互构论广泛而深入地涉及社会学研究过程的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全球与本土、世界与中国,以及社会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等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

  (为收入作者个人专栏,故在此转发)

  

  《人民日报》(2004年09月10日第十四版)

  (责任编辑:丁杰静(实习))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