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生:文化是精神的家园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2年2月6日第C01版
发布时间:2013-10-24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是以自己的文化为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无论居于何处,无论处于什么历史阶段,都首先是从中华文化中吸取学识和思想,来修身养性、程功积事的。
2012年新年伊始,大家有机会在祖国的香港、澳门济济一堂,研讨儒学教育的发展问题,这也可以说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是以自己的文化为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无论居于何处,无论处于什么历史阶段,都首先是从中华文化中吸取学识和思想,来修身养性、程功积事的。而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儒学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在中国的兴盛与进步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我个人认为,儒家思想、儒学文化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既重视教育学习,又重视经世致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内圣与外王、学与用、知与行的相互结合和相互统一。而教育学习又是经世致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历来的儒学学者们都十分重视教育,重视对人们进行儒学、国学教育。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和儒学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不仅把教育从官府之学扩展为民间之学,而且摸索出诸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重要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在孔子以后的历代儒学学者中,都不乏著名的儒学和国学教育家。而且历代许多名流学者都倡导在教育中既要重视知识积累又要重视思想修养,二者缺一不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他们才能在治理社会、治理国家中作出卓越的贡献。
这里,我想引述一段近代著名学者,也是儒学和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谈教育问题的一段话。晚年的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国学院从事教育工作,他曾对他的学生们说:“现在的学校无非上课下课,文凭是最高目者,无所谓意志的磨炼、独立见解的养成。这是我最担心的。我希望诸君在追求知识的时候,切记要追求个人的修养。用王阳明的话说,是在事情上磨炼,万勿急功近利,以一鳞半爪便到处夸耀。做人做学问,趁年轻,你们努力向前走下去呀!”梁启超先生这番话是目睹当时的教育状况而引发的忧思与感慨,但他对青年人仍寄予殷切之望。现在,我们的国家同80年前相比情况已大相径庭了,然而我们仍应记着梁先生的话,因为这些话所体现的求知与做人应该统一的精神,正是古往今来无数代人的经验共同形成的教育真谛。梁先生还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这个论断无疑是精辟的。所以,在对青少年和社会成员的教育中,既要始终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又要始终重视个人修养的引导,二者不可偏废。历史的事实证明,通过教育学习掌握儒学、国学的基本知识与思想精华,对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是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功效的。
长期以来,香港、澳门在进行儒学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内地这些年来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新鲜经验,可以经常相互交流,以利共同推动儒学教育在祖国各地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儒学文化在育人资治上的积极作用。我也衷心希望祖国各地的儒学学者们,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投入儒学教育的活动中竿头更进、再创佳绩。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