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特聘研究员

陈之骅 孙壮志:探析苏东剧变中的腐败因素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04-11第4版 发布时间:2013-10-24
字体: 打印
分享:
  苏东剧变与执政党不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有直接关系,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腐败现象很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腐败逐渐严重,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腐败现象泛滥,到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腐败现象达到顶峰,腐败成为苏联亡党亡国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苏东腐败的主要特点

  特权腐败突出。其种类繁多,包括宅地权、特供权、特教权、特继权、特卫权、特支权。由特权衍生出来的各种“福利”具有“合法性”和隐蔽性。高级干部除高额月薪外还有高额的“专门津贴”,金额、来源及享受者名单都是保密的。特权具有继承性和裙带性。高级干部的子女可以继承父辈留下的住房和别墅,凭借父辈的特权在求学和就职方面一路畅通,并很快走上重要权力岗位。

  卖官鬻爵和组织上的腐败严重。1970年至1972年,在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为确保能被“选”上区委第一书记,需向共和国党中央领导人“交纳”15万至20万卢布;要获得部长职位需行贿10万到25万卢布;要获得区警察局局长职位需交5万卢布;要被“选”为人民审判员或得到区检察员的任命需交3万卢布。

  不同层级官员的腐败形式不同。下层机构和较低级别的官员主要是“补偿型腐败”,因无法享受到中、高层干部的特权利益,便利用职权通过贪污和敲诈勒索等手段弥补。中层机构特别是实权部门主要是“审批型腐败”,表现为利用职权,在法庭审判、发放许可证、录取考生、学术奖励、病人入院等方面搞权钱交易。上层机构的贪腐多数是涉案金额巨大、人数众多的“集团型腐败”,涉案者往往还同犯罪团伙相勾结、庇护其从事非法生意、偷税漏税等活动。

  苏东国家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原因

  探究苏东国家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列宁的建党思想在实践中被异化,执政党蜕变成特权党。在列宁的建党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条是加强党内监督,以杜绝特权和腐败现象,防止党脱离群众。在苏共长期执政过程中,逐渐抛弃了列宁的告诫,使苏共由一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逐渐蜕变成脱离群众、享有特殊利益的“特权党”,东欧各国党内也存在类似现象。

  第二,权力高度集中——腐败产生的体制根源。苏东国家高度集权的体制缺陷日益暴露,主要表现在国家权力个人化;以党代政,机构臃肿和效率低下;党内民主受到抑制,党员的权利无法实现。这些问题是腐败发展和泛滥的重要根源。

  第三,对高级官员的腐败姑息纵容,惩治不力。在处理腐败案件时往往官职越高受到查处的越少,很多高官受到保护,助长了腐败蔓延。

  第四,“影子经济”和非法商业活动———权钱交易的温床。“影子经济”和非法生产、贸易活动要存在和发展,既要有国家企业或集体农庄做掩护,还要获得国家严格控制的紧缺原材料、设备等,因此,必须向审计员、检查员、物资分配人员、警察,以及手握权力的党政干部行贿。

  第五,党的监察机制形同虚设,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1952年苏共十九大将监察委员会检查党的决议执行情况的职权划归中央委员会书记处。监察委员会实际上有名无实。

  腐败对执政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腐败使党失去民心,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腐败使党与人民群众渐行渐远,党群关系出现明显裂痕。人民的党逐渐变得徒有其名,公仆成了官僚,人民群众成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党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腐败使党为维护既得利益集团而不思改革。既得利益集团为保持和维护现状,就必然要在组织系统方面取得保证,从而出现了领导干部实际上的终身制。更为严重的是他们暮气沉沉、抱残守缺,丧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更谈不上锐意改革了。

  腐败使党最终背离社会主义道路。一位学者提供了两组能够说明问题的数字。1990年前的民意测验表明:在群众中高达80%以上的人希望坚持社会主义;约有10万各级领导干部却想实行资本主义,以便拥有更多的财富。1991年对苏共“精英”的调查结果显示:9.6%的人主张坚持社会主义,12.3%的人鼓吹搞民主社会主义,76.7%的人希望实行资本主义。苏联剧变后,俄罗斯一位政治评论家在回顾剧变原因时认为:“在自由主义改革者的背后是特权阶层官员,他们只有改变所有制和攫取财产的欲望,他们是国家恬不知耻和贪婪的敌人。”

  由此可见,真正搞垮苏东各国共产党的是党内由特权阶层蜕变形成的反社会主义分子,而腐败尤其是高层领导的腐败则是党发生蜕变的重要催化剂。

  苏东剧变的警示意义

  苏东国家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提醒我们,中国共产党必须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坚持不懈地与腐败作斗争,坚决克服和清除腐败,才能凝聚和赢得民心,才能领导人民在同敌对势力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铲除腐败现象,巩固执政地位,一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的权力架构。二要坚持执政为民,认真解决民生问题,把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放到中心位置。三要坚持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同形形色色的腐败问题作斗争。四要认真研究腐败滋生蔓延的根源,不断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网络编辑:张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