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京泉:论党的三大作风
来源:《党建》2013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13-11-08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党的三大作风后来简化和发展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为我们党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央领导集体坚守着,为久经考验的党员干部坚守着,因为他们深知党的三大作风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生命线。为了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又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但是,毋庸讳言,在少数党员干部中,这三大作风丢得差不多了,以至于有人调侃地嘲讽说:“现在已经有了新的三大作风啦,这就是‘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这虽然不是目前党的作风的主流,更不是党内的普遍现象,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深刻反思。
一、关于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之一。这里所说的理论,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些党员干部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存在不重视理论学习、认为做好实际工作就行了、何必学理论的问题,也存在学了不会用的问题。在联系实际方面,存在着联系工作实际多,联系思想实际少;联系下级实际多,联系本级实际少;联系局部实际多,联系全局实际少的现象。
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是箭与靶的关系,我们的目的是射靶,但首先必须有箭,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好的“箭”。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因此,凡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同志应当有计划地通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列宁选集》,并精读其中的若干篇章;理论基础较差的同志也应认真选读其中的若干篇章,从而打好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学习《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的论著和讲话。要读就读原著,辅导材料不能代替。应当沉下心来钻进去,着力于领会和把握精神实质,即他们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所体现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唯物辩证法。否则,想讨便宜,走捷径,以为学了三言两语,得个一鳞半爪,或者临渴掘井,“急用现学”,就可以“立竿见影”,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这种做法是不灵的。
有的同志说:“马克思主义著作不就是叫我们‘实事求是’嘛,而‘实事求是’谁不知道,不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嘛,读它干嘛!”对马克思主义著作,这种极为轻浮的态度是要不得的。其实,“实事求是”的原则中是大有学问的,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可见,如果不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对耳闻的某些概念和命题,就只能望文生义或知其皮毛,也不可能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有的做实际工作的同志说:“党的方针政策是明确的,我们的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也是明确的,照章办事就行了,何必耽误工夫去学理论呢?”这说明有这种想法的同志不懂得党的现行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当前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如果不学理论,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更不能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这样一来,要增强自己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要深刻理解和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要提高自己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就非得学好理论不可。
学习理论是要费工夫的。但是,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学好理论,可以事半功倍;不学理论呢,就很可能会事倍功半,因而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理论,有机会脱产学习一段时间固然好,如果没有机会脱产学习,也应抽出一些业余时间多读一点书和文章,以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
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首先应当弄懂其中的词句及其思想内涵,其次是要注意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思想实际以及党情、国情、世情来学习,不过此时的联系实际,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最终目的是运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犹如就咸菜、吃辣椒,目的是要把窝窝头咽下去,而吃窝窝头则是为了增强体能,然后好干活。
实际包括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和思想领域里的实际问题。联系实际,就总体要求而言,应当是:联系工作实际和联系思想实际同等重要,联系下级实际和联系本级实际同等重要,联系局部实际和联系全局实际同等重要,因为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当然,在具体时段和具体情况下,应有所侧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给实际“贴标签”,也不是与理论“对号入座”,而是要真正深入到实际中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客观实际或主观世界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包括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地区、部门、单位及其典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或考察,然后对获得的大量情况和丰富材料作深入缜密的研究,从中找出本质性特点和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最终把问题解决好。在这个过程中,要力求作出理论性的创造,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点滴。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目的和高标准要求。这种要求虽然不易做到,但我们应当向着这一目标努力。
对于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密切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用以改造主观世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对此,前些年讲的少了,许多同志这方面的观念非常淡薄,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改造世界观”的要求早已过时,谁要是再提就是犯“左”,于是偃旗息鼓,放松警觉,斗志松懈,使得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乘虚而入,腐蚀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已经到了敲响警钟、引起特别注意的时候了。否则,就难以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甚至有把自己所领导的地区、部门或单位及其干部群众引到邪路上去的危险。
二、关于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作风。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还专门作出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近日,中央还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
这里,重点谈一下在联系群众方面存在着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的现象。如,“一般性的调研多,深入调研、解决问题少”,“就事论事的联系多,思想感情的联系少”,“在群众面前摆架子的多,真正虚心学习的少”,“一阵风式的联系多,长期扎根联系少”,“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等等。现在就这些问题略作分析。
关于“一般性的调研多,深入调研、解决问题少”。许多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同志每年总要派人下去作几次调研,但有的调研却是浮在面上,而不是真正深入于群众之中,不愿到矛盾集中、问题突出、急难险重的地方去,而是遇到尖锐棘手的问题绕着走。而且调研几乎都是派下级干部带队去,主要领导则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听汇报,难得亲自下去,要去也多是“蜻蜓点水”或“跑马观花”,理由是“工作太忙啦!”但是,要说工作忙,能比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的工作还忙吗?但他仍然抽出许多时间到革命根据地的一些县和乡去作调研,而且每次都是亲自口问手写,出了一批调研报告,包括《农村调查》一书中所选取的。《反对本本主义》和革命根据地的许多正确的方针政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那个时期深入调研的光辉结晶。在调研工作中,有一种做法是最不可取的,就是携着“筐子”到下面去装材料,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框子”正确,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形式主义。这种做法的危害性在于,即使是错误的观点或政策,也能在纷繁芜杂的实际中捡到某些“根据”。这样一来,就无法用以检验自己的观点或政策是否正确了。
关于“就事论事的联系多,思想感情的联系少”。要把问题解决好,使群众满意,就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而应当下去认真听听群众一些掏心窝子的话。要想让群众把掏心窝子的话说出来,就不能板着冷面孔或皮笑肉不笑。但亲切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心里经常装着群众、与群众心贴心的结果。这样一来,群众才能真正信得过你,否则他们就会有顾虑,有话不敢说或干脆不买账。显然,这里说的“就事论事”,不是指按党的政策办事,不徇私情,而是指浅层次的处理问题,“打发了拉倒”。
关于“在群众面前摆架子的多,真正虚心学习的少”。对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谈起当年在革命根据地做调研工作的体会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欲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毛泽东同志的这几句话至今仍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值得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反思。
关于“一阵风式的联系多,长期扎根联系少”。一阵风式的联系是浮在面上、形式主义地联系群众的表现,不符合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要想密切联系群众,就应当有两三个不同类型、相对稳定的联系点,经常下去看看,闲时待几天,与普通群众或基层干部同吃同住,亦可到田间、工地、车间、院所等帮助干点活,彼此谈点掏心窝子的话。这在过去叫蹲点“解剖麻雀”,从个别中取得经验,用以指导一般。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灵验的工作方法。如此的“一般”,就切实得多了,效果也好得多了。
关于“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主体的分化,利益博弈的激烈,利益群体呈多元多变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密切联系群众,应当首先密切联系工人(含农民工)、农民、士兵、学生和知识分子,也就是普通百姓。应当“以百姓之心为心”,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应当特别关注他们急于要求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尽力给予帮助,这就是“雪中送炭”。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急难问题漠不关心,却专爱培植给上级领导和外地参观者看的“花瓶”,甚至为此而不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有的领导干部对困难突出的单位和企业的支持上非常吝啬,而对有背景的公司却大开绿灯;个别领导干部对普通群众和一般干部是一幅铁面孔,爱搭不理,而对“款爷”却情有独钟,称兄道弟,见面笑逐颜开,继而觥筹交错,但彼此未必真的视对方为知己,“脸上笑盈盈,各自猜拳经”而已。
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从根本上说来,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决定的。是否坚持和发扬这一优良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众所周知,但它的警示作用不可忘记。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不能丢。
网编:客卿